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1 期总第 441 期前 沿Forward PositionNo.1 2023Sum No.441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家庭责任鲍迎然(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5)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模式变革已势在必行。破解我国养老难题的关键在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二者有效结合。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地位不容忽视,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居家社区养老中家庭的优势,将支持、促进家庭发展作为目标,强化居家社区养老中家庭的责任与功能,在明确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的同时,给予家庭积极有效的支持,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词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家庭责任中图分类
2、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267(2023)01-0122-06一、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探析国际社会判断进入老龄化社会以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7%为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13.50%。1“2010 年-2020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5.44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 2.51 和 2.72 个百分点。”2人口老龄化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
3、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积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既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也关乎百姓美好生活,是决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一。由于生育率降低、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外出务工青壮年数量增多等,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这种传统养老方式逐渐难以为继,若仍将此类问题视作家务事来解决,或会增添更多社会问题,应将养老社会化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方向。顾宝昌强调,社区与家庭应相互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将“养老空间的家庭性”和“养老资源的社会性”二者结合,遵循可接受性、可持续性原则,形成“社会保障、家庭分担、政府兜底”的养老事业发展思路。3我国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时期,均编制了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无一不强调家庭对于居家养
4、老的基础作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离不开家庭的支撑,家庭养老不但成为新时代养老的热门话题,也是不断创新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必经之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到底是何模式,如何使其更好地运行,也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需要理论视角,赵浩华认为,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应更加尊重老年人差异化的养老需求,这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引擎,识别、满足老作者简介 鲍迎然,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122DOI:10.14129/ki.forwordposition.2023.01.005年人的个性需求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将需求转化为现实,方能使该模式成功。4从
5、经济成本视角,李志宏总结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的五大优势: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整合各类养老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独立生活、实现代际互助,契合我国文化传统与老年人身心需要,符合国际社会养老发展普遍趋势。5从精准管理视角,赵倩茹等认为,结合精准管理理论,从需求、供给、服务、绩效角度探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和高质高效,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更有利于公共治理。6综上,本文认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指,政府通过整合市场和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为家庭和社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帮助其解决养老服务中的硬性难题,构建社区、养老机构及家庭三方养老服务网络,由家庭承担主要养老责任,
6、社区与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第二备选场所,按需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与其他养老方式的不同之处是,更加注重政府、社区、家庭和养老机构各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倡导不同主体各司其职,聚集各方养老服务优势资源,以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吃、穿、用、住、医等需求,在实现老年人就地养老的同时,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稳定性。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谁来养老”“在哪养老”“怎么养老”的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需要肯定的是,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趋势已成为必然,但首要责任主体仍应以家庭为主,这对提升居家养老质效发挥决定性作用。二、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功能家庭对满足老
7、年人情感需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居家养老能力对于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家庭养老始终居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一)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优势首先,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居家养老是我国孝道文化的缩影。“居家养老的模式纵跨古代、近代、现代历史阶段,而且还将继续下去。”7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子女能将赡养父母的问题纳入自身生活进行考量,认同子女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也能意识到子女是赡养责任主体。89除此之外,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一起生活,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基于亲缘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血缘天性的伦理升华,更能从精神上满足
8、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其次,从提升养老质效角度来看,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便是家庭参与。钟萍等研究表明,与家人同住能增进老年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缓解失能、患病的高龄老人孤独的负面情绪,帮助研判病情,加强照护。10一方面,家庭成员可给予老人经济支持、照料日常生活、提供精神抚慰等,既能提升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质量,也能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脾性,可以向社区、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全面准确的信息,使其有针对性地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迫切需求,也提升了第三方服务质效,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得到保证。最后,从养老习惯角度来看
9、,家庭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熟悉、安心的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的舒适感与安全感。潘燕在研究中指出,“熟悉的环境与多元的社会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养老场域,这也符合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和习惯”11。蔡敏等“调查的69 337名60 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口中,希望居家养老的有 62 856 人,占 90.7%,农村(93.9%)高于城市(87.9%)”,“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差的老人更希望得到家人的精神慰藉,希望居家养老的比例越高”。12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不但有家庭成员的陪伴、熟悉的邻里、环境和事物,养老环境更加舒适,而且节约费用。社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与居家带来的极高自由度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很好的归属感,
