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祥苑茶业国际贸易中心基坑内支撑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五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41.1 基本概况41.2场地周边环境:41.3基坑支护概况51.4基坑监测概况6二、编制依据7三、施工计划83.1 技术准备83.2 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计划83.3 各道支撑体系拆除进度计划93.4 总体拆除工况简述9四、施工工艺技术114.1 施工流程114.2支撑体系拆除要求:114.3工序施工要点114.5支撑体系拆除顺序134.6支撑体系拆除方法:144.7混凝土结构成品的保护措施151、柱墙插筋保护措施152、剪力墙插筋保护措施153、混凝土板的成品保护164、后浇带和预留
2、洞口成品保护165、钢格构立柱的保护16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75.1 安全施工措施175.2 文明施工措施18六、应急预案196.1总则196.2危险源辨识196.3应急救援机构226.4危险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原则256.5关闭事故应急救援程序26七、基坑监测监控267.1监测要求267.2监测项目267.3监测点布置277.4监测频率要求277.5监测数据报警值287.6监测方法29八、相关计算书:29附图一、工程概况1.1 基本概况拟建的华祥苑茶业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南投路北侧,台东路东侧,交通便利。场地原始地貌属残丘坡地。拟建地块南侧为待建的越海营运中心用地,北侧为市政绿地,西
3、侧为雀氏运营中心,设2层地下室,东侧为鸿星尔克营运中心,设3层地下室。本工程由23层办公楼及4层地下室组成,采用框剪结构,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14.00m。总建筑面积为53064.091m,地上建筑面积为38299.311m,地下建筑面积为14764.78m。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层,基坑支护体系采用土钉墙、灌注桩结合两道内撑梁及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体系。各参建主体如下: 建设单位:厦门华祥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厦门新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厦门天和项目管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1.2场地周边环境:拟建的
4、华祥苑茶业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南投路北侧,台东路东侧,交通便利。场地原始地貌属残丘坡地。拟建地块南侧为待建的越海营运中心用地,北侧为市政绿地,西侧为雀氏运营中心,东侧为鸿星尔克营运中心,周边无地下管线。具体总平面图如下: 基坑总平面图1.3基坑支护概况本工程地下室基坑近似矩形,东西向长81m,南北向宽64m,基坑面积约4800m2。1、支护结构设计概况: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1.1。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2道钢筋砼内支撑。支护结构共分为7个剖面,其中:支护桩采用旋挖灌注桩D10001500,共127根,灌注桩桩长为14.122.1m。支撑桩采用1000冲孔灌
5、注桩,共14根,立柱桩端持力层桩长不小于15m,桩底进入强风化花岗岩3m以上,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冠梁(GL)截面为1200mm800mm,支撑梁(L1L2)截面分别为1000mm800mm、800mm800mm,腰梁(YL1)截面分别为120mm800mm、300mm1100mm;围檩截面为450450mm,地下室外墙与灌注桩间采用400厚C30支撑层进行反撑。冠梁顶砌筑砖砌挡墙,设置截水沟、止水台。桩间土及上部放坡道面支护采用喷射50厚C20混凝土,内挂8300300钢筋网。2、内支撑梁设计工况:冠梁与第一道内支撑梁面标高为10.4m(相对-3.6m),第二道内支撑梁面标高为3.4m(相对-
6、10.60m),顶板、负一层、负二层、负三层、负四层结构板面标高分别为12.050(相对-1.950)、8.80(相对-5.200)、5.10(相对-8.900)、1.400(相对-12.600)、-2.500(相对-16.500)。立柱桩由1000冲孔灌注桩加钢格构柱组成,支护桩和立柱桩混凝土标号均为C30。内支撑体系由现浇砼支撑梁组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素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为C15。内支撑梁与地下室结构关系图1.4基坑监测概况本工程基坑监测由第三方进行,监测频率为一周一次,换撑和拆除施工阶段将增加监测频率,在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改为1次/天。根据近期监
7、测报告显示,基坑倾斜、水平位移、沉降和应力等均在规范和设计的要求范围内。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程:2.1法律法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2.2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混凝
8、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14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2.3相关文件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
