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4.14.14.1Q:1、企业是否有企业介绍,并能充足反应企业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原因)及包含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拥有率、关键合作伙伴及同行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原因)?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企业是否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原因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没有对这些内外部原因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没有文审组织相关文件?行业地方新法规要求?E:组织内部外部环境情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风
2、险和机遇?相关会议纪要?1.企业含有企业介绍,并能充足反应企业背景、经营范围、规模和设施等内部情况。2.企业已识别影响企业发展内外部相关方,并定时评价。3.企业建立了评审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内审及评审,分析了内外部带来各类风险。符合24.24.2Q:企业是否搜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关键供方及用户) 包含:用户对事物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已和用户或外部供给商达成协议行业规范及标准和小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它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公布制度条约,条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用户协议组织要求自愿标准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协议负担义务E:和QEOH相关相关方是谁?这些
3、相关方相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含有相关知识严格实施?有没有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1. 搜集了用户、供方、职员和政府机构相关方需。2. 用户要求在协议中有统计。3. 有纸质版协议。4. 相关方要求满足。5.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其要求义务和我责任,相关人员已经过培训。6.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34.34.3Q:1、企业是否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边界和范围?而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企业内外部原因、相关方要求和企业产品服务;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
4、得到保持?E/S:组织有没有界定管理体系范围文件?E/S:确定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正确?S:有没有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连续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文件?1.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路径器材生产和销售”在管理体系中已识别相关方原因。2.建立了管理文件、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并形成了质量统计清单,经过近3个月运行是适宜和可行。3.在管理文件、程序文件及企业目标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有明确要求并形成了应急预案。符合44.44.4.14.4Q:企业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整个过程,包含: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输入和期望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次序和相互作用?是否
5、确定和应用所需准则和方法(包含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配这些过程职责和权限?是否根据6.1要求所确定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预期结果?是否有改善过程?E:企业怎样确保EMS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和4.2内容?是否包含了变更策划?1. 企业管理体系文件明确管理过程输入,并经过制订目标考评确保输出结果;明确了各部门及岗位职责,识别了影响企业发展相关方原因评价。2. 经过环境管理目标考评确保EMS体系运行。3. 变更策划体系文件中已做明确。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6、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55.15.1.15.14.2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领导作用和承诺?包含:-确保体系方针、目标;并和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 -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思维; -确保体系所需资源可用性; -沟通管理体系关键性和有效性; -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 -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系有效性做出贡献; -推进改善; -支持其它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E/S: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领导作用和承诺提供哪些证据?E:内审有效性、目标实现程度、方针、目标和战略一致、文件适合
7、于业务过程、提供资源、合规性评价结果、最高管理者参与或指导哪些培训、怎样支持中层领导或管理人职员作?最高管理者亲自签发企业三大致系文件,并经过目标分解到各部门来确保目标朝着方针前进,为实现目标配置有效知识、设备、环境资源,并经过企业内审进项全方位检验以利于目标实现。符合65.1.2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经过确保以下方面,证实其以用户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和承诺:a)确定、了解并连续地满足用户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和增强用户满意能力风险和机遇;c)一直致力于增强用户满意 1、对满足企业QES体系运行进行合规性评价。 2、对企业包含产品严格实施国家标准。 3、对进
