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各类企机关、企业、政府机关,不管是它们结合体或部份(以下统称为组织),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和全部制性质,不管它们处于何种环境表现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全部可按ISO14001标准规范要求实施适适用于组织本身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为EMS)。EMS是个动态,需不停发展和完善体系,建立程序和其运作模式没有本质区分,全部遵照著名策划实施检验改善管理循环理论(简称PDCA循环),通常可分解为以下六个阶段和过程。一、领导决议和准备:EMS是组织全方面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对于组织含有深远战略意义,EMS建立和实施需要投入人、财、物等多种资源,所以,必需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明确承诺
2、和支持。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并向其汇报体系情况。组织应组建一支精干EMS工作组,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在经过国际标准、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等培训后,即可着手建立体系。二、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实状况手段,其结论是建立EMS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管理者代表和工作组应精心策划和实施评审,充足调动发挥各部门主动性和作用,广泛搜集信息资源,编制评审汇报。初始环境评审内容关键包含:(1)明确组织应遵守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对组织环境表现进行评价,确定改善需求和可能性;(2)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思想明确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
3、施加影响环境原因,评价出关键环境原因,以作为改善和控制对象;(3)搜集、分析和评审组织现有和环境相关管理制度、职责、程序、通例等信息资源和文件,和ISO14001标准要求对照,确定有益合理成份,以作为EMS基础。(4)对以前环境条件和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评审,以避免环境风险,争取竞争优势。三、体系策划和设计:依据评审结论,结合组织战略和实力,组织应进行以下策划活动:(1)由最高管理者制订和签署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明确承诺遵遵法律法规,承诺连续改善和污染预防,应指明总体环境目标指标架构;(2)制订尽可能量化和分层次环境目标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承诺,考虑关键环境原因、法律法规要求、技术和财务自行性及相
4、关方要求;(3)制订确保目标指标实现环境管理方案,明确职责、时限和方法方法;(4)建立和明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四、EMS文件编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相同,EMS遵照以下思绪,写出组织要做,做组织所写,记组织已做。管理者代表应领导和策划EMS文件编写过程。应充足利用初始环境评审结论,对现有体系及其文件进行根本清理,取其有用合理成份(包含ISO9000体系中相关文件采取),将无用文件给予失效处理。组织可采取ISO10013标准推荐模式编制EMS文件。EMS文件可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汇报统计四个层次。除了满足ISO14001标准要求,EMS应保障文件适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文件间及
5、不一样活动和职责间接口关系。通常手册和程序文件由EMS工作组草似,第三层次作业文件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编制。各类文件有必需经过文件使用者充足评审,甚至让使用者代表参予编写过程。五、EMS试运行:EMS试运行和正常运行无本质区分,均应按EMS文件去实施,并统计运行结果。所不一样是,EMS刚建立时需改善问题相对较多,应经过体系本身运作完。EMS文件一旦编制完成,(1)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开启EMS,各层次管理者应策划各部门EMS运作;(2)对各层次EMS文件使用者实施分层次EMS文件培训;(3)对ISO14001EMS实施全方面运作;(4)对于急于实施第三方认证组织,应加强动作力度,方便有充足证据证实实
6、施EMS成效。六、EMS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EMS经过一段时期试运行,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培训合格内审员实施内部审核。内审应按标准要求有计划地、程序化文件化地进行。应审核EMS文件完整性、一致性、和ISO14001标准符合性,审核环境管理活动是否满足EMS文件相关计划安排和标准要求,审核EMS是否得到正确实施和保护,审核结果应形成文件并报送最高管理者。以后,最高管理者应组织中层管理者对内审结果、目标指标完成情况、EMS改善可能性和需要等进行评审,以确保EMS连续适用,充足和有效。至此,EMS已完成一轮PDCA循环。组织在实施改善同时,EMS进入了新一轮循环。计划进行认证组织此时便可委托认证机构实施
7、第三方认证审核了。初 始 环 境 评 审初始环境评审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初始评审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体系成效,所以必需抓住下述实施关键点,一是使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和实施中国法律法规相结合;二是经过评审识别并评价出组织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原因和关键环境原因;三是使环境管理体系和组织现有管理制度能有机地结合,这些全部是在初始环境评审中应该处理问题。经过二年实践,初步处理了这些问题。 初始环境评审是一个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基础,是组织对其本身环境行为及全部和环境相关管理活动全方面、综合调查和分析过程。只有做好了初始环境评审,才能够使企业针对本身环境情况建立一个有效环境管理体系。所以初始环境评