9、通知(闽建建200912号);厦门市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管理规定(厦建科1997002号);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关于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实体质量监督的若干措施(厦建质监200714号);2.4其它相关资料: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包括“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监测点布置平图示意图”、“基坑支护结构平图示意图”、“剖面图、大样图”等相关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三、施工计划3.1 技术准备及时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正式施工前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即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操作工人,交底内容及要求包括工程概况、进度质量目标、施工部署、技术操作要领及注意事
10、项、施工安全、成品保护等。3.2 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人)工作内容1镐头机操作工4支撑梁混凝土凿除工作2空压机操作工8支撑梁混凝土辅助凿除工作3挖机操作工4支撑梁混凝土清理工作4运输车操作工4支撑梁混凝土清理工作5气焊工8支撑梁钢筋割除工作6电工2负责空压机布线维修工作7杂工若干其他工作注:表中数据仅供施工备料参考,不作为其他依据。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数量工作内容1镐头机4台支撑梁破除2空压机4台支撑梁辅助破除3挖机2台混凝土碎块清理4小型运输车4辆混凝土碎块外运5小铲车2辆混凝土碎块归堆、转运6汽车吊1台吊运拆除、清理等机械7其他若干依现场实际情况注:表中
11、数据仅供施工备料参考,不作为其他依据。3.3 各道支撑体系拆除进度计划序号施工工序工期(天)2015年月上旬中旬下旬1机械进场、准备3 2内支撑梁拆除153废钢筋清理54渣土归堆、外运55机械退场33.4 总体拆除工况简述工况一:施工地下四层地下室,并在地下四层地下室顶板处分别设支撑层。在地下室第四层顶板、支撑层达到设计强度后:1、拆除第二道撑,并开始施工地下室四层相关结构构件。2、第四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按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回填。工况二:施工地下三层地下室,并在地下三层地下室顶板处分别设传力短柱层。在地下室第三层顶板、支撑层达到设计强度后:1、开始施工地下室三层相关结构构
12、件。2、第三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按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回填。工况三:施工地下二层地下室,并在地下二层地下室顶板处分别设支撑层。在地下室第二层顶板、支撑层达到设计强度后:1、拆除第二道撑,开始施工地下室二层相关结构构件。2、第二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按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回填。工况四:施工地下一层地下室,并在地下一层地下室顶板处分别设支撑层。在地下室第一层顶板、支撑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间按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回填。四、施工工艺技术4.1 施工流程(1) 机械拆除流程人材机进场大型汽车吊吊放镐头机楼板面保护拆除支撑次梁拆除支撑主梁钢筋、砼分离整理废钢
13、筋渣土归堆渣土装车外运施工完毕退场。(2) 钢筋切割整理流程镐头机凿除支撑混凝土气割工人准备气割工具安全距离切割支撑上层钢筋钢筋待混凝土大部分脱离支撑后切割最下层钢筋废旧钢筋整理归堆吊装外运。(3) 渣土清理流程人工清理渣土小挖机清理人工归堆小铲车归堆渣土堆放到指定的区域塔吊转运至基坑边装车渣土外运。4.2支撑体系拆除要求:(1)组织施工工艺流程,先换撑、后换撑;(2)确定拆除顺序,拆除顺序应与围护设计工况一致;(3)明确支撑拆除要点;(4)做好基坑监测和应急措施;(5)做好支撑拆除时对已施工地下室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4.3工序施工要点1、楼板面保护:在基坑内支撑梁破碎区3米范围内铺设一层九
14、合板及两层竹笆片;在镐头机定点作业处下方铺设钢板。2、内支撑体系拆除时应达到如下条件:下方梁板(或底板)和支撑层(或传力板带)均达到80%设计强度,并在梁板后浇带和车道洞口回顶设置完成。内支撑拆除应在作业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及换撑完14天后,方可上拆除机械,且该层梁板下方的支模架均应保留至支撑梁拆除完毕。3、支撑梁拆除利用镐头机和空压机结合人工操作,对支撑梁采取从两端对称、分层凿除的方式进行破碎,钢格构立柱处保留10cm20cm的端头待钢格构立柱拆除时一并清理,破碎区域周边5米范围内设置隔离带,严禁非相关人员靠近,确保施工安全。待该区域砼基本破碎完成后即可进入区域进行分离钢筋和清理的施工。4、钢筋
15、、砼分离:采用氧气、乙炔气割的方法将支撑和围檩内的钢筋全部分离出来。机械拆除时,应将整根支撑梁混凝土破碎完毕后,方可将钢筋割断;应尽可能将支撑梁破碎成适中大小的砼块,严禁出现就地二次破碎的情况。分离后的钢筋在基坑内及时由人工清理归堆,并分批集中吊运出基坑。5、支撑拆除区域拉设警戒线封闭,根据不同区域操作平台的划分,用警戒线将机械操作区域分开,并挂设警示牌,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场地。6、整理钢筋:由工人整理散落的钢筋,并在指定地方归堆。7、砼渣装车外运:将与钢筋完成分离的砼渣采用小铲车和小挖机配合的方式进行基坑内的清理、归堆,并在夜间通过塔吊转运至基坑边的运输车。8、破碎后及时做好基坑
16、内的清理工作,为结构施工提供工作面。9、施工时间:白天破碎拆除(7:0021:00),晚上垃圾清理、归堆。4.4换撑施工要求:1、支撑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土方开挖至基底,立即施工垫层、承台及底板,同时设置底板、承台与支护桩之间的C20砼传力板带(400厚),要求传力板带须紧抵支护桩,不留任何间隙。2、传力板带设置后进行地下室施工,地下室负2层板(标高-8.900m)施工后,将楼板与支护桩用C20砼传力短柱(400x400砼梁)顶紧(或与楼板同标号砼一起浇筑顶紧),经验收方可拆除支撑体系结构。基坑换撑示意图4.5支撑体系拆除顺序内支撑拆除应按照先联系撑、角撑,再到主对撑的顺序进行拆除,使原支撑的
17、应力按要求逐步均衡释放。主支撑梁应对称拆除,拆除之前应有建设、监理单位签字共同确认的拆撑令时方可实施。 拆除以支撑桩上的钢格构立柱将环梁分成多个拆除单元,拆除时按拆除单元进行,在每个单元中,先拆除加强板,再拆除支撑连系梁,最后拆除主支撑梁。在进行单元拆除时,破碎机的中心不要置于本拆除单元(两根钢格构立柱之间的主梁组成一个单元)。结合地下室结构施工流水,将内支撑梁体系分为、三个大区分别进行拆除,每个分区具体拆除路线详见下图:内支撑梁拆除顺序图4.6支撑体系拆除方法:(1)支撑体系拆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拆除法,即采用轮式镐头机、大锤、风镐气割等施工机具结合人工操作。轮式镐头机采用汽车吊吊运至拆除内支
