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1、 项目: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日期,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制的活动组成。2、 项目的特点:目的性;寿命周期性;依赖性;独特性;冲突性。3、 工程项目:是指需要一定量的投资,经过策划、设计和施工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确定目标的一次性活动。4、 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工程项目的目标性;工程项目的约束性;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性;工程项目由活动构成。5、 工程项目的类型:一、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住宅建筑;公用性建筑;工业建筑;基础设施。二、根据任务不同划分:工程项目;工程承包项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工程监理项目。6、 工程项目的组成:单项工
2、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7、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的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项目极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8、 项目管理的特点: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项目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部;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为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根据工程项目目标、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对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完成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该工程项目在允许的费用和要求的质量标准下按期完成。10、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利用有限
3、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和尽可能快的速度建成该项目,使其实现预定的质量(工程)。11、 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质量(功能)目标、工期目标、费用目标,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三大目标之间是对立的管理。但是,三大目标之间也存在统一的关系。例如,适当的增加赶工的费用,可以缩短工期,使项目提早动用,缩短投资回收期;适当提高质量标准,虽然建设费用增加了,但能够降低使用期的维修费;合理、均衡的进度计划,可以保证实现质量目标和节约目标。12、 工程项目建设的程序: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和动用前准备;竣工验收阶段。13、 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及相
4、互关系:业主方、政府、施工方、监理。第二章 1、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概念:项目构思到项目批准正式立项。2、 项目前期策划的主要工作:工程项目构思的产生和选择;项目的目标设计和项目定义;可行性研究。3、 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重要作用:项目构思和项目目标决定项目的方向。方向错误必然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而且这种失败又常常是无法弥补的。影响全局。一个工程项目的失败常常能导致经济损失,导致企业的衰败,导致社会问题,导致环境的破坏。4、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试图对其作出可行或不可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5、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作为向银
5、行等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申请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作为编制设计和进行建设工作的依据;作为签订有关合同、协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后评价的依据;作为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定员的依据;其他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作为环保部门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依据,也作为向项目所在地政府和规划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第三章 1、 常见的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又叫无线竞争型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公开招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采用的招标方式,它的优点是可以广泛的吸引投标人,投标单位的数量不受限制,凡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都可以参加投标。公开招标的透明度高,能赢得投标人的信赖,而且招标单位
6、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选择有竞争实力的承包单位。但是对于保密工程、项目技术复杂或则抢险救灾的特殊工程和公开招标时费用较大的工程不宜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又叫有限竞争型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的优点是被邀请参加竞争的投标人数有限,可以节省招标费用和时间,提高投标单位的中标机率,降低标价。但是由于招标人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有限,往往邀请的范围较窄,可能失去了在技术上或报价上最有竞争力的一些潜在投标人。2、 招标程序:一、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建立招标的组织机构;完成工程招标的各种审批手续;向政府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提出招标申请等。二、编写招标
7、文件及标底。三、发布招标通告或发出招标邀请。四、资格预审。五、标前会议和现场考察。六、开标。七、评标。八、决标和签约。3、 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合同条件,也称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工程量报价表;投标书格式和投标保证书格式;补充资料表;合同协议书;履约保证和动员预付款保函。4、 评标方法:专家评议法;综合评分法;最低评标价法。5、 投标程序:参加资格预审;熟悉招标文件;校核工程量;编制施工规划;计算投标报价;编制投标文件。6、 投标报价技巧: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突然降价法;优惠条件法;先亏后赢法。7、 合同管理:是指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违约、索
8、赔、争议处理等进行的管理。8、 合同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分配任务;确定组织关系;法律约束;协调关系;解决争执。9、 工程项目合同的种类及其特点:固定单价合同。特点是单价优先,承包者仅按合同规定承担报价的风险,即对报价(主要为单价)的正确性和适宜性承担责任,而工程量变化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固定总价合同。以一次包死的总价格委托,价格不因环境的变化和工程量的增减而变化。在这类合同中承包者承担了全部的工作量和价格风险,因此报价中不可预见风险费用较高;成本加酬金合同。是工程最终合同价格按承包者的实际成本加一定比例的酬金计算。而在合同签订时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合同价格,只能确定酬金的比例。承包者不承担任何风险
9、,而业主承担了全部工作量和价格风险。第四章 1、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目标,通过明确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不同层次的权利、责任、利益制度而构成的能够一体化运行的人的系统。2、 组织结构的构成因素:管理层次;管理跨度;管理部门;管理职责。3、 工程项目组织的特点:一次性的项目组织;复杂的项目组织;动态变化性的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关系紧密的项目组织。4、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建立步骤:一、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二、建立工程项目组织:明确项目管理目标;明确管理工作内容;选择项目组织结构形式;确定项目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和跨度;定岗定职定编;理顺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行进考核。5、 职能
