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 内涵意蕴、逻辑归因及实践进路肖志远1 朱也也2(1,2.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摘 要“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认识历史规律的理念体现,是在实践中对其使命任务作出正确回应的凝练总结。在立论之基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文化基因上,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在实践积淀上,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缔造美好世界为价值理想,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发挥自身
2、优势为典型示范,承继天下之文化,勇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推动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为生动实践,追求天下之情怀,始终坚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理念。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内涵意蕴;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750(2023)04-0001-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新疆城市多民族社区党建研究”(XJNUBS1709)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 2023-10-10 作者简介 1.肖志远(1984-),男,湖南绥宁人,法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研究;2.朱也也(2001-),女,甘肃庄浪人,新疆师范大学
3、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提炼的历史经验之一、准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大势的精神态度以及心系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点明了党领导人民砥砺百年的第六条成功经验是“坚持胸怀天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1这是一个常提常新、意义深远的重大命题。阐明“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逻辑,可以凸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地位,更进一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昭示未来实践进路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论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的深远意义。一、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意蕴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
4、的内涵意蕴,主要包括“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本质、生动实践、国际影响等核心内涵,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是什么、怎么样、影响如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坚持胸怀天下”明确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科学本质“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本质,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本质内容的话语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这一论断包含了两层规定性:其一,从内部看,中国共产党有国家归属性、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是把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放在第一位的。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等制度设计,极大丰富了以
5、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通过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通过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其二,从外部看,中国共产党还有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长期坚持同世界各国分享稳定发展经验、同2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各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实践国际气候峰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到委派维和部队、参与全球减贫等行动,中国共产党用坚持胸怀天下的宽广胸怀和言出必行的中国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情怀与担当。(二)“坚持胸怀天下”彰显
6、了中国共产党自觉担当和平与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世界基本形势、准确把握人类前途命运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追求。这一内涵包括两个基本要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自觉担当和平与发展的实践者。环视当下,“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2;展望未来,中国为世界注入了“源头活水”。这个“源头活水”,是经济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展示中国“好图景”,更是提出正确的全球治理理念。第二,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将“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多样的外交实践:在蒙古
7、国,中国共产党提供“便车”服务;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中国共产党邀约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国共产党将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视为己任。铿锵有力的话语,实事求是的行动,亲诚惠容的理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开阔境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和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理念原则。(三)“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影响“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影响,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何种影响的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根本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拓新发展。“爱好和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组成部
8、分之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品质特性,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主轴与精神引领;“伟大梦想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形态之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还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真挚追求。从历史发展、文明传承的角度看,从“爱好和平”到“伟大梦想精神”的发展演变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正创新;从当下中华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而言,“伟大梦想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精华所在、灵魂所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扩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面;促进中外智库合作,构建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的多种形式;讲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传播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声音等立足新的时代、基于中国共产党
9、人初心使命践行的一些实践路径,“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3,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厚的文明底蕴,体现了仁爱博大的精神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深远国际影响。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逻辑归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生成逻辑,要将其置于近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置于中国共产党人具体行动的独特历史条件中,进而从立论之基、文化基因和实践积淀的三维阐释中进一步把握其逻辑归因。(一)立论之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在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创立的学说。中国共产党
10、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立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内容丰富,体系繁杂,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提到了自己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表现有:第一,世界历史形成的必然性。马克思用“共同体是实体”4这一提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共同体”应当是真真切切的、实实在在的“实体”,而非松软的、虚无缥缈的。第二,资产阶级不会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人类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必须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
