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讨论稿)XX市信息化办公室目 录第一章 概述41.1 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41.1.1 有利于城市发展41.1.2 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1.1.3 便于政府管理协调41.2 我国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相关现状41.2.1 国内其它城市情况41.2.2 政府推广情况41.2.3 XX现有基础4第二章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42.1 指导思想42.2 建设目标42.2.1 总体建设目标42.2.2 具体建设目标42.3 建设原则42.3.1 标准化原则42.3.2 规范制度原则42.3.3 条块结合原则42.3.4 全民参与原则42.3.5 因地制宜原则
2、42.3.6 先进性原则42.3.7 安全性原则42.3.8 可扩充性原则42.3.9 稳定性原则42.3.10 开放性原则42.3.11 保护现有投资原则4第三章 总体框架43.1 系统总体架构43.1.1 一个平台43.1.2 一套软件43.1.3 两个中心43.1.4 一套考核机制43.2 项目范围43.2.1 业务范畴43.2.2 地域范围43.3 建设内容4第四章 软硬件及网络环境44.1 软件环境44.1.1 操作系统软件44.1.2 数据库软件44.1.3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44.1.4 数据备份软件44.2 硬件设施44.2.1 服务器44.2.2 大屏幕44.2.3 存储设备4
3、4.2.4 无线数据采集终端44.2.5 呼叫中心44.3 网络环境44.4 安全管理44.2.1 统一认证管理系统44.2.2 防火墙44.2.3 防病毒系统软件44.2.4 安全管理制度4第五章 数字城管信息平台45.1 平台框架45.2 基础信息45.2.1 基础地理空间信息45.2.2 人口信息45.2.3 企业法人信息45.3 城市部件信息45.3.1 城市部件分类45.3.2 城市部件编码45.3.3 城市部件可视化符号体系45.4 城市事件信息45.4.1 城市事件分类45.4.2 城市事件编码45.5 单元网格信息45.5.1 单元网格45.5.2 网格划分原则45.5.3 网
4、格划分方法45.5.4 单元网格编码45.6 其它信息45.6.1 地址数据45.6.2 业务数据45.6.3 综合评价数据45.7 数据质量检查与入库45.7.1 质量检查内容45.7.2 部件数据质量检查45.7.4 数据入库45.8 数据更新4第六章 数字化城管软件系统46.1 总体框架46.2 子系统功能需求46.2.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46.2.2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46.2.3 协同工作子系统46.2.4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46.2.5 地理编码子系统46.2.6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46.2.7 城市管理综合评价子系统46.2.8 管理与维护子系统46.2.9 数据交换子系
5、统46.2.10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46.2.11 视频监测子系统46.2.12 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46.3 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46.3.1 无线数据传输46.3.2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受理子系统与协同工作子系统46.3.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46.4 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衔接4第七章 实施进度计划4第八章 保障措施48.1 强化学习宣传48.2 强化组织领导48.3 强化资源整合48.4 强化调研论证48.5 强化基础工作4第九章 创新与特色49.1 构建模式的创新49.2 管理范围的创新49.3 管理机制的创新49.4 管理内容的创新49.5 管理方式
6、上的创新49.6 应用技术上的创新49.7 表达方式上的创新4第一章 概述传统的模拟时代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迫切要求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作为技术支撑;而孤立、单一的部门应用系统,对于涉及众多部门的城市管理而言,彼此间信息不畅通、难于协同、应用效果不理想;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十分必要。1.1 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XX数字化城管系统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的新思路,对地
7、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 有利于城市发展随着XX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市管理的水平却相对滞后,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导致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能力不强,也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为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文明和谐的新XX,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城市建设,创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1.2 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城市管理各个领域,也发挥了
8、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运用信息技术取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建立电子档案等,没有涉及到管理的模式、思想的创新,仅仅在现有城市管理的框架下进行了工具的变革。许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如事件信息收集渠道不畅、处置效率低下、管理被动后置等没有因手段的更新而得到解决。因此,要提高信息获取、收集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充分发挥城市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迫切需要采用数字化城管的新思路。1.1.3 便于政府管理协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骤升,城市管理的复杂度加剧,囿于我国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模式,造成信息收集渠道重复、无法共享,各部门协调联动应变的效率低下。为此,借助数字城
9、市网格和技术,建立城市部件、事件数据库,构建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整合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形成市、区政府监督协调、部门和街办(乡镇)规范动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创建高效服务型政府和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城市环境。1.2 我国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相关现状数字化城管的新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中共北京市委、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标准等文件进行试点建设和技术推广,这对我国城市管理工作上升至一个新台阶具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的机制模式和我国有所不同,也没有近年我国城市发展变化的高速度。故现状只介绍国内和XX情况。1.2.1
10、国内其它城市情况1.2.1.1 北京东城区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市政设施监管为核心目标,遵守法定基础、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等基本原则,运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
11、单元,同时,对全区6大类56种城市部件定位编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网格中,由137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辖区实施全时段监控,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无线传递至监管中心,由中心根据事件的分类,分发至各部门处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系统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到90%以上,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平均时间为13.5小时,结案率94.18%,保证了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北京市东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为全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全新模式,确定了城市管理的最新发展思路。1.2.1.2 南京鼓楼区根据南京市委主要领导的指