8、销产品实施检验制。 经过以上确保实现以用户为焦点 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75.25.2.15.2Q:1、最高管理者是否制订、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 2、在考虑质量方针时是否考虑以下内容: -基于组织使命,愿景,指导标准及关键价值观建立战略方向 -组织成功所需改善程度及类型 -期望或渴望达成用户满意度 -相关利益相关方需求及期望 -达成估计结果所需资源 -利益相关方潜在贡献E/S:查看管理方针内容是否要求保护环境、推行合规义务、连续改善?E/S:管理方针内容是否和组织宗旨和环境相适应,并支持战略方向?是否满足要求和
9、连续改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性承诺?是否提供制订和评审目标框架?是否推行保护环境及其合规义务承诺?是否传达给职员并可为相关方获取?是否定时评审?1、基于企业愿景和使命及企业关键价值观制订出“以质取胜,用户至上,以人为本,节能降耗。安全第一,科学管理,遵纪遵法,创新发展 。”企业方针。 2、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对部门建制进行了重新计划,设置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生技部、质检部。并对部门责任人能力进行评审。 3、企业制订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方针及在方针指导下目标是可行。 4、已经过相关方通知形式通知各相关方。经过会议形式传达成职员。符合85.2.2Q:1、质量方针是否形成文件? 2、是否
10、有对组织职员、职能人员及利益相关方进行质量方针沟通,确保质量方针被清楚地了解并贯穿于整个组织。质量方针在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中形成了文件;并对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通知。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95.35.34.4.1Q:企业内各职位职责是否明确?权限分配、沟通和了解是否适宜?各职责间关系是否明确?E/S:查看部门职责和权限,各部门职责是否有重合或真空?权限是否明确?了解是否清楚?是否分配职责和权限,以包含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各过程取得预期效果?向最高管理者汇报QEOH绩效和改善机会?在组织推进以用户为关注焦点?在
11、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完整性?是否任命最高管理者中组员负担特定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按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业绩和任何改善需求?被任命者是否被公开?全部管理人员是否承诺对体系连续改善,并能在控制领域内负担责任?建立了部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合理,职责无重合,任命了管理者代表和安全事务代表,并经过职员会议让职员知晓。符合106.16.1.16.16.1.1Q:企业是否有明确可能所需要应正确风险和机遇?为确定需要应正确风险和机遇: 1、企业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内部和外部原因? 2、企业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是否有了解相关方需求? E
12、: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到4.1和4.2中所提及问题?有没有指出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是否确定需要应正确风险和机遇?和潜在紧急情况?有没有对应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文件化信息? 面对风险和机遇,企业列出了7项风险原因并制订出应对风险可能带来发展机遇。查:有文件化信息统计。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16.26.2.16.26.2.16.2.24.3.3Q:1、企业质量目标是否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3、质量目标是否适适用于企业? 4、质量目标是否和产品和服务合格和增强用户满意相关? 5、是否对
13、质量目标进行监视? 6、是否将质量目标和各相关方进行沟通? 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更新? 8、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并保留?E/S:是否建立QEOH目标,目标是否围绕职责、是否围绕部门确定关键环境原因、合规义务并考虑风险和机遇?目标值、目标项合适时是否提供?目标是否选择合适参数来量化评价?怎样沟通?E:经过哪些方法实现目标?评价目标结果参数是哪些?1.建立了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体系目标。2.目标考评有周期频次、计算方法。3.确立了用户满意度目标为95%以上。 4.质量目标在体系手册中有文字信息描述。有考评统计。 5.企业质量目标是:1、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5%2、用户满意度95%;3、厂界噪声、废气
14、达标排放。4、固体废弃物回收率达100%;5、轻伤事故频率低于0.02%;6、无职业病发生,无重大伤亡、火灾事故发生。符合126.2.2Q:在策划怎样实现质量目标时,企业是否有考虑:1、完成时限; 2、由谁去完成目标; 3、是否有充足资源;4、怎样评价结果。依据目标考评频次要求了月、季、六个月等考评目标;部门责任人为目标完成情况第一责任人。为完成目标对人员、方法、设备进行评审符合136.3Q:在质量管理体系变更前,企业是否对其进行评定?-变更目标及其潜在后果;-体系完整性;-资源可取得性;-职责和权限分配或再分配。因质量管理体系才建立,临时不存在变更策划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
15、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47.17.1.17.14.4.1Q:1、企业是否有对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人力资源、材料、能力、信息、设施等进行评定? 2、企业是否识别多种现有制约,即为降低不良影响或达成目标需要什么,和需要什么方法?E/S:组织为建立、实施、保持和连续改善管理体系所需资源有哪些?是否配置所需人员、基础设施?怎样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环境?是否有对应文件确定组织所需知识,并在必需范围内可得到?1、为了满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对各个岗位、内外部相关方、所需设备进行了认定或评定。 2、为确保E/S实施企业建立了固废回收箱;灭火器台账、应急预案