11、的真正解决”5。第三,共产主义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根本存在。这一点强调了实现共产主义世界并非是依靠个人和一国之力可铸就的,而是需要地球上的所有个人,所有国家,携手共创“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3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胸怀天下”“共产主义”“理想世界”,它们犹如孪生姊妹,相伴相生,如影随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形成了创新性的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空间定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革新与发展;时代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创造
12、性发展的时间定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的大势下持续发展创新的进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关于共产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等的具体论述,具有先进性、政治性和凝聚性,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引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研究解决我国国内外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溯源”之所在;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历程中的新任务新要求的“枢纽”之所在;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指导原则标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的“关键”之所在。“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凝练的历史经验之一,其蕴含的包容开放、兼收并
13、蓄的价值观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文化基因: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7。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其施以加工,使其契合我们的时代,成为我们时代的理论精华。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文化基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持胸怀天下”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和合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内核精神之一,作为中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思想来源,“和”思想衍生出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善解宽容的品德追求、尚和贵和的和谐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
14、策上,体现在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具体行动中:对待周边国家,始终坚持包容开放、亲诚惠容的政策原则;发展大国关系,主张世界各国的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坚决的态度,真诚的初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具备极强的向心力和感召力。第二,“坚持胸怀天下”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一统”局面的统治模式。“大一统”只是一种抽象的统治理念,不是固化的统治模式。从先秦儒学开始,经由诸子百家发展,“民本主义”在我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体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理念;“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执政策略;“天子作民父母,以天下为王”的执政关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执政反思。以儒
15、学为轴,容纳诸子百家的思想是推崇仁爱四海、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所在。第三,“坚持胸怀天下”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同思想。大同社会是中国向往和倡导的理想社会。根据礼记的描述,儒家的大同世界有以下特点: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任人唯贤的管理体制,亲仁善邻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是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就是说,将众多的个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其中的每一个体又能保持其独特性从而使整体具有多样性,如此在这个整体的内部才能生成一种自然和谐的秩序。中和之道作为自然界的生发之道,是万物各秉其本性和谐发展的客观法则。在此基础上,“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也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是构建大同社会的重要思想
16、基础。(三)实践积淀;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动实践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演进,“坚持胸怀天下”也经历了应时性的变迁演进。这一演进是按照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不断展开的实践图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了中国共产党以启示,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学习现成的、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的立国方案,而是选择了尚在襁褓中的社会主义历史新纪元。李大钊曾指出:“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8因为社会主义是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所以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他们胸怀天
17、下,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抛弃狭隘自私的资产阶级的立国方案,选择社会主义新纪元是历史必然。中国共4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粉碎了当时法西斯国家瓜分世界、霸占全球的图谋。1935年,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的“断剑相赠”响彻岷山,其中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抒写出在民族危难空前加剧之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推己及人,号召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营造“太平世界”的伟大抱负,奠定中国共产党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共
18、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初步发展的理论成果。1950年10月,在金日成同志的请求下,中国政府决定援助朝鲜人民。毛泽东将东北边防军组建为志愿军,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7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此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虽胜不骄,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性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线”的战略方针和“三个世界”的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理论成就,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历任领导人积累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矢志不渝为国际社会营造有利的发展
19、环境。邓小平明确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9江泽民指出:“中国不搞扩张,不搞霸权,”10胡锦涛同志面对国际社会仍不太平的趋势,特别指出:“我们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1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展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积极调整同大国之间的关系,延伸拓展睦邻富邻的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合作,始终坚持包容开放的政策原则,彰显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外交情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练总结了“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承继“大同思想”的渊源,冀望世界未来命运相连的趋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是
20、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国坚定开放型经济的步伐,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采用更高的视角思考人类命运的宏大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起来,将文明可亲型大国复兴与世界和谐发展连接起来,筑造了一条共享共赢、通而不统、兼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和平发展之路。盱衡中国共产党推进“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正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12,这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旨趣和中华民族内心最深处的基本情感。“坚持胸怀天下”的“天下”并非是跟一人之姓,绝非一家
