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水泥政策解读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指出,“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指标是什么?起码,企业要有利润,政府要有税收。建议现阶段采用限产稳价保税收策略保障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口中国水泥协会李琛产能规模基本不受稀缺资源限制、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当下游需求向好时,受到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政府过于乐观推动投资、企业有强烈扩张产能的投资意愿,往往加剧产能过剩。当供给持续增加,需求一直下滑时,产能过剩矛盾就越发凸显。产能过剩抑制企业稳价,迫使企业选择“价格战”以期来巩固加强市场份额。2023年时
2、间过半,全国水泥市场总体依然需求走弱,库存高位,价格一直“跌跌”不休。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纳税大户无利润。现实情况是,企业在生产,政府无税收。企业没有利润,谈何行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产能严重过剩,仍需要推动出台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加大压减过剩产能的力度。建议产业政策关注限产稳价保税收策略,实现行业利润、政府税收企稳,稳定就业,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限产稳价是一种调控类的战略,石油输出国组织(O P E C)就用得很好。反垄断法对“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情形有豁免制度。限产稳价保税收是最优策略吗?如何操作去产能?仅靠提高准入门槛,市场
3、化手段优胜劣汰去产能行吗?稳价之后会不会再次出现无效投资激活僵尸产能?这些都是要关注的问题。一、行业形势分析目前水泥行业形势是,价格跌破成本线,企业亏损面达7 0%以上,市场需求呈跌落态势,无望复苏到高峰时期,供给侧严重过剩加剧,发展信心受挫。(一)供给:产能严重过剩,新建项目产能释放更是雪上加霜我国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8.4 亿吨,实际产能在2 0亿吨以上,2 0 2 2 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 5%,预测2023年全国水泥窑运转率将不足5 5%,这意味着因为市场需求走弱,全国水泥窑平均有16 0 天无法开工生产。曾被中央环保督察批评的某地区水泥熟料产能持续扩张,目前增量新建水泥项目产能还
4、在持续释放,市场难以消化。(二)需求:下游市场需求菱缩,无望复苏到高峰时期受房地产业低迷、基建放缓、重点工程减少、农村市场饱和、人口下降等因素叠加影响,2 0 2 2 年水泥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当年全国水泥产量2 1.18 亿吨,同比下降10.8%(据协会统计,全国水泥熟料产能规模前10 家集团水泥销售量总体下降超10%)。2 0 2 3 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 3 亿吨;6 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8 5 亿吨,同比下降1.5%。预计2 0 2 3 全年水泥需求量将在2 1亿吨左右,很难恢复到高峰时期。6中国水泥2 0 2 3.0 8CHINACEMENT(三)价格:水泥产品价格跌破成
5、本线,利润严重下滑,亏损面不断扩大,大企业也“在劫难逃”据统计,2 0 2 2 年水泥行业利润约为6 8 0 亿元,同比下降6 0%。据统计,2 0 2 3 年6 月有的地区水泥出厂价格已经降至2 0 0 元/吨,在成本线以下。2 0 2 3 年上半年水泥板块上市公司半年报亏损、微利占多数。全国布局的龙头水泥企业集团亏损预警,区域性的单体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中小产能规模企业面临全面亏损。二、问题分析目前水泥行业表象问题是“价格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产能严重过剩遇到僵局,表现为:产能严重过剩在加剧、过剩产能退出难启动、产业集中度偏低。(一)价格战愈演愈烈,弊大于利水泥是同质化产品,在产能严重过剩、
6、需求急剧下降背景下,企业倾向于通过降价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抢占客户,巩固加强市场份额。但是,短期内,价格战很难按照预期将过剩产能出清。我们可以看到,半年报有些大集团的确在亏损,但是依靠前几年高增长收益现金流还算稳定,因此想靠价格战逼迫全国至少1亿吨至2 亿吨的熟料产能出清,至少要打5 年的价格战。况且从水泥行业发展历史来看,十几年来几轮行业低谷,全国范围内的价格战都没有实质性倒逼产能出清。从长期看,持久的价格战弊大于利,会使多方利益受损。1水泥消费市场获得低价产品不一定受益水泥是结构性承重功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保障水泥产品质量安全
7、尤为重要。价格战会倒逼企业压缩成本,但是往往也会引发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隐患,一些无良商家趁机以次充好,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市场秩序遭到破坏。2企业基层员工就业收入无法保障取得价格战胜利的关键在于成本优势,而那些不具成本优势的企业或被迫加入价格战,或因一时之气主动应战,使得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长此以往,企业采取的应对策略就是裁员降薪。目前我国熟料生产企业110 0 余家,每家生产企业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工人岗位10 0 余个,如果大面积裁员降薪,当地就业压力增大。3.水泥方面税收锐减2016年至2 0 2 1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分别为5 18 亿元、877亿元、15 4 6
8、亿元、18 6 7 亿元、18 3 3 亿元和16 9 4 亿元。据测算,最高峰时水泥行业的税收贡献是4 0 0 多亿,而2023年可能只有不到2 0 0 亿的税收贡献。4.行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无论是智能化数字化应用、环保、减污降碳、能效改造提升、智慧物流还是水泥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都面临巨大资金投入和转型压力,没有利润就没有投资发展,也没有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撑条件,企业生存都会面临严峻挑战,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当企业没有利润,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当行业亏损面加大,行业也会失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二)产业政策手段结构调整可以再提升倒逼过剩产能出清一般两种手段,一种是