8、审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是很关键、很关键内容。初始环境评审关键包含下列三个方面内容:1、明确组织所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评价本组织环境行为;2、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原因,并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本身价值观评价出关键环境原因;3、评价组织现有环境管理制度有效性及其和ISO14001标准差距。从上述内容能够看出:组织只有认真做好了初始环境评审,才能正确地策划自己环境管理体系。具体来说才能依据本身关键环境原因和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最终确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才能确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要处理问题,使体系建立和实施更有针对性。这么才能够真正经过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取得
9、环境绩效。有组织没有充足认识到初始环境评审和体系策划在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作用,所以忽略了这一工作,只把编写体系文件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内容,结果写了很多文件却不明确自己经过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管理哪些内容,怎样进行管理。这么做是不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最关键内容是体系策划,而体系策划基础就是初始环境评审。所以认真做好初始环境评审是一个组织成功地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关键。初始环境评审不一样于组织在项目开发建设阶段所做环境影响评价,它含有更广泛内容。下面就针对初始环境评审三项关键内容,分别叙述其具体要求。一、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符合性评价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
10、它要求评价是初始环境评审三项基础内容之一,这项工作应包含下列几项内容:(1)搜集并识别适适用于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方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2)搜集并整理本组织评价法规符合性所必需原始资料及图纸;(3)调查搜集本组织和环境法规符合性相关资料及数据;(4)评价本组织对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程度。下面分别列出每项内容所应做基础工作。1、法律法规搜集和识别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搜集和识别范围,应包含本组织全部活动、产品和服务。有组织,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往往只搜集了生产活动及其污染物排放方面法规,而忽略了企业其它方面法规和要求。这里应尤其强调:(1)要包含组织全部活动,比如:生产活动、
11、物资管理,设备、动力运行,行政管理、生活后勤方面活动等;(2)要包含产品方面相关环境法规,不一样行业对其生产企业产品通常全部制订了严格法规或标准,其中很多是和环境相关,比如冰箱及其它家电行业中对其能耗及噪声方面标准,组织要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搜集这些标准以评价本企业产品对法规符合性。(3)要注意搜集相关环境其它要求,这里包含部分地方政府颁发多种管理制度,也包含本系统上级企业或集团企业提出各项要求。经过法律、法规搜集和识别,应完成下列资料:(1)和本组织活动及服务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2)和本组织产品环境影响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3)环境法规和本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部门对
12、应表。2、搜集并整理必需原始资料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这里应包含下列基础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汇报(2)项目完工验收汇报(三同时验收汇报)(3)污水管网分布图(4)各废气排气筒位置分布图等这些基础资料作为评价法规符合性是必需原始资料,对于非生产型组织可依据实际情况合适简化。3、调查、搜集和环境法规符合性相关资料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应搜集调查下列资料:(1)化学品年消耗量统计表;(2)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存放位置图及防护设施;(3)各有害废气排放口排放浓度和总量表;(4)有害废气无组织排放总量表;(5)各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表;(6)有害固体废物处理情况一览表;(7)超标排
13、污费、环境处罚费缴纳情况;(8)环境事故情况调查表;(9)环境表彰情况调查表;(10)产品环境性能表。以上资料应组织专门小组,在初始环境评审中整理齐备,作为评价法规及标准符合性资料。4、评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程度在完成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针对法规和标准要求,逐项分析本企业实际水平,做出下列评价结论,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基础依据。(1)多种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总量和标准符合性;(2)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评价;(3)产品环境性能和标准符合性。上述评价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工作,各组织应选派含有上述专业技能人员参与评价,以确保评价工作质量。二、环境原因识别和关键环境原因评价1、概述在ISO14001标准