10、式组织的优点: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 缺点:责任不明确,协调困难;局限性大,沟通困难。6、 项目式组织的优点:权利集中;效率高。 缺点:浪费人力资源;效率降低。7、 矩阵式组织的优点:具有职能式和项目式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全面培养人才。 缺点:双重领导;经常出现项目经理的责任与权力不统一的现象。8、 影响选择组织形式的因素:工程项目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技术的难易和复杂程度;工程的规模的工期;工程建设的外部条件;工程内部的依赖性。9、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类型:工程监理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项目(PM)管理模式。10、 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项目
11、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协调各方关系,使之相互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对各种信息行进管理、运用,使项目取得成功;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阶段的责任主体,是项目权力的主体,是项目利益的主体,是项目目标的最高责任者。11、 项目经理的素质和能力:一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 二素 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 三能 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12、 项目经理部的特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非永久性组织;具有团队精神;是动态的组织。13、 项目经理部的职责:一、项目经理部领导的职责:实现
12、项目经理部的目标;保证项目经理部的效率。二、项目经理部成员的职责:项目经理部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有责任感;项目经理部成员做好本职工作,尽其所能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为了使项目经理部能共同工作,将项目经理部职责放在第一位。14、 高效能的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员工培训;明确目标;沟通与激励。15、 工程项目经理部内部关系的沟通:项目经理部内部人际关系协调;项目经理部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项目经理部内部供求关系的协调。16、 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外层关系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业主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监理单位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设计单位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供应商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公用部门的沟通;项目
13、经理部与分包单位的沟通;项目经理部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第五章 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一、文字说明。二、进度计划图标:横道图、斜线图、线型图、网络图。2、 (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一、计划准备阶段:调查研究;确定网络计划目标。二、绘制网络图阶段:进行项目分解;分析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三、计算时间参数及确定关键线路阶段:计算工作持续时间;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四、编制正式网络计划阶段:优化网络计划;编制正式网络计划。3、 双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4、 单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5、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6、 工程项
14、目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横道图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香蕉形曲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7、 网络计划工期调整的步骤:确定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按要求工期计算应缩短的时间T;选择应该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将选定工作的持续时间压缩至最短,并从新确定关键线路、计算工期;当计算工期仍超过要求工期时,则重复上述第二至第四步,直至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或计算工期已不能再缩短为止;当所有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都已达到其所能缩短的极限而寻求不到继续缩短工期的方案,而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仍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应对网络计划的原技术方案、组织方案进行调整,或对要求工期从新审定。8、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组织
15、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9、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一、设计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收集有关工期的信息,进行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决策;编制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编制设计准备阶段详细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进行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的调查和分析。二、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编制设计阶段工作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详细的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三、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第六章 1、 工程项目成本:即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由固定资产
16、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大部分组成。2、 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构成:一、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施工成本);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费。二、流动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3、 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一、按照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分类:投资估算成本;设计概算成本;施工图预算成本;竣工结算成本。二、根据成本控制的要求,工程项目成本可分为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4、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工程项目成本计划;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工程项目成本考核。5、 量本利分析法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6、
17、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的编制要求:编制设计预算;编制施工预算;人工费目标成本的编制;材料费、构件费目标成本的编制;周转材料目标成本的编制;机械费用目标成本的编制;措施费用目标成本的编制;施工间接费用目标成本的编制;分包成本的目标成本的编制。7、 目标成本的编制程序: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优化,制定技术降低措施;编制“两算”;进行“两算”审核,实物量对比,纠正差错;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定额费用拆分;计算材料、结构件、机械、劳动力计划消耗量和费用;制定大型临时设施搭建计划和计算费用;根据施工方案指定模板、脚手架使用设备和计算费用;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开支标准和项目承包上交基数及其他财务历史资料,计算施工间接费用;
18、根据分包合同或分包部位估价书计算分建成本;各部门拟定编制说明资料;11审定各部门提供的计算资料和编制说明,纠正差错;12汇总所有资料,形成目标成本初稿,要各部门会审、签字;13项目经理审定、签发、实施。8、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合同报价书;企业定额、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企业颁布的材料指导价、企业内部机械台班价、劳动力内部挂牌价;周转设备内部租赁价、摊销损耗标准;已签订的工程合同、分包合同;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有关财务成本核算资料;施工成本预测资料;11拟采取的施工成本措施;12其他相关资料。9、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
