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莱西福林天地1-3#楼转换层施工方案编制单位:莱西建总第二十七项目经理部编 制 人:审 核 人:编制日期: 年 9 月 15 日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施工准备14. 施工操作工艺24.1. 支模施工方案 24.2. 模板系统 34.3. 钢筋 64.4. 混凝土 95. 质量确保方法 126. 安全文明施工方法 137. 转换层大梁支模系统计算书 138. 附图 178.1. 框支梁顶架支撑立面示意图188.2. 框支梁顶架支撑剖面示意图181. 编制依据施工图纸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2、程JGJ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范和结构详图03G101-12. 工程概况本工程1#2#3#楼坐落在联体车库上,车库部分为框架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底板基础采取筏型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剪力墙抗震等级6层以下为一级7层以上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四层以下为二级,柱抗震等级四层以下为一级,室外楼梯、雨棚、沿口、地下部分和土接触结构砼环境为二b类,其它结构砼环境为一类四层为转换层,结构标高17.95m,此标高层面积约1000 。层高5.1m,楼板厚180mm。3. 施工准备:3.1. 材料3.1.1. 钢管:应
3、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表面锈蚀深度应小于0.5mm,6 米长钢管弯曲变形应小于10mm。3.1.2. 扣件: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有裂缝、变形严禁使用,出现滑丝螺栓必需更换,扣件均应刷机油作防锈处理。3.1.3. 方木:松木5070。3.1.4. 模板:10厚竹胶板。3.1.5. 水泥:42.5R 一般硅酸盐水泥。3.1.6. 石子:粒径1025mm,含泥量小于1%。3.1.7. 砂:中砂,含泥量小于3%。3.1.8. 外加剂:由混凝土供给商依据不一样砼强度进行控制。3.2. 机具(每栋楼)3.2.1. 塔吊:QTZ63 塔吊一台。3.2.2. 混凝土输送泵:HBT80 型号泵两台。3.2.
4、3. 振捣棒:50、6m 长振捣棒六台。3.3.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尤其是模板支承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注意事项。4. 施工操作工艺4.1. 支模施工方案本工程采取483.5 钢管模板支撑系统,详见图。4.1.1. 侧模大梁侧模采取10厚胶合板、50mm70mm 木枋,以483.5 钢管、纵向间距500,水平方向400 对拉螺栓加固。为了预防大梁在浇筑混凝土时向一侧倾斜,采取脚手架水平钢管和斜撑钢管加固。4.1.2. 梁底模板支撑确定梁底模板支撑系统是转换层大梁施工关键,它直接影响结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该转换层大梁施工时其下层为三层网点楼面,不含有单独承受大梁底部荷重能力,
5、需二层楼面共同负担转换层大梁施工时全部荷重。4.1.2.1. 梁底模板梁底模板采取10厚胶合板,经过5070 松木档150 传至纵向水平钢管483.5,再传至下面3根立杆483.5 钢管。4.1.2.2. 三层顶楼面上模板支承系统转换层大梁梁底下有3 根立柱钢管483.5500,承受全部大梁施工荷重,除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外,其上一层水平杆步高为1450mm,为了确保大梁施工稳定性,大梁下部设置纵向和横向剪刀撑483.5 钢管。转换层大梁钢管支承系统和两侧楼板支模钢管连成整体,提升整个支模体系刚度和稳定性。4.1.2.3. 二层顶楼面上模板支承系统因为施工进度要求,在施工转换层大梁时,三层顶楼面混
6、凝土强度仅达成设计强度70%左右,故施工四层楼面混凝土模板支承系统不能拆除,即二层顶楼面上全部支模钢管不能拆除。这表明已施工完成二层和三层楼板来负担转换层大梁楼面施工荷载。4.2. 模板系统4.2.1. 在三层顶楼面上大梁部位放置5070 垫木,400,在垫木上放置立杆483.5 钢管3 根,排距为400,搭设纵向和横向水平钢管,再设置纵向和横向剪刀撑。4.2.2. 在转换层大梁底部位置纵向水平钢管上放置5070 松木档150,其上放置大梁底模板,当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两侧立侧模板和竖方木50700,并用对拉螺栓经过每侧两根483.5 钢管固定侧模板,每一排上下全部设12 对拉螺栓,间距400,
7、具体详见图。大梁底部起拱高度为跨度1/400。4.2.3. 在二层顶板上支承三层楼面梁施工模板支承体系不拆除。4.2.4. 拆模4.2.4.1. 因为转换层大梁自重大,跨度大,须待混凝土强度达成100%后方可拆除底模和支撑,再拆除二、三层楼面模板支撑。4.2.4.2. 先拆掉穿梁螺栓,再拆除梁侧帮模,再拆除楼面模板,拆楼面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大部分支柱,每根龙骨留12 根支柱暂不拆。4.2.4.3. 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空隙,拆去近旁余下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4.2.4.4. 拆下模板立即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扣件立即集中搜集管理。4.2.4.5.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