18、撑梁区域。(2)拆除施工分为两个班组,每个班组分两个半班进行轮流施工。每条梁拆除保持连续施工,再进行下一条梁。先拆除主梁再拆除次梁,保证切断主梁时主梁自重由本身及次梁共同承担。内支撑梁拆除前,局部先采用吊车临时固定其中一端,且内支撑梁下面采用钢管支架作临时支撑;拆除顺序采用分段拆除,每段约5m,每次拆除支撑梁的长度按1.0m长度控制,确保荷载满足要求。(3)按对称拆除、平衡受力、先拆除的杆件能将本身承担的水平力有效传递至换撑板带上等原则,确定支撑梁的拆撑顺序。对单跨支撑梁,采用手持风镐拆除时,用两把风镐同时从支座两端向跨中的方向进行拆除。对于两跨支撑梁,应先拆除中间段(中间段长度为1/6跨长)
19、,采取左右对称拆除。拆除时逐段凿除,保证掉落的砼块径不大于350mm,及时将拆下的砼块清除。拆除时地下室顶板应铺设麻袋及九合板防护,确保支撑体系拆除不对地下室造成影响。 4.7混凝土结构成品的保护措施内支撑梁混凝梁拆除时,施工机械和混凝土碎块都可能对墙柱插筋和楼板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故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品保护。1、柱墙插筋保护措施框架柱主筋一般规格直径较大,上部端头有滚压直螺纹丝牙供主筋接长。若被混凝土块砸弯,调直较困难且易折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若上部端头滚压直螺纹丝牙被混凝土块砸损,将给钢筋接长带来困难,亦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内支撑拆除前,钢筋直螺纹丝头用保护帽做好保护,柱插筋采用4
20、8脚手钢管套在柱四角主筋外侧,用柱主筋外侧钢管作为立杆,搭成一个简易构架,构架上铺放竹跳板,以抵抗混凝土碎块冲砸,让砼碎块下落至竹跳板上,二次用人工清理渣土,脚手钢管外侧用木模板封闭,防止砼碎块掉入插筋中。具体见下图: 2、剪力墙插筋保护措施钢筋混凝土墙体插筋,规格直径较小,但数量多,若加套管保护,将花费大量钢管和人工且延长工期。构架上铺放竹跳板,以抵抗混凝土碎块冲砸,让砼渣下落至竹跳板上,二次用人工清理渣土。具体详见下图:3、混凝土板的成品保护为保护混凝土楼板,防止下落的混凝土碎块将混凝土楼板砸坏,混凝土楼板上铺设竹笆片,且破除后混凝土碎块的直径不大于350mm。4、后浇带和预留洞口成品保护
21、拆除支撑梁体系下方的楼板所有后浇带及预留洞口面上用模板封闭,防止混凝土渣块掉入后浇带内及作业人员不慎掉入预留洞内。5、钢格构立柱柱的保护钢格构立柱柱对水平支撑有着垂直支撑作用,为防止在进行机械拆除时碰撞,对钢格构立柱产生损伤而导致内支撑的坍塌等事故发生,拆除时必须对钢格构立柱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搭设防护栏杆进行围挡,同时涂刷警示标志。6、地下室梁板遇钢格构柱处预留洞口节点做法根据拆除工况安排,钢格构立柱需在基坑内支撑梁全部拆除完毕后进行拆除,因此,在地下室梁板施工过程中遇到钢管支撑柱的位置处需采用快易收口网和木方拦设预留洞口二次封闭,板筋留设足够搭接长度,梁筋留设足够搭接焊长度(双面5d或单面
22、10d)。钢格构柱处梁板洞口预留示意图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 安全施工措施5.1.1确保拆撑安全的施工措施1、各类机械操作工人、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脚手架安装时,应两人配合搭设;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各类机械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作业和带病作业; 2、配备专职拆除安全员,负责检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隐患立即提出整改意见;3、为确保机械用电荷载分布均衡,做好对电气大熔集负荷防火的预防措施; 4、专职电工值班制度,操作过程中派专人巡视; 5、进场施工机械必须要进行验收,机械使用期间由专门负责人进行维修保养; 6、专业分包队伍中派专人与项目体机管员共同管理设备; 7、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
23、指挥,拉设警戒线,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 8、支撑凿除作业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设立警戒线,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在凿除过程中,严禁站在已经割断梁主筋的支撑梁上进行凿除; 9、支撑凿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戴好口罩; 10、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在拆除部位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进行动火审批,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并按要求设置灭火器(每200m2一组); 11、现场乙炔及氧气应放在支撑外稳定可靠处,防止落物; 12、支撑梁凿除完成后,要做到工完场清,特别要注意钢筋头的处理,防止伤人。 13、在破除内支撑梁体系期间严禁环梁及冠梁下工人作业;且工人在内支撑梁及环梁上钻孔破碎时必须严
24、格佩戴安全帽及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护措施; 14、现场用电设备做好防雨工作,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两级漏电保护装置; 15、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顺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后才可施工。 16、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制度及施工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检查员,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现场设安全员,树立警示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5.1.2防尘的施工措施1、使用镐头机进行混凝土块分层破除时,适时在内支撑梁凿打处喷水,减少粉尘量。2、为避免装岩时粉尘飞扬,除装混凝土碎块前应使用专用水管向碎块堆上洒水
