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会议材料、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3篇】与“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磐安县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材料生态富县生态富民 争当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中共磐安县委磐安县人民政府磐安县对标对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很高境界的富”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磐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一、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乡村建设的山区样板一是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
2、编制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二是精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思路,打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串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精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乡村肌理不改变、村庄风貌不破坏、建设规模不扩大、楼房层高不突破”的“四不原则”,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村庄品味,初步形成了“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二、坚持“两山”指引,打造生态富民的山区样板一是探索“农家乐经济”的磐安模
3、式。总结推广乌石农家乐“四统一”模式,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1.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磐安山居共享农屋”2130家,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探索“微改造精提升”的磐安样板。坚持“景助村富、村助景兴”理念,创建景区村148个,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花溪景区改造提升,带动村民创办民宿72家,户均增收逾30万,村集体增收40余万,成为全省“微改造精提升”样板。三是探索“我们的幸福计划”的磐安经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土法种养+现代营销”模式,迭代升级“我们的幸福计划”,实现社会资本共同帮促,带动全
4、县偏远山区3000多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四是探索“万元系列促增收”的磐安路径。依托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一亩山、一亩田、一棵树”等系列“万元增收”项目,每年带动8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三、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振兴的山区样板一是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升级中药产业大脑,建设数字药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产地加工和饮片生产一体化“共享车间”,即时发布“浙八味”价格指数,推动道地药材实现优质优价。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建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吸引入驻16家科研院所,集聚副高级以上专家49人,承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67项、产学研合
5、作项目25项。三是以康养融合推动产业延伸。以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为目标,制定具有磐安特色的康养旅居服务标准,规范接待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养老旅居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四、坚持共建共治,打造村美人和的山区样板一是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高标准打造尖山镇湖上村、安文街道花溪村、盘峰乡灵江源村等未来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配套标准化建设,所有行政村实现新时代和美乡村达标创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提标”行动,行政村治理覆盖率和出水水
6、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纵深推进“垃圾革命”,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垃圾处置数字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是不断深化交旅融合。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和旅游功能拓展,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搭建“掌上公交”智慧平台,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四是持续推行山城管事。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巩固“颗粒网格”服务体系,推进“六无善治”村庄创建,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磐安样本,建成示范“六无善治”平安村庄50个。五是大力弘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具有磐安标签的历史人文、乡土风情、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富有内涵、彰显人文、展示乡愁的文化特色馆,目前已建成乡村文化特色馆45家。五、坚持变
7、革重塑,打造整体智治的山区样板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七张清单”问题晾晒整改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常态化实行县级班子领导包乡走村,推进两新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驱动制度重塑,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推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建设,实现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三是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政策制度系统性变革,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
8、、县域一体化发展机制。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200字范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实施“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路径参考。让我们继续深研“千万工程”,真正从中探索诗意田园的“路径图”,让向往的生活走入画卷、围绕身边。挥毫泼墨“点绿成金”,探索“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生态路径图。“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貌气候大不相同,既有“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浩瀚,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婉约清丽,既有“横看成
9、岭侧成峰”的山川锦绣,又有“密林涛阵斜飞鸟”的绿意起伏,各自的美景绘就了独有的“乡愁画卷”,成为植根于万千游子心头关于故乡的“独家记忆”。乡村振兴既要发展、要致富,更要生活向好、日子和美、环境悠然,这不仅是战略落地的要求,更是群众心头真切的期盼。所以,各地区当做到挥毫泼墨“点绿成金”,既要从“千万工程”中看到“绿色转身”的奇迹,更要解锁背后的“付出”和“策略”,想尽千方百计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真正探索出“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生态路径图。因地制宜“穿点成线”,探索“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路径图。“日新月异的城,依然故我的乡,如何打通?”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城市就是五光
10、十色的霓虹、是穿梭不息的车流、是活力涌动的发展脉搏,而农村则披上了“落后、贫穷、乏味、闭塞”等外衣,但在“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村版游乐场、少年宫、文化集市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更感受到了厂矿大棚涌动的经济力量、看到了全新产业链条筑起的致富通道。从村集体经济“抱团取暖”的破圈出道,到特色产业“一枝独秀”发展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机之势,我们看到,农村已然成为新的逐梦场。让我们继续挖掘“资源家底”,在因地制宜中“穿点成线”,从一个产业“冒尖出头”到园区成片“春色盎然”,真正探索“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路径图。躬耕为民“答题交卷”,探索“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路径图。“一户一处
11、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人间烟火最暖心、火红日子幸福来。”放眼美丽中国的“乡村版图”,越来越多的“生态样板”“发展招牌”“活力村落”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城里人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是乡村人栖息的“幸福家园”。乡村振兴无论是擦亮生态“颜值”、还是增强发展“含金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为人民谋幸福”上来,若走的路子背离了群众的期盼,自然走不长远、走不踏实。只有事事、时时、处处做到躬耕为民“答题交卷”,无论是出实招、见实效做好“治理文章”,还是贴近民心、回应期盼扬起“文明新风”满足精神需求,抑或是解决实际困难、增进福祉水平,只要能为群众的日子“添色彩”,就得全心全意投入精力
