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00m3球形储罐制作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OO二年八月 1. 总则 该工程主要工作内容是4台5000m3液氨球罐制作、安装。 1.1 球罐的特征参数 名 称 VCM球罐 公称容积 5000m3 设计压力 0.80Mpa 最高工作压力 0.60 Mpa 球壳板材料 16MnR 球壳板壁厚 28/30/34mm 物料名称 VCM 球罐结构形式 四带混合式 球罐内径 21200mm 设计温度 常温 工作温度 26℃ 容器类别 三类 焊缝系数 1.0
2、 腐蚀裕度 1.5 充装系数 0.9 场地土类别 II 地震设计烈度 7度(近震) 设计风压 343 pa 设计雪压 200pa 设备重量 423.901t 充水后重量 ~5412.9t 1.2 采用标准 a.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b.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c. 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 d. GB50094-19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e.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f. 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3、 g. JB4726-200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h. 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 i. SHJ22-90《石油化工企业设备与管道涂料腐蚀设计与施工规范》 j. JB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及运输》 k. GB/T5118-1995《低合金焊条》 l. GB/T3965-1995《熔敷金属扩散氢测定方法》 m. 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2. 特殊工序技术控制要点 2.1 材料要求按ISO9001程序要求把好材料入厂和检验关。 2.1.1 分供方必须具备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及供货(加工)能力,检验手段和管
4、理水平,且社会信誉良好,履约能力强。 2.1.2 所有材料具有完整的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完整的实物标识。 2.2 板材预处理 对每张复验合格的材料进行钢板喷砂处理,彻底清除钢板氧化皮等附着物,以避免冲压成形时造成的压痕或凹坑,且可增加油漆附着力。 2.3 反变形焊接专用胎具焊接 球壳板预制的难点在于人孔、接管、上支柱焊接防变形问题,通常是制作专用胎具上油压机二次矫形,由于焊接应力上油压机矫形可能形成压裂纹,为此我公司专门研制了焊接反变形胎具,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具体示意如如下: 赤道带与立柱的焊接防变形胎具形式图 2.3.1 首先在胎具表面赤道带焊接立柱
5、的位置入好电加热片并接好线。 2.3.2 将组对好立柱的合格赤道带板片凹面向下扣到预制好的胎具上,然后将上部框架吊至胎具(1)上,并用连接轴将(1)、(2)边接成一体。 2.3.3 将千斤顶放入上部框架与球片之间,调节千斤顶高度,使球壳板与下胎贴实。 2.3.4 球壳板装夹时,在赤道板内侧与上支柱对应的部位与下胎之间垫以扁钢FB605400mm,通过压紧千斤顶,使赤道板变形,这样利用反变形法,抵消焊接产生的变形。 2.3.5 严格控制上部支柱、头盖与赤道板的组对间隙,使其不大于2mm,以防止局部焊缝过大引起焊接变形。 2.3.6 采用两个焊工对面对称焊,分层退步焊等控制变形
6、施焊时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控制变形。 中极板人孔及接管的焊接防变形胎具形式图 2.4 矫形用胎具 中极板及支柱赤道板焊接完毕,用专用矫形胎具进行二次矫形,确保球壳板几何尺寸,满足公差要求。 3 材料的控制措施 3.1 材料 3.1.1 钢板(原钢板进行喷砂预处理) 3.1.1.1 球壳用钢板为国产16MnR正火钢板,其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规定,并应在正火状态下交货,钢厂应提供质量证明书。 (1)16MnR钢板化学成分(熔炼成分) % C Si Mn P S N
