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 Academics and Practice 学术与实践“活着的女神”:古欧洲女神文明基因嬗变初探以阿尔忒弥斯形象的流变为视角梅鸥月,王曼(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阿尔忒弥斯女神形象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古安纳托利亚以弗所的“百乳女神”形象,到希腊罗马时期奥林匹亚神族的主神形象,再到基督教世界中圣母与女巫形象的流变历程。这一流变折射出古地中海东西方文明的潜在互动,反映了古欧洲女神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染上男权主义色彩,并因此不断与历史进行韧度适配的历程。关键词:阿尔忒弥斯;女神文明;古代欧洲;宗教神话;希腊罗马作者简介:梅鸥月,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本
2、科生。王曼,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讲师。古欧洲有近五千年的女神文明传统,现代社会中留下来的各种宗教与神话,都是这个传统的遗产。希腊神话中身为主神之一的阿尔忒弥斯,其形成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古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丰产女神崇拜。这种崇拜在整个希腊罗马时期进行了扩散,原有的崇拜传统与印欧奥林匹亚男性神族崇拜逐渐融合,阿尔忒弥斯在保持原有母性特质的同时,其神祇功能不断丰富,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基督教世界的到来,这种和谐的古欧洲女神文明最终被男权主义文明所压制,阿尔忒弥斯的宗教命运受到了打击,变成“失落的女神”。一、对丰产女神的崇拜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一个
3、决定的东方就是亚细亚”1。实际上,学界对梅鸥月,王曼:“活着的女神”:古欧洲女神文明基因嬗变初探081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的生成语境有许多探讨,普遍认为在希腊神话中的众多神祇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印欧语系,其中大多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古代欧洲女神崇拜的对象并非某个特定的女神,但她们普遍代表着原始的大地母亲形象,是万物的创造者。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提出“信仰调和论”,认为女神崇拜兼具多神论与一神论,大概含义与默林斯通的“上帝是一位妇女”相似。阿尔忒弥斯作为奥林匹亚神族的主神之一,实际上就是脱胎于古欧洲女神文明的再生大女神形象,安纳托利亚以弗所为其最初的崇拜地。这一点在希腊神话中有所体现:阿尔忒弥
4、斯的母亲勒托在提洛岛上拥抱着月桂树,站立着生下了她与阿波罗,随后就被带到了小亚细亚的吕西亚,阿尔忒弥斯的宗教形象由此起源。正如詹姆斯梅拉特所言:“一种伟大而激动人心的力量,即古代安纳托利亚的宗教对伟大女神的狂热崇拜。”2(一)崇拜之地以弗所以弗所是小亚细亚及其以东各地区中最大的城市,位于吕底亚沿海地区。考古发现,公元前 11 世纪,一支爱奥尼亚人从希腊中部迁居定都以弗所,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从公元前 8 世纪起,这里的奴隶制经济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希腊人崇拜阿尔忒弥斯的中心。公元前 652 年,当地居民以阿尔忒弥斯的名义修建了神庙,神庙成为他们对女神祭祀的主要场所。公元前 550 年,辛梅里安
5、人攻克并焚烧整个以弗所,阿尔忒弥斯神庙未能幸免。同年,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率军夺取以弗所,下令重建神庙。神庙于公元前 356 年又毁于黑若斯达特斯之手。公元前 189 年,罗马帝国将以弗所定为亚细亚行省的首府,进行重点建设。262 年,阿尔忒弥斯神庙为基督教掌权者所毁,这时的以弗所成为基督教的重要传播地。不过,祭祀仪式还可以在神庙遗址举行。直到西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 392 年下令废除所有异教神庙,并用这些神庙的石料去修建教堂,仪式才被迫停止。现在的以弗所古城废墟中仅残存部分建筑。以女性为中心的古欧洲史前社会,是围绕着神庙而组织的。彼时的女性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神庙由一位女祭司统帅。理安艾斯勒