19、成本计划;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10、 项目经理部责任目标成本的确定过程有哪些方面:按投标报价时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将各项单价换成总价,就构成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人工费的目标成本;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确定机械台班和周围设备材料的使用量;其他直接费用中的各子项目均按具体情况或内部价格来确定。现场施工管理费,也按各子项目视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确定;投标中压价让利的部分也要加以考虑。11、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概念: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
20、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12、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程序: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实行对作业队分包成本的控制。13、 施工成本控制的种类:施工目标成本的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14、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15、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16、 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加强合同预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21、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机械使用率;运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17、 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合同造价的过程控制;成本构成的分类控制;分包项目成本控制。18、 施工成本核算:是对施工中各项费用支出和成本的形成进行核算。19、 施工成本核算的特点:项目成本核算内容繁杂、周期长;成本核算需要全体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成本核算满足“三同步”要求难度大;在项目总承包制条件下,对分包商的实际成本很难把握;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数据处理量巨大。20、 施工成本核算的任务: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企业施工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使用人力、
22、物力和的财力;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实际成本;反映和监督施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项目成本预测,为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材料,促使项目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1、 施工成本核算的原则:确认原则;分期核算原则;相关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及时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22、 施工成本核算的要求:每一个月为一个核算期,在月末进行;核算对象按单位工程划分,并与责任目标成本的界定范围一致;坚持形象进度、施工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采取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算结合”的方法;在核算中做
23、好实际成本与责任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编制月度项目成本报告上报企业,以接受指导、检查和考核;每月末预测后期成本的变化趋势和状况,制定改善成本控制的措施;搞好施工产值和实际成本的归集。23、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健全企业的项目两个层次的核算组织体制;规范以项目核算为基点的成本会计账表;健全项目成本核算的辅助记录台账。24、 会计核算: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来记录企
24、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后据以提出一些用货币来反映的有关各种综合性的数据。25、 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26、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的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27、 三者的区别: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28、 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二、综合成
25、本的分析方法: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三、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29、 施工成本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衡量项目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30、 成本考核的内容:包括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考核,成本管理工作业绩考核。31、 成本考核的要求:企业对施工项目经济部进行考核时,应以确定的责任目标成本为依据;项目经济部应以控制过程的考核为重点,控制过程的考核应与竣工考核相结合;各级成本考核应与进度、质量、安全等指标完成情况相联系;项目成本考核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为奖励责任人提供依据。32、 施工成本考核的实施:施工的成本考核采取评分制;施
26、工成本考核要与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相结合;强调项目成本的中间考核;正确考核竣工成本;施工成本的奖惩。第七章 1、 工程项目质量:是指能够满足用户或社会需要的并由工程合同、有关技术标注、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等具体详细设定其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特性要求的工程实体质量与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总和。2、 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设计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显著;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容易产生判断错误;工程产品质量终检局限大;质量要受投资、进度要求的影响。3、 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设计阶段对工程
27、项目质量的影响;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项目各阶段的资源、过程和成果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过程,以判定它们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并找出方法消除造成项目成果不令人满意的原因。5、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质量控制。6、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影响因素多样性;项目质量变异性;质量判断难易性;项目构成分解性;项目质量的制约性。7、 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工程项目的决策和方案;工程项目材料;施工设备和机具;施
28、工环境。8、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PDCA循环原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三阶段原理;工程项目质量的三全控制原理。9、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10、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程序:领导决策;组织落实;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宣传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1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提高供方企业的质量信誉;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减少重复检验和检查费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13、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概念:是根据项
