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关于首都712岁儿童“责任”概念自由描述的研究学 院年 级级 班专 业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20年月授人以渔能力为本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V页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学生承诺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果有违规行为和论文抄袭率达到30%以上,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查询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结果: % 指导教师承诺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
2、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姓名学号题目评价项目具体要求权重ABCDE调查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0.1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论文的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研究方案完整有序。0.2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
3、有价值的结论。0.2工作量及工作态度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0.2质量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试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0.2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独特见解。0.1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用黑色笔迹填写,不少于80字。指导教师签名:20 年 月 日说明:在“A、B、C、D、E”对应的栏目下划“”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
4、师学院名称专业名称论文题目所有表格需打印内容均为5号宋体题目来源实习实践( )理论研究( )一、基本任务与要求基本任务:通过论文及设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事系统的基本管理模块及功能进行实现,界面清晰明了,人机对话简单方便指导教师用黑色笔迹填写,字数为100120要求:设计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所学,对Visual Basic界面实现把握恰当,视觉效果很好;系统模块检索功能操作方便二、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1选题:20 年 月 日前2开题报告:20 年 月 日前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20 年 月 日前4完成初稿:20 年 月 日前5完成修改稿:20 年 月 日前6完成定稿:20 年
5、月 日前7答辩:20 年 月 日前摘 要责任感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主题,强烈的责任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以随机抽取的267名北京市7-12岁儿童为样本,采用儿童自由描述的方法实施。结果表明北京市7-12岁儿童责任概念包含八个要素,按提名频率高低降序排列分别是:事情/任务、角色/职务、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和质量。其责任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级发展趋势,表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由他律到自律的特点。关键词:儿童;责任概念;要素;发展目 录第一章 引 言1第二章 方 法2第三章结 果3第四章讨 论7结 论10致 谢11参考文献12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
6、论文) 第12页第一章 引 言责任感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主题,强烈的责任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深入广泛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儿童责任感是国家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者所提出的重要课题,因此,近年来对儿童责任感研究的重要性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以往关于“儿童责任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责任理论探讨和责任感教育培养方案设计两个方面,缺少对于儿童责任感发展的基础实证研究;且以往的研究方法多是从教育学和伦理学两个角度出发,忽视了责任感的心理因素,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层面上,采用实证的方法来探索儿童责任感发展的规律,以期为实践提供数据支持,为理论提供实证依据。责任认知是道德认
7、知的一个子范畴。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1。责任概念的掌握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从本质上决定了责任判断能力的发展和责任信念的形成,因此,本文将集中探讨儿童“责任”概念的发展。儿童的责任概念包含哪些要素,以及儿童的责任概念是如何随着年龄发展的,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下理由,研究采用儿童自由描述的方法:首先,迄今为止对于责任概念的界定或者由成人做出的,或者采用约定俗成的说法,尚不能代表儿童的责任概念,这就给对儿童实施针对性的责任教育带来困难,因此,探索儿童的责任概念须由儿童中来,从儿童的原始自我报告中
8、寻找其责任概念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其次,小学儿童都已经接受过相应的道德教育,其描述语言虽然有来源于成人指导和教育的成分,但在儿童毫无准备的前提下,在自由宽松的访谈环境中,这些自由描述可以认定为已经被儿童同化的概念,能够真实反映儿童责任概念的真实特点。 当儿童描述的特定词出现频率很高时,我们就推测这个词所描述的要素对于该阶段儿童的责任概念可能十分重要,因此,词汇出现的频率是儿童责任概念特点是否典型的指标2。第二章 方 法(一)被试的选择在北京市随机抽取了两所小学,在所抽取的两所小学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5人构成访谈样本。有效样本的构成如下表1所示。表1:样本构成表年 级1年级2年级3年级4年级5年级
9、6年级总 计数量(人)414244464846267平均年龄(岁)6.84 7.618.779.3710.4211.618.10男女比例21:2023:1921:2323:2325:2322:24(二)程序挑选10名大学生,经过严格培训,担当主试。主试在小学提供的单间中与儿童单独访谈。主试以“告诉姐姐(哥哥)你认为什么是责任?”为核心问题访谈选取的267名儿童,连续问两次,第三次补充“还有么?”,以尽可能获得儿童的全部认识,并全程录音;另外,在儿童面露不解或者迟迟不答的情况下,可以问“告诉姐姐(哥哥)你是如何理解责任这个词的?”。整个访谈过程控制在每个儿童15分钟内。获得了儿童对责任概念描述的
