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海门滨海新区(东灶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12月项目构成员名单项目组负责人:臧跃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 导师项目组重要成员:刘泉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曾智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王培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送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相 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规划室副研究员高 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刘若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博士目 录一、发呈现状与条件1(一)发呈现状1(二)发展优势2(三)问题和局限性6二、产业
2、发展环境分析7(一)发展机遇7(二)面临挑战11三、总体思路14(一)指引思想14(二)基本原则15(三)产业定位17(四)重点产业选取19(五)发展目的24四、重点产业发展27(一)拓展以生态旅游业为核心新兴服务业27(二)大力发呈当代高品位加工制造业33(三)积极哺育前瞻性重点产业48五、产业空间布局51(一)影响滨海新区产业布局重大关系51(二)产业布局基本原则55(三)产业布局思路57(四)产业布局引导60六、加速推动港口建设64(一)发展前景分析64(二)总体思路69(三)港口定位、发展目的、发展重点72七、保障办法74(一)加快有关基本设施建设,夯实新区发展条件74(二)创新招商引
3、资方式,树立新区良好形象75(三)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为跨跃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77(四)节约资源,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78(五)加强人才勉励与开发,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80(六)开展沿海开发合伙,增进共同发展81将来5-,是海门滨海新区加快建设步伐,实现高起点建设、跨越式发展核心时期。因而,科学拟定到乃至更长时间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产业定位及目的和发展重点,对于推动新区产业经济加快发展,不断优化产业构造,合理调节产业布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备重要战略意义。一、发呈现状与条件(一)发呈现状海门滨海新区位于海门市东北部黄海之滨,总规划陆域面积60平方公里,拥有6公里-15米以上
4、深水岸线,可建设5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泊位18个,另拥有25公里-10米以上岸线,可发展万吨以上船舶通航和临港重装备工业,其对面三夹沙、腰沙海域可建设5-30万吨港口码头群。以来,海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行沿海开发战略,抢抓沿海开发提高到国家层面带来历史性机遇期,以深水大港开发建设为龙头,环绕“昨日垦区、今日园区、明日城区”总体目的,按照“以港兴工、以工兴城、港城联动、协调推动”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以滨海新城、深水海港中心、当代工贸中心、生态旅游中心和渔货集散中心等“一城四中心”为框架产业层次高、集聚效应强、综合功能全、在全省沿海开发中具备较大影响力当代化港口新城。当前,一期10平方公里开发已实现“
5、七通一平”,二期基本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动,并初步形成“新能源、环保、海工装备、大飞机制造、机电、食品制造”等六大产业板块。以来,新区共落户20各种超亿元项目,其中工业大项目10各种,在南通同类沿海新区中名列前茅,其中总投资9000万美元世界500强公司美国泰森、总投资5亿元中石油宝石钢绳钢管、一期投资3亿元凌志环保、招生规模达15000人南通纺织技术学院海门新校区等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海港中心15平方公里建设用海规划成功报批,东部围垦填海工程已全面展开,同步,2万吨级通用码头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国家中心渔港百万平方米港池清淤工作已经完毕,二期码头区建设已进入工程招标阶段,建成后中心渔港将成
6、为南黄海沿岸最大渔货集散中心。(二)发展优势1. 优越区位条件,有助于承办上海等大都市产业转移和辐射海门滨海新区图1-1 海门滨海新区区位图海门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东揽黄海,南倚长江,西靠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是长三角北翼连通上海第一桥头堡,处在承南接北重要枢纽位置,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享有“金三角上小浦东,江风海韵北上海”美誉。从空间距离上看,海门与上海直线距离61公里,是长江以北与国际大都市上海距离近来都市。以海门为中心,200公里范畴内覆盖了上海、苏州、无锡等20各种都市。海门滨海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黄海之滨,地处江苏省和南通市沿江、沿海两大开发带交汇点,市场腹地辽阔,处在上海1小时经
7、济圈范畴内,有助于承办上海等大都市产业转移,发展成为极具潜力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2. 立体化交通网络,提供了较为良好物流交通条件海门市拥有海岸线11.73公里,江岸线50.5公里。南通兴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三大机场环抱海门。随着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崇海长江大桥等加快筹建,以及崇启长江大桥、沪通铁路过江隧道等四条越江通道建设,海门将和上海全方位、零距离接轨,并融入苏南立体交通网络。这将彻底变化海门交通受制于长江格局,使海门与上海距离更为接近,全面跻身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再现与昆山相近区位优势,获得更多上海发展外溢效应。从新区交通条件来看,其陆海空交通便捷,扬启沿海高速公路、
8、省道335线、221线在新区附近穿越;距沪崇苏大通道北桥头堡只需10分钟车程。全方位、立体化交通网络,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物流交通条件。图1-2 海门滨海新区交通条件图3. 良好发展基本,支撑构筑更高产业发展平台海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70亿元,其中地方普通预算收入超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2万元、1.1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近年位居苏中区(市)第一。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纺织服装、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通信、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并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
