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930KB ,
资源ID:3013784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013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一地理笔记.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必修一地理笔记.doc

1、1.1 宇宙中的地球问题一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物质性:基本天体是星云和恒星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2、运动性:天体不断发展变化,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天体系统:以质量较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他天体绕其旋转的天体集团。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系统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问题二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1、从物质性来看: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水星和金星有凌日现象)、巨行星(木土,木星和土星之间有小行星带)、远日行星(天海)质量、体积由小到大排序: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

2、水星最小,木星最大)光环:除了类地行星没有光环,其余两类都有光环规律:a、距太阳越远,则公转周期越长(开普勒第三定律)b、距太阳越远,则表面温度越低(行星的表面热源主要来自太阳)c、质量越大,则卫星数越多,大气层越厚(万有引力定律)2、从运动性来看:共面性、近圆性(公转轨道面近似是同一个圆面)、同向性(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除了金星是自东向西转,天王星是躺着转。其它行星都近似自西向东自转。问题三 理解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及其原因:1、地球自身条件大气层:适宜的体积和质量温度:适宜的日地距离液态水:有适宜的温度。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

3、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溢出,凝结后降落地表。免于宇宙辐射:大气层的吸收作用、地球磁场的排斥作用2、宇宙环境安全:太阳系处在银河系外围,恒星分布相对不是太密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一致的公转方向,互不干扰的轨道。稳定:太阳稳定,给地球稳定的光照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问题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什么是太阳辐射含义:是指太阳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放射能量。特点一: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区、红外线。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称为短波辐射物体温度越高,则辐射的波长越长。要记忆,可类比“人”:人的温度较低,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部分。特点二:能量巨大,源自氢的核聚变。

4、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能量 直接:光能、热能间接:风能、水能和生物能(包括矿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影响自然环境的要素:生物、气候、土壤、水文、地貌问题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什么是太阳活动 含义:是指太阳大气层发生突然变化的现象。 特点一:以太阳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它们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特点二: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各种现象的发生具有时空一致性(这是由于它们都是太阳磁场变动引起的),如黑子变多、变黑的时候,耀斑也在相近时间、相近区域爆发。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子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某

5、些地区、某些时间是正相关,有些则是负相关)。原因是太阳磁场的变化引起太阳辐射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变化引起气候变化。(2)耀斑爆发: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3)高能带电离子流: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 1.3地球的运动问题一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自 转公 转方向围绕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围绕太阳,沿黄道自西向东轨道为椭圆形,太阳在一个焦点上周期1个恒星日不是公历中的1天(太阳日)1个恒星年不是公历中的一年(回归年)速度角速度:全球均为15o/h(360 o24h),两极为0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因为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单位时间扫过的

6、面积相等,所以日地距离越小,单位时间扫过的弧长和弧度(即线速度和角速度)越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因为纬度越高,24小时转过的圆周越小,两极为0同纬度上各处线速度相同。因为24小时转过同一个圆周问题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其周期为24小时,使得昼夜温差不致过大。2、时差:划分计算地方时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1.画辅助线0度经线,左边西经,右边东经,标出自转方向2.沿着自转方向,东边的地方时西边的地方时间隔的度数4分钟东边更早迎来某时刻划 分计 算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附近1.180度经线就像小排头,沿着自转方向,引领

7、其后的时区(直到区时为零点的时区为止)进入新的一天。(如下例,阴影部分为较新的一天) 2.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需加一天。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需减一天。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伦敦在零时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oE),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116oE)3、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在北半球,沿着运动方向右偏;在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4、赤道略凸,两极略扁(由于惯性离心力)问题三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指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周期为一年)往返运动。故称之为“回归线回归线的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度数是一致的”。比起

8、冬半年而言,夏半年时日地距离较大,故夏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夏半年长于冬半年。黄赤交角23o26赤道面黄道面夏半年冬半年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26N2326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一年中被直射过两次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不包括南、北回归线)一年中被直射过一次的是:南、北回归线一年中没有被直射过的是: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不包括南、北回归线)2、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概念:地球总有一半被照亮,为白天,另一半为黑夜,二者的界线叫晨昏圈(线),沿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为昏线。晨昏圈把一个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正午时