16、、进行了应急演练; 3.对施工作业人员佩戴防护手套、安全帽(必需时)安全绳、雾霾天气外出发放防护口罩,发放暑期高温补助。 4、对 全体职员进行E/S培训。符合157.1.2Q: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部门、层次、人员进行了识别?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能力?是否对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能力胜任是否进行了评价和考评?经理、质量检验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根据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为了满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对各个岗位进行了认定或评定,现有职员基础能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符合167.1.3Q:1、组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策划和为实现产品/服务过程策划中是否确定和提供并维
17、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基础设施?2、基础设施包含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等是否进行了合适维护?并能保持实现产品符合性?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等是否能确定和提供?基础设施能够没满足,设备有维修维护计划和维修统计,运输方法短途有企业车辆、长途有快递企业提供符合177.1.4Q:1、企业是否提供合适工作环境?2、企业是否为职员提供培训机会?3、企业是否合理安排工作,预防人员筋疲力尽?有固定办公场所和电脑、交通工具、不定时开展业务培训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89.1.19.1.14.5.1
18、Q:1)组织对产品特征和接收准则是否进行了要求?2)对产品监视和测量是否进行了策划/计划?在产品实现过程合适阶段进行哪些监视和测量,并形成文件(指导文件)?3)何时实施监规测量?何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否保留成文信息?E/S:第一阶段审核:是否策划监视测量分析评价过程?E/S:第二阶段审核:目标完成情况?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量?运行过程中准则实际数据?确定为合规义务完成情况?环境绩效内部信息沟通方法?监视测量过程中是否使用计量器具,怎样管理?搜集事故、职业病、事件等检测结果?被审核方遵法统计?1.建立了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按国家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检测。2.办公室用
19、统计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3.对产品监控和过程监控均监控程序实施能满足要求和实现改善。4.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监测,体系按管理手册进行监测。符合199.29.2.19.29.2.14.4.51)企业是否定时进行内部审核?2)内部审核频次和结果是否满足企业体系运行要求? E/S:企业是否定时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频次和结果是否满足企业体系运行要求? E/S:内部审核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和保持?制订了内部审核程序要求十二个月做一次内审。内审有企业内审员2名交叉进行分A、B两组。内审提前做计划。符合209.2.29.2.2Q:1)是否依据过程情况确定内审频次? 2)是否选定适合内审员进行内审? 3)是否确
20、定每次内审准则和范围? 4)内审结果是否上报相关管理者? 5)内部审核中发生问题是否采取纠正? 6)内部审核相关文件是否有保留?E/S:有没有内部审核方案及相关文件化信息?内部审核方案有没有考虑相关过程环境关键性、影响组织改变和以往审核结果?是否要求每次审核准则和范围?怎样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和公正?有没有相相关管理者汇报审核结果?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员:杨敏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219.39.34.6Q:企业是否定时召开管理评审?并在管理评审中确定质量体系运行是否适宜、充足和有效,并和组织战略方向一致?E/S:管理评审
21、输入资料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包含认为管理评审采取方法情况?环境目标实现程度?组织环境绩效方面信息?资源充足性?来自相关方相关信息交流?应对风险和机遇采取方法是否有效?有没有改善机会?管理评审输出资料是否满足要求?并保留形成文件信息?体系改善相关信息?环境目标为实现时需要采取方法?改善管理体系和其它业务过程融合机遇?任何和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结论?管理评审将在合适时侯进行,我们将按标准要求进行管理评审,发觉不足,有针对性采取纠正和预防方法,确保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符合2210.110.1Q:企业是否采取正确纠正预防及改善方法?E:怎样确定和选择改善机会,采取了哪些方法?企业制订了纠正和预防方法程序,对
22、不符合制订了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对出现不符合制订纠正方法,纠正验证。并作出可连续改善方法。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办公室审核员:陈德春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6.1.26.1.24.3.1Q:1.企业是否有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是产品及服务检验、监视和测量、校准、产品及过程设计、纠正方法、要求方法和工作指导书、培训及使用有能力人员等方面。 2.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法是否得到实施和评价方法有效性?E/S:有哪些环境原因及关键环境原因?怎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原因信息是否立即更新?E/S:是否存在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原因?环境原因确实定过程怎样控制?
