1、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147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B一位成年人质量约为60kg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1m/s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2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3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A积雪融化B雾的形成C霜的形成D露的形成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2、,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D日全食现象5如图,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ABCD6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A船B山C河岸D树木7下列事例中,属于探究物体振动发声的是()A拍手时,鱼缸里的鱼儿会受到惊吓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C放在玻璃钟罩里发声的音乐芯片,随空气的抽出声音变小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3、)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是长方形的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16cm时成放大的像,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10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5m/s=km/h11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它们都有固定的1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
4、,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3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15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16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中斜射入中时,折射光线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17如图所示,是眼的成像示意图,应佩戴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8小明
5、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在图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填“会”或“不会”)熔化三、计算题(共17分)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7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1家住德州的小明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
6、,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附表:动车组时刻表车 次发车时间到达时间路 程D316(上海虹桥北京南)德州东(13:17)北京南(15:21)315公里D338(青岛北京南)德州东(16:00)北京南(17:30)315公里请根据附表帮小明选择并求出:(1)小明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计算说明)(2)小明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四、实验探究题(共26分)2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2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在图3中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
7、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分析图4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2)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3)小明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图丙中
8、的种情形2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调整后,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20
9、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147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B一位成年人质量约为60kg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1m/s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
10、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18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略大于中学生,在6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较小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在测体温时,液泡内
11、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缩口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解答】解: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36的病人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仍然是39如果用来测量体温是40的病人时,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9,即显示病人
12、的实际体温40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C判断是正确的故选C3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A积雪融化B雾的形成C霜的形成D露的形成【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积雪融化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
13、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D日全食现象【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是光的直线传
14、播现象;D、日全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5如图,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A、小狗的像和小狗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不符合题意B、小狗的像和小狗的两条腿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不符合题意C、小狗的像和小狗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小狗的像和小狗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符合题意故选D6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
15、,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A船B山C河岸D树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故选A7下列事例中,属于探究物体振动发声的是()A拍手时,鱼缸里的鱼儿会受到惊吓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C放在玻璃钟罩里发声的音乐芯片,随空气的抽出声音变小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
16、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拍手时,鱼缸里的鱼儿会受到惊吓,是声音通过空气和水传递到鱼的耳朵中,说明气体和液体可以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B、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是振动的,所以鼓面上的泡沫塑料屑会不停的运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故B符合题意;C、放在玻璃钟罩里发声的音乐芯片,随空气的抽出声音变小,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故D符合题意故选BD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
17、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太阳的像D是长方形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方形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故BC说法正确故选BC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16cm时成放大的像,幻灯
18、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20cm,所以f=
19、10cm故A错误B、当u=25cm时,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B正确C、当u=16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故C正确D、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故选:BCD二、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10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5m/s=km/h【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速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解答】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
20、量;5m/s=53.6km/h=18km/h故答案为:运动快慢;18511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它们都有固定的【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点和凝固点【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属于晶体的有:萘、冰和铁;属于非晶体的有:松香、玻璃、蜂蜡故答案为:萘、冰和铁;熔点1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分析】(1)频率是物体1s
21、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f=35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50;能13城市道路上,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1)止汽车鸣笛,防止了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22、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即凝固点,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就会降低(2)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之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之后处于固态【解答】解:(1)由图可见,乙图象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乙物质是晶体;(2)图中线段过程为凝固过程,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从第5min开
23、始凝固,到第10min结束,持续了5min,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第8min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乙、80、固液共存15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 大;310816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
24、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中斜射入中时,折射光线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可概括为“三线同面,两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们逆着光线看去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故答案为:折射;水;空气;远离;大于17如图所示,是眼的成像示意图,应佩戴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
25、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眼睛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推迟会聚,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近视,凹18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小明看到鱼,是鱼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偏高
26、的像,是由于折射的原因;(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平面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底并不是平面镜,而题中的3m深是干扰条件【解答】解:(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变化,这是光的折射;(2)水面是平面镜,白云离水面的距离一定大于3m,所以白云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也大于3m,像离镜的距离与水深无关故答案为:折;大于19在图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填“会”或“不会”)熔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
27、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故答案为:不会三、计算题(共17分)2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7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解答】
28、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100km/h(2)由于v=,v2=144km/h=40m/s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2t2=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700m=3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300米21家住德州的小明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附表:动车组时刻表车 次发车时间到达时间路 程D316(上海虹桥北京南)德
29、州东(13:17)北京南(15:21)315公里D338(青岛北京南)德州东(16:00)北京南(17:30)315公里请根据附表帮小明选择并求出:(1)小明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计算说明)(2)小明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列车时刻表上能给大家提供的有:要乘坐的列车车次、发车时间、到站时间,据此分析判断即可;(2)已知路程和所需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变形计算即可【解答】解:(1)D316从13:17到15:21,运行时间t1=2h4min,D338从16:00到17:30,运行时间t2=1h30min,故小明应选用D33
30、8次动车; (2)s=315km,t=1h30min=1.5h,因为v=,所以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v=210km/h答:(1)应该选择D338次动车;(2)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210km/h四、实验探究题(共26分)2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50cm对齐,右侧
31、与6.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50cm3.50cm=3.00cm故答案为:3.002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在图3中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分析图4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3)水的沸腾
32、图象的特点是沸腾前温度是上升的而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可知,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而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这是不允许的;(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为98;a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的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3)液体沸腾的特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2)98;b;a;(3)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
33、棋子E和F(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2)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3)小明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图丙中的种情形【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首先知道
34、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D点的反射光线只有一条,因此反射点的确定非常重要;其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因此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E的像点,本题作图就可以完成(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解答】解:(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棋子E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E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镜中的棋子E的像不移动作出发光点E在平面镜中的像点E,连接
35、ED交与平面镜于点O,连接EO作出入射光线,连接OD作出反射光线,如图:(3)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因此B正确故答案为:(2)不会;见上图;(3)B2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调整后,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把图中的凸透
36、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此规律工作的;(4)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提起会聚,戴上远视眼镜,像的位置靠近凸透镜所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才能得
37、到清晰的像【解答】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所以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蜡烛在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即说明此时物体恰好在2倍焦距上,故此时的焦距是f=10cm;(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0cm35cm=15cm处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3)放大;投影仪;(4)远离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