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7 ,大小:578.50KB ,
资源ID:29365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9365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标准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标准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项目类别: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项目代码:3210231122011年江苏省宝应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宝应县农业资源开发局宝应县财政局3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四、项目效益3五、组织领导和管理5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7一、自然概况7二、社会经济状况9三、基础设施10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一、项目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17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17二、供需平衡分析

2、17三、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25四、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26五、灌溉水质分析27第五章 规划设计28一、指导思想28二、选项原则29三、建设标准31四、建设规模34五、规划布局35六、最佳方案选定35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37一、开发任务37二、建设内容37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4一、投资估算44二、资金筹措方案54三、资金使用和管理54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56一、经济效益56二、社会效益58三、生态效益59四 经济评价60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62一、组织机构设置62二、实施管理62三、运行管理

3、与维护63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64一、环境现状分析64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64三、对策与措施65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66一、可行性研究结论66二、问题与建议66附 录68一、附表68二、附图68三、其他附件68第一章 项目概要2011年江苏省宝应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国农办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指出,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

4、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机制的客观需要,因此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有关农业和粮食工作政策要求,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恢复水稻生产确保口粮自给为重点,严格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优化生产布局,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把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作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根据

5、国家、省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和政策,实施“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标准粮田,对提高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鲁垛镇和柳堡镇位于宝应中东部,向阳河、营沙河、芦范河穿境而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8.59万人,耕地面积11.66万亩,为稻麦两熟种植区,水稻、小麦是该镇的大宗优质稻麦和主体粮食作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1.41万亩、小麦11.18万亩,全年生产稻谷6620万公斤、小麦4735万公斤。根据三年总规划,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在鲁垛镇实施0.4万亩,柳堡镇0.9万亩,涉及鲁垛镇的三

6、新村、监青村和柳堡镇的建设村、王通河村、寿林村,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由于缺乏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低。为实现该镇粮食高产、稳产、安全生产,促进区域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根据国家宏观及产业政策、规划要求,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农田的地力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提升稻麦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其迫切与需要。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项目区位于宝应县鲁垛镇和柳堡镇,紧邻安大公路,区域范围主要在向阳河以南、安大公路东西两侧,主要涉及鲁垛镇的三新村、监青村,柳堡镇的建设村、王通河村、寿林村。总耕地面积1.3万

7、亩,属于农田基本保护区,整个区域集中连片(见附图1),开发规模效益明显。项目将围绕该县的优势主导产业优质稻米产业进行总体规划,着力培育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调整农业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打造1.3万亩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开挖疏浚渠道39公里,修建泵站27座,各类渠系建筑物1744座,防渗渠道28.1公里;新建机耕路长度20.5公里;建设农田防护林网植树3万株;围绕项目区优质水稻产业发展需要,推广新技术8项,推广面积1.3万亩。整个项目将在2012年5月底实施完成。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171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560万元,在财政资金

8、中中央资金78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663万元、县级配套117万元,目前宝应县政府已落实专项资金以保证配套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项目总投资中水利措施投资1203.6万元,农业措施投资369万元,林业措施投资60.0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投资40万元,项目管理费27.8万元,工程管护费15.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56万元,折合农民投工投劳累计5.2万工日,主要用于项目区开挖疏浚渠道、机耕路修筑、四级渠整理,田间道修筑,土地平整等。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项目区的筹资投劳全部由项目区的农户负担,并予以公示。四、项目效益(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过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使粮食产量每亩提高100公斤以上

9、,亩增产值290元,亩节约成本4.7元。项目区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来一家一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用以进行农业招商,农民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可以作为工人为招商项目工作,获得工资报酬;因灌溉渠实现硬质化,节约灌溉用水,耗电将大幅度下降,农业成本将明显降低。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将有力地促进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单产、增加总产,确保粮食安全。项目实施主要围绕优质稻米和有机稻米产业建立生产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原料;项目区内生产的优质稻米,全部作为市级龙头企业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的原料来源,在项目区全部实行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增加农民收入