8、,以预防模板变形和损坏。4.2.5. 质量标准4.2.5.1. 主控项目4.2.5.1.1. 模板及其支架安装和拆除及安全方法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实施。4.2.5.1.2. 模板及其支架应含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4.2.5.2. 通常项目4.2.5.2.1. 模板安装应满足模板接缝不漏浆、模板和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洁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洁净。4.2.5.2.2. 模板起拱高度为跨度1/400。4.2.5.2.3. 模板安装许可偏差见表1。4.2.5.2.4. 转换层大梁拆除强度必需达成设计强度100%。4.2.6. 成品保护
9、4.2.6.1.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预防模板变形。4.2.6.2.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4.2.6.3. 拆下钢管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4.2.6.4. 注意事项梁板模板轻易产生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预防措施是:梁、板模板应在技术交底确定龙骨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预防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安装许可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1项目许可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验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验截面内部尺寸+4,-5钢尺检验层高垂直度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验相邻两板
10、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验表面平整度5靠尺和塞尺检验注:检验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因为转换层大梁自重大,荷载重,在打混凝土之前进行一次检验,尤其是立柱和剪刀撑要确保安全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4.3. 钢筋4.3.1. 转换大梁钢筋配置量大,质量要求高。选料用国家标准优质钢材,现场按要求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对32钢筋采取直螺纹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和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操作和进行质量控制。钢筋接头均需经抽检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对梁底筋设在距支座1/4 跨范围内,梁面筋则在距跨中1/3 范围内。因为转换层大梁附筋
11、锚入柱及墙中长度较长,超出梁高,部分先施工柱和墙时,用临时钢管支架将负筋挑起作为临时固定锚入柱中。临时钢管支架一定要按要求搭设牢靠,确保大梁负筋定位正确。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先穿主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间距逐一分开,穿次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和箍筋绑扎牢靠;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绑梁上部纵向筋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d 为钢筋直径),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跨中柱节点边缘50mm
12、,梁端和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确保保护层厚度。转换层大梁受力筋有几排,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4.3.2. 质量标准4.3.2.1. 主控项目4.3.2.1.1. 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4.3.2.1.2.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 等要求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3.2.1.3. 钢筋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和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方案要求。4.3.2.1.4. 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3、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要求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程要求。4.3.2.2. 通常项目4.3.2.2.1.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4.3.2.2.2. 钢筋加工许可偏差见表2。钢筋加工许可偏差 表2项 目允 许 偏 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10弯起钢筋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4.3.2.3.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10 倍。设置在同一构件内接头宜相互错开,具体要求详见规范GB50204- 第5