7、i V Cr Mo B Pcm ≤0.20 0.20~0.55 1.2~1.6 ≤0.035 ≤0.30 (2)16MnR钢板应按批进行力学性能和弯曲试验,其要求: 交货状态 取样 方向 板厚(mm) 位伸试验 冲击试验 冷弯试验180 σS Mpa σb Mpa δ5(%) ℃ Akv(J) 正火 横向1/4板厚 16~36 ≥325 490~620 ≥21 20 ≥31 d=3a 3.1.1.2 球壳用钢板应逐张进行100%的超声波检测,按JB4730-94中规定,合格级别为Ⅱ级。 3.1.1
8、3 球壳用钢板厚度应为正偏差。 3.1.2 锻件 3.1.2.1 球罐承压部件锻件应选用16Mn锻件,应符合JB4726-2000标准中规定。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 C Si Mn P S Ni Cr Cu Pcm 0.13~0.19 0.2~0.6 1.2~1.6 ≤0.03 ≤0.02 ≤0.30 ≤0.3 ≤0.25 ≤0.25 (1)16Mn锻件化学成份(容炼分析)要求: % (2)16Mn锻件力学性能要求 交货状态 公称厚度 (mm) 回火温度 (℃) 位伸试验 冲击试验 硬度试验
9、 HB σbMpa σsMpa δ5(%) ℃ Akv(J) 正火 ≤300 ≥600 450~600 ≥275 ≥20 0 ≥31 121~178 3.1.2.2 人孔锻件应逐件进行100%的超声波检测,合格标准按JB4726-2000标准要求。 3.1.2.3 人孔及接管凸缘锻件按III级合格,其余锻件按II级合格。II级锻件同炉批号抽1件,III级锻件逐张进行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 3.1.2.4 锻件到厂后应根据锻件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进行验收,并按要求进行力学性能复验。 3.1.2.5 采用钢锭锻造时,锻件的主截面锻造比不得小于3;采用
10、坯料锻造时,锻件的主截面锻造比不得小于1.6。锻件应保证不存在白点。 3.1.3 螺栓、螺母 3.1.3.1 螺检材料为35CrMoA钢,螺母材料为30CrMo钢,使用状态为调质。同一炉号、同一断面尺寸、同一热处理工艺的螺检毛坯任抽两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要求:σb≥805,σs≥685σ5≥15%,常温Akv≥34J。螺母材料的回火温度应高于配合使用螺柱材料的回火温度。 3.1.3.2 螺柱粗加工后应逐件进行磁粉检测,表面不得有裂纹等缺陷。 3.1.4 焊材 3.1.4.1 球罐的对接焊缝,球罐的主体焊缝定位焊以及直接与球壳焊接焊缝,应采用与16MnR相匹配的J507焊条
11、焊条溶敷金属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份的要求 % 焊条牌号 C Mn Si P S Ni Mo Cr V J507 ≤0.1 ≥1.6 ≤0.75 ≤0.04 ≤0.035 ≤0.30 0.30 0.20 0.08 (2)焊条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的要求 焊条牌号 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σbMpa σsMpa δ5(%) 温度℃ Akv(J) J507 ≥490 ≥400 ≥22 -20 ≥27 (3)焊条熔敷金属的测定按GB/T39675《熔敷金
12、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H]≤6Ml/100g为合格. 3.1.4.2 焊材到厂后按焊条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进行验收,并按批对焊缝金属的化学成份、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和焊条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H]进行复验,其结果应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3.2 材料的控制 为保证产品质量按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因材料控制过失而产生。为此我们决定在材料方面从以下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a.采购规范、订货计划与采购环节; b.材料验收与入库环节; c.材料管理与发放环节; d.材料标识与移植; e.材料代用与申请。 3.2.1 受压元件