14、中4.3.1中要求:“组织应建立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含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含有重大影响原因”。(1)首先应该强调识别环境原因范围,应包含活动、产品或服务。对于通常生产型企业而言,活动和产品和服务通常均应作为识别范围;而对于非生产型企业因为不生产产品,所以识别范围可能仅限于活动和服务。(2)另外还要注意标准中提出了组织要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所谓能够控制,即组织能够经过一定技术手段或管理手段能够对这类原因加以控制,通常限于组织所管理范围之内环境原因;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则要超出组
15、织本身范围,即包含协议方或供贷方关键环境原因。这里要注意不是指相关方全部环境原因,而是指关键环境原因。这一点在ISO14001标准4.4.6中也给出了明确界定,即组织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关键环境原因”。组织所使用产品中关键环境原因有很多个,比如:汽车配套件中蓄电池常存在酸液泄漏等问题,工厂常见空气压缩机存在着运行噪声和效率问题。对于组织所使用服务中可标识关键环境原因,常见有:建筑施工服务、运输服务、有害废物处理方面服务;和为组织提供配套件制造或协作加工服务,比如印制版制造、电镀、喷漆等,在上述这些服务活动中也常存在关键环境原因。(3)标准中所指对环境含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含有重大影响原因,通常
16、可了解包含:在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和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在我们识别环境原因时,往往比较重视在正常状态现存环境原因,而对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环境原因、也就是潜在环境原因重视不够。潜在环境原因是造成环境事故或安全事故原因,在初始环境评审时要尤其给予重视。(4)相关环境影响多个方面除应考虑到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外,还要考虑到对废物管理,对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和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和小区问题。这里应该尤其指出是对部分生产型企业而言,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应该作为关键课题进行必需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关键问题(也可称
17、为关键环境原因)加以管理和改善。2、对于组织在活动或服务中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介绍这方面文章已经比较多了,本文不再反复,这里应尤其强调是要注意识别范围要覆盖组织多种活动中环境原因。比如:(1)组织各类产品生产活动,包含: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包装、厂内运输,仓储等。(2)组织各项管理活动,包含:计划、生产、供给、销售、工艺。(3)组织各项生产辅助活动:设备维修,动力供给,厂区绿化及运输等。(4)组织生活管理活动:总务、食堂、医务室等领域活动。对于不一样领域可采取不一样识别方法,但常见环境原因识别方法有:过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而评价关键环境原因方法常见有教授判定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
18、3、对于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在部分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往往对这类环境原因识别不够充足,有只是列出了火灾。而在4.4.7程序中也只是列出了对火灾预防及处理程序。其实在一个生产型企业中,存在异常或紧急状态类别是很多。比如:(1)易燃材料(化学品、油类、LPG)火灾陷患;(2)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3)易爆化学品爆炸隐患;(4)高压容器破裂(锅炉、液压系统、LPG);(5)关键生产设施事故;(6)关键环境保护设施事故。为了能科学地分析、评价紧急状态危险程度及采取必需防范方法需要在初始环境评审时,调查下列基础资料,如:(1)多种化学品品种及年用量;(2)多种化学品最高存放量及存
19、放位置;(3)多种化学品物质安全性能表(MSDS)。对于上述各类潜在关键环境原因要逐项列出其所处位置,关键特征及监测手段,出现问题后危害程度,紧急状态预防方法(包含硬件及软件)等,在以后建立体系文件时应分别制订管理程序。二、环境原因识别和关键环境原因评价1、概述在ISO14001标准中4.3.1中要求:“组织应建立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含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含有重大影响原因”。(1)首先应该强调识别环境原因范围,应包含活动、产品或服务。对于通常生产型企业而言,活动和产品和服务通常均应作为识别范围;而对于非生产型企
20、业因为不生产产品,所以识别范围可能仅限于活动和服务。(2)另外还要注意标准中提出了组织要确定“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所谓能够控制,即组织能够经过一定技术手段或管理手段能够对这类原因加以控制,通常限于组织所管理范围之内环境原因;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环境原因,则要超出组织本身范围,即包含协议方或供贷方关键环境原因。这里要注意不是指相关方全部环境原因,而是指关键环境原因。这一点在ISO14001标准4.4.6中也给出了明确界定,即组织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关键环境原因”。组织所使用产品中关键环境原因有很多个,比如:汽车配套件中蓄电池常存在酸液泄漏等问题,工厂常见空气压缩机存在着运
21、行噪声和效率问题。对于组织所使用服务中可标识关键环境原因,常见有:建筑施工服务、运输服务、有害废物处理方面服务;和为组织提供配套件制造或协作加工服务,比如印制版制造、电镀、喷漆等,在上述这些服务活动中也常存在关键环境原因。(3)标准中所指对环境含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含有重大影响原因,通常可了解包含:在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和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在我们识别环境原因时,往往比较重视在正常状态现存环境原因,而对异常或紧急状态下环境原因、也就是潜在环境原因重视不够。潜在环境原因是造成环境事故或安全事故原因,在初始环境评审时要尤其给予重视。(4)相关环境影响多个方面除应
