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距离深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村落。世界各国全部在致力于本国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全部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结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域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关键标志。信息化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前提下取得。在我们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使用,正悄悄地改变
2、着我们生活方法,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关键基础。标准是大家为某种目标和需要而提出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统一要求。标准又是一个特殊文件,它是为在一定范围内取得最好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要求共同反复使用规则、指导标准或特征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关键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基础。假如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大家极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照多少标准,不过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取标准统一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标准化则是制订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一系列活动,
3、这些活动关键包含制订、公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化工作是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关键基础性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前提。只有经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能够保障信息化建设相关工程及相关步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盲目和反复,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包含面很广泛社会系统工程,将包含大量标准和规范,所以必需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根据内在联络
4、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信息化标准体系。2.1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三维空间为了更为直观地反应信息化标准所包含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包含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三维空间,图1所表示。图1 信息化标准三维空间在这个信息化标准三维空间,关键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并直接反应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项目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管理模式,而应用领域则是利用关键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技术管理手段而开展具体信息化工程项目。2.2 信息化标准体系分析视角为了便于对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研究,这里将信息化建设抽象为业务运行和信息化功效服务两个视角,图2所表示。图2 信息化
5、标准体系分析视角业务运行视角关键从信息化建设需求角度出发来提出多种信息化功效要求,该视角将以各业务应用(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小区等)为关键由业务管理部门为主体来研究相关业务规范和要求。信息化功效服务视角关键从提供信息化功效服务角度出发来归纳出支持信息化功效要求信息化基础手段(即信息通信技术),该视角将以多种信息通信技术为关键由信息通信技术供给商为主体来研究制订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新信息化需求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原动力,而新兴信息通信技术进而推进着多种业务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发展,信息化水平就是在这种互为促进过程中不停提升。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应是业务应用部门(即信息化建设需求方)和
6、信息通信技术供给方(即信息化建设实施方)共同参与。不过,现在大家往往过于关注信息通信技术标准规范(即技术规范)研究,而忽略了业务应用相关标准研究,从而制约了信息化建设发展。从信息化标准体系分析视角,我们能够将信息化标准体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另一类则是以具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小区等)所包含业务应用规范。2.3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逻辑模型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包含面很广泛社会系统工程,将包含大量标准和规范,所以必需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根据内在联络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了便于大家愈加好地了解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中各类标
7、准之间相互关系,这里依据信息化建设特点并结合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技术参考模型,将复杂信息系统抽象为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逻辑模型,图3所表示。该模型结构分为七个部分:业务应用层、信息资源服务层、应用支撑平台层、网络基础设施层、物理环境层、信息安全支撑环境及项目管理。这种逻辑结构便于对具体信息化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也有利于信息系统建设统筹计划和分步实施。图3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逻辑模型业务应用层:由面向公众应用系统、面向职员应用系统及面向合作伙伴应用系统等所组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小区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该层将关键针对不一样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不一样业务模型、信息模型、数据结构及信息格式。 信息资源服务
8、层: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数据库管理、多媒体服务、目录服务、信息描述等功效,并管理着多种信息资源库。 应用支撑平台层:应用支撑平台层构建在网络基础设施层和信息安全支撑环境基础之上,提供承载最终应用系统功效服务。应用支撑平台层提供对基础应用支持,包含Web服务、信息交换、电子邮件、文件传送、数据库、工作流等。应用支撑平台层包含了服务器端应用支撑和用户端应用支撑。经过提供安全支撑接口,上层应用系统能够依据业务逻辑需要进行多种安全服务调用,实现整个信息系统整体安全。 网络基础设施层:网络基础设施层向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必需网络基础环境,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可靠、有效信息传输服务通道,是各类信息最终承载
9、者。 物理环境层:物理环境层关键包含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中多种信息处理终端设备、信息存放介质及各类外设资源等。 项目管理:包含物理环境、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服务、信息化应用等各个层面技术和运行管理。 信息安全支撑环境:信息安全支撑环境由各类安全技术和防护手段组成,关键包含加密、信任基础设施、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字署名和验证、可信时间等多个技术手段,为信息系统中多种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并最终为应用系统提供多种安全服务。安全支撑环境是建立一个通用、高性能安全信息系统必需条件。2.4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是由一定系统范围内含有内在联络标准组成科学有机整体;是编制标准制、修订计划依