13、原材料的控制由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部门配合,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监督和检查。 3.2.2 材料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并由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 3.2.3 择优选择合格的分承包厂(商),按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规范签定供货合同,以保证材料质量和供货迅速。 3.2.4 购入的材料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质检员与保管员共同检验、验收、复验合格后,按章入库。 3.2.5 对入库的合格材料妥善分类保管,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缺陷产生,做到帐、物相符,严禁乱堆、乱放。 3.2.6 严肃材料的发放制度,要认真核对所发放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质。保证发放材
14、料质量,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3.2.7 严守材料标识与移植制度,做到标识准确无误,并坚持可追溯性。 3.2.8 严守材料代用与申请规定,不得私自变更材料的材质及规格,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 制造、检验、验收 4.1 下料 4.1.1 球罐在投产前应核对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及牌号、炉批号的确认标记。 4.1.2 为便于球壳板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和以后组装的方便,制造厂对每片球壳板分别建立工艺卡,工艺卡必须记录球壳板的钢号、炉批号及球壳板的编号及位置号等,但不得在受压元件上刻画或打材料标记和焊工钢印,以免产生缺口效应。 4.1.3 球壳板可采用火焰切割法下料,为保证下料精度应
15、采用二次下料法,最后一次下料后应对坡口切割线周边100mm范围内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测,按JB4730-94标准Ⅱ级合格,钢板合格后无缺陷方可切割。 4.1.3 要精确下料,不准一次下料,是确保球片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下料要经统一计量。 b.采用二次或三次号料法。 c.号料前进行核对钢板质量证明书及编号。 d.号料公差要严格控制,球片尺寸公差进行二次重新分配。 e.号料后作材料标记移植。 f.号料前对周边100mm范围内进行100%超声波检测,Ⅱ级合格。 4.2 压制 4.2.1 球壳板采用小模具多点冷压制成型工艺,曲率应均匀,成型时缓慢压至规定
16、的曲率,严禁急剧成型加工,成型后的实际厚度不小于名义厚度减去负偏差。 4.2.2 球壳板成型应在环境温度0℃以上进行。 4.2.3 球壳板成型后用弦长>2m的样板进行检查。球壳板尺寸精度在保证球壳板曲率和弧长尺寸的基础上,以弧长为验收基准,对球壳板的长度方向的弧长允许偏差为2.5mm,宽度方向的弧长允许偏差为2mm,对角线长度允许偏差为3mm,对角线垂直度距离不小于5mm,赤道带的球壳板在宽度方向的尺寸累积控制在负偏差范围内。 4.2.4 坡口几何尺寸及允许偏差按标准要求,坡口半角度偏差为2.5,钝边厚度偏差为1mm,中心位移偏差为1mm,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25μm。 4
17、2.5 坡口表面应进行100%磁粉或渗透检测,合格后并在试剂清除干净后立即在坡口50mm范围内涂上可焊性防锈漆。 4.2.6 球壳板周边100mm范围内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按JB4730-94标准II级合格。 4.2.7 压型是保证球片质量的重要工序,要合理压制,不要做无顺序、无规律压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压型方法:多点冷压成型; b.压型原则:反曲压型; c.压型顺序:从边开始压型; d.压型分一次(予压型),一次校型,二次校型; e.球片曲率局部超差时,应采用特殊的修型方法; f.球片在压型中注意清洁、无杂物。 4.2.8 要精切坡口,精切坡口是保证
18、球片质量的生命线。 a.切割方法采用双嘴半自动一次成型火焰切割坡口的方法; b.切割的尺寸公差分配,只允许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的50%; c.切割环境温度必须在5℃以上; d.按50mm检查切割线,每片球片不少于5点; e.切割时要注意浮动装置和气体质量; f.线边要打磨,保证坡口光滑,勤清扫,勤除氧化皮。 4.2.9 严格检查是保证球壳板质量的关键,具体做法是: a.测量每个球片不少于9点; b.每位置检查曲率不少于5次,每个球片不少于20次; c.尺寸、长度、宽度、对角线检查按标准与设计图样要求进行; d.坡口检验按GB12337-1998,尽可能要负偏差; e.每