29、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入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所制定的施工质量计划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14、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划分:按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主体划分为:建设方的质量控制、施工方的质量控制和监理方的质量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划分为: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屋面工程的质量控制、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和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要素划分为:材料因素的质量控制、人员因素的质量控制、设备因素的质量控制、方案因素的质量控制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15、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30、:施工质量控制总目标;建设单位施工质量控制目标;设计单位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目标;监理单位施工质量控制目标。16、 施工质量持续改进理念的过程:渐进过程;主动过程;系统过程;有效过程。17、 施工质量计划: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有关质量管理标准,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编制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手段、组织以及相关实施程序。18、 施工质量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程序管理。规范员工行为,使其严格操作、规范施工,打到提高工程质量、实现项目目标的目的。19、 施工质量计划的作用:是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使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满足;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
31、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具体步骤。20、 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工程质量目标;组织与人员;施工方案;采购质量控制;监督检测。21、 施工质量计划的实施与验证:22、 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23、 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24、 施工质量验收:是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按规定程序检查后,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及各项验收标准要求的质量控制过程,也是确认是否可交付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25
32、、 施工验收项目的划分: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26、 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该具有规定的资格;建设项目的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应该符合相关验收规范的标准;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及施工内容,应有按照规定对材料及施工内容进行见证取样检测资料;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分工程,专业工程应进行功能性抽样检测;工程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后共同确认。27、 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
33、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分部分项施工完成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检查、评定,符合验收标准后,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建设单位收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施工、勘测、设计、监理单位等单位人员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明确验收结果,并形成验收报告;按国家现行管理制度,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合格后,尚需在规定时间内,将验收文件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28、 施工质量评定验收的内容: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检查;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29、 施工质量验收不符合验收标准
34、的要求时的处理: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虽局部尺寸等不符合设计要求,但仍然能满足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经返修和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30、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在工程项目中,凡存在工程质量不符合建筑、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关施工与验收规范或设计图纸要求,以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程度轻微的称为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永久性缺陷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31、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复杂性;隐蔽性;渐变性;严重性;多发性。32、 工程项目
35、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违背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加固处理好地基;设计计算问题;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施工和管理问题。33、 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包括的内容: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的性质和类型;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的评价;事故责任人情况;事故处理意见。第八章 1、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2、 工程项目风险的类型:业主/项目法人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咨询/设计/监理的风险。3、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处置风险和不确定性,力求以最小的成本保障最
36、大安全和最佳经营效能的一切活动。4、 风险管理的目标:一、损前目标:经济合理目标;安全状况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二、损后目标:维持生存的目标;保持生产经营正常的目标;实现稳定收益的目标;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履行社会职责。5、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量化分析;风险应对设计、风险监视和控制。6、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等来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的全过程的总称。7、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工程项目
37、风险管理尽管有一些通用的方法,但要研究具体项目的风险,就必须与该项目的特点相联系;风险管理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了解情况,要对项目系统及系统的环境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并进行预测,所以不熟悉情况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虽然人们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过去凭直觉、凭经验的管理上升到理性的全过程的管理,但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管理者的经验及管理者过去工程的经历、对环境的了解程度和对项目本身的熟悉程度;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消灭风险,在工程项目中大多数风险是不可能由项目管理者消灭或排除的,而是有准备地、理性地实施项目,尽可能地减少
38、风险的损失并利用风险因素有利的一面。8、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项目管理者识别风险来源、确定风险发生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9、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程序):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建立初步风险源清单;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和潜在结果;进行风险分类或分组;建立工程项目风险清单。10、 风险识别的方法:核对表法;智爆法;事故树分析法。11、 风险评价的方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罗(MC)方法。12、 风险分配的原则:风险分配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履行合同;合同双方中,谁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某种风险或减少该风险