10、,确保粮食安全;项目区机耕路的铺设,便于机械作业,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益,方便大户承包,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解放农业劳动力320多人,促使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推广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及进行技术培训,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有利于该地区干群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壮大优质稻米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域农业发展。(三)生态效益项目区建设将重点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与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逐步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同时积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改善。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减少因焚烧产生

11、的大气污染。节水措施的实施,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基地上,还可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改善示范区的生态小气候,保证示范区的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湿地保护区建设。五、组织领导和管理(一)组织机构设置本项目由宝应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处组织实施。为更好的保证项目实施,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各涉及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支农资金的整合,自筹资金的筹集,人力、财力、物资、设备的调配和各项后勤保障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程实施组、资金管理组,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并由县农业开发工程质监组负责工程的质量监督,江苏汇诚投资咨

12、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审计监督,达华管理集团负责对所有土建工程进行监理。同时为了更加便于项目的实施,乡镇都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具体分管同志和各涉及村的支书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进行协调,并做好对村民的解释工作,对项目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 (二)落实县级配套本项目地方配套资金780万元,其中县级配套117万元。为了保证县级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由县政府通过预算配套,确保项目区的建设标准。(三)实施管理项目从立项、实施到验收交付使用,由领导小组负总责,由宝应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实施过程中将推行项目建设法人制、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标

13、制、监理制、县级报账制。在申报、立项、建设和完工各个阶段履行公示程序,使项目建设全过程纳入规范管理。(四)运行管理项目实施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登记,分别交由乡、村、组集体管护,明确管护主体,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积极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将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改革方案,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途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促进各项管护措施落在实处。71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范围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扬州市北部,东经1190711943,北纬33023325。北与淮安市紧邻,东与盐城市、建湖县及兴化市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

14、西与金湖县、洪泽县隔湖相望。县城距省会南京市直线距离约135 km,有京沪、宁通高速公路直达。全县东西长52.4km,南北宽41.5km,面积为1467.48km2。项目区位于宝应县中东部的鲁垛镇和柳堡镇内,紧邻安大公路,主要范围在安大公路东西两侧,向阳河以南,芦范河以北,主要涉及鲁垛镇的三新、监清2个行政村和柳堡镇的建设、王通河、寿林3个行政村。项目区内总土地面积1.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3万亩。(二)水文气象项目区位于宝应县运东地区,临近芦范河、向阳河、营沙河等主要灌排水系,区内水网密布,上游水源来自京杭大运河,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势低洼,地面径流较小,夏

15、季雨水易造成滞涝现象。项目区潜水层为第四纪全新统松散岩土类孔隙含水层,为里下河滨海平原孔隙地下水系。上部地下潜水深度0.5-1.5m,水质良好,无明显漏斗区。因此,项目区有着优越的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风向随季节转换,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常年风向以偏东风最多,历年平均风速3.7m/s。常年平均气温14.4,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2,极端最高温度为39.3,极端最低气温为-16.9,平均无霜期218天,年度平均相对湿度为79%,全年日照数平均为2188.2h。年平均降水量为958.5mm,夏季蒸发量

16、占全年的37%,冬季占11%,年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常年梅雨期约20天左右,一般在6月19日7月8日,梅雨期降水量平均200mm。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丰沛,霜期不长等特征。在稻麦灌浆结实期,日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十分有利于优质粮食生产。(三)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形平坦,地面真高为1.7米左右,土壤为二合土,是湖积冲积过渡母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氮0.17、碱解氮140ppm、含磷0.13、速效钾150ppm、PH值7.5。(四)水资源项目区紧靠安大公路并分布于安大公路东西两侧,内有芦范河、营沙河、向阳河等主要河流穿过,上游水源来自京

17、杭大运河,水资源十分丰富。经环保部门取水化验测定,水质好于国家二类饮用水质标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十分稳定。该区域属里下河水系,原河道不成系统,后经多年水利建设形成了河渠组合的灌排系统,排水主要通过宝射河入东海。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平均年径流为165mm,径流总量2.42亿m3,年际间变化大,人均地表水资源量1650mm/年,可用地表水资源量720mm/年,亩均地表水资源量562mm/年,可满足工农业用水。境内地下水资源水量较丰富,水质较稳定。(五)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内土地面积1.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现有有效灌溉面积0.7万亩,全部属提灌区。区内主要为渍涝型,有废弃垛地