10、语词或短语后,将所有录音资料转为电子版,使用NVIVO软件对关键词进行编码,并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方便分析,将儿童分为三组,1、2年级为低年级组,3、4年级为中年级组,5、6年级为高年级组。第三章 结 果(一)责任概念的要素儿童提到的责任概念所涉及的因素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在此罗列出提名频率超过20%的8个因素,如下表2所示。表2:7-12岁儿童责任概念因素提名频率表名称事情/任务角色/职位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质量次数2011671037874615754频率0.750.6250.3860.2920.2770.2280.2130.202排名12345678注:提名频率
11、=提名次数/总人数事情(或者任务)是儿童最多次提到的责任概念的要素。角色(或者职位)因素提到的频率为62%,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学生”、“中国人”、“纪律委员”等。承诺(或者委托)因素提到的频率是38.6%,常见的表达方式有“答应了别人的”,“老师交给的”等。主客体因素提到的频率为29.2%,常见的主体为“我”、“自己”及“个人”,常见的客体有“老师”、“别人”和“大家”等。过失承担因素提到的频率为27.7%,典型的表达方式有“对做错的事负责任”。时间因素提到的频率是22.8%,典型的表达方式是“按时”。完成因素提到的频率是21.3%,典型的表达方式是“办到”、“完成”。质量因素提到的频率是20
12、.2%,典型的表达方式是“做好”等。其他的一些因素个体差异性大,且频率不超过总人次的1/5,因此就不作为要素在这里陈述。(二)“责任”概念的发展儿童的责任概念如何发展是我们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沿用上面关于儿童责任概念的八个要素,本研究逐一考察了小学1到6年级儿童责任概念的这八个要素的发展趋势。1、“事情/任务”因素的年级发展事情/任务要素是八个要素中儿童最多次提到的一个。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事情/任务因素被儿童提名到的频率呈现出逐年级下降的趋势。经适度检验(df=5),X2=2.63,P.05,各个年级在主客体因素提名频率上没有差异。图1:事情/任务因素提名频率年级发展图2、“角色/
13、职位”因素的年级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角色/职位要素的提名频率随年级发展呈现倒U形趋势。相对比其他年级儿童,小学三年级儿童描述责任概念时对角色/职位要素提到的要少一些,而处于两端的一、二、六年级对角色/责任要素的描述要更多一些。经适度检验(df=5),X2=5.25,P.05,各个年级在角色因素提名频率上没有差异。图2:角色/职位提名频率年级发展图3、承诺/委托因素的年级发展从图3可以看出,儿童责任概念中的承诺委托因素整体上呈现出提名频率下降的趋势,其中1-3年级的平均提名频率为88.3%、全距为13%,而4-6年级的平均提名频率为47.2%、全距为30%;由此可知,三年级后委托责任要素的提名频
14、率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经适度检验(df=5),X2=83.7,P.05,各个年级在主客体因素提名频率上不存在差异。逐年级对比中,2年级与6年级之间X2=5.08,呈现显著差异。图4:主客体因素提名频率年级发展00.10.20.30.40.5123456年级提名频率5、过失承担因素的年级发展过失承担因素的提名累积频率是27.7%,其年级发展趋势如下图5所示,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经适度检验(df=5),X2=19.67,P.01,各个年级在过失承担因素提名频率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6、时间因素提名次数年级发展时间因素的提名累积频率是22.8%,其年级发展趋势如下图6所示,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经适度
15、检验(df=5),X2=12.27,P.05,各个年级在过失承担因素提名频率上不存在差异。8、质量因素提名次数年级发展质量因素的提名累积频率是20.2%,其年级发展趋势如下图8所示,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经适度检验(df=5),X2=13.77,P.01,各个年级在质量因素提名频率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第四章 讨 论(一)责任概念的要素上述结果表明,以累积提名频率高于20%为因素取舍标准,儿童责任概念中存在8个要素,按提名频率降序排列分别是:事情/任务、角色/职务、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和质量。那么,儿童的责任概念与成人的责任概念有区别吗?我们选取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五版)作为中国
16、成人责任概念的典型代表与儿童责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大辞典(第五版)3认定责任有两重意思,一为“分内应做的事情”,另一为“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从字面上推断,成人责任概念中包含的因素有职务/角色(分内)、事情、过失承担、承诺/委托(应该)四个要素。相比之下,儿童的责任概念也包含了这四个要素,且这四个要素在儿童的责任概念提名频率中排在前五位,说明儿童的责任概念逐渐社会化;然而,除此之外,儿童的责任概念还包括主客体、时间、完成和质量四个要素。那么,儿童责任概念中着重强调主客体要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段志光(2000)4的研究表明,责任感的社会实质是价值问题,是指个人与社会
17、的主客体关系问题;而在我国有责无旁贷、责有攸归等词汇和概念强调责任的主客体,说明成人的责任概念中已经默认了主客体这一要素。我们认为,儿童在内化责任概念的过程中对主客体因素的着重强调反映了儿童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需要。7-12岁儿童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处在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更多关注个人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个体主我与客我的统一等问题,因而出现着重强调责任概念中“主客体”因素的现象。这个现象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儿童责任教育中,要强调责任的主客体成分,遵循儿童责任认知的发展规律,适应儿童责任心理特点,满足儿童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心理需要。那么,
18、儿童责任概念中着重强调时间因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阶段儿童的时间知觉正在发展中,尚不成熟,黄希庭的研究表明5-9岁儿童逐渐开始使用时间标尺,使用时间标尺的技能也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展5;另外,儿童的时间概念和观念也在发展中,守时的行为习惯正在形成的过程中。着重强调时间因素的现象反映了儿童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发展的心理过程。在儿童责任感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责任概念的这一特点,着重强调时间因素,以促进儿童责任概念中的时间因素的发展,帮助儿童形成守时、按时完成事情的良好行为习惯。儿童责任概念中对于“完成”和“质量”因素的着重强充分反映了儿童对于“量”与“质”概念形成、以及“量”与“质”这两个概