9、高接轨上海深度,打造当代制造业高地,提供了更广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平台。4. 相对丰富资源优势,成为产业发展有效载体和支撑。海门滨海新区拥有丰富土地资源、沿海岸线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滨海新区属于淤涨型江海岸地区,沿海均有新成陆土地可供围垦,新区拥有数万亩围垦用地,有助于承办大型工业项目。如此集中连片、规模巨大、只增不减、区位优势和运送优势突出建设用地在长三角十分珍稀。二是沿海岸线资源较好。滨海新区拥有沿海岸线11.73公里,拥有国家级渔港,沿海良好风能资源为新区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及其有关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沿海岸线和水道条件也为建设港口创造了初步条件,其中东部岸线外侧,为小
10、庙洪深水潮汐通道,岸线和滩槽较为稳定,前方水域宽阔,北有腰沙为屏障,具备良好天然掩护。通航水深可达10米以上。对其形成演变和稳定性研究表白,深槽存在向南侧陆岸逼近、深泓逐渐加深趋势。这为建港提供了必要水深条件。小庙洪水道建港可行性已通过专家科学论证,近期可建3-5万吨级码头。当前,东灶港深水港泊位规划已作为南通港吕四港区海门区段而获国家交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远期深水大港可行性分析也在推动过程中。三是拥有国家级海洋特殊保护区独特旅游资源。座落在东灶港东北侧蛎岈山是一种天然两栖生物岛,因盛产牡蛎而闻名,淤泥质海岸浮现较大规模生物礁为研究近二万年以来中纬度古海洋提供了难得、甚至是地球上唯一观照
11、体。地理专家对其体表牡蛎壳测定证明它已有近历史,其固着基及造礁可达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整个蛎岈山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由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6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方圆6600亩,沙丘起伏,岛上资源丰富,别有天地,可谓世界级奇观。该景观与世界各地其她景观反差强烈,适于发展青少年科普旅游、商务公务接待旅游、中老年休闲旅游。蛎岈山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即是新区产业一种重要增长点,又是这一地区重要地标和生态品牌资源,可以提高新区品质和汇集商气、人气。四是丰富人才资源。海门是清末状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实业家、教诲家张謇故里,基本教诲及各类职业教诲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处在领先地位。当前
12、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人,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人才和较为充沛劳动力资源。南通职业大学也将在海门设立新校区,可为滨海新区将来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海门高档人才指数名列前茅。5. 发展潜力较大,具备一定后发优势与经济发展相对成熟地区比较,海门滨海新区将来工业发展空间较大,后发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新区可以从容借鉴、汲取先行者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经验与教训,有效避免在工业化过程中走弯路;另一方面,新区在起步阶段通过良好规划理念加以引导,可有效地减少产业集聚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构造调节重置成本,有助于在较低起点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三)问题和局限性从
13、海门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一是构造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某些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还不强;二是整体布局分散,集约化限度有待提高,公司规模偏小,专业化协作限度偏低,规模以上公司家数、规模以上公司产值、销售、利税均低于南通六区市平均水平;三是工业经济外向度有待提高。虽然具备了一定出口创汇能力,但出口产品对全市工业经济拉动作用还不强。这在一定限度上影响了其向滨海新区辐射和提供配套能力。从滨海新区当前自身条件来看,拟建港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在工程设计、施工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蛎岈山旅游资源及周边生态环保也会对邻近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约束。新区发展还面临近期现实利益和长
14、期科学性发展选取,节水、节地、节约资源高效发展与现实项目、产值、利润指标规定有所矛盾。二、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一)发展机遇1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进程继续深化,为新区发展提供了更为辽阔空间虽然全球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趋于见底,世界经济在调节中逐渐走向复苏,国际贸易投资再趋活跃,世界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进入新战略调节期,全球制造业仍将继续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转移。以金融、信息、资源、市场等要素为中心国际分工步伐加快,国际资本、技术和制造业继续在全世界范畴内寻找转移基地。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趋势有所放缓,但长期看来并未逆转。国
15、内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变化,将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长势头及巨大市场空间仍将吸引全球资本、技术、人才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全球化也是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经济在全球范畴内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过程。经济全球化逐渐进一步和全球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必将为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更为辽阔空间。2国内经济增长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化,新区迎来优化发展升级良好时机国内经济发展已处在一种新历史阶段,人均GDP已经迈上了美元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近五年保持10%以上增速,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会浮现某些回落,但由于国内有着非常巨大内需市场,且处在高速都市化进程之中,经济增长潜力还非常大。再加上政府还掌握着巨大经济资源