22、考虑到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外,还要考虑到对废物管理,对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和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和小区问题。这里应该尤其指出是对部分生产型企业而言,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应该作为关键课题进行必需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关键问题(也可称为关键环境原因)加以管理和改善。2、对于组织在活动或服务中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介绍这方面文章已经比较多了,本文不再反复,这里应尤其强调是要注意识别范围要覆盖组织多种活动中环境原因。比如:(1)组织各类产品生产活动,包含: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包装、厂内运输,仓储等。(2)组织各项管理活动,包含:计划、生产、
23、供给、销售、工艺。(3)组织各项生产辅助活动:设备维修,动力供给,厂区绿化及运输等。(4)组织生活管理活动:总务、食堂、医务室等领域活动。对于不一样领域可采取不一样识别方法,但常见环境原因识别方法有:过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而评价关键环境原因方法常见有教授判定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3、对于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关键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在部分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往往对这类环境原因识别不够充足,有只是列出了火灾。而在4.4.7程序中也只是列出了对火灾预防及处理程序。其实在一个生产型企业中,存在异常或紧急状态类别是很多。比如:(1)易燃材料(化学品、油类、LPG)火灾陷患;(2)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
24、3)易爆化学品爆炸隐患;(4)高压容器破裂(锅炉、液压系统、LPG);(5)关键生产设施事故;(6)关键环境保护设施事故。为了能科学地分析、评价紧急状态危险程度及采取必需防范方法需要在初始环境评审时,调查下列基础资料,如:(1)多种化学品品种及年用量;(2)多种化学品最高存放量及存放位置;(3)多种化学品物质安全性能表(MSDS)。对于上述各类潜在关键环境原因要逐项列出其所处位置,关键特征及监测手段,出现问题后危害程度,紧急状态预防方法(包含硬件及软件)等,在以后建立体系文件时应分别制订管理程序。4、对于能源和资源方面环境原因识别及关键环境原因评价很多企业全部意识到需要把节能降耗列入到环境方针
25、及目标指标中,不过有企业却没有具体管理程序或管理内容,所以往往只是一句口号,极难取得成效。要想经过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取得节能、降耗结果,必需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对本组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做认真分析,找出存在关键问题(或也称为关键环境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列出改善目标指标和方法计划(环境管理方案)和管理程序。(1)能源消耗调查和分析能源消耗方面需要调查和分析范围很广,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而言通常应包含:电力、水、燃油、煤、蒸汽、煤气、液化石油气等。调查分析内容应包含:(a) 历年消耗量;(b) 平均每个产品(或每万元产值)消耗量;(c) 和同行业消耗水平对比;(d) 关键耗能设备清单(及耗能值);(
26、e) 关键耗能设备负荷率或利用率(比如:空调设备、空压机、大功率加热设备及其它大型设备)。在此基础上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所列出数据和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关键环境原因)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或制订对应管理程序,加以改善或管理。(2)资源(材料)消耗调查和分析资源(材料)消耗调查和分析,应包含下列内容:(a) 关键原材料、辅助材料历年用量及平均每台产品消耗量;(b) 关键原材料利用率和和同行业比较;(c) 各关键工序废品损失;(d) 非正常消耗统计及分析,包含:(1) 计划、采购不妥造成材料锈蚀及过期;(2) 运输、存放不妥造成损失;(3) 生产调度不妥造成资源浪费;(4) 落后工艺
27、和设备造成材料浪费。(e) 废物(1) 多种废物年产出量及报废价值;(2) 减量化及资源化可能性;(3) 处理、处理方法及对环境危害。一样在调查清上述内容后,也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教授对以上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把本组织在管理上、技术上微弱步骤列为关键环境原因及目标指标或制订对应管理程序,并经过体系实施加以处理。5、对于产品环境影响调查和评价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通常全部需要对其产品环境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有产品中存在环境影响是很显著。比如:汽车尾气排放及油耗等。通常而言工业和民用产品在使用中全部存在着不一样程序环境影响,民用产品中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复印机等全部存在能源、噪声、效率等方面和
