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点1.1.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文化内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特点文化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产物。每个人所含有文化素养是经过对社会生活体验,尤其每个人所含有文化素养是经过对社会生活体验,尤其是经过参加文化生活、接收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是经过参加文化生活、接收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人们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人们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载体。复习要求:了解文化特点,识记文化内涵。复习要求:了解文
2、化特点,识记文化内涵。第1页考点考点3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1)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反应,一定文化由一定政治经济决经济和政治反应,一定文化由一定政治经济决定。定。一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政治经济,给予经济一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含有本身传承性和相正确独立性。文化含有本身传承性和相正确独立性。第2页(2)相互交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显著,教育事业、高素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显著,教育事业、高素质人才、劳动
3、者素质越来越主要。文化生产力质人才、劳动者素质越来越主要。文化生产力在当代经济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经济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来说,需要更高文化素养。从国内来说,需要更高文化素养。从国际来说,奉行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从国际来说,奉行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渗透,推行强权政治。推行强权政治。第3页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时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时()只有先进文化才会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只有先进文化才会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反作用(个人成长起反作用()复习要求:复习要求:了解、利用这一知识点分析热
4、点问题(分析了解、利用这一知识点分析热点问题(分析当代社会汉字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实例,当代社会汉字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实例,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如各种运动会、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如各种运动会、世博会、探月活动等世博会、探月活动等;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与相互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交融。第4页考点考点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 要提升我国竞争力,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要提升我国竞争力,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易错易混点:当今世界竞争,实质是以文化为易错易混点:当今世界竞争,实质是以文化为基础综合
5、国力较量(基础综合国力较量()复习要求:了解、利用这一知识点分析热点问复习要求:了解、利用这一知识点分析热点问题(分析当代社会中实例,认识文化在综合国题(分析当代社会中实例,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如我国中长久教育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如我国中长久教育发展纲要制订和实施,发展纲要制订和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走出去与引进来”第5页考点考点5文化对人影响表现文化对人影响表现文化对人影响根源:文化对人影响根源:文化对人影响表现:文化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易错易混点: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精神就会易
6、错易混点: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健康向上。()复习要求:了解、认识文化对人影响表现,区复习要求:了解、认识文化对人影响表现,区分文化对人影响表现分文化对人影响表现第6页考点考点6文化对人影响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特点潜移默化。人们接收健康向上文化影响,往潜移默化。人们接收健康向上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过程。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过程。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关键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文化素养关键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含有确定方向性,对人综合素观一经形成,就含有确定方向性
7、,对人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混同文化对人影响两个特点。混同文化对人影响两个特点。复习要求:了解、说明文化对人影响特点,认复习要求:了解、说明文化对人影响特点,认识构建绿色、健康友好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识构建绿色、健康友好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主要意义。英模人物评选等。成长主要意义。英模人物评选等。第7页考点考点7优异文化对塑造人生作用优异文化对塑造人生作用优异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优异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优异文化增强人精神力量。优异文化增强人精神力量。优异文化促进人全方面发展。优异文化促进人全方面发展。易错易混点:易错易混点:只要参加
8、文化活动,人精神就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精神就会健康向上。(会健康向上。()人全方面发展详细要求和内容古今不变人全方面发展详细要求和内容古今不变()复习要求:了解优异文化对塑造人生作用,辨复习要求:了解优异文化对塑造人生作用,辨证地对待网络文化证地对待网络文化(“三俗、审丑三俗、审丑”对青少年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成长影响。区分优异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精神区分优异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精神力量两个内容。力量两个内容。第8页考点考点8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文化多样性含义文化多样性含义文化多样性表现文化多样性表现民族节日:含义、意义民族节日:含义、意义文化遗产:含义、意义文化遗产
9、:含义、意义 复习要求:了解。能利用这一知识点说明相关复习要求:了解。能利用这一知识点说明相关问题。如把民族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保问题。如把民族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保护各级各类文化遗产意义和办法等。护各级各类文化遗产意义和办法等。第9页考点考点9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国家文)世界文化是由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国家文化共同组成。化共同组成。(2)文化是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个性和)文化是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个性和特征。特征。(3)文化是世界,各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文化是世界,各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乏色彩。可缺乏色彩。易
10、混易错点: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总和。易混易错点: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总和。复习要求:可从哲学角度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复习要求:可从哲学角度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文化关系。第10页考点考点10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态度和标准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态度和标准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族文化。意义(或原因):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意义(或原因):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内在要求。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展本民族文化内在要求。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必定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必定要求。标准: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
11、好、发展好标准: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遵照各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遵照各国文化一律平等标准。文化一律平等标准。易错易混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其它民族易错易混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其它民族文化(文化(););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能够利用。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能够利用。第11页例题(高考山东卷28)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福”字、挪威馆“中国红”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何文化既是民族,又
12、是世界。(6分)第12页考点考点13推进文化交流意义推进文化交流意义意义:意义:促进中华文化传输;促进中华文化传输;促进外域文化传输;促进外域文化传输;促进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化发展。怎么做:怎么做:要支持文化交流,做传输中华文化使者,推要支持文化交流,做传输中华文化使者,推进中外文化发展。进中外文化发展。复习要求:联络中外各种各样文化交流活动政复习要求:联络中外各种各样文化交流活动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如治经济文化意义。如“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春节、体、春节、体育盛会等。育盛会等。第13页考点考点14传统文化表现、特点及其影响传统文化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含义:)传统文化含义:(2