10、据之一;是促进一定范围内标准组成趋向科学合理化手段;是一幅现有、应有和估计制订标准蓝图,并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不停地得到完善和更新。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指信息化建设所需标准按其内在联络组成科学有机整体,该体系由结构图和明细表两部分组成,它是信息化建设所需标准结构化蓝图。根据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三维空间、分析视角、逻辑模型和标准体系定位,充足考虑标准体系纵横关系,给出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4所表示。图4 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由通用标准、信息技术基础标准、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和项目管理标准四部分组成。 通用标准:包含信息化建设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标准和规范。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包含信息化建设所
11、需信息技术基础性标准,关键分为物理环境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支撑平台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 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包含业务应用系统所需业务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服务标准。 项目管理标准:包含为确保信息化建设质量所需相关标准,关键有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标准。这些标准间层次关系图5所表示。图5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层次关系三、加紧中国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提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战略举措,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必需坚持落实早期介入、主动跟踪、自主制订、适时出台、立即复审政策,服务于中国信息化建设需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立即跟踪国际标准化发
12、展动态,适时开展关键标准研究制订工作,将标准化工作融入中国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配合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全方面做好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为中国信息通信技术科研结果及其产业化提出有力支持,促进中国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关键围绕电子政务、数字电视、信息家电、信息安全、信息编码、软件工程等领域,尤其是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软件产业振兴等深入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战备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软件项目为关键,以提升软件产业质量和软件企业软件工程能力为目标,调整优化软件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建立并完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和软件评定体系,努力支撑产业发展进而加
13、紧信息化进程。在标准化工作管理方面,将改善和完善标准立项申报、研究制订、审查公布等程序,逐步建立并形成一套有效标准动态维护机制。本着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标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协商一致等标准,充足发挥各方面技术优势,调动企业主动性和能动性,加紧标准制订速度,缩短标准制订周期。逐步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要求标准化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咨询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标准一致性测试机构和标准实施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化结果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可并落实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最好经济效益。标准和市场历来全部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是标准决定市场,还是市场决定标准,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正确回复。标准并不是万
14、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欠缺产业基础所谓标准更是不会成立。标准已成为构筑价值链链条,经过市场竞争形成事实标准,以市场来确定技术上主导权,并将价值链(产业链)中各参与方有机地联络起来,以取得最大价值利益。创新已成为推进高新技术发展灵魂,技术标准和技术专利有机结合有效地推进了新兴技术在信息产业内应用,以争为先方法立即、快速地推出拥相关键技术技术标准和规范已成为各国企业把握市场关键手段。同时,争为先还表现在技术标准研究制订过程中充足地、广泛地技术争论。电子信息技术标准研究制订已越来越同科研开发保持同时或还要超前。科研单位、企业及高等院校等不一样方面力量主动参与是确保技术标准得以广泛实施基础,在技术观念
15、、技术路线、体系框架等方面争论是合理确立标准应用范围、技术内容及技术指标保障。为正确对待技术标准制订过程中所出现多种技术见解和争论,应本着博为贵态度,坚持平等、公开、公正、协商标准,营造一个和睦相处、协商一致、共同发展共赢局面。采取开放方法组建标准工作组成为激励和吸纳中国产、学、研、用等单位主动参与标准化活动有效方法,是调动各方面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充足发挥和利用各方技术优势和现有资源关键路径。作为第三方标准化机构将在各标准工作组中饰演起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不一样角色。制订技术标准目标在于广泛地应用和实施,用为上是指导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基础方针,争为先、博为贵全部是确保用为上得以有
16、效落实实施关键基础和关键路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必需立足于产业、以应用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标准化应追求技术标准在中国信息产业和相关市场中更广泛地应用,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营造友好标准化工作气氛,主动探索一条争为先、博为贵、用为上标准化之路。改善和完善信息化标准研制程序,逐步形成一套有效标准动态维护机制。本着政府引导、市场推进标准,国家投资和企业资助相结合方法,逐步扩大中国在信息化标准制订方面资金投入。经过项目招标、组建开放式项目工作及项目召集单位等多个方法,深入调动各方面尤其是行业、地方和企业力量,充足发挥各方面技术优势和主动性,有效利用了现有资源和标准化结果,加紧标准形成速度。标准不
17、是简单文字工作,标准是实践经验总结和归纳。所以,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学态度,本着和时俱进精神,逐步形成一套长远目标和有限目标相融合、阶段发展和常抓不懈相结合标准动态维护机制。建立信息化标准咨询和服务体系。标准化结果只有转化为最终产品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开发标准应用工具是确保标准有效实施关键手段。经过标准应用工具使信息化工程建设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标准,有效地应用标准化结果。为便于工程开发人员立即取得标准内容、配合标准有效应用,应开发形式多样标准实施工具。为了使信息化标准用户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建立起以标准化机构为主体、以技术教授为支撑标准咨询和服务体系,并利用多个形式
18、开展相关信息化标准宣贯、培训和咨询服务。完善信息化标准试验、验证机制和标准实施监督机制。试验验证对于技术标准形成是至关关键内容。国外内大多数技术标准产生全部要经过建立验证系统,或厂家产品开发实践等方法来确保标准可操作性、可适用性。本着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标准,采取强强联合方法,逐步建立和形成面向全社会、开放式信息化标准联合试验、验证机制及标准实施监督机制。经过标准符合性试验、验证工具开发、标准符合性验证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形成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以信息化工程为对象、以标准和相关程序为准则、以标准符合性评价机构为依靠信息化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标准实施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大信息化标准落实实施力度,加强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协调一致性。信息化标准作用只有经过标准落实实施才能达成。所以,各地方应全力作好标准化基础建设及宣贯工作。尤其是共性标准、基础性标准,各地方应认真实施和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并主动作好标准应用试点工作。各地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于现在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地方可依据实际需要提出统一制订国家标准项目提议。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