28、环境相关原因。对于工业产品(比如:生产设备)在使用中造成环境影响则可能会更大。所以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该对组织产品中环境影响(或称为环境性能)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应该包含下列三方面:(1)产品制造中环境影响,包含:(a) 原材料消耗量及和同行业比较;(b) 能源消耗量及和同行业比较。(2)产品使用中环境影响,包含:(a) 能源消耗量及和同类产品比较;(b) 对环境影响(废物排放、噪声等)和和同类产品比较;(c) 工作效率(对加工设备而言)。(3)产品报废后再生利用,包含:(a) 产品报废后可分解性;(b) 报废零部件再生利用率。从保护环境、节省自然资源见解出发,应该使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新
29、产品设计时注意下列几方面问题:(1)提倡开发长寿命、高效率和多功效化产品,这是充足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个产品假如使用寿命长,使用中工作效率高就意味着节少了资源;一样假如消耗基础一样资源制造出产品,功效多也意味着节省了资源。(2)提倡开发设计小型化、轻量化新产品,一样这也是节省自然资源需要。(3)在产品设计中提倡采取无害化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这么会降低制造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节省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4)在产品设计中提倡使用无毒、无害材料,一样这也会降低产品制造过程中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实施污染预防关键方法。(5)要提倡开发设计在运行中省能源、低污染产品。(6)在产品开发设计中要考虑在
30、产品寿命终了时,废弃后零部件再资源化问题。以上这些标准应该作为评价产品环境原因基准,找出和同行业、同类产品差距。假如经营上需要技术上可行,应列为关键环境原因和目标指标,纳入体系管理,使其立即改善。三、评价现有环境管理制度有效性及其和ISO14001标准差距。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有少数企业没有注意和原有管理制度相结合问题。把全部原有管理制度,包含那些多年行之有效制度扔在一边。为了ISO14001认证建立了一套完全新管理文件,而老制度又在那里实施。造成了管理上脱节,也就是常说“二张皮”现象,所以造成了管理上混乱。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应充足考虑和企业现行管理制度相结合问题,把过去行之
31、有效管理制度纳入体系中来。假如原有制度不够完善,能够在建立体系过程中,加以修改或补充使其符合ISO14001要求。把这些原有文件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新文件融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这一点在ISO14004标准中已经说明,在ISO14004中 4.3.2.2中指出:“为了有效地管理环境事务,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设计或修订,应和现行管理体系要素有效协调,并一体化。”为了实现环境管理体系和原有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求,组织应充足了解ISO14001中各要素每项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衡量一下原有管理文件,对不足部分加以补充,通常能够和原有管理制度相结合关键有下列部分要素。(1)环境方针:应充足考虑
32、组织原来经营方针相关要求。(2)组织机构和职责:应尽可能和组织原有机构一致。(3)培训:应和组织原有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相结合,并补充新要求。(4)信息交流:应和组织原有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制度结合考虑制订新文件。(5)文件控制:应和组织原有文件管理制度结合。(6)运行控制:这里面所包含内容很广泛,从产品设计、工艺管理,设备、能源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和大量现场作业管理制度,通常和ISO14001标准要求相关均应纳入体系中来。(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原有部分防范性管理文件如火灾预防、事故预防等,应在建立体系中充足吸纳。(8)监测测量:一样这里面所包含面也比较广,应和组织原有监测体系,工作检验制度
33、相结合。 (9)不符合纠正和预防:应充足调查组织原有部分检验、考评和奖励制度内容。以上仅仅是常见一部分内容。总而言之组织在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方面调查,把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原有管理制度进行充足调查和分析,在建立体系文件时充足考虑原有文件内容,使新旧管理制度实现一体化。四、相关初始环境评审组织和实施1、初始环境评审既然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一项很关键工作,组织就应该抽调专门力量,并花足够精力来完成,因为初始环境评审所包含面很广,所以绝不能只靠几位环境保护人员来做。应该从各职能部门中抽调有经验人员,分别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完成下列各方面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比如:(一)法律、法规搜集和
34、识别:可由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部门抽专员完成;(二)产品中环境原因:由设计、工艺、销售服务、质量等部门完成;(三)生产活动中环境原因:由工艺、制造、运输、销售、环境保护等部门完成;(四)管理活动中环境原因:由各管理部门(计划、基建、供给、环境保护、行政)完成;(五)能源方面环境原因:由动力、设备、财务等部门完成;(六)资源方面环境原因:由供给、计划、工艺、财务等部门完成;(七)潜在关键环境原因:由动力、设备、仓库、安全、环境保护等部门完成。2、相关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方法因为初始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内容很广泛,包含了产品、活动和服务各个方面,所以所适用方法是多个多样。在部分资料上介绍
35、了部分基础方法,组织全部能够灵活地采取。下面列出部分方法及所适用初始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内容。识别环境原因多个方法应用(1)物料衡量法:a. 有害化学物质排放b. 原材料利用率(2)产品生命周期法:产品环境原因分析(3)问卷调查法:a. 生产过程中环境原因识别b. 管理工作中环境原因识别(4)过程分析法:a. 生产过程中环境原因识别b. 物流过程中环境原因识别(5)水平对比法:a. 产品环境性能比较分析(同行业)b. 能源消耗比较分析(同行业)c. 资源消耗比较分析(同行业)(6)纵向对比法: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和分析(7)查阅文件统计法:a. 分析过去异常事件b. 分析和环境相关监测数据(8)教