13、)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继承。传统习俗继承。传统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继承。传统文艺传统文艺继承。继承。传统思想继承。传统思想继承。(3)传统文化特点:传统文化特点: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鲜明民族性。(4)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要辩证认识传统)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作用。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复习要求:了解传统文化含义。了解、把握传统复习要求:了解传统文化含义。了解、把握传统文化特点及影响。文化特点及影响。第14页考点考点15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14、,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精华和糟粕。用,分辨其中精华和糟粕。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能够利用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能够利用例题(福建高考第例题(福建高考第39题)题).某校高二(某校高二(1)班同)班同学在以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研为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加其中,并回答相关问题。论。请你参加其中,并回答相关问题。(1)请利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请利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15、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第15页考点考点16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必定要求。继承是发展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必定要求。(2)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这就是文化传承。复习要求: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利用文化复习要求: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利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愈加自觉、主动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愈加自觉、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地推进社会主义
16、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第16页考点考点17影响文化发展主要原因影响文化发展主要原因(1)社会制度更替有力地促进文化进步)社会制度更替有力地促进文化进步(2)科学技术进步是推进文化发展主要原因)科学技术进步是推进文化发展主要原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展(4)教育:)教育:复习要求:了解影响文化发展主要原因、了解复习要求:了解影响文化发展主要原因、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作用。联络我国中长久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作用。联络我国中长久教育发展纲要等说明我国重视教育原因。发展纲要等说明我国重视教育原因。第17页考点考点18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源
17、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动力。(3)文化创)文化创造主体:人民群众。造主体:人民群众。易混易错点:文化创新渊源是社会主义当代化建易混易错点:文化创新渊源是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设。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主体。(创造主体。(X)复习要求:了解、知道社会实践既是文化创新源复习要求:了解、知道社会实践既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也是文化创新根本路径。泉和动力,也是文化创新根本路径。第18页考点考点19文化创新意义文化创新意义文化创新能够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推进
18、社会实文化创新能够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根本目标,也是检验文化创践发展,是文化创新根本目标,也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新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主要确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主要确保。保。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文化创新意义。结合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文化创新意义。结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利用文化创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利用文化创新意义和路径,说明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性和新意义和路径,说明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主要性和办法办法第19页考点考点20文
19、化创新路径和方向文化创新路径和方向(1)文化创新根本路径)文化创新根本路径(2)文化创新主要路径:)文化创新主要路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反对要反对“守旧主义守旧主义”和和“封闭主义封闭主义”。要反对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和“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易错易混点: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或照搬或果易错易混点: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或照搬或果断抵制(断抵制()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文化创新路径和方向。复习要求:了解、重点把握文化创新路径和方向。联络我国及世
20、界高新技术发展,如高铁技术、航空联络我国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如高铁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说明其意义及其创新做法等。航天技术,说明其意义及其创新做法等。第20页考点考点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汉字。汉字。史书典籍。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独树一帜文学艺术:独树一帜文学艺术:独领风骚科学技术:独领风骚科学技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易错易混点:混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易错易混点:混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内涵与表现;中华文化展现各种民族文化丰富色内涵与表现;中华
21、文化展现各种民族文化丰富色彩,民族不一样,民族文化色彩也就不一样。彩,民族不一样,民族文化色彩也就不一样。(X)复习要求:结合实例了解中华文化特征。复习要求:结合实例了解中华文化特征。第21页考点考点2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 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中华各民族文化,现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征。各弟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自民族特征。各弟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有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
22、聚力。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复习要求: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复习要求: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要在价值观方面增强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要在价值观方面增强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第22页考点考点23中华文化包容性中华文化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包容性。主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包容性。文化包容性含义:文化包容性含义:文化包容性作用:文化包容性作用:复习要求:了解中华文化包容性。经过中华文复习要求:了解中华文化包容性。经过中华文化包容性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化包容性感受中华文化力量。
23、第23页例题(2011高考福建卷39)材料一 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标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查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经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全部帝国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以博大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所给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知识,就树立正确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第24页答案:答案:中华文化包容性即求
24、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求我们能与其它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要求我们能与其它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友好海洋,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存异,建设友好海洋,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友好世界。同繁荣友好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它民族文化主动成份,批判地吸收西方海鉴其它民族文化主动成份,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主动原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洋文化中主动原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第25页考点考点24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