23、第一阶段审核:关注主管部门,查相关统计,验证辨识和评价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抽一部分危险源,评定其辨识合理性、科学性;现场巡视各处,简单验证危险源是否有遗漏,风险评价是否合理?第二阶段审核:风险评价方法是否立即主动?现场核实针对识别出不许可、重大、中度风险制订目标,管理方案及采取控制方法是否落实?风险评价是否和运行经验和采取风险控制方法能力相适应?为确定提供资源,确保风险运行控制提供了信息吗?提供必需检测活动是否已落实?关键查看企业各过程需要争取控制方法风险是否有遗漏?评价是否合理?是否同意、传达?1.制订了应对机遇和风险控制程序并对影响产品和服务监视测量器具制订了校准计划,要求了生产作业指导书和
24、质量控制统计、对职员员进行了技能培训。2.识别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对各部门危险原因进行了识别、评价。符合26.1.34.3.2E/S:和组织环境原因相关合规义务有哪些?有没有形成文件信息?其它要求适用性怎样?版本是否立即更新?判定是否正确?现场验证其适用性。第二阶段关注法规落实,职员和其它相关方是否立即获取了法规及其它相关方信息?1、编制了企业适用法律法规清单,并定时更新和评价。符合36.26.24.3.31.QEO目标设定是否在本部门得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2.QEO目标是否和QEO方针给定框架一致?3.QEO目标是否含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正确?4.在制订、评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是
25、否考虑了法律及其它要求?1.提供了部门目标分解及考评措施。2.质量/环境/安全目标内容显示:一。3.考评措施表现可测量性。4.提供了环境法律法规一览表。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办公室审核员:陈德春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47.1.2Q:1)是否对从事影响质量活动部门、层次、人员进行了识别?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能力?是否对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能力胜任是否进行了评价和考评?经理、质量检验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根据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为了满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对各个岗位进行了认定或评定,现有职员基础能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符合57.
26、27.24.4.21.是否对人员能力胜任情况进行了考评?人员安排是否满足要求?2.是否对职员全部进行了合适培训?3. 是否评价了培训有效性?4. 职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怎样?5. 是否保持了合适培训统计?1.提供人员评价能力表2.提供年度培训计划培训统计3.显示环境管理已培训。4.提供年度培训计划显示企业按需求安排了培训。5.培训统计显示:满足培训需求符合67.3Q:1、企业职员及各相关方是否知晓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企业职员及各相关方是否明确“可接收”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知识和了解。和当产品和服务不满足规范时,该怎样去做。 3、企业是否质量体系有相关沟经过程。E/S
27、:现场观察职员工作习惯、行为、和关键环境原因相关岗位人员操作或行为或现场情况感知,职员是否知晓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职员是否知晓和工作相关关键环境原因和相关环境影响?职员是否知晓其对管理体系贡献?职员是否知晓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后果?1、经过会议形式让职员知晓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2、经过业务培训提升对产品质量认识,提升职员对用户提供不合格品带来风险及对目标实现影响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办公室审核员:陈德春时间: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77.47.44.4.31.组织内沟通工含有哪些?内外部沟通渠道是否通畅有效?2.是否要求内、外部信息交流方法和多种信息怎样传输、
28、统计?3.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组织QEO管理体系运行情况?1.经过会议、通告、报表等。2.经过要求电话统计、咨询、用户走访进行交流。3.查会议统计、问询2名职员均回复了解。符合87.57.5.1 7.57.5.14.4.44.4.54.5.4Q:企业是否按标准要求和按企业情况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信息?并保持和保留这些文件信息?E/S:企业有没有文件化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中是否包含方针和目标?有没有对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描述?有没有对体系关键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描述?相关文件查询路径?标准所要求文件和统计?为确保包含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文件和统计?怎样进行文件分发、存放、更新、