9、的太阳高度角,也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平分昼长,规定此时为地方时12点。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北极圈平分极昼极夜北回归线平分昼夜 90o夜昼赤道 平分 90o平分平分南回归线平分夜昼昼夜 90o南极圈平分极夜极昼正午(正迎向太阳的弧上)昏线上晨线上(2)纬度规律:所在纬度越高,昼夜差异越大。所在纬度离被直射纬度越近,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季节规律:两至时昼夜差异最大,发生极昼极夜的范围最大(故称极圈,理论上极点的极昼极夜长半年,极圈的极昼极夜长为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时达一年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冬至时达一年最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被直

10、射时达一年最大。(3)答题技巧:方法一、结合生活体验。温度越热,说明昼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大。方法二、画日照简图 先画地球、球心、赤道、地轴(地轴与赤道垂直),再画太阳光的直射点(与直射点的地平面垂直)最后画晨昏圈(与太阳光垂直)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时间规律划分四季(4) 天文: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为夏季。 我国传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西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温度统计:3,4,5/6,7,8/9,10,11/12,1,2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纬度规律划分五带 北寒带(北极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寒带的纬度跨度为23o26,热带的纬度跨度为223 o26,如果黄

11、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北温带(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除寒带、热带以外的区域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南极圈与南回归线之间):除寒带、热带以外的区域 南寒带(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1.4 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半生的鸡蛋结构) 探测手段: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可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传播,横波只可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深度越深温度越高。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1、 地壳(蛋壳):地表至莫霍面 2、 地幔(半生蛋青):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上地幔 顶:软流层以上的地幔 上部:软流层 下地幔 下:软流层以下的地幔3、

12、 地核(蛋黄):古登堡面以下 外地核:液态 内地核问题二 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1、 水圈2、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3、 大气圈干洁空气:78%氮气,21%的氧气,CO2吸收长波辐射,O3 吸收紫外成分 水汽:主要吸收长波辐射 杂质:为成云致雨提供凝结核,吸热(2)根据大气的运动状况和物理性质分层:对流: 由于海拔越高,离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越远,故该层为不稳定的下热上冷结构。 由于温度越高,对流越旺盛,对流层越厚,故纬度越低,对流层越薄。积雨云:由于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都集中在此,故成云致雨和复杂的天气现象只发生在这一层极光:由于电离层在此层,所以高能带电粒子与电离层作用的极光现象在此层电离层:关

13、系到无线电通讯平流:由于顶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故该层为稳定的上热下冷结构飞行:由于几乎没有水汽和杂质,故能见度高,天气晴朗。且平流的气流稳定,利于飞行2.1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问题一 读图分析大气的热源和大气的热力作用ABCEFKJGIH1、 削弱作用(白天)左图中的CEF C是反射:云层的反射 E是吸收:CO2和水汽吸收长波辐射,O3吸收紫外部分 F是散射:小粒径对波长短的光散射明显(故晴天为蓝色),大粒径为无选择地散射(故阴天或空气质量不好的白天为灰白色)2、 保温作用(夜晚),也称温室效应左图中的IK过程一: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升温向外辐射(G属长波辐射)过程二:大气中的

14、CO2和水汽吸地面辐射(I)过程三,大气向外辐射能量,一部分逸出,称大气辐射(J),一部分将热量还给地面,称大气逆辐射(K)故地面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短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长波)阴天的白天温度较低,是因为削弱作用强(即云的反射和水汽吸收作用强)阴天的夜晚温度较高,是因为保温作用强(即水汽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仍是亮的,是因为散射作用。太阳在地平线附近时较红,是因为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穿过的路径较长,波长较长的光都被散射掉了,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由于照射分散,且被大气削弱得多)。影响太阳辐射的

15、因素 天气状况。多阴雨天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少(由于被大气削弱得多) 海拔高低。海拔高的,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较小尺度的地势起伏不会影响太阳辐射)问题二 大气运动1、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压强ABCD城郊之间、海陆之间、山顶和山腰之间都会形成这种由于冷热不均而产生的热力环流。DC冷热不均 大气运动根本能量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A处近地面较热,气体受热膨胀上升;B、C处近地面较冷,气体收缩下沉垂直运动 气压差异 垂直方向比较:海拔越高,气压越高AB 水平方向比较:密度越大,气压越高 环流 气压较高处等压面凸起水平运动(风)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

16、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空: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的方向北半球是高压指向低压,沿运动方向右偏,直到与等压线平行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近地面: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 北半球是高压指向低压,沿运动方向右偏,偏不到与等压线平行是水平气压梯度力2.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1)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干,热力原因)高纬环流(热力原因)(湿,动力原因)极地东风带(干)中纬西风带(湿)东北信风带(干)中纬环流(动力原因)东南信风带(干)低纬环流(热力原因)中纬西风带(湿)(湿,热力原因)(干,动力原因)极地东风带(干)(2)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形成