16、,在调控经济运营方面尚有一定回旋余地,因而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变化。“十二五”时期,国内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乡化加快推动,城乡化率将超过50%,因而将有很大增长空间。十二五时间虽然难以有两位数增长,但可以预期,增长速度有高有低,但年均8%速度仍有保证。从产业构造发展趋势看,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速,消费构造全面升级,房地产、汽车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产业构造升级。适应经济较快增长需要,预测“十二五”时期对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为代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当代物流等服务业方面旺盛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并持续较长时间,这对于新区发展和延伸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船舶修造等产业带来了良好
17、机遇。3长三角都市群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为新区承办产业转移带来了更好机遇都市圈在国家空间格局中地位上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引意见进一步加快了该地区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各地之间资源共享、设施共享、平台共享,区域发展集聚效应增强。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地区,正迎来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新高潮。在此过程中,发展基本好、滨江临海、交通便利、环境容量大海门滨海新区,必将成为新一轮国际资本转移重要地区。当前,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将来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实行,长三角区域协作将越来越紧密。同步,上海世博会成
18、功申办后,上海产业构造面临进一步调节和大量公司外迁,这也必将给海门及滨海新区带来前所未有机遇。加之长三角地区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趋紧等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在将来发展中面临最大制约依然来自资源环境约束。海门滨海新区选取打造为长三角都市圈当代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产业选取包涵了国家勉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转变发展模式、建立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动力机制总体规定,滨海新区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组织某些,将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重要截体之一。新区拥有较为充裕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在这一区域具备非常宝贵比较优势。这将可以在一定限度弥补整个区域资源短缺问题,与上海、苏南地区形成资源和技术互补,增进整个区域经济
19、可持续发展。4.江苏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许提供更宽松发展环境经国务院批准颁布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指出江苏沿海地区是“江苏将来经济发展新起点,也肩负着孕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经济新增长极重任”。规划赋予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中心镇某些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明确指出要支持江苏沿海地区重大基本设施建设,在重大产业布局及项目审核等方面予以必要支持;并在财税政策、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与政策支持。海门滨海新区作为江苏沿海开发构成某些,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依照发展态势,将来可朝着建成“江苏沿海开发开放实验区”方向努力,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率先发展。这必将推动新区产业发展
20、跃上新台阶,并带动人口汇集和沿海地区繁华。5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实行,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依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既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将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运用和城乡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节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空间开发构造。中共十七大报告重申了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当前,国家已经批准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来各级政府必将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思想和规定组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海门以及南通市都属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1、中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重要功能是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重要载体”。这一功能为海门滨海新区开发提供了更大舞台。6国家支持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国家发布实行了战略性新型产业规划,提出了重点支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生物、高品位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技术创新、财税支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海门市依托丰富土地资源,整合周边地区良好产业基本和长三角地区创新网络,有条件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率先突破,构筑起层次较高产业体系。(二)面临挑战1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不拟定性增大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将来经
