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侦测学生前概念,有效侦测学生前概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王思锦.7第1页一、什么是一、什么是“前概念前概念”我们把学习者在接收正式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生活中经过长久经验积累与自我学习而取得一些感性印象,积累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经验称为“前科学概念”或简称“前概念(preconceptions)”第2页二、了解学生二、了解学生“前概念前概念”意义意义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出难易适度教学活动。恰当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主动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基于他们已经知道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了解。“太轻易任务使人厌烦,太难任务又会令人产生挫折感。”帮助教师尽可能充分做好课堂预设,提
2、出对应课堂教学策略,为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做好准备。第3页三、侦测学生三、侦测学生“前概念前概念”方法方法访谈问卷调查试验活动 前测前测要遵照以下标准: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2.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3.问题要有一定开放性第4页四、有效侦测学生前概念课例四、有效侦测学生前概念课例课例1蚂蚁教学重点:认识蚂蚁外形特点 第5页1.你见过蚂蚁吗?仔细观察过吗?2.画一只蚂蚁3.选出不一样动物,说出为何。前前 测测第6页前前 测测 分分 析析第7页画蚂蚁中出现错误画蚂蚁中出现错误错误举例错误举例二二37人人三三39人人四四37人人身体分为两节或四节身体分为两节或四节524头胸腹百分比错误262018把腹部写
3、成尾部、屁股把腹部写成尾部、屁股14710把胸部写成腹部、肚子、脖子把胸部写成腹部、肚子、脖子1968足位置231621足数量(多条)1838足形状(没有分节、像人脚)211217触角形状触角形状14108没有画触角没有画触角11814加上想象(微笑、眼睛等)加上想象(微笑、眼睛等)212121第8页3.选出不一样动物,说出为何。二(二(37人)人)三(三(39人)人)四(四(37人)人)选择选择正确正确924.3%2360.0%1437.8%理由理由正确正确38.1%1025.6%38.1%第9页科学概念声音是由发声物体振动产生前测目标学生对发声原理固有认识在概念建构过程中存在困难紧紧围绕教
4、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例2声音是怎样产生第10页前测问卷前测问卷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你认为这些乐器声音是怎么产生?乐器名称乐器声音是怎么产生弦琴鼓锣弹、拨、摩擦敲击、拍打敲击、碰撞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问题有一定开放性问题有一定开放性第11页 前测结果分析与教学策略前测结果分析与教学策略37名学生中:26人认为声音产生原因主要是使物体发声动作(摩擦、碰撞等);8人关注发声物体本身现象(震动、摆动、振动等)共;同时关注到动作和现象1人;完全不知道1人;和声音传输混同1人。数据统计数据统计第12页可见,大部分学生关注是使物体发声动作(摩擦),对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不清楚。怎样设置教学步骤,
5、将学生关注力放怎样设置教学步骤,将学生关注力放在发声物体上,是一个关键。在发声物体上,是一个关键。第13页对学生数据分析发觉,即使能注意到发声物体运动,也主要集中在弦琴弦琴这种能观察到显著振动物体上,对于鼓鼓这种不能观察到显著振动物体注意力还是放在使物体发生动作上。所以本课教学步骤先引导学生观察单弦单弦琴琴再观察鼓鼓,最终是音叉音叉,并把这三样物体联络起来,最终认识到声音是振动产生。第14页摩擦敲打弹拨撞击思维特点振动 本质本质表象表象第15页 课例3 水和水蒸气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过程叫蒸发蒸发水蒸气变成水过程叫凝结凝结您会怎样做前测?第16页前测问卷:调查学生前概念水平前测问
6、卷:调查学生前概念水平1.晾在阳台湿衣服会干,衣服上水去哪儿了?这种现象叫什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现象吗?蒸发前测前测要遵照以下标准:要遵照以下标准:1.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2.2.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3.3.问题要有一定开放性问题要有一定开放性3.装冰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小水珠是从哪儿来呢?凝结凝结2.你知道水蒸气是什么样子吗?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白气”,“白气”是什么呢?水蒸气水蒸气第17页 蒸发蒸发 水蒸气水蒸气 凝结凝结正确正确错误错误含糊含糊第18页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水蒸气水蒸气特点,设计有针对性试验,让学生经过试验发觉自己认知上存在问题,修正自己错误