19、边坡口直线度为1mm; f.坡口表面要打磨平滑。 4.3 零部件制造 4.3.1 零部件用材料应符合图样要求,受压元件材料须有质量证明书。 4.3.2 支柱分上、下两段,或整根制作,支柱材料采用16Mn,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支柱的对接焊缝须按JB4730-94标准进行100%超声波检测,II级合格。支柱的直线度应小于10mm,支柱与底板的组焊应垂直,其垂直度允许偏差≤2mm。 4.4 零部件组焊 4.4.1 人孔、接管与极中板的组焊以及上支柱与赤道板的组焊应在制造厂进行。为防止球壳板可能产生的变形,组焊时须采用相应措施如预留变形量、调整焊接工艺、加胎具固定或矫形等。 4
20、4.2 与上支柱相焊的赤道板成型后距柱头焊缝周边100mm范围内进行100%超声波探伤,III合格。 4.4.3 工艺过程与措施 4.4.3.1 赤道带与上支柱的焊接 a.用校平的平台,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校平、垫牢、固定; b.检查上支柱的直线度,满足图纸要求; c.检查赤道带曲率,不允许超差球片曲率E≤3mm; d.计算高度 H=R[(1-cosα)+cos180/N] A=H-4[(1-cosα1)+cosα1(1-cos180/n)] 式中:α、α1—赤道带分带角 R—赤道带内径 e.铆工组对测量上支柱直线度偏差≤3mm,且经过自检、专检、交互检
21、后才能点焊。 f.点焊与正式焊接同工艺进行,从顶盖开始,左右对称,点焊间隔100mm,点焊100mm长。 g.点焊结束后,再做一次检查,测量上支柱中心线,上下偏差和左右偏差保证满足设计的要求。 h.焊接按焊接工艺规程进行,采用倒退式焊接方法,做好焊工施焊标记,进行磁粉或着色检测。 i.除锈、涂漆按图纸规定进行。 4.4.3.2 人孔、接管与上、下极中板组焊。 a.把极中板固定在已经校正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台上,垫牢、固定;(焊人孔凸缘与球壳板为例) b.极中板号线(号人孔凸缘开口孔)。周边100mm内100%UT,按JB4730-94II级合格; c.开坡口:坡口尺寸与人孔
22、凸缘坡口尺寸相同,并进行坡口PT,按JB4730-94I级合格; d.清理人孔凸缘与球壳板开的坡口,并以探伤合格为施焊先决条件; e.组对、点固,组对间隙为22mm,点焊牢固; f.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与手工电弧焊相结合; g.焊后消氢处理; h.RT、UT、PT; i.焊后热处理; j.校型、除锈、涂漆。 4.5 焊接 4.5.1 接头采用电弧焊,焊接材料及要求按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其中人孔、筒节、所有接管与法兰的焊接、立柱的对接采用氩弧打底单面焊,根据技术条件及设计图样,16MnR正火与16Mn锻正火间采用J507焊条,16MnR与
23、碳钢之间采用J427焊条,碳钢与碳钢之间采用J422焊条。 4.5.2 接头的型式及尺寸除外,其余按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基本形式与尺寸》进行选用,未注明角焊缝的焊脚高度按较薄板的厚度,且需连续焊,法兰的焊接按相应的法兰标准进行,且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4.5.3 产品焊前按JB4708标准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样的缺口分别开在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合格指标为三个试样最低冲击吸收功20℃均应大于或等于31J。 4.5.4 焊条在使用前,必须烘干,焊条烘干工艺为:350℃恒温1小时;升温速度不大于200℃/小时。烘好后放入10
24、0~150℃的恒温箱内保温,烘干后的焊条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纹。 烘干后的焊条在保温桶内不宜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需要重新烘干,但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焊接工艺员下达焊条烘干发放指令和烘干工艺规程,焊条烘干员要做好烘干记录,检查员随时抽检。 4.5.5 人孔、接管与中极板连接焊以及人孔、接管与法兰对接焊时焊前预热温度不低于75℃,上支柱与赤道板焊接时焊前预热温度不应低于75℃。焊接层间温度要进行监测,以不大于75℃为宜,且不低于预热温度。 4.5.6 应严格控制线能量。施焊时应采用窄焊道、薄层多道焊,每一焊道宽度不大于焊芯直径的四倍。 4.5.7 焊后消氢处理 球壳板上人孔