22、济增长不拟定性因素增大。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一种时期内仍将是一种低速增长期,重要是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引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消化有毒资产仍需要过程。因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力度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受到挑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危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营影响也不容小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挑战,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近年未见困难,由投资、出口拉动持续高位经济增长将会逐渐回落。同步,国内经济增长自主性局限性和对外依赖性强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潜伏隐患日渐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际环境与以往比更加趋紧,全球化红利效应将失尽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提高同步,国际社会强加给咱们必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虽然咱们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但有些国家不再把国内当作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对待,且增长了对国内戒心。现实中,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倾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追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既有“世界加工厂”模式产生新压力。在国际国内形势压力下,将来国内经济增长长期繁华局面也许面临调节。因而,重化工业等类产业发展前景面临一定不拟定性,新区在将来重点发展产业及前瞻性重点产业选取上更需要谨慎。2长三角“极化效用”存在和强化,也许对将来发展产生制约新区特殊区位,在承办上海辐射同步,也在明显地受到上海等大都市“极化效用”悲观影响,并且这种影
24、响有也许强化。一方面是作为大都市上海吸引了海门本地相称消费能力;此外,在引进大项目、吸引高精尖人才等方面,上海、南通等地所具备综合优势对海门具备较大制约作用和悲观影响。如何借势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南通“扩散效应”,减少“极化效应”和“屏蔽效应”影响,进一步增进产业向海门滨海新区转移,是新区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挑战之一。3沿海地区产业构造趋同,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从周边各市(区县)发展规划以及近期发展态势来看,沿海地区由于从属于不同行政区,各地重点发展产业存在严重构造趋同现象。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方面导致各地之间产业互补性较弱,跨地区产业分工合伙难以展开,区域整体产业优势难以形成;另一方
25、面,也加剧了引资大战,导致了各地在招商引资等方面也浮现恶性竞争,使区域本来形成产业链在相称长时间内不能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一定限度上制约了地区经济整体实力提高。此外,南通临海四县中有三个县都规划了20-50万人口新都市,为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埋下了隐患。如何避免产业同构带来负面影响,深化功能分区,拟定开发顺序、统筹建设新城,成为滨海地区发展不容回避问题。海门周边地区如启东、如东、通州等都在加快发展,运用岸线及土地资源优势,诸多县市也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建成或开始建设了大型港口和滨海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海门如果不加快沿海开发,积极调节产业构造,地区经济发展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就会晤临外流风险,有也
26、许丧失原有发展优势,或加大与兄弟区市差距。产业构造趋同及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给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竞争压力。滨海四县产业及布局,合伙好,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合伙不好,会产生争项目等恶性竞争。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定下,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和减排注重,促使国内等能源消费大国进行经济构造和能源构造调节。因而对国内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规定,谋求经济构造调节和战略转型是十二五时期重点。中央提出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对各地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规定,对于滨海新区而言,既要面临工业化起步发展压力,又要兼顾资源和环境硬约束。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问题也许趋于严重。三、总
27、体思路(一)指引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岸线和港口等优势资源,以建立当代临海型产业体系为目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发展领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进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以工兴港,以港兴城,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建设,通过5-努力,将海门滨海新区打造为面向上海当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以港口为载体新物流集散地,宜居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具备相称加工制造能力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又有鲜明旅游特色、且对周边沿海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生态良好宜居滨海新城,发展成为小金三角(上海、杭州、南通)次中心和融入上海最具活力产业功能区。(二)基本原则1