7、。学生对凝结凝结发生原因知之甚少。经过有针对性试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一现象经过有层次观察活动不停寻找新证据,形成新认识教学起点、教学重点教学起点、教学重点活动设计、教学策略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学生学生研究研究教学策略第19页水烧开时冒出白烟水面上升腾白雾水蒸气是热错误概念、学习困难第20页课例4 光反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认识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输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知道反射光线沿直线传输,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改变而改变。您会怎样做前测?第21页前测前测1 第22页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前测前测2第23页题号形式测试目标1画图展现学生对光传输认识2画图了解学生对于平面镜等物体能改变光传输方
8、向认识3简答了解学生是否知道光反射确实切名称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光反射关注前测前测3第24页前测问卷前测问卷1太阳光是怎样照到电线杆?请画出电线杆影子太阳光是怎样照到电线杆?请画出电线杆影子形成过程,简单写一写为何会形成影子。形成过程,简单写一写为何会形成影子。2.怎样让光照亮两本书?(能够借助其它物体)怎样让光照亮两本书?(能够借助其它物体)3.淘淘在上科学课时用手表把太阳光晃到天花板上,淘淘在上科学课时用手表把太阳光晃到天花板上,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点,全班哄笑。老师先批评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点,全班哄笑。老师先批评了他,接着问他这种现象叫什么?了他,接着问他这种现象叫什么?请你替淘淘往返
9、答:请你替淘淘往返答:_。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现象吗,它是怎么发生?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现象吗,它是怎么发生?_。第25页前测结果分析及相关教学策略前测结果分析及相关教学策略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被试某校五年级3班学生,一共31人,有效问卷31份。详细分析以下:题目题目11从对光传输认识、对光传输方向认识、绘制光路图情况这三个角度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96.8%学生用直线表示了光线,表明学生已经具备了光沿直线传输这一认知基础;90.3%学生关注光传输方向,其中74.2%学生能够正确表示光传输方向;全部被试学生都有意识地规范光路图,有科学统计意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光路图绘制方法;第26页题
10、目题目2 61.3%学生能利用反射完成照亮两本书任务,大部分学生处理这个问题能力比较强,近半数学生选取了平面镜帮助完成任务,22.6%学生选取了平面镜以外物体完成任务,这表明学生对于一些物体能改变光传输方向并不陌生,他们中很多人都有镜子能改变光传输方向经验,这是学生熟悉情境;67.7%学生能够推测出光反射过程,关注了光传输方向改变,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系。第27页题目题目3 过半数学生能正确说出这种现象名称3.2%学生把反射和折射这两个名称混同61.3%学生有类似经验,大多数学生对光反射现象都关注过,其中16名学生说出了其它物体能反光。第28页2以往教学经验经过分析以往教学
11、中学生试验统计单,发觉学生关发觉学生关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角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角度度。经过了解发觉,学生在数学课上正在学习角度相关问题,这是一个良好契机。学生关注角度,设法经过结构化试验活动让学生去了解入射光线角度与反射光线角度关系。第29页3 3结论结论经过分析发觉,学生对于光反射现象还是比较熟悉,有一定经验基础。五年级学生对光反射认知状态分为三个层次:(1)知道知道 知道平面镜等物体能反光(生活经验)知道光是沿直线传输 (2)不清楚不清楚 光反射(名称)反射光线也沿直线传输(3)不知道不知道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系 光(束)反射真实过程第30页4问题与策略(1)教材安排学生“照亮目标”活