14、.4.5 条至5.4.7条。4.3.2.4. 钢筋安装许可偏差见表3。钢筋安装许可偏差 表3项 目许可偏差检验方法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柱、梁5钢尺检验板、墙3钢尺检验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验预埋件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验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验注:1、检验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最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应达成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出表中数值1.5 倍尺寸偏差。4.4. 混凝土4.4.1. 转换大梁采取商品混凝土,现场设两台泵同时工作
15、,考虑到大梁在框支柱节点处钢筋密集,为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粗骨料采取粒径为1030mm碎石;细骨料为中粗砂,并严格控制细骨料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骨料在规范许可范围内,混凝土所用水泥选择水化热较低、水化反应较长42.5R、52.5R 一般硅酸盐水泥,经试配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掺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和掺加一定百分比粉煤灰由商品砼厂进行设计、控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现浇灌混凝土天气平均在25oC 左右时,可无须另外再采取其它温控方法。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 之间。混凝土应按300400mm 分层连续浇筑,以前1 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1 层为标准尽可能延迟推进时间,以利于减低混凝土内部
16、温度。转换梁混凝土浇筑不留施工缝。转换梁混凝土施工安排连续进行,若需留施工缝时,必需按要求预留在结构受力最小部位,施工时确保混凝土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振捣选择5 台50、6m 长振捣棒,振捣必需到位、密实,不得漏振,因为梁上部钢筋较密无法下料,将下料点选择在梁上部侧面。下料点应专门设置一台振捣器,以确保上下部砼密实,伴随砼浇筑工作向前推进振捣器也应对应跟上。砼振捣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砼振捣均匀,振捣时间通常为20-30S,以砼表面展现浮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为准,不得漏振或过振。振捣器移动间距通常在500600mm,分层振捣时应插入下层砼中5010
17、0mm 左右,以消除新旧砼之间接缝。砼浇筑完成后,应采取麻袋覆盖和浇水等方法进行砼养护及保温,并在砼梁中留置测温头测试砼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以确保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度。24h 后合适松动梁侧模及支撑,在松开模板淋水时应从梁侧模旁边浇入模内,确保侧向养护效果,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筑梁板墙时应注意不相同级同时浇筑砼应先浇高后浇低。4.4.2. 质量标准4.4.2.1. 主控项目商品混凝土必需有出厂产品合格证,并派人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检验和监督。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需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和试件留置按规范GB50204- 第7.
18、4.1 条要求进行。转换层大梁混凝土施工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点。4.4.2.2. 通常项目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全部时间不应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大梁混凝土施工不留施工缝。在浇筑完成后10h 以内混凝土加以覆盖2 层麻袋,并保湿养护14d。许可偏差见下表许可偏差 表4项目许可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8钢尺检验垂直度10钢尺检验标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验截面尺寸+8,-5钢尺检验表面平整度82m 靠尺和塞尺检验4.4.3. 施工注意事项4.4.3.1. 施工前注意停水、停电等现象并和供水、供电部门联络,确保施工用电、用水供给