28、、坚持明拟定位,高起点发展为实现滨海新区发展为沿海新城定位,高起点启动都市建设,不但要配套我市沿海开发,更要立足南通沿海开发大局,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弥补南通东部沿海都市空白,从而确立海门在南通沿海开发地位。因而,新区发展要与长远都市定位相结合,近期产业项目安排上要解决好三次产业比重关系以及轻重产业工业选取,更注重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适当都市环保规定先进制造业、当代服务业项目,而高耗能、高污染重化工产业要严格限制。2、坚持运用优势,优化发展 滨海新区要充分运用自身区位、交通、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港口条件等方面优势,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形成有助于与长三角特别是上海产业接轨基
29、本和条件。在产业布局上,蛎岈山是世界自然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级渔港也是重要资源,布局产业项目不能以破坏这些宝贵资源为代价,不要等污染或破坏后再治理,必要将一切也许污染源和破坏源拒之门外,同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成为承办上海、苏南地区研发转化基地;在产业构造上,要以产业汇集为目的,重点招引龙头项目,带动上下游公司进入,产生雁阵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在项目用地上,做到寸土必尽其用,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运用率不高、税收低项目,要坚决亮“红灯”,避免其她地区先盲目发展后构造调节带来痛苦和损失。特别对以重化工为特点临港产业要谨慎选取,把新区建设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3、坚持沿海合
30、伙,共赢发展南通市沿海区域各县发展基本和条件基本相称,各自优势差别不明显,若再盲目竞争,显然不利于宝贵资源效益最大化。因而,强调区域内合伙共赢是非常重要,应从省、地市级更高层次上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深化功能分区,加强基本设施联动建设,形成沿海区域产业方面有序分工合伙,以利于更好地延长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增进深度开发,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4、坚持规划引领,跨越发展在考虑产业布局以及重点发展产业时,都应从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规定出发,以规划引领发展大局,用规划挖掘潜力,以规划展示形象。在有效发挥市场配备资源基本上,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产业整合、资源保护与开发、时序统筹、招商引资等全局和战
31、略层面上指引作用,引导新区产业加快发展和布局优化调节,统筹考虑区内产业布局,实现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无论是已进驻产业发展还是承办产业转移,都要力求做到“有舍有取、突出重点”。同步,也要考虑到将来发展需要,在土地供应、基本设施配套能力等方面恰当留有余地,以适应此后长远发展需要。5、坚持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起步阶段,一定要在综合平衡和统筹资源环境基本上引进工业项目。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和谐型产业,产业发展决不能以大量占用资源和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既是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主线规定,也是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必要条件。填海造陆是支撑沿海大开发、缓和用地紧张局面重要办法,但对于大面积填海后续效
32、应以及对周边港口影响还缺少科学全面结识,因而,要加强这方面跟踪,及时掌握这方面最新技术动态。必要坚决把环保纳入综合决策,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作为项目筛选最重要根据。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经济、自然和人和谐发展,进一步增强新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新区整体形象。(三)产业定位将来要将海门滨海新区打造为:面向上海先进制造业承办地和研发转化基地,江苏沿海地区大型物流集散地,长三角地区休闲宜居旅游度假目地。 面向上海先进制造业承办地和研发转化基地。接轨上海,借势发展,积极面向上海,积极配套上海,择机服务上海。随着交通通道打通,海门在地位位置和区位优势上更接近上海,长三角北翼连通上海第一桥头堡作
33、用真正发挥。由于上海国际大都市定位,使海门有也许成为产业转移、配套以研发基地设立承办地。上海“十一五”时期重要环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定位进行发展,当代服务业和涉及超大型装备、大型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研发、集成电路与数字显示、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在内先进制造业构成上海产业重要支撑。从上海产业构造看,发展高品位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扩大产品配套能力和服务半径,需要周边地区支持。一小时经济圈概念,为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要进一步研究上海大都市功能产业,特别是当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生产环节,通过专业化链式招商手段,专注于发展上海功能产业中下端环节,使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成
34、为上海功能产业发展有机构成某些,实现与上海产业接轨,共同成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地区如苏南等成熟地区也会向外寻找产业配套合伙。江苏沿海地区大型物流集散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港口新一轮竞争重要在于物流领域。当前国家级渔港使渔业集散地作用已经确立,此后以港口为基本平台,建立与港口紧密衔接物流园区,汇集有关物流公司,配备当代化物流设施,开展商贸、保险、金融等有关业务,发挥港口运送枢纽作用,并为腹地都市和公司提供原材料、产成品和贸易物资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仓储、保税、信息等流通服务。随着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功能逐渐拓展,以港口为载体当代物流集散地作用将充分发挥。长三角