10、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失能、半失 123能老人,由于长期遭受病痛折磨,他们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反应,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精神鼓励和心灵陪伴,帮助他们度过晚年时光。(二)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角色定位以往对居家社区养老的思考与实践更多的是考虑社区和政府部门如何做,对家庭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定位模糊,忽略了家庭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需要明确家庭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实价值,明晰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角色定位,实现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第一,家庭的养老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与医养结合等政策的发展,从本质上讲,都是强调家庭在养老中的基
11、础地位。家庭作为老年人养老首选之地,养老成本低,符合老年人养老意愿,也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因而家庭应始终发挥基础作用。杜智民等调查发现:“居家照料是大多数(88.92%)农村老年人的愿望”13,戚成蹊等调查显示,“在调查对象中,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的占 26.3%,在其他养老方式中,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占9.5%,自我养老的占 27.9%,家庭养老的占 36.4%,由此可见,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居民主要期望的养老模式”14。因此,重塑家庭的养老责任与意识,找准家庭的养老角色定位,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有助于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第二,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国家积极应对人
12、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15。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逐步形成以其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并将养老机构延伸至居家社区。16据此,家庭、社区、社会资本三者在居家养老模式中互为补充、相互配合,在日常居家环境中,为每个家庭提供养老服务资源,既可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17三、居家社区养老家庭政策考察构建和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利于积极应对国家日益严重的人口
13、老龄化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家庭的基础作用,通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背景下的家庭政策考察,发掘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家庭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居家社区养老家庭政策考察党的十九大以来,居家社区养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1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022 年出台“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到“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
14、务能力”,“地方政府负责探索并推动建立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的模式”。18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后,在此背景下,各省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印发了“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有的省份提出,落实子女带薪陪护护理时间制度,鼓励成年子女与年老的父母同住或就近生活,方便就近赡养、照料老人;有的省份提出,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有的省份提出,支持发展面向照护对象家庭成员的“喘息服务”。总结归纳相关政策,掌握国家及各省市有关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制度出台情况,通过对上述经验的研究,合理优化有关政策建议,可以帮助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增强家庭养老功能。(二)当前居家社区养老家庭支持政策
15、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有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各省市涉 124及居家社区养老的文件虽然已经注意到家庭的重要性,但是政策本身还存在一些空缺,导致实践中可能存在政策支持与家庭养老意愿相背离的情况,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涉老政策多以国家、部门和养老机构作为政策支持主体,家庭作为政策支持主体的内容较少。对家庭及其照护者的支持政策表述多为“鼓励”,对于将家庭照护者纳入技能培训范围是收费还是免费的态度不明确,而针对老年人自身或家庭成员的行动引导要求较少。各省市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政策包括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具备专业能力的养
16、老机构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医疗照护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支持家政企业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保洁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发挥村(居)“两委”、老年协会、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在养老方面的作用,给予居家和社区老年人更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暖心服务。而对于家庭主体的要求则更多的是鼓励子女与年迈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将家庭照护者纳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帮助老年人家庭成员提高照护能力,建立完善在职子女陪护假制度。二是经济支持政策更多倾向于特殊老年人,对于一般老年人家庭养老的普惠性政策较少。“十四五”国
17、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提出,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服务,依据当地财政水平,对不同情况的老年群体,分类分级提供针对性服务。据此,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采取政府补贴方式,针对特殊困难(包括高龄、失能、残疾等情况)的城乡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并给予照护费用;针对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可以为其提供高龄津贴、护理补贴等;针对需长期留人看护的特殊老年人,为其家庭提供免费或质优价廉的“喘息服务”。各省市的规划中对特殊老年人支持的政策相对明确,针对一般老年人制定的直接经济支持政策极少,仅限于加大公益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需求等概括性表述,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
18、良好的老年人最终还是需要家庭承担养老的全部经济责任。三是政策的受益对象更多地指向老年人本身,较少指向家庭照料者。无论是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资金补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还是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中纳入家庭照护培训,鼓励低龄老年人、子女参加社会化培训,提高老年人和家庭成员照护能力,其受益主体均指向老年人。各省市针对受益主体为家庭照料者的政策,大多数没有提出量化指标,主要以鼓励、支持、引导为主。四、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履责基于当前照护环境,照料者承载着相较于以往而言更多的压力,既有社会道德方面,也有现实困境方面。一些家庭照料者会在解决孝道责任和工作压力的双重冲突中左
19、支右绌,还有一些照料者自身身体状况欠佳,加之长期照料活动的影响,导致他们身心俱疲。“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久病床前无孝子”等类似的社会养老问题正逐渐显现。19因此,将支持、促进家庭发展作为目标,强化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责任与功能,强调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的同时,给予家庭有效的支持,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经济责任支持:保障养老生活质量养老服务健康发展需要物质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不孝行为一般在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家庭中发生概率更高,本质上是较多家庭资源甚至是生存资源被养老支出占据,造成了家庭矛盾升级。因此,在经济层面鼓励引导子女照护老年人,或可提高子女养老的积极主动性。第一,建议提高个人