25、使其湿润外,另在装载机上安设喷雾器,过装渣边洒水。3、配备个体防护措施:佩戴防尘口罩和安全防尘帽。5.1.3确保垃圾转运安全的施工措施1、大挖机转运渣土过程中,应有信号指挥工指挥方可作业。 2、现场如发现隐患立即下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予以复查。 3、现场人员及车辆应由专人指挥,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4、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相关国家规范、规程及地方标准执行。5.2 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过程中,采用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采取洒水防尘措施。 2、对每一部离开工地的废渣清运车辆用高压水枪对其轮盘进行清理,严禁将渣土带到周围公共
26、道路上。 3、运输车辆堆砼废渣不得过高,防止车辆颠簸将砼废渣倾倒在马路上,造成不良影响。 4、定期打扫和喷洒工地道路及工地周边市政道路。 5、砼支撑拆除和废渣清运时应经常进行洒水,防止粉尘四处飞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前,组织文明施工知识培训,制定文明施工细则,使参与施工的职工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7、现场场地狭小,对生产生活设施、道路、管线、电力线路、临时停车场等进行布置和动态管理,加强施工机械、材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做到场地整齐有序,文明施工。六、应急预案6.1总则为确保支撑拆除施工确实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加强突发事故应急抢救措施,根据公司制定的
2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6.2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情况:根据拆撑工程的特点,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局部挡土桩水平位移偏大基坑边局部坍塌、火灾等事故。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见下表:危险源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坑外局部严重超载挡土桩水平位置太大,基坑边局部坍塌基坑临边无防护高处坠落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垂直运输材料的吊具材质和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物体打击机械零部件破损;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机械伤害现场的电缆、电线破损或老化;施工用电拉设随意、混乱触电气割作业无防火措施火灾2、危险源辨识评价:序号作业活动危险
28、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可能性严重性风险级别可能不太可能几乎不可能严重重大一般1拆撑施工基坑周边缺少防护或防护不稳定防护缺陷高处坠落重大2拆撑时未设置警戒线和无监护人看护违章作业物体打击一般3临时用电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管理缺陷触电重大4电缆架设不符合要求违章作业触电一般5气割作业焊割时未配备灭火器材违章作业灼烫一般6无防护装置不齐全防护缺陷机械伤害一般7操作人员未操作规程作业违章作业机械伤害一般8氧气瓶、乙炔瓶平放卧到违章作业火灾/爆炸一般9氧气瓶、乙炔瓶暴晒违章作业火灾/爆炸一般10吊运作业不正确使用(使用)吊索具违章作业起重伤害一般11塔吊吊装时物件捆扎不牢固而易散落违章作业物体打击一般3、
29、危险源的预防和应急措施:(1)基础边局部坍塌1)预防措施a、严禁坑外堆载超过设计荷载;b、严禁重型施工机械在坑边停留;c、保持坑外临时排水沟畅通,防止坑外的土被水泡软,降低土的物理力学性能;d、必须遵守地下室梁板、换撑短柱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开始内支撑的拆除;e、应按对称的方法拆除内支撑,确保平衡受力,使拆除的支撑能将自身承担的水平力全部传递到换撑短柱上;f、应对基坑周边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2)应急措施:a、在发现基坑边坡的局部坍塌迹象时,拆除施工人员和设备停止拆除施工;b、坑外局部卸载,坑内设临时型钢支撑,制止挡土桩继续发生水平位移;c、与建设、设计单位共同制定
30、加固措施,并及时加固处理。(2)高处坠落1)预防措施a、对基坑周边的防护栏杆进行加固处理;b、下到基坑内的坡道应设防护栏杆;c、拆除支撑梁应设临时操作架。2)应急预案措施发生坠落伤害或坍塌事故时,应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施救,停止作业,通知医护人员和车辆,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进行止血。如有骨折伤员,应注意骨折部位的保护,使用木板平抬,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拨打120或直接送医院抢救。总之,在急救中心医生到来之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以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3)机械伤害1)预防措施a、制好
31、技术措施,对操作工人作好安全技术交底,且做好记录;认真执行检查制度,确保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b、在液压凿岩机的伸臂下不得停留;c、划定施工作业范围,保持道路畅通,经常检查周边挡土桩稳定状态,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d、相关人员要经过相应的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机动车司机加强安全教育,严禁酒后驾车,加强对交通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养。2)应急措施:a、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受伤者自己或最早发现者首先大声呼救,并呼叫电工迅速拉闸断电。应急小组长组织现场抢救伤员,急救组迅速将伤者抬到平整的场地进行必要的救治,同时拨打120请求救助,如发现伤者有断指断腿等,应立即找到,用医用纱布包好,随同伤员一