35、地区休闲宜居度假目地。国内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旅游业已进入一种全面提高战略期,过去初级发展阶段以观光为目,当前正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三位一体转变。休闲旅游业是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绿色产业”。一种地区要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目地,必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旅游资源;二是具备持久不衰休闲客源市场;三是具备完善旅游休闲设施。滨海新区通过对既有资源深度开发,运用上海、苏南巨大市场,有也许成为长三角新旅游休闲场合,新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正在形成。(四)重点产业选取 1.1、现实基本 2、产业发展趋势 3、区域分工竞争4、产业关联重点产业选取根据图 依托上海形成南通市滨海产业带
36、 重点产业选取根据图3-1 重点产业选取根据(1)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既有产业发展基本、资源条件、比较优势是产业选取首要现实基本。海门滨海新区重点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运送网络优势,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特别是集中连片、规模巨大、只增不减、宝贵待开发建设用地优势,抓住浦江两岸公司外迁等机遇,积极承办全球特别是上海产业转移,积极面向上海市场,打造上海公司加工制造基地、上海及全国乃至全球民众旅游休闲胜地。同步,运用新区拥有天然深水建港条件,发展船舶修造、港机制造等临海型工业和海洋渔业、当代物流产业,将来把新区建设成为一种新型港口都市。(2)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重点产业选取,
37、应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转移趋势、国内新型工业化和产业政策导向、市场需要特点等方面,考虑新技术革命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关注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等大趋势。国内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消费构造、产业构造升级正在进一步推动,考虑到国际上工业化发展规律,重化工业在一定期期仍将发挥作用。因而,可考虑选取属将来高增长装备制造业等,以顺应国内产业规模化以及重要装备自主化发展规定。当前以BT(生物技术)、NT(纳米技术)和能源技术革命等为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积极哺育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是彻底改进国内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推动国内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选取。特别是随着世界能源供
38、应趋紧和能源需求加快增长,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渐受青睐。在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各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海门滨海新区应把新材料和新能源(涉及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加以关注,选取恰当方式予以参加。此外,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人类健康问题关注,国内对资源节约、环境和谐加大力度,规定切实节能减排。因而,新区建设必要限制发展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等高耗能产业,特别是要禁止发展电镀、多晶硅、皮革、造纸等高污染产业。(3)发挥区域分工和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优势形成很大限度上取决于优势产业形成。因而新区重点产业选取上要在周边地区寻找自己分工地位,形成专业化优势地位、合理配套能力。虽然新区产
39、业从零起步,但要把海门市、周边县市及上海、长三角某些产业基本视同本区产业发展支撑力量,依托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行产业链招商,为周边地区提供配套关联产业,强调着重选取国际竞争力强产业、生命周期长产品、污染少环节进行配套,实现重点产业高起点、低风险起步。海门市、周边县市及长三角优势支柱产业重要有造船、机械、交通运送设备制造、石化等(见表3-1)。表3-1 海门市、南通市、江苏省及长三角优势支柱产业一览表区域名称优势支柱产业海门市纺织服装、机械冶金、化工医药、新材料南通市船舶工业、石化、电力、冶金、当代纺织江苏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钢铁产业、纺织产业上海市以超大型装备、大型船舶、航空
40、航天、汽车研发、集成电路与数字显示、生物技术与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以金融、物流、文化、会展为重点当代服务业长三角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她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送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4)谋求产业关联配套重点产业选取还要考虑与否具备产业关联性和产业集群性,以形成互相配套能力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规模和集聚。表3-2中各工业区(新区)重点产业及临港工业选取也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应着重选取产业链条长、影响力系数大、根植性强、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具备较强产
41、业关联,从而形成产业群竞争力,如船泊及修造产业。特别要避免靠优惠政策办法吸引而产生“候鸟”型经济,这种产业由于是以产品装配和代工生产公司为主,从发展前景和后劲看,它们注重是较低商务成本,流动性大,因而使新区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因而,要注重选取产业链条长产业,并在龙头公司发展中注重延伸产业链,通过度工细化、深化和配套产业本地化,促使其在发展中增长与本地公司联系,增强其根植性。表3-2 各地滨海新区(工业区)主导产业及临港产业名称功能定位主导产业临港产业天津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当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
42、国际物流中心,逐渐成为经济繁华、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食品生物、航空航天、当代服务、当代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石油开采和储备、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当代物流曹妃甸工业区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逐渐把曹妃甸建成国内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重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当代物流精细化工、当代物流、海水淡化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当代服务业为主滨海生态文化科技新城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化工、轻型产业(塑料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医药制
