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第三讲 墨子墨子提要一、墨子生平一、墨子生平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四、墨子与墨家的影响四、墨子与墨家的影响一、墨子生平一、墨子生平(一)生卒年与籍贯(一)生卒年与籍贯(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三)行大义于天下(三)行大义于天下(四)墨子(四)墨子“十语十语”(五)墨子与墨经(五)墨子与墨经一、墨子生平(一)生卒年与籍贯(一)生卒年与籍贯史记没有墨子列传,墨子传记附在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80389年之间。先祖为宋国公子目夷,其后人以目夷为氏。“目夷”的读音演化为“墨夷”,后人省去夷,以“墨”为
2、姓。墨子鲁人,出生在滕州市木石镇。一、墨子生平(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墨子与鲁班的技艺“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背周道而用夏政”庄子天下以大禹为榜样:艰苦朴素、事必躬亲、舍己为人。一、墨子生平(三)行大义于天下(三)行大义于天下舍己为人,践行大义: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脱离生产,从事大道:与吴虑的对话。不为利禄所动:辞越王之请。一、墨子生平(四)墨子十语(四)墨子十语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3、。墨子鲁问一、墨子生平(五)墨子与墨经(五)墨子与墨经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71篇,流传下来的只有53篇。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称为墨经。墨经连同大取、小取成为墨辩。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一)非攻(一)非攻(二)兼爱(二)兼爱(三)尚贤(三)尚贤(四)尚同(四)尚同(五)节用(五)节用(六)非乐(六)非乐(七)天志(七)天志(八)明鬼(八)明鬼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一)非攻(一)非攻战国时期战争的发展:武器、兵种的革新战争的罪恶荒废生产残害生命破坏生活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一)非攻(一)非攻战争是最大的不义:偷窃桃李偷窃牛马拦路抢劫战争战争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墨子的药方理论。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4、(一)非攻(一)非攻止鲁阳文君攻郑:别人家的孩子不听话不用你管,郑国人不尊敬国君只有天来惩罚。止楚攻宋:劝说公输班,劝说楚王,以暴制暴。墨子反对儒家的仁慈,反对“胜不逐追”。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兼爱(二)兼爱战争的本质在于世界缺乏爱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缺少爱,家庭不和睦;君臣之间缺少爱,政治关系不稳定;国与国之间,容易引发冲突和战争。以兼相爱,交相利易之。兼爱中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兼爱(二)兼爱兼爱与仁爱兼爱是不分亲疏、贵贱、不辨国别的博爱,仁爱是“推己及人”,先亲后疏的有等差的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5、。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兼爱中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兼爱(二)兼爱墨子兼爱与义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家的“大义灭亲”与儒家的“为亲者讳”形成了强烈对照。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墨子在实践中,积极实践着见义勇为的思想。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兼爱墨子的兼爱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墨家的“大义灭亲”与儒家的“为亲者讳”之比较。墨家之大义有先人后己之含义。墨子兼爱思想在小集团内部可以得到实现,但要在世界上推行只是一种理想。墨子兼爱思想与农民起义。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二)兼爱(二)兼爱历史淡忘了墨子的兼爱。罗素
6、1920年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人对他人的灾难有点暗暗自喜。中国人缺乏公共空间的概念随地吐痰的问题当代全球化的社会需要兼爱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三)尚贤1、为什么要尚贤尊贤与亲亲任人唯亲与尚贤使能裁缝、屠夫与“尚贤使能为政”。国家向贤人开放政治权力,就好像“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可以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尚贤中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三)尚贤2、如何尚贤从“农与工肆”中选拨人才。“使能”要“置三本”:职位、待遇、实权。爵位不高,百姓就不会尊敬他;俸禄不优厚,百姓就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不畏惧他。尚贤上二、墨子
7、的思想学说(四)尚同(四)尚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人们的想法不同,就会发生冲突与争斗。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就是全社会用一张嘴说话,用一个大脑来说话。具备非凡才能的人做“天子”。爱民的天选择贤德的人做天子,天子再选贤德的人做三公(太傅、太师、太保)和诸侯。逐级往下选,乡里的官吏也由贤人担任。这就是“尚同”,即“上同”。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的政治体制。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五)节用(五)节用衣:满足御寒和蔽体食:生存与强健身体(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住:居住、遮蔽风雨行:全固轻利、任重致远女子:“当今之主”把大批妇女据为己有,导致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五)节用(
8、五)节用节葬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使士大夫行此,则必不能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二、墨子的思想学说(六)非乐(六)非乐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墨子非乐中从乐器制造,演奏,欣赏三个方面非之。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七)天志(七)天志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於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我欲福
9、禄而恶祸祟。若我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於祸祟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墨子天志上二、墨子的思想学说(七)天志(七)天志且吾言杀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杀不辜者谁也?则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则天也。若以天为不爱天下之百姓,则何故以人与人相杀,而天予之不祥?此我所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墨子天志上二、墨子的思想学说(八)明鬼(八)明鬼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
10、。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明鬼下墨家与儒家对鬼神的态度:公孟子认为,没有鬼神,君子也必须学祭祀,墨子反驳说:“执无鬼而学祭祀,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网也”。墨子公孟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一)逻辑学(二)科技成就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一)逻辑学(一)逻辑学(名实关系)黑和白之名,即使盲人都知道,但是把黑和白的东西汇在一起,盲人就分不清了。仁和不仁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将“仁”和“不仁”的行为汇在一起,天下的君子就未必能分清楚。“名”是语言世界的符号,“实”是经验世界的具体存在。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一)逻辑学(一)逻辑学(检验真理的标准)三表法
11、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非命上历史,民本,实用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二)科技成就(二)科技成就科技成就:力学,光学,数学。最早提出了数学上的“十进位制”。最早论述了物理学上的弹性力学和物质不灭定律。墨家对力学的论述几乎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内容完全相同。地球是悬浮在宇宙中的一个天体、自转不息的伟大思想。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二)科技成就(二)科技成就墨经系统地研究了影的本质、
12、重影,以及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放射、光源、物距与成像大小的关系问题,此外还涉及到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原理等八个光学问题。三、墨学的逻辑及科技墨家颇具科技实业救国的意味。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指出:“墨家在努力建立一种可以作为实验科学基础上的思想体系”,充分肯定了墨家的科技成就。四、墨子和墨家的影响(一)兼爱儒家的仁爱(二)侠义儒家的义四、墨子和墨家的影响(一)兼爱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把普遍的爱作为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因为现代世界在技术上已经统一,但在感情方面还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普遍的爱,才是人类拯救自己的唯一希望。”四、墨子和墨家的影响(二)侠义墨侠:鲁迅先生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墨家的和平主义与以暴制暴思想从农民起义看墨家思想的影响荆轲刺秦王思考题1.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2.墨家学说的当代价值医学资料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