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A W A L K D O W N T H E B O U L E V A R D.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下册第1页新课导入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理想社会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篇大道之行也。第2页文学常识“大道”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指政治上最高理想。“行”是施行意思。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能够生活在安定和平社会环境中,这么社会也叫大同社会。1、课题介绍:第3页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诵,读准字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货恶()wijmgunfnw第4页朗诵课文整体感知2、朗诵
2、,感知文意第5页朗诵课文整体感知3、全班齐读,读准停顿: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无须/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无须/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第6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能,讲信修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最高理想。为:是,表判断。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人、能干人选拔出来。与,通
3、“举”,推举,选举。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大道施行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把有贤德、有才能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第7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亲意动使用方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子】意动使用方法,动词,以.为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人。孤,幼而无父人。独,老而无子人。废疾,残疾人。男有分(f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第8页译读课文把握
4、文意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父母,不单抚育自己儿儿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人、老而无夫人、幼年丧父孩子、老而无子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第9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3)货恶其弃于地也,无须须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无须须为己。货恶(w)其弃于地也,无须须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无须须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现象(而要去收贮
5、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愿愿尽力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第10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4)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故:即“故是”,可译为“所以”“所以”“这么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而,词,表并列。偷窃乱贼而不作偷窃、造反和害人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用门闩插门。谓:叫做。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意思。这么一来,就不会有些些人搞阴谋,不会有些些人偷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第11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找出通假
6、字,写出本字并作简明解释。选贤与能()矜、寡、孤、独()2、文言知识积累“与”同“举”,推举,选拔“矜”同“鳏”,老而无妻第12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2)古今异义讲信修睦(古义:;今义:。)女有归(古义:;今义:。)外户而不闭(古义:;今义:。)偷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是谓大同(古义:。今义:。)培养修改女子出嫁归来,归属门户口,门户等害人偷东西人兴起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指儒家推崇上古时代政治制度宽敞敞道路代词“这”惯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第13页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故人不独亲其亲()(3)一词多义为天下为公()无须为己()亲故人不独亲
7、其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子不独子其子()不独子其子()名词使动使用方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儿儿女。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以为亲;动词,是介词,为了第14页研读课文问题探究1、依依据文义,全文能够分为几层?可分为三层:作者利用了总分总叙叙述方法。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无须为己。”详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第15页研读课文问题探究2、提问:“大同”社会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了解。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
8、天下是大家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人、能干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是社会组员间应该建立良好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预防争斗。第16页研读课文问题探究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无须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无须为己。第17页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高兴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初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你看:孟子、陶渊明、康有为、孙中山等等都在为这个目标实现努力着。如今,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就是对大同社会一个追求。你看,当代社会方方面面,无不表达出“大同”社会特征。第18页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用当代汉语翻译这篇文言文。第19页感激激各位聆听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