43、品等)当代物流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国内一流化工生产、科研开发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海洋化工海洋化工广西北海工业园区面向东盟出口加工基地、北部湾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汇集区、宜居海滨新城、北海市北部都市副中心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水)产品和农副产品精加工海(水)产品精加工、当代物流绍兴县滨海工业区超大型、特色化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区;配套完善新住区;特色生态休闲区纺织制造、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当代物流2分阶段重点产业选取(1)近中期全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依照上述选取根据,构建将来滨海新区产业支撑:一是以电动工具为起步机电
44、产业,以屠宰及肉类加工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绿色食品加工业,以航空零部件制造为主航空设备制造业,以重型载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房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汽车产业,以修船为主船舶修造、海工装备及大型(船、桥、风电)钢构等,以及新能源装备、环保装备产业,将来上海转移而来研发转换制造产业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等。二是以既有旅游资源为支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辅之以房地产业,加之依托港口重点发呈当代物流产业、将来前瞻性产业如创意产业等,构筑新兴服务产业群;其中,特色海滨旅游业、电动工具和食品加工业具备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一定发展基本,可作为近期有明确抓手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船舶修造业受港口建设周期限制,招商引资等发展工作
45、应与港口建设时间相衔接;而航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快慢和好坏,重要取决于招商引资工作效果,近期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快招商引资速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上。(2)远期重点哺育前瞻性产业选取前瞻性产业进行重点哺育,如发呈当代物流产业以及会展、商务服务为主生产性服务业,以软件开发、数码动漫、手机游戏为主文化创意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讯产业。此类产业当前不具备基本,但是此类产业适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与积极融入上海定位相吻合,市场需要增长强劲,附加价值高,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而具备较强产业成长能力和地区竞争力。(五)发展目的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本设施,迅速集聚产业,强化
46、招商引资,完毕工业产值50亿,实现翻两番目的,建立起完善当代产业体系。1、近期目的:起步发展阶段重要预期目的:加强规划引导,高水平起步发展,完善各项基本设施,为跨越式发展奠定较好基本。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新区完毕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左右,生态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在起步阶段,除了完善基本设施外,还要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以此形成品牌优势,汇集人气,成为对接上海和长三角前沿;开发和运用宝贵沿海岸线、海域资源,承办临港产业或有关修造业,为将来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基本;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引导下,选取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在全国范畴谋求新能源装备投资者或国有大公司来新区投资办厂,使新能源设备制导致为将来
47、新区发展新增长极。2、阶段性目的:当代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协调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重要预期目的:当代加工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比翻两番以上。构建起较为完善当代产业体系。通过前3年起步发展阶段,后滨海新区将进入迅速发展重要时期。到实现经济总量比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产业构造调节优化,特色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与新能源装备业、船舶修造业、食品加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航空设备制造业等一起成为支柱产业,当代物流业、环保产业稳步发展,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产值资源消耗进一步减少,环境保持良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48、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使滨海新区成为承办长三角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和上海功能产业重要配套地,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区域经济体之一。图3-2 将来10-滨海新区当代产业体系3、2030年远景目的:以新兴服务业发展为主导成熟阶段产业发展重要预期目的: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成为融入上海最具活力产业功能区。通过前跨越式发展,后滨海新区将进入持续繁华重要时期。到2030年实现经济总量比翻四番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三次产业构造进一步调节优化,以新材料为代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当代物流业等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产业布局更为合理,开放型经济更加发达,城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值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