36、授咨询法:专门性技术问题 相关关键环境原因评价方法,应该针对不一样环境原因类别,采取不一样方法。比如:属于污染物排放方面应该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排放标准,采取等标污染负荷法或打分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方面可依据企业自己经营要求和管理关键来评价;相关产品本身环境原因,组织能够依据市场竞争需要,确定哪些为关键原因,并纳入环境管理体系加以控制和改善。结 束 语以上我们叙述了初始环境评审内容和要求,从上述内容能够看出,经过初始环境评审后,我们能够查清下列内容:(1)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原因和关键环境原因,从而为确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提供了原始依据,这其中包含:(a) 遵遵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评价结果
37、;(b) 组织产品中相关环境影响方面性能指标及在同行业中水平;(c) 组织能源、资源利用方面水平及关键问题。(2)组织原有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之间共同部分和差距,为体系策划提供了原始依据。所以说,做好初始环境评审是一个组织成功地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关键。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原因法律,和其它应遵守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渠道。了解:要求目标是要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建立一个程序,使国家或地方法律、要求、标准和组织应遵守多种要求全部能立即地、有序地传达成组织中,使其能快速了解自己应该遵守什么,并保持对法律要求跟踪性活动。比如:使组织
38、行为一直能置于法律要求约束之下。应该说ISO14001基础要求之一是组织必需承诺符合所在国家和地域法律法规,并确保遵守和保持。其它要求是指法律法规标准以外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要求,如:总质量控制指标,八项管理制度多种要求,关键区域特殊排放要求等。法律法规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作用一个组织必需经过建立和实施ISO14001标准,对其环境管理活动进行动态系统化管理,才能愈加好地确保其环境行为不仅现在满足未来也能连续满足相关法律和本组织制订环境方针要求。伴随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中国实施和逐步推广,大家对这一标准作用和实施意义认识也在不停地加深。作为一个管理工具标准,首先,其本身除了要
39、求在环境方针中对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连续改善作出承诺外,并未提出对环境行为绝对要求;而其次,本标准建立和实施目标又绝不仅限于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尽管如此,应该说,满足并连续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仍然是建立和实施ISO14001标准体系所要追求一个自始至终最基础目标。所以,法律法规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基础地位和关键性是不容怀疑,也是为大家所共识。然而,在对不一样企业咨询和审核工作中发觉,不少企业和人员对于法律法规在体系建立和实施中具体作用还缺乏全方面认识和深刻了解,期望以下对此问题探讨能够对大家建立和完善体系和提升体系实施有效性有所帮助。一、法律法规在体系建立和实施中具体作用经过对ISO14001标
40、准学习和在咨询和审核工作实践中体会,我认为其作用最少应包含以下多个方面:1、为组织环境方针制订提供帮助为了确保环境方针愈加好地适合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组织必需经过掌握和了解和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直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依据其具体内容在环境方针中对一些方面做出关键、有针对性承诺。如对一个冰箱制造厂,其方针承诺必需考虑到相关保护臭氧层国际条约和国家相关ODS物质使用替换方案,对处于水污染关键控制区域企业则应关键考虑国家和地方对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总量控制要求,并在方针中加以表现,对处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企业来说,则应关键考虑大气方面污染防治承诺,而对于矿业企业则应关键
41、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考虑法律法规具体要求并作出合适承诺。2、为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环境原因是指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和环境相互作用要素。因为组织环境原因存在和作用造成对环境影响和破坏。然而因为全部环境组成要素中除了人之外,其它通常情况下均不能自己表示其意愿,而法律法规是依据大家对环境问题研究结果而制订,所以法律法规就肯定成了环境利益代言人。所以一个组织在考虑其环境原因对环境影响时,能够将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和要求作为其关键依据。一样,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已针对不一样污染问题危害程度要求了不一样管理要求或控制排放标准,所以,也肯定成为一个组织考虑不一样环境原因对环境影响
42、程度从而评价其关键环境原因关键依据。3、为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制订提供依据一个组织在对自己所要控制关键环境问题寻求对策确定方案时,除了考虑技术条件,本身经济条件和相关方要求之外,最关键一点就是要考虑法律法规要求。设定目标和指标和达成目标指标时间进度等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充足考虑到满足法律法规关键性和紧迫性。4、编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依据在编制运行控制程序时应在程序中要求运行标准。运行标准除了确保运行和活动正常进行所需技术参数条件之外,还包含了相关环境控制和排放指标。运行标准除了量化指标要求,还包含定性管理要求。所以一个组织在编制水、气、噪声等控制程序时要明确达成环境控制指标,在编制固体废弃物管