25、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同生活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精神支柱,是推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精精神支柱,是推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关)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息。复习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复习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第26页考点考点25中华民族精神关键: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26、精神关键:爱国主义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斗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精神支柱。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详细爱国主义是详细 第27页考点考点26民族精神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原因:原因: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平。复习要求: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伴随时代不停复习要求: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伴随时代不停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 第28页考点考点27弘扬和培育民族
27、精神路径和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路径和意义(1)路径:路径:最主要是发挥最主要是发挥“主心骨主心骨”作用,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异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异传统;必须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影响。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精神相结合。(2)意义:意义: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必定要求。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必定要求。是不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不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坚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易错易混点:正确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易错易混点:正确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系。民族精神关系。复习要求:认识弘扬
28、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友好社复习要求: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友好社会建设中主要作用。如会建设中主要作用。如“抗洪救灾抗洪救灾”、“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和平解放”等精神等精神第29页考点28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影响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变化;其次,文化市场自发性和传媒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现象。措施: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复习要求:了解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影响。第30页考点考点29发展大众文化发展大众文化文化需求特点文化需求特点什么是大众文化什么是
29、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应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面向广大人民,反应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所喜闻乐见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怎样发展遵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标准。遵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标准。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异作品鼓舞人。(能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异作品鼓舞人。(能够从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事业、产业等内容整够从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事业、产业等内容整合)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果断抵制腐朽文化。力改造落后文化,果
30、断抵制腐朽文化。第31页易错易混点:明确我们所提倡大众文化与先进文易错易混点:明确我们所提倡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化关系。复习要求:复习要求:了解大众文化内涵,了解,重点把握发展大了解大众文化内涵,了解,重点把握发展大众文化要求。认识加紧振兴文化产业,满足人民众文化要求。认识加紧振兴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性、办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性、办法。第32页考点考点30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主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表达
31、,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本质表达,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是巩固指导思想、不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是巩固指导思想、不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客观需要。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客观需要。是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是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特征必定要求。差异性特征必定要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怎样建设怎样建设第33页复习要求:复习要求:了解、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了解、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结
32、合生活案例,说明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结合生活案例,说明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内容、意义和办法。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内容、意义和办法。第34页考点考点31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教育、科学、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原因、要求原因、要求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原因、要求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原因、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原因、要求:原因、要求:复习要求:了解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复习要求:了解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考点考点3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种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种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3、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参加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意义意义 易混易错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一回事。易混易错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一回事。复习要求:了解复习要求:了解。“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设建设第35页例题(厦门单科质检)(7分)材料一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材料二 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经过“十二五”规划提议指出:“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4、(1)请依据材料一,描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2分)(2)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有些人认为“只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请你利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看法。(5分)第36页(2)上述观点看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振兴我国)上述观点看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作用(文化产业作用(1分)但要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还必须:分)但要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还必须: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停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产业,打造
35、民族文停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要勉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发展文化产业要勉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环境;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环境;加紧转变文化产加紧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业发展方式,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加紧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紧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确保;才确保;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精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精神文化需求;神文化需求;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
36、主旋律。(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办法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办法只要写出两点,既可得只要写出两点,既可得4分,每点分,每点2分)分)第37页考点考点33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地位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和中心步骤。它表达着文化建设性质和方向,。步骤。它表达着文化建设性质和方向,。易混易错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着文化建设性易混易错点: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着文化建设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灵魂。(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灵魂。(X)复习要求:记忆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地复习要求:记忆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地位位第3