29、保留和处理等?怎样识别外部文件,文件是怎样保管?文件是否有标识和说明?文件全部有哪些形式?是否经过评审和同意?统计控制程序是否完整,是否有可操作性?程序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统计控制程序是否对统计标识、搜集、编目、归档、保留、维护、查阅、处理管理做出了要求?统计控制情况怎样?统计形成和质量活动是否同时进行?和本组织统计有哪些?和受审核部门相关统计有哪些?是否有保留期要求?统计是否按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处理和管理?各部门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础完善了本部门文件体系信息。经过近3个月运行,基础有效,文件发放有编审批,发放有发放统计;对外部文件独立成册;控制程序完整,统计关键分为人员及培训、内审、管评、
30、协议评审、设备设施台账、环境和危险源、应急演练、沟通、目标考评、合规性评价、销售统计等类别。符合99.3.3Q:管理评审输出资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保留形成文件信息?有哪些改善机遇?符合标准要求,形成了文件信息并存档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质检部审核员:陈德春时间:.9.21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15.35.34.4.11. 是否明确了对应职能和岗位?2.本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是否清楚?3 各岗位职员是否明确自己职责、权限?1.明确了对应职能和岗位?2.本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清楚?3 各岗位职员明确自己职责、权限?符合26.16.1.16.16.1.11)有
31、没有针对考虑内外部原因识别对应风险和机遇?2)有没有针对相关方要求识别对应风险和机遇情况?3)有没有采取对应方法已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4)风险和机遇管理和组织现有情况是否相适应根据要求识别了本部门风险及机遇。符合36.1.26.1.24.3.1Q:1.企业是否有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是产品及服务检验、监视和测量、校准、产品及过程设计、纠正方法、要求方法和工作指导书、培训及使用有能力人员等方面。 2.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法是否得到实施和评价方法有效性?E/S:有哪些环境原因及关键环境原因?怎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原因信息是否立即更新?E/S:是否存在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原因?根据要求识
32、别了本部门环境原因及危险源符合46.26.2.16.26.2.14.3.31.QEO目标设定是否在本部门得到分解? 2.QEO目标是否和QEO方针给定框架一致?3.QEO目标是否含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正确?4.在制订、评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是否考虑了法律及其它要求?1 目标设定在本部门得到分解。2.目标和QEO方针给定框架一致。3 目标可测量。4.在制订、评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了法律及其它要求。符合56.3Q:在质量管理体系变更前,企业是否对其进行评定?-变更目标及其潜在后果;-体系完整性;-资源可取得性;-职责和权限分配或再分配。因质量管理体系才建立,临时不存在变更策划
33、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质检部审核员:陈德春时间:.9.21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67.1.27.1.24.4.1Q:1、企业是否有对为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人力资源、材料、能力、信息、设施等进行评定? 2、企业是否识别多种现有制约,即为降低不良影响或达成目标需要什么,和需要什么方法?E/S:组织为建立、实施、保持和连续改善管理体系所需资源有哪些?是否配置所需人员、基础设施?怎样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环境?是否有对应文件确定组织所需知识,并在必需范围内可得到?为了满足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对各个岗位进行了认定或评定,现有职员基础能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符合77.1