19、念关系的认知发展过程。(二)责任概念的发展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责任概念的八个要素随着年级上升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李久宁(1979)对小学生责任概念理解的调查结果表明:三年级不会回答或同语反复的占37.4%,正确理解的占30.9%,四年级正确理解的达到34.7%,五年级正确理解的占47.4%。6我们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责任概念是逐渐发展的,理解程度反映了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下面逐一讨论儿童责任概念八个要素的发展。事情/任务因素随着年级上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年级差异并不显著。这反映了整体上小学阶段儿童对于责任概念中事情因素的认知水平接近。在小学阶段,儿童常常将责任与具体的事情与任务联
20、系起来,认为责任就是事情或者任务,这是儿童思维具体,抽象概括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表现,也证实了儿童道德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事情/任务因素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说明儿童责任概念的认知程度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过渡。角色/职位因素的年级发展呈现倒U形曲线趋势,但是,年级差异并不显著。尽管年级差异整体上并不显著,但是U形曲线似乎包含了很丰富的信息。儿童,尤其是1、2年级儿童经常把责任等同于角色,在他们看来,只有担当特殊社会角色的人才有责任,而自己如果没有特殊的角色就没有责任(比如:“班干部有责任,不是干部,就没有责任”)。因此,低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责任角色是“特指”的,如果该角色在儿童眼里并不特殊
21、,就没有责任。3、4年级儿童将责任与角色分离开来,出现了人人责任相同的泛化现象。而到6年级,儿童似乎又将责任与角色联系起来,根据角色分化责任的内容。因此,儿童对于责任概念中的角色因素的心理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角色特指阶段、责任泛化阶段和角色责任分化阶段。承诺/委托因素随年级上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其,年级间差异及其显著。低年级常常把他律的(答应别人的或者受他人委托)的事情看作责任,随着年级上升,这种趋势显著下降,反映了儿童道德认知从他律到自律的客观规律。主客体因素随着年级的发展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且年级差异显著。低年级阶段儿童将责任与具体的主体或者客体联系起来,反映了责任认知的具体化现象,高年级儿
22、童逐步能省略掉具体的主客体,逐步能将主客体泛指化,整个一个过程反映了儿童责任概念是从具体到抽象逐渐形成的。过失承担因素随着年级的发展有一个上升的趋势,且年级差异及其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儿童逐渐意识到责任有“承担过失的一面”,反映了儿童责任认知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规律。时间因素随着年级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儿童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的发展是同步的。完成因素虽然随年级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年级差异并不显著。低年级儿童经常表现为“参与就是负责任”(比如,做过了、去了等等表达方式),而高年级儿童则以事件的完成为责任的负责任的标准。对于完成因素的强调,反映了儿童对“量”概念的内化过程。质量因素随着年级发展呈现
23、出上升趋势,高年级的儿童更多强调“质量”因素在责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儿童责任概念发生质的飞跃的一个标志,对质量的要求是儿童责任心理自觉、自律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结果真实可靠,所得结果是对我国儿童责任概念发展研究的一个起点式的尝试,对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研究方法上,儿童自由报告的方法虽然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心理特点,但是受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因此结果的外部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样本集中在北京市,数量有限,也影响到研究的效度。结 论北京市7-12岁儿童的责任概念包含八个要素,按提名频率降序排列分别是:事情/任务、角色/职务、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和
24、质量。其责任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级发展趋势,表现出由具体到抽象、有片面到全面、由他律到自律的特点。致 谢在论文的最后,我要对在我毕业论文中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老师,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是我以后工作中学习的榜样,她在论文的整体构架,系统的实现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感谢*同学,他在我连接数据库出现问题的时候,和我一起研究探讨,最后终于将数据库正常运行,还要感谢四年来曾教过我的所有的老师们,是他们认真的备课、严谨的教学,让我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学到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强有力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感谢评委老师们辛勤的评阅工作!参考文献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3.2张雨青.基于父母知觉的儿童人格结构及其发展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31):178-179.3晁继周,韩敬体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1702.4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山西高等社会科学学报。2000(2):54.5黄希庭.5-9岁儿童时间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李久宁.关于中、小学生对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心理学年会论文,1979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