39、引起的损失,就由谁承担该风险;风险分配应能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从而降低成本,节约投资。13、 项目法人/业主应承担的风险:不可抗力的社会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和损坏;不可预见的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损失或损坏;工程量变化而导致的价格变化的风险;设计文件缺陷风险;法规变更风险。14、 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投标文件的缺陷;对业主提供的水文、气象、地质等原始资料分析或运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和损坏;由于施工措施失误、技术不当、管理不善、控制不严等造成施工中的一切损失和损坏;分包商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和损坏。15、 控制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减轻;预防;转移;回避;自留;后备。1
40、6、 工程项目保险: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依法应对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提供保障的一种综合性保险。第九章 1、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2、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主要环节:编制生产要素计划;生产要素的供应;节约使用资源;生产要素检查;进行生产要素使用效果的分析和改进。3、 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内容:劳动力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4、 劳动力管理:对项目目标、规划、任务、进展以及各种变量进行合理、有序地分析、规划和统筹的基础上,对项目过程的所有人员予以有效地协调、控制和管理。5、 材料管理:对项目施工过程中
41、所需的各种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发放、验收和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工作。6、 机械设备管理:是指项目经理部根据所承担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优化选择和配备施工机械,并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维修保养等各项管理工作。7、 技术管理:是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8、 资金管理:是指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规律,进行资金收支预测、编制资金计划、筹集投入资金、资金使用、资金核算与分析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工作。9、 施工项目的主要技术管理制度:学习与会审图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技术交
42、底制度;施工项目材料、设备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制度;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其他技术管理制度。10、 施工项目技术交底:11、 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的主要项目: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各部位的钢筋均须办理隐检;现场结构焊接;屋面、厕浴间、地下室、外墙版等。12、 安全管理:是指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法规、技术、组织等手段所进行的规范劳动者行为,控制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施工环境条件,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实现项目安全目标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3、 安全管理的内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
43、目安全技术管理;项目安全教育;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4、 施工项目安全设施管理:脚手架;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护栏杆;临时用电安全防护。15、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意义: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是现代化施工本身的客观要求;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是企业展示自身综合实力的需要;较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有利于培养一支懂科学、善管理、讲文明的施工队伍。16、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要求:遵守施工现场管理法规和规章;搞好场容文明管理制度;公示标牌(1.工程项目概况牌;2.安全纪律牌;3.防火须知牌;4.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时牌;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6.施工总平面图、7.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做好
44、施工现场管理巡查。17、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内容: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科学地进行施工平面规划;根据施工进展的具体需要,按阶段调整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检查;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及时清场转移;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现场平面布置管理;现场安全生产管理。18、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措施:一、组织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资料;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二、现场管理措施:开展“5S”活动;合理定置;目视管理。19、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意义: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现代化大生产
45、的客观要求。20、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我国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不断反馈监控信息,采取整改措施;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或河流、湖泊、池塘;除符合规定的装备外,不得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焚烧油毡、油漆,亦不能焚烧其他产生有毒有害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建筑垃圾、渣土应在指定地点堆放,每天进行清理;在居民和单位密集区域进行爆破、打桩等施工作业前,项目经理应按规定申请批准;经过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由发包人在施工前通知承包人,标出位置,加以保护;施工中将要停水、停电、封路而影响环境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对施工现
46、场进行绿化布置。21、 工程项目投产准备: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为竣工后能及时投产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般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的招聘、培训、生产单位组织机构的设计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生产准备的试运行或试生产等工作。22、 投产准备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生产任务要求确定岗位及其人员编制,然后据此招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并分批分期对他们培训;根据设计的产品纲要、生产工艺方法,落实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的内外部生产条件;做好生产技术准备,如制定产品的技术标准、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组织试运营的生产;施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后,要组织生产人员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23、 投产准备工作的内容:生产组织准备;生产技术准备;生产物质准备;落实外部协作条件。24、 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完成收尾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竣工验收的预验收。25、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