21、独大,这个“天下”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天下”,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是特指“民族命运的共同性”13。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进路“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引领功能。在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缔造美好世界为价值理想,坚定天下之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典型示范,承继天下之文化,勇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推动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为生动实践,追求天下之情怀,始终坚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理念。(一)以缔造美好世界为价值理想,坚定天下之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发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22、之乐而乐”的精神引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创新理念,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重大转变:一是从“命运”之外转向“共同体”内。不再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外在关系,而是将其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种内在联系。二是从“和平共处”转向“携手融入世界”。即中国要“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14。三是从“中国发展经济需要融入世界”转向“融入世界就是发展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确立,有助于更快地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质量地推动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做到:一是坚持发展优先。以“发展”
23、为聚焦点和出路,把“发展”当良方。“发展”一词是利益共享、命运与共和责任共担的综合体,是5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和最终目的。共同的发展理念可以消弭冲突的根源,殊途同归的发展道路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适应于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国际社会应该把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作为理想价值和努力目标,向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落后的目标奋勇前进、踔厉奋发。三是坚持普惠包容的态度。共同发展是对自我中心主义的跨越和扬弃,是促进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24、中国共产党人以多边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描绘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骨架与经络,同时也展示着中国助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二)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典型示范,承继天下之文化,勇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今世界,在充满风险挑战的形势下,我国必须发挥自身经济潜力足、弹性大、长期向好的优势,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同时,我国要注意处理好国际关系,致力于维持世界格局的平衡稳定。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胸怀天下”理念的指导下,在维护国际和平正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不断引导国际舆论的实践中,以独具本土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15这
25、一提议是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的又一智慧结晶。在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今天,中国方案指示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共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人类文明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多样性,多样带来学习,学习带来交流,交流产生相容,相容孕育进步,人类文明多样性就是在人类的多种文明学习、交流、相容中延展到今天的。互鉴包容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契机。世界各国在立足本文明的基础上,应该坚持包容互鉴、平等交流。二是共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上善若水的胸怀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识理解,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接受各个国家的人民对探索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路径的差异。三是共同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世界各国
26、文明永续的实现,既需要代代相传,也需要推陈出新。我们承继的传统文化绝不是复制粘贴、简单复古,也不是夜郎自大、盲目排外,而是要承继弘扬流传千年、超越国别、跨越时空、蕴含永恒魅力的精神文化,让世界各国文明的精华造福全人类。(三)以推动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为生动实践,追求天下之情怀,始终坚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理念试论天下之势,各国之间缺失互信导致合作出现裂痕、强权思维根深蒂固影响多边合作、非传统安全威胁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多重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而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安全风险挑战提供了可行方案,主要包括:一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面对危机,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前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
27、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只有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才能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二是支持通过搭建更多对话平台来解决热点问题,为应对中东、拉美、太平洋岛国等地区的安全威胁发挥积极作用,与其他国家共同打造更加和平、更加公平、共同繁荣的国家发展新形态。三是坚持加强各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国际社会共同深化信息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制定更加完善实用的安全治理规则,共同提升安全领域的治理能力,为动荡变化的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胸怀天下的情怀,始终坚持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
28、境、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多边关系。中国共产党以一条独具中国特色和涵括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而在于中国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哪些发展设想”16。这一论断包含了世界上广大爱好和平国家的正义诉求,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国际责任的博大胸襟和宽广格局。四、结语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中有关天下目标、天下立场、天下主体、天下内容等的论述熔铸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之中;根植在关注现实、融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之中;流淌在同各国领导人的书信交往与当面探讨之中;内蕴在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人类本性之中;彰显在对各种有悖于促进世
29、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思潮和言行的论战批判之中。6理论前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4 期“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源于古代文明的“天下”情怀,出自“大同社会”的传统理想,孕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我们要从立论之基、文化基因和实践积淀的视域理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逻辑,又从发展逻辑进一步探赜“坚持胸怀天下”价值理念的具体实践进路。这些具体的实践进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不只是一种外交辞令,而是深深嵌入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行动中,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30、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3 习近平.坚守初心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N.人民日报,2022-11-18.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28.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6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M.北京:
31、人民出版社,2021:9.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16:17,20.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3.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2.11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15.12 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8:97.13 孔亭.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性基于共同体理论的分析 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2):51-59.14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15 和音.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N.人民日报,2023-03-18.16 金天栋,任晓.“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共通的意义空间”研究 J.社会科学,2021(2):32-46.责任编辑 唐鑫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