6、研究得出,在古安纳托利亚广阔平原上,女神雕像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有说服力的遗迹,占据着中心地位323-30。而阿尔忒弥斯神庙反映了古欧洲女神崇拜的盛况,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082 Academics and Practice 学术与实践(二)“百乳月神”形象背后的女性阐释美国考古学家马丽加金芭塔斯将神话文本纳入田野中进行研究,推断阿尔忒弥斯就是古欧洲安纳托利亚文明中最古老的大女神。女神执掌生命的轮回与循环,包括各种农作物与动物的创生、成长与再生4。以以弗所神庙的阿尔忒弥斯神像为切入口,明显看到古老女神在两个方面的特质,即丰产女神与月亮女神,她们都是促进大地、动物及人类繁殖的象征。阿尔忒弥斯神庙
7、中的神像可追溯至3000 多年前。当时以弗所天降陨石,石头上呈现出许多类似乳房的形状,当地居民视此为女神降临,将其雕刻成神像供奉于庙中。这尊神像不同于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她是创生与再生的女神,其胸前绘有繁复的图案,围绕脖子的饰物很可能是一圈橡树枝叶,身上还有状式乳房、圆卵等生殖符号。躯体雕刻着狮子、公牛等野兽,身旁有鹿(或熊)和蜂巢,这些符号凸显了女神的赋予功能和大量的西亚元素,表现出人类、自然与神灵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罗马阿凡廷圣殿中也有类似生育力的特征5238。这种形象被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记载到金枝中。此类女神形象后来遍及地中海沿岸地区。根据现存博物馆中保存的神像,可以推测该形象在意大利、
8、希腊、以色列及非洲大陆等多地都出现了流散传播现象。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世界的文化遗产受到更多关注,以弗所的阿尔忒弥斯雕像重新进入了艺术创作视野,最有名的便是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之名的埃斯特别墅里的戴安娜喷泉,泉水从“百乳”中喷溢而出,如古老女神之韵态。另一方面,小亚细亚的居民还常把阿尔忒弥斯与月神联系在一起,将其视为以弗所的守护神。考古学家亚历山大马沙克研究发现,月亮符号普遍出现在旧、中石器时代的鹿角、骨质、石质器物上,这为神话中阿尔忒弥斯额头的月牙装饰提供了历史根源。因周期的朔望圆缺之分,古人认为月亮影响大自然的循环更替,月相变化能带来露水滋润大地、孕育生命,促使植物生长、谷物丰收,也会给草地
9、畜群带来益处或造成灾害,这是阿尔忒弥斯与月亮神秘能量暗合的结果。加之远古时代的狩猎活动一般都是在夜间进行,月亮发挥的能量更是不可小觑。至此,女神的“百乳”生殖能力延伸到了宇宙万物中,开始与当时人们最关心的大地丰产问题紧密相连,“百乳女神”形象变得更加深刻。梅鸥月,王曼:“活着的女神”:古欧洲女神文明基因嬗变初探083二、“构造”阿尔忒弥斯(一)“百乳月神”的传入阿尔忒弥斯如何从古安纳托尼亚的丰产大地女神转变成久居希腊土地的奥林匹亚异族神灵,即古欧洲女神文明如何逐渐过渡到男权父系社会的偶像崇拜,其间脉络复杂,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公元前 6 000 年左右,古欧洲小亚细亚地区普遍存在一种女神崇拜
10、。有一批可能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移民来到克里特岛,带来了他们的女神347,之后女神崇拜的潜流从未中断。米诺斯文化拥有深厚的古安纳托利亚传统,迈锡尼文明中也表现出重要的崇拜迹象。公元前 2 000 年之后,多里安人断断续续南下侵扰,为地中海世界带来了父系社会秩序下的奥林匹斯男神崇拜传统。“古欧洲社会从此由两性平等转变为男性统治,由母系制度转变为父系制度。”6根据荷马史诗可知,女神成为男神的妻子或女儿,地位低于男神。神谱中的宗谱关系,大多可追溯到近东。因此,奥林匹亚诸神是古欧洲精神与印欧宗教相融合的产物。不过,在宙斯神话体系中,仍有一部分女神保留了最初的形象和功能,阿尔忒弥斯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尽管她失
11、去了在宗教世界中的首要位置,但仍然是古希腊人崇拜的对象。(二)希腊罗马世界中的阿尔忒弥斯丰产女神在传入希腊罗马世界后,变成了十二主神之一。作为宙斯的女儿、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的形象变得丰满立体起来,除了原有的母性温慈特质之外,还体现出一种混沌野性、健康美丽的神祇形象。在希腊人的“构造”中,阿尔忒弥斯已然成为守护着一代代希腊子民的生命大主神,是古希腊人祭祀最多的神祇之一。1.狩猎女神从俄耳甫斯教祷歌中可以发现,阿尔忒弥斯呈现出狩猎女神和接生守护神两种形象7。在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身穿短裙兽皮猎户装,与宁芙仙女于丛林中狩猎,被荷马形容为“野生动物女神”。她是猎人们祭祀的女神,凯尔特人在阿
12、尔忒弥斯生日那天会用野兽作为祭品供奉5238。阿尔忒弥斯还是野生动物的保护神。据李永斌研究分析,这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反映8。从更大视域看,阿尔忒弥斯象征着所有生灵的和谐统一。在克里特文化中,她是自然之神、春天之神,掌管山峦、洞穴、动物、岩石、春天以及治病的圣水,伯罗奔尼撒的塔伊盖托斯山和埃累马索斯山区是她常来往的地方。084 Academics and Practice 学术与实践2.贞洁女神阿尔忒弥斯形象的最大改变之处就是褪去了古欧洲母性多产的印象,转而被塑造成一个洁身自好的处女形象。古希腊少女结婚时,需将自己的腰带交到阿尔忒弥斯神庙中,作为步入已婚阶段的证明9。在出嫁前的祈求仪