43、理程序时应考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对分类搜集处理废弃物要求及对危险废物分类处理和管理上特殊要求,油类化学品管理程序则要考虑到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对化学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废液回收及处理等定性管理要求,而在新、扩、改建项目环境管理程序中则应全方面考虑到相关法律中对相关手续办理管理要求,如环评报批、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及审批、排污费用交纳、排污申报登记及排污许可证办理、环境保护设施异常或停止使用时申报等。在编制相关要素管理程序中也应考虑到法律法规要求,如在编制信息交步骤序时对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交流内容可能包含建设项目标进展情况,污染治理项目标实施进度,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环境保护设施暂停
44、使用、停用及改造情况,污染事故发生原因、产生影响及处理情况等,对这些关键外部信息交流,均应保留相关统计,方便未来合适时机作为证实组织环境行为正当性关键证据。在编制紧急准备和反应程序中,应考虑在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时必需立即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它政府部门汇报情况方便政府各相关部门也能够立即采取对应对策方法,降低和消除污染事故造成不利影响,既降低对社会损失也降低企业本身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相关污染事故处理和汇报这本身也是法律法规一项关键内容。所以不管是在编制手册、要素管理程序、运控控制程序,还是编写具体作业操作规程时,均应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定量控制指标和定性管理要求,只有这么才能确保法律法
45、规要求能够得到切实有效落实实施,也只有这么才能确保组织体系运行有效性和环境行为正当性。5、评价组织环境行为对法律法规遵照情况依据ISO14001标准相关监测和测量要素中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定时评价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遵照情况。所以必需依据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对摄影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定时定性和定量地全方面评价本组织污染物排放和相关管理活动遵照法律法规符合性程度,方便深入采取对策方法。6、是环境管理体系评审和审核准则之一即使组织建立实施和申请认证注册是ISO14001标准,不过一个组织建立体系目标之一是为了确保符正当律法规要求,所以在审核过程必需借助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对组织体系适宜性
46、、充足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同时,依据ISO14001标准要求结合组织实际情况所编制体系文件也是具体指导本组织环境管理活动更直接内部依据,所以审核依据和准则肯定包含ISO14001标准、适用本组织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本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三个方面。不管是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环境管理评审还是进行注册认证第三方外部审核,全部必需把法律法规作为审核和评审关键内容和准则。二、建立适宜程序和路径,获取和识别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既然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在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占据如此关键地位,含有多方面作用,那么建立并保持适宜程序,确定可行方法和路径,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去获取和识别适适用于本组织法律法规和其
47、它要求,对于体系有效运行和连续改善关键意义是不言而喻,这也正是ISO14001标准4.3.2法规和其它要求这一要素要求。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党和政府重视和领导下经过近二三十年来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完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含宪法和刑法中相关环境保护方面规范,环境保护法,水、气、噪声、固废等污染防治法和海洋、草原、森林、土地、矿产、渔业等自然资源保护法,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公布环境保护规章、条例、措施和地方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出台地方性法规、条例、规章等。为配正当律法规实施,国家和地方还制订了一系列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另外国家和行业部门还出了部分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规范,表现了环境保护要求和发展趋势。另外,中国作为发展中第三世界国家,主动参与国际间环境保护交流和合作,签署了一系列相关环境保护国际条约、议定书等。全部以上这些方面全部是从中获取和识别适用法律和要求范围,组织能够经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政府部门、专业出版社、环境报刊等多个路径获取。需要补充强调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依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