18、、荒地、老河、老沟、老窑地及坟地,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新增耕地和提高现有耕地生产力的开发潜力大。(六)自然灾害对项目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连阴雨、大暴雨、台风、高温热害等,其中以台风和暴雨引起的涝灾影响最大。二、社会经济状况(一)人口及劳力项目区总人口1.20万人,农业人口1.12万人,农业劳动力0.81万人。(二)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耕地1.3万亩,项目区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稻麦两熟粮食生产为主,种有少量油菜,是本地区农民生活和收入的基本来源。但土地生产力不高,产出率仅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90%。而项目区内所能使用的排灌站多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排灌设备动力严重老化

19、,平均月降雨量80mm,项目区内涝渍灾害的现象常有发生。农区内灌溉多由小型临时水泵抽水,渠道没有硬质化,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三)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年产粮食1100万公斤(其中水稻每亩单产540公斤,小麦每亩单产398公斤),油菜年产49.5万公斤。项目区耕地的翻耕、开沟、灌溉、排涝等主要农艺过程基本实现机械作业。小麦的播种、植保、收脱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除插秧外,其他生产环节也基本机械化。全区的粮食种子都由县种子公司统一供种,各村有农业植保队伍,实行有偿服务,产品收购由宝泰米业有限公司向农户收购。(四)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项目区所在的鲁垛镇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282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

20、54万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91元。柳堡镇2009国内生产总值为10527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62万元,农业总产值为424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88元。(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该区域已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到全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区,我县支撑整个项目区的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农业技术人员226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48人,助理农艺师51人,全区农民拥有绿色证书的达1156人。同时,项目区内水稻生产水平较高,肥床旱育、群体质量栽培、平衡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应用普及,项目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较高。三、基础设施(一)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

21、、水土保持等)项目区内主干河流,包括芦范河、营沙河、向阳河等,各种生产河15条,由于未能经常清理,淤塞较为严重。项目区大型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但缺乏骨干排涝泵站等建筑物,汛期田间积水难以排出。(二)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由于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田间建筑物严重缺乏,现在使用的田间设施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田间交通、水利设施明显老化,灌排水系不畅,现有的桥梁为老式平板桥,长年失修几近危桥;涵闸老化严重,已出现漏水现象;泵站破损严重,水泵均为老式的6寸强排泵,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小麦的播种、植保、收脱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除插秧外,其他生产环节也全

22、部机械化。全区的粮食种子都由县种子公司统一供种,各村有农业植保队伍,实行有偿服务,产品由宝泰米业有限公司向农户进行订单收购。(四)交通与电力项目区外部交通条件较好,紧邻安大公路,但项目区内机耕道路条件较差,多为土路,遇雨天会严重影响农用机械下田作业。电力设施方面,项目区内现有电力线路约26公里,可满足新建泵站的电力需求。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一)自然因素(1)灾害天气 对区域内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连阴雨、大暴雨、台风、高温逼热,其中以台风和暴雨引起的涝灾影响最大。(2)可利用资源丰富,但投入不足 区域内人均耕地

23、面积较多,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土地垦殖率高,但由于长年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有机质含量从2.85%下降到2.2%。(3)灌排水系不够完善 该区域地处苏北里下河洼地,项目区域内排水不够好,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排系统,易受涝灾影响。(4)农业结构有待调整 结合市场、自然这两方面因素,现有农业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农业生产主要为常规稻麦生产,布局分散,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示范区的要求,逐步发展有机水稻等生产。(二)社会因素小农经济思想仍然占据一定位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学种田的水平不高。(三)技术因素科技水平不高,信息不够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措施和科学方法的全面落实和

24、推广。(四)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投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改善当地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项目实施后对于当地粮食产量的提升将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二)是加大培育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的需要项目区具有良好的稻作生产的基础条件,具有发展优质稻米和有机稻米产业的现实潜力。通过项目区建设,不仅能提升项目区的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水平,而且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项目区是典型