12、示精神,2005年4月南京鼓楼区组织考察团赴北京市东城区考察学习,5月24日,鼓楼区委书记鲍永安与东城区委书记陈平经过深入探讨,确定双方战略合作意向,并于6月12日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该协议为鼓楼区快速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奠定了基础,也为鼓楼区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验收鉴定阶段的试点单位提供了保障。6月22日起开始正式启动项目招标工作,在北京东城咨询工作组的指导下,将系统建设分为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含无线网、呼叫中心、城管通手机)建设、数据普查及数字化建库、系统总集成及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等四个标段,除此之外,经请示区领导,大屏幕建设、弱电施工、场地装璜、治安防范网络图像监控等四个部
13、分采用直接采购方式。从6月22日起,分别对四个部分进行公开招标,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最终确定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国图信息工作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为上述四个标段的最终中标单位,上海神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利得有限公司、金陵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别成为直接采购的供货商或承包商。7月13日,鼓楼技术工作组召集各中标单位,初步确定各承包商必须共同遵守的“协同工作规范”,并确定每周二上午9时作为工程例会时间,各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必须参加,同时为了准确了解工程项目进度,实行每天工程日报制度,并同时明确本项目的项目协调管理工作正式移交给总集
14、成商负责,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项目顺利完成数据普查、单元网格划分、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网络系统建设、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建设、操作人员培训等多项工作,整套系统于9月1日起进入试运行阶段,并于9月9日举行了正式启动仪式。该系统的构建初步实现了信息传递由滞后变为实时、被动变为主动;使区政府做到对全区城市管理的问题心中有数,为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创造了条件;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层次,实现了管理组织的扁平化,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优越性、高效性得到了初步显现。1.2.1.3 上海长宁区长宁区处于上海市的西部,总面积37.19平方公里,人口71万余人。多年
15、来,该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区”、“上海市环保模范城区”、“上海市扬尘污染控制示范区”等称号。随着城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城区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城区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制约了城区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亟需以新的思路,探索实施新的城区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城区管理跃上一个新水平。作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为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长宁区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超贤挂帅,区建委、信息委、
16、科委、市容局等25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区城市公共管理应用系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专门指定了分管副书记与分管区长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保这一系统工程顺利推进。在建立领导小组的同时,从各相关业务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建“长宁区城市公共管理应用系统办公室”,牵头协调、专职负责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区37.19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排摸、分析、汇总与核定,划定并复核确认1449个网格,在此基础上,合并整理成111个监督员工作网格;确定了城市部件、事件管理范围,共梳理了五大类部件84件、五大类事件32件;疏理了各部件、事件的责任单位归属
17、,确定了依法原则、遵循市里规定原则、距职能最近最有能力解决原则以及政府指定原则等四个责任划分的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基本理清了84件部件与32件事件的责任归属;由系统办会同劳动局、地区办按照监督员工作时间上全覆盖,处置力上确保的原则,提出了包括监督员队伍总人数、人员来源、经费落实等内容的队伍组建方案。1.2.2 政府推广情况1.2.2.1 北京市委北京市东城区实行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成绩后,北京市委下发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意见(京发20057号),意见明确了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工作中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实施范围为东城区、西城区、
18、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根据该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属,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5年7月发出关于推广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建立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由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至北京市各区、县委,各区、县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平台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市、区两级平台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1.2.2.2 建设部建设部于2005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提出并实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同时,建设部指示要因地制宜地在全国各级城市逐步
19、推广这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会议前期,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建城2005121号)。会议期间,建设部向全国公布了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XX市、烟台市、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等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单位,要求各地在2006年7月底前将试点工作情况报建设部,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建设部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原型,综合全国各地区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吸收各地区的先进城市管理经验而制定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化标准已于8月1日颁布实施,该标准包括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 2