9、市场自发调节,其实就是企业自发或被迫选择价格战;一种是政府调控,使用行政命令、各种标准政策压减产能。现在是两种形式手段并存使用。前面分析了,价格战弊大于利,我们最好不要让行业陷入价格战。行业产能核定规则从2 0 14 年公布起就没有进行过数据更新,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实际产能发挥能够超过批文产能(也就是设计产能或是依照规则计算核定的产能)2 0%一3 0%以上,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直观看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的数字并不是特别低,而行业的感受是产能严重过剩问题积存太久,有成本优势的大企业更愿意选择价格战。可以看到,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振的区域,东北、云南、内蒙等地区,已经有小规模生产线企业进入
10、破产程序,但是这种由价格战推动的产能出清的量很少,一个省不到两三条日产10 0 0 一2 0 0 0 吨的生产线,却因价格连片下滑波及面太大对行业伤害大,因此我们的重心还是要回归到产业政策升级。其实,国家一直有政策出台,压减过剩水泥熟料产能,在相应的阶段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 2 0 0 9 38号)预警水泥产能过剩,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 0 13】4 1号)严禁新增产能,严惩“批小建大”,要求新建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
11、导意见(国办发【2 0 16】3 4 号)明确了四种压减过剩产能的措施,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行错峰生产、推进兼并重组。2023.08CHINACEMENT7中国水泥政策解读具体出台了两个产业政策,产能置换和错峰生产政策,从供给端调节供给量。产能减量置换政策是针对项目建设调整增量的,退出过剩产能,减量新建项目,给新建项目留出发展机会。错峰生产政策是针对项目运营调整存量的,按照市场需求和环保能耗等约束条件限产,给存量项目调整产量空间。另外,用严禁新增产能的方式控制住总产能天花板,利用综合标准政策规范等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倡导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从2 0 2 3 年的行业分析来看,这
12、些措施有点跟不上需求量急剧下降的变化形式了,压减产能速度远不及水泥市场需求下降速度。但是,不能因为效果不明显了就要把这些措施手段抛弃取消,反而应该是要加强。1现阶段难以通过产能置换压减过剩产能2019年一2 0 2 2 年水泥行业共公告产能置换项目12 0 余个,压减水泥熟料产能约3 0 0 0 万吨。这对于庞大的水泥熟料产能基数18.4 亿吨来说太少了。现在年需求量下降1亿吨以上,四年压减的产能还赶不上一年的需求下降量。现阶段通过产能置换压减过剩产能对于全国产能总量来说杯水车薪,很难把存量项目产能压减下来。2兼并重组需要利润积累来再启动截至目前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有15 7 2 条,涉及
13、企业(集团)4 0 0 余家,我国(不含港澳台)前5 0 家大企业集团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计14.2 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7%。其中,前10 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 7.9%。相对十年前,这10 家产能规模排名有了较大变化,长三角等核心市场地区产业集中度也提高不少,但是,全国和区域产业集中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市场化手段兼并重组来推进,需要利润积累来再启动。3按照综合标准规范定义的落后产能基本退出市场,依靠收紧标准操作去产能的空间较少,应当加大全面监管执法力度现行的水泥行业相关的能效、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国际领先,修订也越
14、来越频繁,越来越严格。行业认同、新标准适应、设备更新都需要时间过渡和资金投入,现在很难单单依靠继续加严标准来推动过剩产能退出。列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基本早已退出市场,依靠收紧标准操作去产能的空间很小了。通过提高标准可以促使低效产能改造升级,但是很难出清过剩产能,必须借助较高层面的产业政策化解过剩产能。尤其是把统一的监管衡量标准落实到严格的执法层面。让真正具备优势的企业能够生存发展。4错峰生产政策效果不明显了,不能弃之不用,而是要加强水泥错峰生产政策于2 0 16 年起全面试行,被列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 0 16】3 4 号)压减过剩
15、产能的方法之一。2 0 18 年水泥错峰生产政策写入到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 0 18】2 2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6月16 日)。为深化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2 0 2 0 年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再次联合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 0 2 0】2 0 1号)。水泥错峰生产已经列入国家环保有关专项督查内容,水泥行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2022年北方地区15 省份错峰生产停窑平均长达15 0天,南方地区开展
16、错峰生产的省份平均停窑达8 5 天以上。截止2 0 2 3 年7 月,全国水泥窑已经平均停产10 0 天以上,这是非常严峻的。往年,华东、长三角作为沿江沿海核心市场以不到全国2 0%的产能,贡献了4 0%以上的利润,支撑着全国水泥市场价格高地。现如今这些销量旺盛的地区市场需求下降,各地水泥企业经营压力倍增,信心丧失,市场恐慌蔓延,很难依靠行业自律停窑限产。应当调整供给端策略,在较高层面出台产业政策化解过剩产能。三、限产稳价保税收的政策建议在未来水泥市场需求总量保持收缩态势下,政府可以采取阶段性的务实有效举措稳定行业发展预期,为长期阶段行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布局。具体思路是对于新建项目,在建项目要按