25、的农业区,农业产值在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项目建设,提升耕地资源的产出效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吸引生态农业种植项目落户,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明显的推动作用。项目区农民非常盼望能得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大力支持。(四)是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宝应县是农业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全力配合下,在运西打造了10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009年在沿安大线区域又规划了2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落实势必能推动我县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区经过专家研究论证,该区域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开

26、发土地治理项目”具有特别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靠大量进口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的有效供给,才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供的新情况、新问颗、新要求,为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

27、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农村水利等重点工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项目的实施,能极大地改善与提高粮田防灾抗灾能力,有效提高粮田基础地力水平;项目的实施,也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具备优越的资源条件江苏省宝应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地区,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项目区处于亚热带边缘,光热资源较好,常年日照量2180小时左右,日照49%左右,年太阳辐射量11

28、0千卡/cm2左右。项目区水系为浅水型湖泊,水体生物丰富,底栖动物120多种,浮游植物百余种。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好,重金属Cr、Pb、As、Hg值等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粮食)产地环境标准指标,区域周围主要为水面包围,相对封闭,是开发有机稻米的理想区域。(三)技术力量雄厚该区域已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到全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区,我县支撑整个项目区的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农业技术人员226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48人,助理农艺师51人,全区农民拥有绿色证书的达1156人。同时,项目区内水稻生产水平较高,肥床旱育、群体质量栽培、平衡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应用普及,项目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较

29、高。(四)全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迅速宝应县是全国产粮的大县,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中国荷藕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宝应县始终坚持生态建县战略,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荷藕原产地域保护、首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等称号。2005年,经省政府同意,由省农林厅、环境保护厅和农业资源开发局批准,宝应县成立了扬州市唯一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已形成有机食品基地36个,有机稻米种植面积近10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8个,绿色食品品牌32个。随着安大线宝应段的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计划沿安大公路打造新的农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20万亩,本项目即

30、在园区的总体规划内。(五)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项目区林木覆盖率16%,并被扬州市列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几个镇申报“江苏省生态示范镇”已有3年,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水、土、粮的取样检测和近5年来的社会经济活动材料的汇总以及集镇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工作,“江苏省生态示范镇”的审批指日可待。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宝应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属于宝应庆丰灌区,该灌区总面积12.5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1.3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0.8万亩,油菜种植面积0.5万亩,水生植物种植面积1.26万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

31、966毫米。灌区水源为京杭大运河,灌区共有三条干渠,其中朱马干渠设计流量为14.5m3/s,劳动干渠设计流量为14.7m3/s,新民干渠设计流量为5m3/s,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朱马干渠和劳动干渠。灌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365mm,径流总量2.42亿m3,年际间变化大,变差系数0.75。里下河地区人均地表水资源量1650m3/年,可用地表水资源量720m3/年,亩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62m3/年。项目区潜水层为第四纪全新统松散岩土类孔隙含水层,为里下河滨海平原孔隙地下水系。上部地下潜水深度0.5-1.5米,水质良好,无明显漏斗区。项目区平水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777.8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32、720万m3,地下水资源量57.8万m3(扣除两者的重复部分)。二、供需平衡分析由于项目区灌溉面积不大,不具有代表性。本次规划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情况,水资源平衡分析资料选取所在灌区的水文资料,有些来水量和用水量按照面积进行分摊计算,从而对项目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分析。选取2008为现状水平年,取年2011年为设计水平年。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采用长系列法与代表年法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不同保证率的供用水量选取不同保证率的代表年型。根据灌区40年(1967-2006年)降雨资料进行经验频率计算并适线,适线结果见表4-1。以年雨量为主选取的50%(平水年)、75%(中等干旱年)和95%(特殊干旱年)代