25、凸缘与球壳间焊缝,焊后应立即进行消氢处理,后热规范为200~250℃,保温1小时,其加热范围、温度测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4.5.8 焊缝清根 双面对接焊缝,单侧焊后,背面清根时应打磨出金属光泽,清根后应经渗透探伤检查确认无缺陷时方可进行施焊。 4.5.9 焊缝表面整理 球罐零部件组焊后的全部焊缝表面须采用砂轮打磨,对接焊缝余高打磨至0~3mm,角焊缝应打磨至母材圆滑过渡。 4.5.10 产品试板 每台球罐制备12块产品试板,其规格为650300板厚,材质及坡口形式与主体焊缝相同。 4.6 无损检测 4.6.1 焊缝无损检测标准为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26、 a.球壳板、人孔、接管(DN≥250mm)及支柱的对接焊缝进行100%射线探伤II级合格。 b.球壳上所有对接焊缝的内外表面、工卡具焊迹、缺陷修磨处及补焊处表面、上下耳板与支柱之间、上下拉杆与翼板之间、支柱与赤道板之间的角焊缝及接管与壳体之间的角焊缝进行100%的磁粉检测,合格级别为I级。 c.球壳板坡口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d.锻件加工后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5. 表面准备及涂漆 5.1 球壳外面应喷砂除锈等级为Sa2-1/2,除锈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涂漆。 5.2 面漆应在安装现场进行,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清理干净,按图纸规定涂面漆。 5.3 支柱、拉杆、预焊件
27、非加工的碳钢件外表面,均应在制造厂喷砂处理,并按要求涂底漆两遍。 5.4 球壳板坡口表面及其内外边缘50mm范围内涂可焊性防锈涂料。 6. 包装发运 6.1 所有的接管开孔均应用木板和至少4个螺检封堵,以保护设备在搬运存放时不受损伤。 6.2 所有暴露的机加工表面和螺纹表面应涂黄甘油,并用塑料或布包裹。 6.3 零散件应装箱,并标明件号、位号。 6.4 球壳板应采用专用的钢制包装架,包装架必须安全、可靠。球壳板的凸面朝上,各球壳板间用柔软材料垫实。每个包装架的总重量不宜超过30t。 6.5 运输采用火车或汽运结合或汽运的方法。 7. 工机具计划 序号 名
28、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一 设备 1 林肯CO2焊机 1 2 硅整流电焊机 ZXG-400 2 3 X射线探伤仪 EG-300 1 4 超声波探伤仪 26型 1 5 磁粉探伤仪 A-1型 1 6 火焰数控切割机 2 7 电加热炉 2 8 曲面刨边机具 2 9 天车 30t 1 10 油压机 22000KN 1 二 工装 1 板片切割装置 2 2 凸面板片切割胎具/凸面胎具 16/8 3 支柱焊接胎具
29、 3 4 人孔焊接胎具(兼翻转用) 1 5 板片翻板吊架 2 6 球片切割胎具 3 7 矫形胎具 2 三 机具 1 平动倒链 5t 2 2 平动倒链 3t 2 3 千斤顶 30t 2 4 加减丝 4 5 锚爪子 10 6 吊装夹具 立板3t 1 7 行灯、变压器 220V 24V 2 8 角向磨光机 φ100~150 6 9 焊条保温筒 6 10 卡具 4 11 卡具(带锁) 4
30、 12 组装卡具 200 四 检测样板 1 净料样板 4 2 检验样板 2 8. 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工种 最高 需用 人数 主要工作内容 1 铆工 6 号料、组对、予组装、包装 2 电焊工 6 焊接 3 气焊工 4 割料、割坡口 4 冲压工 10 压制、校型 5 机械工 3 桥式起重机、油压机、空压机操作 6 无损检测人员 4 无损检测(RT、UT、PT、MT) 7 油工 8 喷砂、除锈、刷漆 9. 球罐制造工艺流程图 10. 球壳板制造几何
31、尺寸公差要求 序号 分 项 内 容 标准要求公差 备 注 1 曲率 曲率 赤道带、极带 球壳板周边150mm内与样板间隙不大于2mm;其它部位允许间隙不大于3mm 样板弦长≥2000mm 2 球壳板 厚度 冲压后最小值 27.75/29.75/33.75mm 几 何 尺 寸 a.长度方向弦长. 2.5mm b.任间宽度方向弦长 2mm c.对角线弦长 3mm d.两对角线间的距离 ≥5mm 单片对角线平面度 ≤4mm 坡口 角度偏差 2.5“ 光洁度25um, 平面度小于1mm 钝角偏差 1mm 钝边中心位移偏差 1mm 3 支柱 立柱直径及长度偏差 2mm 支柱直线度 ≤12mm 柱体中心线对底板垂直偏差 ≤2mm 4 球罐总尺寸 焊缝对口间隙 22mm 对口错边量 ≤3mm 对口角变形 ≤7mm 内径及椭圆度 ≤80mm 5 附件 人孔、接管开口位置偏差 ≤5mm 人孔、接管外伸长度偏差 5mm 接管法兰平面与接管中心线允差 ≤3mm 1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