20、13)、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与事件分类与编码(CJ/T 214)、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 215)以及城市市政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106)。1.2.3 XX现有基础XX市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目前已经在空间信息平台、专题应用系统、网络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等方面沉淀了丰富的成果,为下一步开展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设施、技术和数据基础。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基于SIG框架的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的应用试点,XX市信息化办公室与中科院遥感所、清华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军单位合
21、作,构建了现势性强、覆盖区域完备的XX全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包括15万、11万、1:5000、12000、1:1000以及1:500等多尺度在内的矢量、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库,为XX市政府和部门的专题应用提供了统一权威的空间定位基础。在XX信息化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从XX市的具体需求出发,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从数字城市的整体设计概念出发,XX市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建立了XX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XX市房产信息管理系统、XX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题应用系统并均已投入正常使用,在政府和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网络方面,XX市千兆宽带网络设施已渐趋完善,能够实现海量数
22、据的传输应用;XX无线办公网络已投入使用,可以实现异地无限制公文流转与处理;XX门户网站已建成开通,成为XX市对外宣传以及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市委、市政府对数字化城管予以了高度重视;另外,XX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被列为建设部试点。这些因素,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打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XX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在东城区的基础上,根据XX市的具体情况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北京市东城区在城市管理中,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实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
23、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创建了管理与监督职能相分离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东城区的成功实践为区级城市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但当管理范围扩展到整个城市时如何推广该套模式,目前尚没有可以直接引用的实例。作为建设部的试点,XX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范围覆盖全市114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郊区,部件与事件内容更加复杂。因此,要力争通过XX试点的实施,为数字化城管在一个完整城市的应用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便于更好的推广。2
24、.1 指导思想1、遵照数字化城管的指导思想,结合XX市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在借鉴东城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XX市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2、管理范围由区扩展至市,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2.2 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的目标分为总体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目标,总体建设目标是具体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具体建设目标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开展。2.2.1 总体建设
25、目标搭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2.2.2 具体建设目标1、建立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市、区两级协同的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2、建设城管员、群众电话、视频监控等集成的有线和无线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发现收集网络,以及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构成稳定可靠运行的数字化城管系统。3、整合现有城市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充分应用,改善城
26、市管理协调联动不足的现状,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增强城市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的能力。2.3 建设原则2.3.1 标准化原则规范性、标准化是一个大型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XX数字化城管系统来说,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之前应有明确的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标准。整个系统的规范标准的制定完全遵循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标准。2.3.2 规范制度原则通过整合流程,明确市、区两级平台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完善相关制度,以规范化方式减少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27、,使城市管理新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运行。2.3.3 条块结合原则为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快速得到处置,在辖区发生的问题原则上由各区和专业部门处理。确有困难的,由市里统一协调处理。2.3.4 全民参与原则克服其他城市系统封闭循环的缺点,坚持开放性,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居民的监督作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充分利用热线电话等反映、监督城市管理问题。2.3.5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借鉴东城区城市管理经验,结合本市面积大、任务重、执法力度不足的实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功能区的差异,确定不同的重点管理对象。在全面完成建设部统一工作要求基础上,注重实效,侧重解决本市城市管理突出
28、问题,力求面向中小城市示范上有所创新。2.3.6 先进性原则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同时注重考虑同类系统的建设教训,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充分考虑XX数字化城管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2.3.7 安全性原则由于整个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大多属于政府的内部资料,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本系统在设计时将安全性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网络;二是防
29、止内部合法用户的越权访问;三是意外的数据损害。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一是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两种,内网与外网物理上隔绝,内网供部门内部使用,外网挂靠在Internet网上;二是系统内部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部门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等。2.3.8 可扩充性原则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都应具有非常好的系统扩充性,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干网络设备应能平滑升级,所以我们在XX数字化城管系统设计中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2.3.9 稳定性原则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