33、表年分别为1976年、1998年、2002年。现状年为2008年,2008年实际年降雨量952.0mm,与50%年份来水相当。(一)可利用水资源量1、本地径流可利用量(1)降水量:据雨量观测系列大于40年的雨量站资料进行频率计算,得雨量的统计参数如表4-1。表4-1 雨量统计参数表项目均值(mm)CvCs年雨量997.00.240.48依据分析的年雨量频率曲线,求得不同频率的年雨量和汛期雨量如表4-2所示。表4-2 不同频率设计雨量成果表年型年雨量(mm)汛期雨量(mm)2008年现状实际952.0574.3平水年(P=50%)997.1547.1中等干旱年(P=75%)827.5408.9特

34、殊干旱年(P=95%)638.1259.2(2)当地径流量沿运灌区无系统的河川径流量实测资料,根据降雨资料推求地表水资源量,将地貌分成水面与水田和旱地两大类,分别计算。(1)水面与水田径流量 或 式中,R水面为水面径流量(mm),P为降水量(mm),E水面为水面蒸发量(mm),E水田为水田蒸发量(mm)。(2)旱地径流量采用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中分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推求。式中,R旱地为旱地径流量(mm);为前期影响雨量(mm),、为产流计算参数。=20mm,=110mm。根据当地产流分析,降雨频率50%、75%、95%代表年的径流可利用率分别为0.45、0.55、0.6;达到设计水平年后,由于

35、河道疏浚、泵站的建设等工程措施建设,可显著提高本地径流可利用率。灌区降雨径流统计参数表4-3,不同年型的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如表4-4所示。表4-3 项目区降雨径流统计表频率50%75%95%年雨量(mm)977.1827.5638.1年径流深(mm)420.2306.2204.2年径流量(万m3)457.5333.5222.4表4-4 灌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表年 型地表水资源(万m3)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万m3)2008年现状实际445.8200.6现状水平年平 水 年 (p=50%)457.5205.9中等干旱年(p=75%)333.5183.4特殊干旱年(p=95%)222.4133.4设

36、计水平年平 水 年 (p=50%)457.5226.5中等干旱年(p=75%)333.5205.4特殊干旱年(p=95%)222.4151.43、过境引水利用量过境水是本灌区的主要灌溉水资源,京杭大运河及射阳湖和广洋湖是庆丰灌区引用的过境水,其水资源主要经头渠首引京杭大运河水灌溉,灌区共有三条干渠,其中朱马干渠设计流量为14.5m3/s,劳动干渠设计流量为14.7m3/s,新民干渠设计流量为5m3/s,各种保证率时的可引用水量一方面受京杭大运河水位及渠首引水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要受到取水许可及省水利厅水资源平衡分配量的限制;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取水许可量,当引水能力小于

37、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实际可引水量。达到设计水平年时,由于渠道的疏浚及提水泵站的建设,项目区引外水量也有所增加。项目区引水量表见表4-5。 表4-5 项目区引外水利用量表 单位:万m3年 型项 目2008年现状实际平水年(p=50%)中等干旱年(p=75%)特殊干旱年(p=95%)庆丰灌区5-9月引水量8076.458393.828192.38034.98现状水平年引外水量714.7742.8725.0711.1规划水平年引外水量853.9833.7817.84、地下水可利用量潜水层地下水资源量,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灌溉入渗补给量,河湖库渗漏量等,其中主要的是降雨入渗补给量。平原地区土

38、层厚,地面坡度平缓,河床切割线,地下水主要以潜水蒸发开式排泄,只有很少部分由河道排泄。因此,平原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主要是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的降雨入渗补给量(即天然资源量)。降雨入渗补给量的计算式:式中,P雨为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3);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无因次);P为降雨量(mm);F为旱地面积(km2)。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按包气带土壤岩性而异,随雨量和地下水埋深而变。参照江苏省浅层地下水资源分析成果,根据宝应市各片的土壤岩性和地下水埋深情况,选定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值为0.15。据以推算得各代表年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见表4-6。地下水可利用量主要由利用能力决定。项目区除了乡镇企业和畜禽养殖用水使用地下水