17、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10-20度,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0-40度,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东南信风在夏季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形成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3)考虑地表海陆性质差异形成季风环流(以南亚和东亚最为典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风(强)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强)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北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性质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从陆地吹向海洋低温干燥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问题三 运用天气系统示意图分析天气状况1、锋(由锋面和锋线组成)锋线

18、:锋面与地面的交线Fe锋面:冷暖气团交界面锋前:沿着锋前进的方向看(即占主动势力的气团前进的方向)。图例指向锋前。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含义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大气运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所以锋面倾角较大,云雨区较小暖气团缓缓爬升所以锋面倾角较小,云雨区较大暖气团缓缓上滑锋面倾角最小,云雨区最大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较暖、晴朗单一暖气团控制较冷、晴朗单一气团控制过境时降水(锋后降水)、大风连续性降水(锋前降水)持续性降水(冷锋后暖锋前)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压降低气温上升单一气团控制实例我国大部分降水天气北方夏季

19、暴雨 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江淮地区的梅雨2、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近地面从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从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上升下沉天气容易成云致雨晴朗干燥(温差较大)影响我国的锋面气旋的分析:以锋面为界,上部纬度较高,所以为冷气团,同理,下部为暖气团。由于是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所以是逆时针旋转。沿着逆时针方向,低压的西侧为冷气团追暖气团,故为冷锋,云雨区(阴影所示)在冷锋后;东侧为暖气团追冷气团,故为暖锋,云雨区较大,在暖锋前。例2.2 水的运动A问题一 读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A 蒸发 E 地表径流B 降水 F 下渗C 水汽输送 G 地下径流

20、D 降水 H 植物蒸腾水循环的意义:联系调节、迁移交换、平衡更新、影响塑造过程意义陆地间循环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意义最大。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循环得到更新海上内循环蒸发、凝结、降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影响地表径流(如水库)、地下径流;2、影响下垫面(如保护植被、退湖还田)根据水循环得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总量上看是,但是水循环受各种条件限制,它的更新速度 是有限的,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问题二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并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寒暖暖1、分布洋

21、流是表层海水大规模、有规律地运动。洋流方向受风带、地转偏转力、陆地轮廓影响。寒暖暖副热带海区(30度):反气旋型(北顺南逆)。赤道附近有赤道逆流。北印度洋为冬逆夏顺寒暖暖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副极地海区(60度):气旋型(北逆),南半球为广阔洋面上的西风漂流。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2、影响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对渔场:在寒暖流交汇处(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秘鲁)对航海:如最佳航线的选择,如郑和下西洋冬季出发,夏季返回对环境:加速污染物扩散,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净化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问题一 内、外

22、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形式地质作用:是使地壳及其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包括:能量来源施力者(区分内、外力的判断标准)影响主要形式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使地表高低不平(往往占主导)变质作用地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外力作用太阳能、重力能外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使地表趋于水平风化、侵蚀搬运、沉积问题二 用内、外力分析某一地表形态的形式和变化原因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按运动方向,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者相互伴随,水平运动为主导。形成相应的地质构造,包括以下两种:成因特点形态排列地貌实例褶皱受到水平挤压而弯曲岩层连续背斜核老翼新山地大部分

23、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玛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向斜核新翼老谷地断层受力超出了形变限度而破裂岩层不连续,有断层面地垒“凸”山地华山、庐山、泰山地堑“凹”谷地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不宜施工。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往往背斜成谷,向斜成山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风化:大块变小块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表层叫风化壳,是土壤层的前身。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脱离本体的过程。如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雅丹(风蚀城堡)、戈壁流水侵蚀:喀斯特、河流峡谷、河流凹岸的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瀑布冰川侵蚀:冰斗、U型谷、搬运介质搬运动力变小,携带的泥沙沉积,如风力沉积:沙漠、海滩

24、、黄土高原的深厚沉积:流水沉积:河流的凸岸、冲(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问题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板块运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起点:岩浆-岩浆岩,终点:变质岩岩浆2、所有岩石都能通过变质作用变为变质岩3、所有岩石都能通过沉积作用变为沉积岩岩石圈被分割为六大板块:挤压(消亡边界)形成:山脉、岛弧、海沟张裂(生长边界)形成:裂谷、海洋重熔再生变质岩岩浆 变质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作用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用作作外力作用沉积岩岩浆岩固结成岩苔原带 冰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温带荒漠 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3

