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归纳意义类题目是高考重要题型,各种意义题目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有其共性规律,本文中的列举是在教学中的积累,与大家分享。 一、经济意义 (一)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人口)调动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解放生产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调节个人收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生产目的。 2、(资源)充分的发挥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4、(社会)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5、(企业)(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4)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6、国内区域合作交流意义: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 7、国内农业意
3、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产业经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顺序:农民农业农村国家社会) (二)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加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资金、资金、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物质与信息交流);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政治意义 (一)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三
4、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2、(有利于)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4、台湾问题:反对“台独势力”及活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海峡两的人民共同利益与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最高利益;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稳定与繁荣。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对外交往的意义 1、对我国的意义: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创
5、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积极作用;昭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推进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相互合作、求同存异;有利于构建世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三)对党的政治意义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关系到党生
6、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使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文化意义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以德治国 四、答意义类应注意以下问题 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4、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
7、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五、关于“意义类”的常用的时政术语。 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内需 4、 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5、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 统筹城乡发展(工农、城乡差距)。 7、 统筹区域发展(苏南、苏北的差距) 8、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9、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10、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1、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4、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15、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16、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7、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18、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