30、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3.10 开放性原则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以说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越来越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2.3
31、.11 保护现有投资原则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软件和数据资源,并做好与现有数字XX已建成系统的接口,将数字城管系统纳入到数字XX的整体框架之中。第三章 总体框架城市是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和服务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以城市的基本信息流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解决,以维护和强化城市功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现代城市管理更应强调政府和市场互补,政府和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互动。一个城市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经济建设、
32、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进展程度。在现代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运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建立智能化实时处理的数字城管系统,多个城市和区域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XX数字城管系统要基于XX市的电子政务专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网格化监督和管理;并且通过XX市城管系统的建设,实现与XX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数据的信息交换,达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
33、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围的城市管理与运营体系。3.1 系统总体架构XX城管系统要作为数字XX整体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满足市政设施和城市环境管理需求为前提,依托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和企业法人三个数据库,构建城市部件事件、单元网格以及地理编码数据库,开发城管软件平台,建设监督中心和市、区两级指挥中心,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并与已有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衔接,融入数字XX大框架之中。XX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72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大屏幕指挥子系统独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管理与维护子系统负公文交换系
34、统办公OA系统移动办公系统 部件事件库数据平台网格与地理编码库业务数据库监督中心 市级指挥中心政务网络 公众部门软件平台两级中心网络设施。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城管员无线网络区级指挥中心人口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企业法人数据库视频会议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测子系统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负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的总体架构可分为:搭建一个平台、开发一套软件、建设两个中心、形成一套考核机制四个部分。3.1.1 一个平台一个平台指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以及企业法人数据库,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视频监控资源、呼叫平台资源、应急指挥数据库等,
35、采用网格理论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分类、编码和普查,建设数字城管信息平台。1、数据基础在XX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基础上,以1万平方米为精细管理量级为单位划分单元网络,由测绘部门和街道共同协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在单元划分时,同时考虑社区界限因素,并集成各类部件、事件数据,构成数字化城管依托的数据平台,支撑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网格化和现代化。2、城市部件和事件编码系统综合使用建设部提供的规范标准,采用行政区划、人文地理网格、位置顺序三种编码的结合方法。选择行政区编码法是考虑到城区城市属地管理的特点和XX市相应的地方标准,划分地理网格和位置顺序是按照万米单元网格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更加精确的计算机自动定位完成。
36、3、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采集体系1)采集渠道。相关市民举报投诉、职能部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信息采集相结合,做到责任明确互为监督,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2)采集方式。市民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职能部门和监督员使用“城管通”移动手持设备,引入新的移动技术,具备音视频传输、表单填写、地图浏览、GPS定位及信息传送等功能。必须做到准确定位,实时传递,全面支持移动办公和移动执法。3)采集机制。依托街道、社区,建立信息动态采集机制,保证数据库中的信息随时更新。4、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1)整合我市现有的网络资源,依托XX政务专网和中国XX政府门户网站的政民互动系统
37、,构架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政务专网为各单位提供互联网出口,实现业务的全程在线办理。2)整合我市现有的平台资源。取消原建设口的城建110,新开设城管热线(固定电话12319、移动电话13815800000待定)呼叫中心构建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呼叫平台,整合市长热线12345、社区热线(在建)等便民热线将12319呼叫中心的职能定位为XX市的城市管理热线(简称“城管热线”)建成展示XX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后城管热线接到来电反映问题己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由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处理;未纳入网格化管理的部件、事件以及社会管理问题由政
38、府指定相关部门处理。3)整合我市现有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以市信息办在建的“XX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将我市己建设和将要建设的房产、建设、规划、水利、环保、卫生以及水、电、煤、气等部门基于GIS的业务系统统一到一个共享平台上来,实现已有静态数据和部门业务产生的动态数据完全共享化,建设我市统一的数字城市数据共享平台。4)整合我市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与监督中心共享已建和在建的公安、交通、社区安全等一切政府投资项目的视频监控资源,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缝信息链接。对城市管理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监控以技术手段弥补人力不足和夜间监控问题,降低管理成本。5)市城