25、.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气候的形成因素:太阳辐射(根本原因):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大气环流:上升气流或低纬流向高纬的气流性质较湿 地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洋流(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下垫面 海陆分布(沿海湿润、温差小) 植被覆盖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下垫面、释放废热澳大利亚西部的沙漠地形、寒流 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寒流赤道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北美洲西岸狭长的温带海洋气候地形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东西两侧地形、洋流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问题一 举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整体性地理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

26、、生物、土壤。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改变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问题二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延伸方向影响因素典型区域纬度地带性纬线热量低、高纬度的低平地区经度地带性经线水分中纬度的低平地区垂直地带性等高线热量和水分山麓的基带与水平带谱一致,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垂直带谱越完整非地带性不符合上述延伸规律受到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影响4.1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问题一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广义的聚落指村落和城市,狭义的聚落单指村落。1、 地形平原:利于建设、农耕、交通,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山区的河谷:利于建设

27、、农耕、水运,水源充足,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常受地形约束。如兰州、太原、西安。热带的高原:气候较低地凉爽。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2、气候单一盛行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季风区: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区若有风频资料: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的中低纬度,尤其是气候条件更为优越的沿海。风向影响污染工业区的布局3、 水(水运、水资源) 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水运要道发展起来的,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条带状或被分割成组团状。尤其是具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和大河的入海口(上海、鹿特丹);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武汉、南京);水运起点(赣州);两条或多条河流汇合处(武汉、重庆)4、矿产 煤

28、矿:伯明翰(英)、匹兹堡(美)、鲁尔区的埃森和杜伊斯堡(德)、大同(山西)、鹤岗(黑龙江) 石油:阿伯丁(英)、休斯敦(美)、大庆(黑龙江) 铁矿:鞍山(辽宁)、包头(黑龙江)、攀枝花(四川)、马鞍山(安徽)问题二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线路、方式、密度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问题一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和方法通过分析树木年轮(冷时年轮较薄)、沉积物等发现:1、地质时期(几十亿年):三次大冰期2、历史时期(一万):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相间3、近代(一二百年):世界气温波动上升问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应对措施1、成因: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和植被破坏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29、体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以及大气逆辐射) 2、措施:控制人口、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加强国际合作问题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古代 社会稳定、文明和经济的兴衰:温暖期稳定,寒冷期动荡 动植物物种的迁移:温暖时界限北迁,寒冷时界限南迁 农业 利:高纬度地区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弊:热带半干旱、干旱地区变得更干旱,产量下降;而有些地区可能洪灾次数增多 工业 利:为新能源、新技术提供市场;高纬度取暖能源消耗减少 人类 健康弊:传统耗能工业受到更大压力;低纬度制冷能源消耗增加 病毒、病虫害活动时间延长、种类增加2、近代 老弱病残在热浪中死去海平面

30、海岸带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损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影响 海水入侵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业生长 洋面升温台风增多,影响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生活习性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栖息环境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4.3 寒潮问题一 寒潮产生的原因 冬半年(即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强冷空气(由于接受的太阳辐射少,冰雪反射力强)入侵等现象。问题二 寒潮产生的危害 寒潮警报:是以是否损害农作物为标准的,因此在各地的寒潮标准不一样。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通过北、西北、西三条路径南下,影响除青藏高原和西南部分地区除的大部分地区弊: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冰冻影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春季和秋季)、交通、电信

31、、电力利:热量交换,风调雨顺的保证(缓解旱情、雪水中丰富的氮化物、雪水能增加土壤中的肥料,杀死害虫)、风力资源4.4水资源问题一 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 自然资源: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广义指水圈的水量总体。狭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潜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主要靠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问题二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农耕时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很有限,依赖很强水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疏松肥沃的土壤,灌溉航运之便、冲击平原的低平地势。2、 近现代,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人们大量开发潜层地下水,开始开发深层地下水,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过量的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污染、破坏水资源。比如:破坏植被,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灾频发;过量开发可能引起断流、干旱;固定河道,可能抬高河床,加大洪灾隐患;建筑水库,可能影响加大淤积,影响生态环境;排干湖泊、沼泽等湿地,可能影响水循环,使气候干旱;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产生地面下陷、海水倒灌、减少对地表径流的补给。 建议:通过污染治理、疏通河道、开源节流、保护植被和湿地等合理开发、利用。通过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