37、8页考点考点3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内容要认为人民服务为关键、以集体主义为标准、要认为人民服务为关键、以集体主义为标准、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深入进行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特色社会主义
38、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观、价值观。复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内复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内容容第39页考点考点35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原因原因复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明确树复习要求: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明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辱观第40页考点36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区别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一方面,良好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复习要
39、求: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关系。商务部等九部门联手打击网购侵权与假冒商务部等九部门联手打击网购侵权与假冒第41页复习时注意复习时注意:1、理清文化生活逻辑结构:、理清文化生活逻辑结构:文化与生活按照从普通到个别或宏观到文化与生活按照从普通到个别或宏观到微观编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组微观编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有机整体。成了文化生活教材有机整体。第42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族精神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会主义文
40、化 是什么是什么 为何为何 怎么看怎么看 怎么办怎么办 文文化化一一 般般 中中国国文文化化把握文化普通意义把握文化普通意义 文化本身发展普通过程文化本身发展普通过程 把握文化关键价值把握文化关键价值文化建设基本要求文化建设基本要求 文化生活教材整体结构文化生活教材整体结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文化选择:文化生活文化选择:文化生活即文化为何会展现出今天即文化为何会展现出今天样式样式整本教材绪论与总论整本教材绪论与总论第43页 2、复习时要基于问题处理,既不能上新课,又、复习时要基于问题处理,既不能上新课,又不能离开上新课模式。要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不能离开上新课模式。要让学生明确
4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搞清楚各个知识利用范围,并提供一基本原理,搞清楚各个知识利用范围,并提供一些现象或情景,让学生来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些现象或情景,让学生来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经过思索,由师生来共同处理。要注意以某个背经过思索,由师生来共同处理。要注意以某个背景来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知识整合景来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知识整合第44页1.文化社会作用文化社会作用 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深刻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融;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影响文化对人影响起源、表现、特点、作用起
42、源、表现、特点、作用第45页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原因、意义(原因)、态度、标准、文化交流原因、意义(原因)、态度、标准、文化交流(取精华弃糟粕、科学分析、以我为主)(取精华弃糟粕、科学分析、以我为主)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政治经济、政治文化(优异、腐朽、落后)文化(优异、腐朽、落后)-大大众文化众文化中特文化)中特文化)文化发展十大关系文化发展十大关系第46页例题(高考山东卷37)汉阳铁厂兴衰和武汉钢铁厂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开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汉阳
43、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开启,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特点及影响”角度,分析为何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第47页【答案】(【答案】(6)对汉阳铁厂原址保护性改造为对汉阳铁厂原址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文化环境;爱国主义教育创始了特定文化环境;在汉阳铁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物质载体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物质载体;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教育,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方
44、面发展。促进人全方面发展。第48页厦门市单科质检厦门市单科质检27题:题:(2)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有些人认为)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有些人认为“只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振兴我国文化只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产业。”请你利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看请你利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看法。(法。(5分)分)第49页(2)上述观点看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振兴我国)上述观点看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作用(文化产业作用(1分)但要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还必须:分)但要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还必须: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立足社会
45、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停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产业,打造民族文停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要勉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发展文化产业要勉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环境;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环境;加紧转变文化产加紧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业发展方式,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加紧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紧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确保;才确保;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
46、精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精神文化需求;神文化需求;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振兴我国文化产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办法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振兴我国文化产业办法只要写出两点,既可得只要写出两点,既可得4分,每点分,每点2分)分)第50页(厦门市单科质检)(厦门市单科质检)28题题 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科教兴市”战战略,推进略,推进“教育之城教育之城”建设,确保教育财政拨建设,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加显著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增强了款增加显著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增强了本市教育综合实力,促进了厦门经济
47、社会科学本市教育综合实力,促进了厦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保障农民工儿女入学,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保障农民工儿女入学,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破解就学难等相关政策;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破解就学难等相关政策;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双高普九双高普九”,被教,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域,教育部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域,教育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育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2)依据信息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重)依据信息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重视教育必要性。(视教育必要性。(6分)分)第51页(2)()(6分)分)教育
48、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在当代化建设中含有基础性、先导性、才基础,在当代化建设中含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全局性作用。教育是文化传输主要路径,教教育是文化传输主要路径,教育是人类特有传承文化能动性活动,含有选择、育是人类特有传承文化能动性活动,含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特定功效,在人教化与培育上传递、创造文化特定功效,在人教化与培育上一直饰演着主要角色。一直饰演着主要角色。发展教育是我国当代发展教育是我国当代化建设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客观要化建设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是增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需要,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强我国综合国力需要,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需要。质需要。第52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