39、外,一般不用地下水,地下水可利用量依据现状使用情况33万方取值,到设计水平年时不增加地下水利用量,维持现状33万方不变。 表4-6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表 单位:万m3年型灌区地下水资源量项目区地下水利用量2008年实际764.7833现状与规划水平年 平水年(p=50%)799.6933中等干旱年(p=75%)704.633特殊干旱年(p=95%)520.38336、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计算本报告中水资源总量是指在天然状态下某种保证率的水资源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可以利用的上游来水量(引水量),但要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部分。由于项目区相对较小,加上本地地势平坦,对灌溉回归水利用少,所以不考虑

40、灌溉回归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容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一次性水量。在求出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后,扣除二者间的重复利用水量,即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由于在地下水可利用量计算中未计及渠系渗漏和灌溉入渗补给量,因而本次计算无重复利用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统计表见表4-9。表4-9 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统计表 单位:万m3 水平年年型地表水可利用量引外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可供水量合计2008年实际P=50%200.6714.733948.3现状水平年P=50%205.9742.833981.7P=75%183.4725.033941.4P=

41、95%133.4711.133877.5规划水平年P=50%226.5853.9331113.4P=75%205.4833.7331072.1P=95%151.4817.8331002.2(二)用水量计算用水部门不同保证率用水量是指在某种生产条件下,遇到不同频率的雨情、水情、旱情,各用水部门需要的水量。本灌区主要考虑农业用水,而农业用水则与自然界的水文气象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农业灌溉用水一般是由灌溉制度,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计算的。1、农业用水量要计算农业用水量,首先要制定各种代表年下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根据灌溉制度计算而得的灌区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表4-10。 表4-10 灌区主要作物净灌

42、溉定额成果统计表 单位:m3/亩作物种类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花木及其它50%363.551.783.418233.675%450.72.913224050.895%530.195.314828284.42008年和2011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表4-11。根据作物布局及用水量、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0.63,规划水平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0.70,可得到净灌溉用水过程和用水量。农业总用水量(见表4-12)。 表4-11 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表 单位:万亩作物种类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花木及其它现状水平年1.31.00.300规划水平年1.31.10.200 表4-12 项目区农业用水量汇总表 单位:万m3年型P=

43、50%P=75%P=95%现状709.40899.821609.222011年685.69871.931039.212、非农业用水量非农业用水量主要为灌区内工业用水,村镇居民生活用水及牲畜用水。本灌区工业及生活用水基本不用地表水,主要取用地下水。供水方式为城镇集中供水,有条件的村也可集中供水,集中供水水源为深层地下水,集中供水量占用水量的比重不大,大部分生活用水取自浅层地下水。灌区现状工业用水90.4万m3。生活用水167.17万m3,其中农村居民生活及牲畜用水122.84万m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44.17万m3。为改善生态环境,考虑环境用水量70万m3,合计非农业用水量327.57万m3,按

44、土地面积折算,项目区非农业用水量为33.32万m3。现状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为107 l/d,据“21世纪中国水供求”提出的增长率为6%, 2010年城镇生活用水定额125 l/d, 2010年农村生活用水定额110 l/d,预测2010年非农业用水量为379.74万m3,按土地面积折算,项目区非农业用水量为38.63万m3。三、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应考虑到各种可用灌溉水量,灌溉水源中没有使用地下水,地下水主要被用作非农业用水。项目区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如表4-13所示。表4-13 项目区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m3年 型项 目

45、水资源量平水年(P=50%)可利用水资源量989.94总用水量742.72余(+)缺(-)水量247.22中等干旱年(P=75%)可利用水资源量945.14总用水量933.14余(+)缺(-)水量12枯水年(P=95%)可利用水资源量894.58总用水量1642.54余(+)缺(-)水量-747.96据以上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表可知,现状工程状况,用水保证率为75%。四、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如表4-14所示。表4-14 设计水平年(201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m3年 型项 目包含外来水资源量平水年(P=50%)可利用水资源量989.94总用水量725.68余(+)缺(-)水量264.26中等干旱年(P=75%)可利用水资源量945.14总用水量911.92余(+)缺(-)水量33.22枯水年(P=95%)可利用水资源量894.58总用水量1079.20余(+)缺(-)水量-184.62据以上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经内插可知,2010年用水保证率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