32、起送到医院救治。b、由在场人员迅速切断机械电源;将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进行止血,如有切断伤害时,应寻找切断部分,将其妥善保留。总之,在急救中心医生到来之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以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4)触电伤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机械用电等操作不当易触电伤害,会导致人员伤亡。1)预防措施:a、按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认真执行检查制度,专业电工应持证上岗,一般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及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b、确保用电设备的完好及外壳的接零和接地保护,按要求配备足够的单机箱,且箱内的配件完好;c、使用TN-
33、S配电系统。禁止使用劣质开关箱,定期检查,发现电线、配件破损必须及时更换,保证熔丝与负载相匹配,箱内电路必须标明用途,保证电缆线径与实际电流相匹配,电线电缆线路架设符合要求;2)应急预案a、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落带电体:抢救人员首先必须保证自己不被伤害,如在附近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的方法。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木枋、木板等绝缘材料挑离带电体。如可以迅速呼唤到周围电工,电工可利用本人绝缘手套、绝缘鞋齐全的条件,迅速使触电者摆脱带电部分。b、急救: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骤如下:c、使触电者仰面躺,
34、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d、如触电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起伏,立即给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e、如触电者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位60次/分钟,帮助触电者复苏心脏跳动。6.3应急救援机构1、应急领导小组:为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及时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特别成立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 胡军 ,联系电话: 15082053030 副组长:生产负责人: 连恩三 ,联系电话: 18060102665 组 员:施工员: 张具兵 ,联系电话: 13599990175 质检员: 林三娣 ,联系电话: 13599115145 安全员: 吕志
35、忠,联系电话: 13696904291 材料员: 黄紫青,联系电话:13959769278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应急任务的分配和人员、应急资源设备调度,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反馈后续紧急情况的处理。(2)救援结束后: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改和补充意见,安全员负责收集意见并修订预案。(3)安全部门、施工部门负责组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3、应急领导小组分组及职责:项目值班人员一旦收到紧急情况信息,应快速反应,及时准确的把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长或
36、副组长担任总指挥,按以下分组进行救援工作,过程中人员可协调。(1)组长、副组长: 紧急情况发生后,负责紧急救援现场的总指挥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2)危险源控制组:(卢国庆负责)提出抢险救援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组织调集相关工程抢险队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和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3)伤员抢救组:(黄晓捷负责)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
37、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对抢救出的伤员,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使重伤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伤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伤者。(4)疏散警戒组:(龚剑雄负责)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保护现场,维持现场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保护受害人财产;(5)后勤保障组:(孙彩萍负责)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4、机械、设备、材料需用量准备计划:主要
38、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表机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存放地点反铲挖掘机台1施工现场自卸汽车辆2施工现场空压机台3施工现场千斤顶台4施工现场灭火器个10施工现场药箱个1办公室担架个5办公室氧气袋个5办公室手电筒只10办公室对讲机只6办公室值班车辆1施工现场5、应急响应流程及联系电话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项目按照“紧急事故响应流程”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应急联系电话:应急联动电话:匪警(治安):110、火警:119、急救:120。附近医院联系电话及地址: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电话:0592-5579686,地址:厦门市仙岳路中段。6.4危险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原则在项目现场危险发生时,除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管理