13、式中,阿尔忒弥斯常被称为“女王”,“女王阿尔忒弥斯”若违反女神的规则,就会招致女神的严厉惩罚。例如,当她发现她的随从卡利斯托被宙斯诱奸时,便将其驱逐,传说中这便是大熊星座的来源。不过,她虽是一个严厉的处女,但也能坠入爱河,有时会包容她的追求者。由此可以看出,阿尔忒弥斯的冷静与多情,符合希腊神话人神同形的特征。3.再生女神阿尔忒弥斯祈求宙斯允许她做分娩妇女的保护神及接生神,于是她固有的生育职能便转化成了助产职能。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 13 世纪的迈锡尼泥板文书上提到了为阿尔忒弥斯埃蕾西亚制作蜜供之事。这表明在古希腊仪式中,再生仪式很可能在带有生育与保护寓意的“母熊洞穴”中举行10,雅典女子会通过
14、扮演成熊跳舞来向阿尔忒弥斯表示崇敬。在克里特文化中,阿尔忒弥斯会在孩子和动物的出生仪式上现身。阿尔忒弥斯的月神特征,与水分有着天然关系,而水分是促成生长的重要元素。她能听取产妇阵痛中的祈祷,并与清泉女神伊吉利娅共同分担妇女的分娩之痛,清泉圣水常保有医疗效力。金枝中提到,阿尔忒弥斯是阿里奇祭司职位承袭制度中的橡树女王,“阿里奇亚丛林中的阿尔忒弥斯被人们认定为丰产女神,特别是保佑生男育女的神灵。”5274而希腊神话中勒托抱树临产阿尔忒弥斯,也反映出树木与妇女分娩的关系。另外,阿尔忒弥斯还与“火”联系密切,古人会在祭祀时向女神奉献出蜂蜜蛋糕,并用橡树枝条点燃火炬,因而她的神庙灯火常明,被称为“永恒的
15、圣火”。三、“失落的女神”:地中海世界的宗教更迭从小亚细亚“百乳月神”丰产的信仰功能,到因实际需求在希腊宗教中产生的“百变女神”,女神形象的流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次父系与母系文化相融合的结果。直到公元前 1 世纪基督教发端,这种女神崇拜才最终过渡到父权时代的统治下。在新一波地中海世界宗教更迭中,英雄传说愈发盛行,基督教选择性地融合了两希文明,圣经的话语体系是没有阐述女神的。平和的古欧洲母权文化遭到巨大梅鸥月,王曼:“活着的女神”:古欧洲女神文明基因嬗变初探085挑战,阿尔忒弥斯沦为“失落的女神”。新兴宗教基督教为转移民众对阿尔忒弥斯的崇拜,将她与圣母玛利亚合二为一。但到了后期污蔑她出卖灵魂,
16、严禁对其进行祭拜,女神形象遂转变为女巫身份。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统治下,女巫被指定为异端并大遭迫害。1484 年,教皇英诺森八世指控巫术是一场有组织的密谋,在全欧洲掀起了捕杀女巫的高潮,许多受害女巫多是从母亲一方继承了与女神有关的知识与秘密。尽管如此,古欧洲的圣像与女神符号从未被彻底根除,女神文明成为后来众多信仰的源头,一些古老传统尤其是关于出生、大地丰收的仪式等延续至今。四、余论从古安纳托利亚发迹的阿尔忒弥斯崇拜,带有神话宗教本身的历史特性。其衍生出的诸多现实含义,是基于新农业时代地中海居民的现实生存需求,是古老人民对自然和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是大地之子用美好语言表达出的生命礼赞。在对阿尔忒弥斯
17、形象演变的分析中,神话、历史与文明成为“三位一体”的学术共同体,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边界暧昧的张力,走向对人类古老文明反思、解构的探讨路径。从女性视域将神话源头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突破了奥林匹亚神系的时间限定,这是一种革新。神话作为一段人类共有的历史记忆,追溯着历史的共同意志。参考文献:1 汤 因 比.人 类 与 大 地 母 亲M.徐 波,译.马小军 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87.2詹姆斯梅拉特.哈希拉的出土文物M.爱丁堡: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70:249.3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王倩.20 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9.5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马丽加金芭塔丝.女神的语言M.苏永前,译.祖晓伟,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9.7俄耳甫斯诗教祷歌M.吴雅凌,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3-74.8李永斌.阿波罗崇拜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2-170.9邓婕.阿尔忒弥斯崇拜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8,38(2):102-107.10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7-15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