20、所得税中赡养老人费用支出的扣除额度。2018 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增加了子女 125赡养父母支出的个税抵扣,为纾解家庭养老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同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规定,子女可按照月均2000 元的赡养支出标准扣除个人所得税纳税额度20,但该补贴与子女赡养老人的支出相比,大多数难以相抵。第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对赡养父母的子女给予遗产税和所得税等方面抵扣的做法,考虑免征或减征赡养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在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因财产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考虑将来在制定房产税时加入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的考量,减少赡养老年人家庭的税费负担。第三,建议各地区根据不同类别家庭的
21、实际情况,有层次、分等级地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经济支持政策,促使家庭选择更为经济的来自家庭内部的照护。(二)照护责任支持:发挥家庭养老基础作用对于家庭照料者而言,长久的照护工作既是持久战,也是心理战,会消磨大多数照料者的耐心。特别是家中老人属于高龄、患病、失能、失智等情况,需要长期不间断的照料,调整歇息的时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照料者身心俱疲,甚至影响其情绪和身体健康,让家庭养老陷入困境。19第一,建议国家和政府通过直接的经济补助或发放“喘息服务”、家庭养老助老产品体验券、优惠券等,以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养老家庭提供经济化、便利化的服务或产品,让承担照护工作的家庭成员获得有效休息、缓解照护压力,以防
22、家庭成员发生情绪上、生理上的耗竭。第二,建议将家庭成员及有自我照顾能力的老年人纳入养老护理技能免费培训人员范围,既提升家庭成员的照护能力,也提升老年人的自我照护能力。第三,建议帮助、引导家庭成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便于了解自身及老年人精神状态,能够针对不同精神状态作出判断、调整,避免因心理问题而造成严重的身体问题。(三)陪伴责任支持: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家庭养老的道德责任体现的是子女对孝文化的认同和自觉的赡养行为。第一,建议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养老的家庭责任,使社会成员自觉树立敬老、孝老、爱老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敬老孝亲的氛围,并将对孝文化的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承担养老责任。第二,建议中华
23、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放宽对家庭照料者的在位工作时间限制,倡导以弹性工作、居家办公等方式,平衡侍亲子女照料老人的时间与工作时间,更好地兼顾养老与工作。第三,建议为因照料父母而放弃就业,或无业且与父母同住,并履行家庭养老义务的家庭成员提供社会养老服务,使其获得相应报酬或在其居住社区提供养老类公益岗位,对于提高低收入家庭养老质量和调节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四)法律责任支持:遵循法律制度规则在法律义务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明确了关于子女赡养父母支出的相关个税抵扣办法。但目前已出台的法律文件对于家庭成员不履行赡养义务
24、的处罚较轻,对家庭成员义务规定较多、权利规定较少。第一,建议健全涉老法律法规,督促子女遵守法律规定,对于不履行养老义务或虐待、遗弃老人的子女,由社区出面进行劝诫,若仍拒不悔改,可列入失德名单,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惩戒教育,限制个人及其子女参加一些公共考试,严重的可将其失德行为记入档案。第二,建议从权责相适的角度考虑照护老年人家庭的权益。修改完善房产税、个税、遗产税等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根据赡养老年人家庭的实际情况扣除相应等级的费用,针对特殊困难家庭适当提高减免额度。参考文献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2021-05-11)2023-02-17.http:/ 国务院新闻办就第七
25、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发布会 EB/OL.(2021-05-11)2023-02-17.http:/ 1265605842.htm.3 顾宝昌.推广居家养老服务 满足养老需求读周建芳 居家养老家庭支持: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J.人口与社会,2022(2):101-104.4 赵浩华.需要理论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困境及治理对策 J.学习与探索,2021(8):50-55.5 李志宏.构建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共同体破解养老难题 J.中国国情国力,2021(10):4-8.6 赵倩茹,金珈卉,黄云云,等.精准管理视角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的探讨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10):724
26、-728+755.7 李媛.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的伦理构建再读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 J.人口与经济,2022(1):157-158.8 张昊.上海市子女承担家庭养老责任研究 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0.9 杨创豪.农村 80 后青年赡养意愿与赡养困境调查研究基于山东省齐河县胡官屯镇调查数据 J.劳动保障世界,2020(11):28-29.10 钟萍,庞书勤,席小燕,等.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5):662-666+671.11 潘燕.心理需求视角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化策略研究 J.大众标准化,2021(16):218-220.12 蔡敏
27、,张耀光,谢学勤,等.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选择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医院统计,2021(4):351-356.13 杜智民,康芳.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 J.重庆社会科学,2020(9):130-140.14 戚成蹊,张宝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安新县为例 J.商业经济,2021(10):21-23+172.1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EB/OL.(2019-11-21)2023-02-17.http:/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
28、长期规划 答记者问 EB/OL.(2019-11-22)2023-02-17.http:/ 张正军,刘玮.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养老:家庭方式需要支持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0-67.1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EB/OL.(2021-11-18)2023-02-17.http:/ 黄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机制研究以喘息服务为视角 J 学术交流,2022(5):119-132+192.20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EB/OL.(2018-12-22)2023-02-17.http:/ 林文浩,周建芳.我国居家养老家庭支
29、持政策研究:政策工具、作用对象与预期家庭影响 J 老龄科学研究,2021(3):13-28.Family Responsibilities in Home-based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sBAO Ying-ran(Health Commiss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 010055,China)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arrival of Chinas aging society,the reform of the elderly care model
30、 has become imperative.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lderly care in China lies in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home-based and community-based elderly care.The functions of the family in home-based community elderly care cannot be ignored.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31、the family in home-based community elderly care,take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family development as the goal,and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functions of the family in home-based community elderly care.Moreover,while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family members in elderly care,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active and effective support to the family,which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Key words:home-based elderly care;community care services;family responsibilities(责任编辑:李萌)127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