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授课题目课题: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拟 课时第 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4、掌握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难点: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设 计师生活动设计【高考知
2、识点梳理】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1水的电离H2O + H2O H3O+ + OH 简写为:H2O H+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C(OH)=1mol/L 100 C(H)=C(OH) = 1 mol/L 2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C(H)C(OH 常温下: kw= 3影响Kw大小的因素是: 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W= ,KW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w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00C时,Kw = c(H+)c(OH)=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Kw、电离度增大,但仍是
3、中性水,H+=OH-.(注:温度升高时Kw增大,所以说Kw时要强调温度。)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c(OH-)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6mol/L,则c(OH-)为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C(OH)为( )A2.4107mol/L B0.1107mol/L C mol/L DC(OH)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35时,
4、C(H)C(OH) C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D25时的水的电离程度比35时的大3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mol/L B1.0106mol/L C1.0 102mol/L D1.0 1012mol/L 二: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 (2)酸、碱:(3)在水中加盐: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实例H2O OH-+H+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电离程度变化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变化H2O电离出C(H+)变化Kw变化升高温度加HCl加NaOH加CH3COONa加NH4Cl加入NaCl固体小结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酸、碱(2)温度(3)易水解的盐(4)其它三、溶液酸碱性:在25时, 中性溶液:c(H+) c(OH) c(H+) 酸性溶液:c(H+) c(OH) c(H+) 碱性溶液:c(H+) c(OH) c(H+)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成中性就是pH=7 B、溶液成中性指的是C(H+)=C(OH)C、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一定成中性 D、盐溶液一定成中性【总结:】PH=7时,高(温)碱低(温)酸25时为中性。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因材施教: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