12、动,能帮助学生体验到光反射过程体验到光反射过程,但对光反对光反射规律没有深入研究射规律没有深入研究。前测显示学生对光反射现象比较熟悉,很多学生能说出这种现象名称,学生对反射认识基于经验,学生无法亲眼见到光线,对反射过程研究没有形象思维支撑。第31页(2)光反射这种现象学生是知道,为了提升课堂有效性,设计击中“移动靶移动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系,并经过画图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进行研究。同时借助“神奇液体神奇液体”帮助学生看到光束反射过程,看到反射光束随入射光束改变而改变,为学生研究提供实证。再经过“隐藏靶隐藏靶”射击游戏研究反射次数问题。接着经过一个小结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
13、再从应用和拓展等方面完善学生科学概念。这么一些结构性活动,展现给学生结构化信息,这么一些结构性活动,展现给学生结构化信息,让学生经历屡次画图,展现学生思维,为学生搭让学生经历屡次画图,展现学生思维,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促使学生经验结构化。建脚手架,促使学生经验结构化。第32页前概念前概念技法和能力水平技法和能力水平兴趣兴趣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技能基础技能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年纪特点年纪特点知识基础知识基础社会经验社会经验地域差异地域差异表现能力表现能力读懂学生读懂学生才能提升才能提升课堂实效课堂实效第33页五、前测中存在问题五、前测中存在问题“前概念”这个名词在我国学者中是近十几年才开始关注,而且较
14、少研究和使用。所以在教师层面,没有更多可借鉴理论和经验。伴随近几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和教学评优活动开展,我区教师普遍含有了做教学前测意识,不过还不太得法,不论是在前测问卷设计还是在前测结果分析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为例,简明分析前测中存在问题。第34页1前测问卷设计问卷设计是做教学前测瓶颈。教师学科素养和对课程了解影响着他们能否找到恰当切入点,设计出没有任何暗示又难易适中、能够引发学生充分表示问题。有2位教师分别对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作了前测,她们都只用了一道测试题:教师1:你见过盐放到水里现象吗?能描述一下吗?(用你喜欢方式,能够文字说明,也能够画图说明)教师2:你认为何
15、是溶解?第35页2前测结果分析前测能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最关键是对前测内容准确无误地分析。师:你说盐放到水里“没了”,是指盐不在水中了吗?生:不是,盐还在水里。师:那你为何说“没了”?生:因为看不见了。师:既然看不见了,你怎么判定盐还在水里?生:水变咸了。第36页六、科学设计前测问题,提升侦测学生六、科学设计前测问题,提升侦测学生前概念能力前概念能力要克服以上前测中存在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学习一些先进、科学命制前测题目标方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教育工作者利用二段式多二段式多项选择题项选择题(two-tier multiple choice instrument)测评学生错误概念,取得了很好
16、效果。这对我国教育工作者含有相当大借鉴意义。第37页1.什么是二段式多项测试题二段式多项选择题由两段组成,每一段都是多项选择,包含题干和备选项。第一段备选项通常有两个或者三个;第二段是学生做出第一段选择原因备选项,普通有三个或四个,其中有一个是正确,其余都是错误。错误选项往往来自试点研究中学生给出错误回答,即错误概念。第二段最终一项通常为空格,供学生自由作答。第38页例:把少许食盐放入水中会怎样?()(1)融化(2)沉淀(3)溶解我回答原因是:().盐比较重,会沉在水底.盐颗粒变小,均匀分散在水中.盐变成液体与水混合在一起.其它原因:。学生要在第一段备选项中选择一项,然后在第二段中选择自己之所
17、以这么回答原因。假如学生对原因备选项有不一样意见,则能够在后面空白处写出自己这么选择原因。这么做能够让学生提供真正原因,真正测评出学生头脑中错误概念。第39页2.二段式多项测试题对我国教学评价启示(1)错误概念是一个教育资源 统计学生前概念统计学生前概念(2)必须深究错误概念根源 研究概念转变策略研究概念转变策略第40页 3.设计好每个单元前测问卷,侦测学生前概念,提升教学实效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把握学生前概念意识。尤其是任职年限比较少年轻教师,仅凭经验难以判断学生前概念水平,那么教学精细化水平就决定着教学质量。在单元起始课对学在单元起始课对学生进行前概念侦测是精细化教学主要一环生进行前概念侦测是精细化教学主要一环。为此提议教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一套各单元前测问卷,最少对对应年级一个班实施全员问卷调查。经过对问卷认真系统地分析,准确判断群体学生前概念水平,并据此设计安排整个单元教学任务,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第41页再见!再见!第42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