34、.54.5.1 1.有没有监视和测量管理制度?2.计量仪器设备配置情况有没有形成清单?是否适宜、满足需要?3.计量仪器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行周期检定?有没有检定统计证据?4.抽查计量仪器设备有没有标识?5.使用或维护是否合适?是否按设定要求进行保养维护?6.计量仪器设备有没有内校情况?如有,内校员是否含有能力?内校是否适宜?7.计量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失效情况?假如失效,是否有能力控制?有没有软件确定情况?假如有,确定情况是否适宜?建立了计量仪器管理制度确定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监视或测量活动需要资源抽查:企业监视测量设备形成了“测量设备一览表”,所需检测设备仪器均已登录有填表编制人,并已审批查“机
35、器设备日常保养统计”对日常使用到关键测量仪器设备进行了保养。抽查三种仪器设备实施了维护保养,均正常,保养人为设备使用人提供监视测量设备适合企业现在现有确定监视和测量活动,基础满足现有。建立了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计划抽查一览表列出三台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情况,送第三方检定或校准,结果有效,在使用期内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质检部审核员:陈德春时间:.9.21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88.61、有没有明确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成品检验规程?2、是否在产品实现合适过程对产品特征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其满足要求要求?(包含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产品检验)?3
36、、多种过程检验中有没有统计要求?有没有按要求进行统计并保留?4、有没有明确生产过程关键工序检验控制要求,包含首检及巡检统计?关键参数有没有统计要求?5、是否对关键工序进行了检验?对有统计要求情况有没有进行统计?状态标识怎样?6、是否对成品检验并标识状态?有没有最终统计汇报?7、符合接收标准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信息?是否保持符合接收准则证据,统计有没有标明有权放行产品人员?8、特殊放行时,是否得到相关授权人员同意?9、放行中有没有不合格情况?是否有控制要求?10、放行过程是否控制适宜?策划实施有: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成品检验规程等来监控产品和服务放行要求,策划适宜。放行要求和准则还包含:作
37、业指导书、操作规范等等抽查进货检验统计,近多个月统计情况按检验规范进行了检验,检验项目、授权检验人员均符合对外部供方提供产品实施了检验,控制适宜。抽查研发过程中检验统计,按要求进行,关键过程均实施了项目测试,频次符合,检验过程假如出现不符合情况立即进行返工,有标识要求,较明确清楚,过程由技术部共同完成,适宜。查成品检验统计,检验项目符合要求要求,确定合格审批后对产品实施放行交付使用,无用户同意要求。但未见近期30天内完整统计。该产品关键为用户要求,现在国家及行业暂无标准,无型式检验要求,临时也无认可第三方检验机构。现场观察检验员对车间产品作业按作业指导书及规范要求实施过程检验控制,使用检验仪器
38、能满足控制要求,适宜。人员能力适宜,检验及验收过程控制基础适当。放行过程控制适宜。符合三合一体系内审检验表 编号:受审部门质检部审核员:陈德春时间:.9.21序号依据条款检验内容检验统计是否符合QEO98.71、是否有成文不合格品管理要求?2、是否对不合格品进行类别处理?有没有不合格处理统计?3、不合格品处理是否依据情况包含了纠正;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通知用户;取得让步接收授权等情况?4、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以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进行?5、不合格品处理过程有没有保留成文信息?成文信息中是否包含了相关不合格描述;所采取方法描述;取得让步描述;处理不合格授权标识等
39、信息?6、现场观察对不合品标识是否适宜?7、问询关键责任人,不合品处理是否符合授权要求?8、让步接收、紧急放行是否符合要求?在不合格品管理要求中对不合格类型进行了明确,关键包含:进货不合格、过程发觉之不合格、成品检验不合格、状态未明确标识之产品或可疑产品、用户退货物、用户投诉不良等。在文件中确定了各类不符合控制要求,不符合处理方法包含:a)隔离、阻止、召回和停止供给产品和提供服务b)合适时,包含放行后产品通知用户c)经授权进行返修、降级、继续使用、放行、延长服务时间或重新提供服务、让步接收。并要求了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以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查不合格品处理单,描述了不合格品类型,不合格问题描述清楚,分析了问题,采取了方法,得到了同意抽查对不合格品按要求进行了识别和控制,设置有不合格品区、可控制预防非预期使用交付。不合格品处理由技术部共同签署完成,确定处理方法,并由技术部跟踪处理结果。现在产品产量不高,未发生让步接收或紧急放行情况,要求让步接收或紧急放行必需由技术部责任人共同签署方可放行,要求适宜,问询相关人员,了解要求,明确控制要求。控制基础适宜。符合109.1.19.1.14.5.11. 有没有确定需要监视测量对象?2. 是否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