12、和热情,真正探索“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路径图。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万工程”助推浙江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迈进,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通过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我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也更加深刻领悟了总书记对于基层
13、年轻干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的工作内容,浅析“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与XX发展有机结合:增强理论学习,强化队伍建设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我们应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理论武装。1.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列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作为各党支部学习的重要议题。强化镇村学习强国APP学习管
14、理,推动党员干部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抓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积极推动领导干部走上讲台,发挥“名书记工作室”作用,让有脱贫攻坚经验的领导干部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谈谈经验教训,让“干的人”讲清楚“怎么干”。各村党支部每年要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全覆盖开展本支部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每名党员每年培训学时在32学时以上。外出流动党员要依托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定期参加统一集中学习,每半年向村党组织汇报自身学习、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离乡不离党。3.深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作,持续提高村干部队伍学历水平,对各村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
15、,优化村“两委”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围绕村干部值班、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执行情况,每月抽查3个村党支部,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县委党校、县农牧局等部门单位,广泛开展对村干部、农民的职业培训,建立培育奖补机制,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强的生产经营培训教育,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创业优秀青年。力争2023年培训农牧民200人次以上。忠实服务群众,发挥制度优势“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践证明,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
16、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1.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结合“党建引领,服务贴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群服务队”工作,各包村镇领导每月至少深入所包村3次,驻村选调大学生村官每年至少走遍所驻村常住户1次,切实了解农村群众的所急所盼。发挥好服务群众微信群作用,确保服务微信群全覆盖,增强常态化抽查机制,对于群内反映问题要及时落实解决。2.完善议事协商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动村级重大事务事项决策落实。督促各村认真执行村规民约,组织党员带头实施,带动村民自觉遵守。全面建设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载体,开展了群
17、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的协商活动。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抓好组织建设,健全基层保障1.壮大特色经济。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新路径,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直销活动,拓宽村集体经济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动员农户参与电商培训,开展线上销售,至少培养1名网红村书记,使“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集中改造XX村农贸市场,打造网红直播+农产品销售基地;在东元永村实施“林下养殖+露营”项目,探索新业态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持续探索各村养殖整合新模式,整合全镇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项目,打开村集体
18、经济抱团取暖的新局面;加快春坤山杂粮油深加工基地、大圐圖村餐饮洗浴服务中心、刘三沟民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营运,及时创收。力争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益计划达到300万元以上,10个行政村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且超过20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形成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2.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科学划分网格,合理确定服务半径。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建好用好“党群连心桥”等平台,实现村网格管理全覆盖。每年对网格员队伍进行2次培训,充分发挥网格员、网格协管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严格落实信访值班制度,确保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19、做到矛盾不上交。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村庄环境建设到农村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观念一变天地宽。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机制创新、要素集成,抓好“五个振兴”,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1.推动乡村规划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大庙村的规划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服务。通过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工作等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
20、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头阵。2.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乡风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发挥好“一约四会”作用,结合美丽庭院、勤快人家活动评比,选树文明户并开展表彰奖励,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文明乡村新风尚。积极引导村民用善行义举分值兑换积分,充分调动群众“共治”积极性,带动“德治”新风尚,进一步推动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乡风落地生根。每月至少开展1次黑恶势力、村霸等隐患因素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3.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打造“最强党支部”为契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将
21、东元永村打造成XX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的示范点,继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做好志愿者网上注册工作,在XX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其余村的打造,形成一村一特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形成XX志愿服务品牌,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开展。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身处基层工作的我们不仅要将“千万工程”的经验案例入脑入心,更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XX发展、我的使命”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为XX发展建设贡献
22、自己的力量。“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23、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
24、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代升级,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与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村产业发
25、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的“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不说是与20年的“千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