39、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要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系统对接。分析员和值班长要将重要事件实时录入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中,确保突发事件时有历史资料可查,增强政府决策分析的依据,监督中心对发现突发事件可直接移交应急指挥中心处理,并逐步建成为全市非紧急救助平台。3.1.2 一套软件一套软件指XX数字城管综合软件系统,该软件用以实现城市设施和城市环境管理所需的功能,从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均由该系统实现,同时该系统也负责实现各种信息的存储和管理。该系统具体由12个子系统组成,包括: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协同工作子系统; 大屏幕指挥子系统; 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40、; 地理编码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 构建与维护子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统;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视频监测与处理子系统; 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3.1.3 两个中心两个中心是指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为了保证这套新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加强统一管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要求建立两个轴心(监督轴、指挥轴),成立两个中心(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同时对己有的城市管理机构资源进行整合。1、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建设市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作为全市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将代表市政府监督各区、专业部门、街道(乡镇)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情况,因此具有较强的权
41、威性。监督中心通过来自遍布全市近百个社区的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城管热线”(12319)和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报告,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动态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监督评价政府专业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对城市部件、事件的处理情况,同时还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起到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的作用。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职能。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是负责本市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能包括:1)负责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处理和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况,实施对本市城市管
42、理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2)负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城市管理状况以及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3)负责办理涉及优化发展软环境和社会管理问题。4)负责领导和管理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员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口常管理;5)负责组织市级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工作电子台帐,实施信息管理;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的组成。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监督中心设刑政执法专项编制XX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XX人,其中各街道(乡镇)监督员分队长XX人。城市监督中心的工作流程分四类情况:1)监督员直接发送的部件、事件信息:如属于部件丢失或损坏的问
43、题,系统直接自动批转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如属于其他情况,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复杂情况需报请值班主任签发后再转批指挥中心。2)接到群众电话或手机短信举报的部件、事件信息,由呼叫中心坐席员记录后,呼叫监督员根据举报的位置现场查看情况,发回消息,确认后按照第1类请况的处理路径再流转。3)由职能部门、街道(乡镇)直接上报的部件、事件信息,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到指挥中心。4)通过以上途径收到的城市软环境、社会管理信息,立案监督审核后,批转社区信息平台或呈报市政府市长热线等。监督中心的其他工作内容:1)监督员工作手册编写;2)监督员岗位培训、监督员城管通手机使用培训等;3)监督中心管理制度
44、与规范的编写;4)呼叫中心坐席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其它工作岗位的责任与分工;5)规范监督中心的工作流程,保证举报信息的时速受理和解决。2、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建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运行环境。从节约投资来看,可以考虑用市政府一楼电视电话会议室东边空闲会议室改造,这样在线路、视频设备方面可以和应急指挥中心部分共享,也有利于市领导对重大事件到指挥中心现场监控指挥。从长远看可以另寻建设地点。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职能。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是负责向各部门、各单位派遣任务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职能为:1)负责将城市部件、事件信息分发到有关部门。2)负责对涉及多部门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3、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协作
45、关系监督中心作为事件信息的入口和出口,与负责事件处理管理的指挥中心紧密协作。监督中心收集发生事件,将事件作为任务分配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安排相应的区政府、专业部门或公共服务企业完成事件处理后,由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核实与考评。监督中心将同指挥中心共享整合后的全市视频监控资源,同时两个中心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缝信息沟通。3.1.4 一套考核机制为了保证新模式下城市管理的健康运行,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执法
46、质量。进一步通过考核手段,提高依法执政,强化行政处罚。考核机制的构成如下:系统考核。通过考核各专业部门、各街道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促进各街乡、各专业部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内考核。市监察局将系统考核的结果纳入到政府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中去。外考核。在政府网站上定期公布各部门办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满意度评价,同时进行网上打分。3.2 项目范围3.2.1 业务范畴市区市政设施管理、环境管理、国土房产管理、建设工地管理、市容市貌卫生管理、古城古迹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日常部件、事件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3.2.2 地域范围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东自廖家沟,西至润扬路,南到南绕城公路,北抵平山堂路一线,合计114平方公里。同时,对开发区南至沿江高等级公路东至扬子江路西至润扬路、邗江工业园、维扬工业园的主要道路及设施列入管理范围。3.3 建设内容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城管部件、事件数据的采集及与地理空间信息的集成;网格单元的划分;硬件、软件、通信和网络环境建设;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等内容。1、以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由专业测绘部门和街道(乡镇)共同协作,对114平方公里现有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网格划定按照法定基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方便管理、地理布局、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的原则,1个社区可划分1个或多个单元网格。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