17、照高标准验收,释放暂停投资新建水泥项目的信号,原则上暂缓新建水泥项目审批;对于存量项目,一方面不符合能耗、环保等标准的加大退出力度,一方面加大错峰生产范围和力度,地方政府将以产量、用电量考核转变为以税收为基本考核,抓产品质量、抓税收、鼓励科技创新投入。(一)发布产能严重过剩预警,释放暂停投资新建水泥项目的信号我国水泥行业是需求逐年减少的存量市场。预测2025年一2 0 3 0 年,我国每年人均水泥消费水平将逐渐下降8中国水泥2 0 2 3.0 8CHINACEMENT到1吨左右,年均水泥熟料需求总量可能下降到10 亿吨左右,这意味着将来全国有一半的水泥熟料产能是过剩的。之前在行业高峰期时,有些
18、面临淘汰的水泥企业,因利润尚存,不愿关闭。同时作为一些地方的税收主源,可以维持就业稳定,也不愿意关闭。中小规模生产企业因为“船小好调头”,以利润的天平决定生产还是停产。目前新建日产5 0 0 0 吨规模生产线总投资在15 亿元一2 0 亿元,采矿权获得、财务费用等较高,投资成本远远高于预期回报。市场严重饱和,如果再无必要地新建项目,过剩产能更难以消化。不能一边要求限产稳价,一边还在建设项目。现在必须要引导整个行业充分冷静意识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状况了。建议要严禁新增产能,加大压减产能力度。一是发布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预警信息,引导企业战略性发展。二是产能置换政策要取消新建项目使用跨省的产能指标。
19、除已经公告的经合规置换的项目外,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批复新建水泥项目。已经关停但还未公告转移的产能指标,不再用于跨省置换。(二)在限制住总量的前提下,限产就是要加大错峰生产力度和范围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起码要从供给侧端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严控新的产能项目投资是前提,根据市场需求变动适时限产限量,是保障企业税收的基础。没有以供需动态平衡为准则的限产手段,没有区域市场内大企业的带头自律诚信,就很难实现行业同类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当下,建议水泥限产不仅要在现有的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水泥窑错峰生产时长,还要更多考虑让综合标准达标更优的企业提高产能发
20、挥率,实施大小窑对接,水泥粉磨生产也要纳入错峰生产限产范围。要设计与水泥窑错峰生产相匹配的水泥粉磨错峰生产措施,减轻库存率,稳定出厂水泥价格,这样才能保证产业链终端产品输出的稳定。(三)稳价就是既要反垄断,又要反对不正当竞争,不要谋取暴利,也不要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水泥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虽然相对来说是区域性产品,但价格早就市场化了。市场价格灵活性很大,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形势。水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有利于下游工程预算实施。认真贯彻落实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不要谋取暴利,也不要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才能有稳定的价格体系。稳定的价格体系可以保证消费者、公众利益和市场供给。在产
21、能过剩背景下,价格战很容易成为市场竞争的常态。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暴露出市场体系不成熟、产业集中度偏低和产能布局不优等问题。发达国家水泥产品价格长期稳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企业赚取合理收益,按照顺价销售和价格联动原则处理生产经营成本,本来就是一种同质化产品的定价策略,很难让政府去监管这样充分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但是政府可以从产品质量、能耗、环保、安全、税收等层面来统筹,形成的调控结果其实就是稳价的基础。(四)以保税收为衡量指标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限产稳价的衡量监管指标不是价格,是税收,最终目的是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尊重已经形成的、地方协会组织落实、企业自发调节适应的错峰生产制度,停窑限产依
22、然是目前要执行的政策,开工率不能简单的与保税收划等号。水泥厂基本上都是当地纳税大户,在水泥行业利润较高时期,某些地区日产5 0 0 0 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纳税超过亿元。当水泥窑运转率过低时,政府要求企业开窑的情形增多,哪怕没有销量,库存堆积到库满,也要求企业开窑生产,在厂外寻找仓库另外存放。熟料最佳保质期不足半年,企业倾向于为缓解库存压力而低价销售,低价就会导致薄利甚至亏损,这样反而容易引起价格战。二是建议对基层以产量、用电量考核转变为以税收为基准,抓产品质量、抓税收。很多地方制定的产业政策虽然纳入了税收指标,但是实施中还难以形成强制性措施。建议出台引导性的政策,让基层政府有明确的衡量指标和工作
23、的抓手,引导那些长期不能贡献税收的生产线退出市场。同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全方位监管。有价格战的地方,产品质量很容易出问题。应当明确,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能耗、环保这些约束性手段,都是建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的。建议加强对粉磨站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管,对无生产许可的粉磨设施坚决取缔。同时建议将鼓励科技创新投入的实质性优惠直达企业。实现限产稳价保税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监管,需要企业家共同努力,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扬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作者李琛系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碳减排专委会秘书长)2023.08CHINACEMENT9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