39、要求和有关预案进行了处置外,还应对以下方面进一步明确:1、对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救治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包扎处理(在相关现场医疗救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严禁凭经验蛮干)。在医院有关医务人员到达后,应严格按照其指挥行动。2、在相关部门到达前,应依据现场相关事故救援指导原则,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相关部门到达后应依照其指令行动。3、在相关部门到达前,应按照有关要求,切实保护好事故现场,确保事故发生时的原样,为有关部门提供详细、准确的现场资料。4、在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应在现场备有足够的应急电源、照明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6.5关闭事故应急救援程序1、
40、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2、清点伤亡人数并做好妥善安排。3、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2)事故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的原因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5)指定负责人,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七、基坑监测监控7.1监测要求1、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2、监测方案的内容应符合建筑基坑
41、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同时组织专家对监测方案进行论证。3、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建设方及相关单位做信息反馈、通报。4、日常巡视检查项目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5、基坑施工前应对相邻建构筑物原有的倾斜、裂缝等现状进行见证拍照存档,对相邻管线进行详查,做出明确的标记。7.2监测项目一级基坑工程监测项目有以下几项: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支护桩顶部竖向位移;侧壁深层水平位移;支撑立柱竖向位移;支撑系统
42、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地标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倾斜、水平位移;周边建筑、地表裂缝;周边管线变形。 日常巡视检查项目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7.3监测点布置1、基坑周边监测:周边地面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在基坑顶部四周及周边中部、阳角处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布置间距为每1020m一个。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30个。水位观测孔布置4个。2、支撑系统监测:围护结构位移观测点、围护结构沉降观测点布于支撑梁上;内撑应力监测点布设12个,支护桩测斜管9个,桩身钢筋应力监测点布设5个,支撑梁立柱桩沉降观测点设置22个。7.4监测频率要求1、监测频率详下表。
43、监测频率可适当调整:当基坑较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当遇到暴雨、位移较大、位移突变等异常情况时,应适当加密观测次数,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设计单位。尚应及时将监测结果通知业主及相关单位,以便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基坑安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在换撑施工时,要加大基坑监测,要求换撑前后一周每天监测两次,当地下室施工完土方回填后,可停止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的观测。2、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3、当出现如下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要求;(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3) 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
44、漏;(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6)支护结构出现开裂;(7)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开裂;(8)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10)基坑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1)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7.5监测数据报警值1、监测数据报警值: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 监测项目变形大于相应主管部门的要求;(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连续3天均2mm,且不能收敛;(4)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5)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大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