19、。4.4.3.2. 施工中应随时注意检验砼输送泵及多种机械运转使用情况,预防施工中发生故障影响砼浇筑。4.4.3.3. 施工前和砼供给单位取得联络,备足多种原材料,确保底板砼浇筑连续进行。4.4.3.4. 施工过程中,应有电工及维修工各一名在施工现场值班,以预防因停电或机械故障及其它原因使浇筑无法进行,从而影响砼浇筑质量。5. 质量确保方法5.1. 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规范,了解施工程序,明确多种材料使用方法,施工前对班组做好技术交底,使操作者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优良者奖,低劣者罚。5.2. 严格根据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依据各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方法,做好通病防治。5.3. 严格实施质量
20、控制和保障制度,施工前对各分项工程制订质量目标并下达分部分项预检计划由相关部门人员实施。5.4. 认真做好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安排专员看护钢筋,预防钢筋产生位移。5.5. 立即和商品砼厂家联络,共同把好进货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5.6. 严格控制好浇筑砼顶标高。5.7. 在浇筑顶板砼前,必需将梁顶浇筑砼顶面认真、仔细凿毛,将松动石子、原浆剃去。5.8. 在浇筑顶板砼前,用清水润湿。6. 安全、文明施工方法6.1. 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施工期间现场安全检验及管理工作。6.2. 在桥底下处设置洗车处,全部出工地砼运输车斗、车轮应用水冲洗洁净后方
21、可上路。6.3. 砼泵机旁、洗车处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滤清后,方排入市政管网内。6.4. 浇筑砼前,到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并办理夜间施工手续。6.5. 和施工现场周围居民沟通并协调好关系,并在工地四面贴上告附近居民书,得到她们了解。7. 转换层大梁支模系统计算书7.1. 计算资料7.1.1. 本工程KZL多较重,大梁截面尺寸分别为1000、7501800、7001500、600 1700等,板厚为150mm。7.1.2. 模板支撑体系钢管排架纵距为0.4m,采取483.5 脚手架钢管,管重38.4N/m,A=4.89102mm2,i=15.8mm,=5.08103 mm3 ,I=12.19104
22、 mm4。7.1.3. 模板采取10厚竹胶板,重量为0.3kg/ m2,=54103 mm3 I=48.6104 mm4,E=1.0104Mpa,f=17Mpa。7.1.4. 扣件每只重13.2N/个。7.1.5. 转换梁支架搭设见剖面图。7.2. 转换层大梁支模强度和刚度计算7.2.1. 底模强度及刚度验算7.2.1.1. 计算时选转换层结构上最不利荷载进行验算, 现取梁截面1000mm1700mm作为研究对象。梁砼自重:(24+1.5)(11.71.0)=43.35KN/ m210厚胶合板自重:0.3KN/ m2振捣砼荷载: 2.0 KN/ m2新砼振捣对侧模荷载:4.0 KN/ m27.
23、2.1.2. 恒载标准值:q1=43.35+0.3+2.0=45.65 KN/ m27.2.1.3. 活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2.5 KN/ m2新砼侧压力:4.0 KN/ m2q2=2.5+4.0=6.5 KN/ m27.2.1.4. 荷载承载力设计值:q设=1.2 q1+1.4 q2=45.651.2+1.46.5=54.78+9.1=63.88 KN/ m2刚性设计值:q刚=1.2q1=54.78 KN/ m27.2.1.5. 每米模板承受荷载强度验算:M=0.1qL2=0.154.780.32=0.493KNm2=M/=0.493106/54103=9.13N/mmf=17 N/mm
24、2,满足要求。7.2.1.6. 刚度验算=0.677qL4/100EI=0.67754.780.34 1012/100 1.0104 48.6104=0.62mmL/250=1.2mm。满足要求7.2.2. 侧模强度及刚度计算7.2.2.1. 新砼对侧模作用力:F=rc H=(24+1.5)1.7=43.35KN/ m27.2.2.2. 强度验算:M=0.1 qL2=0.143.350.252=0.271KNm=M/f=0.271106/54103=5.02N/ mm2f=17 N/mm2,满足要求.7.2.2.3. 刚度验算q=0.2543.35=10.84KN/m= qL4/100EIL/
25、400=10.840.2541012/1001.010448.6104=0.09250/400=0.63mm。满足要求。7.2.2.4. 对拉螺栓采取12 螺栓,设置间距400500,每根螺栓受力面积为A=0.40.5=0.2 m2N=qA=43.350.2=8.67 KN/mN=12.92 KN/m7.2.3. 横木强度及刚度计算7.2.3.1. 强度验算q木=43.350.3=13.01 KN/mM=0.113.010.32=0.117KN/m=0.117106/53.3103=2.2N/mm2f=10 N/mm2。满足要求。7.2.3.2. 刚度验算q 木=qL=43.350.3=13.
26、01 KN/m=0.677qL4/100EIL/250=0.67713.010.341012/1008.51034.17106=0.02mm300/250=1.2mm,满足要求。7.2.4. 纵向水平钢管强度及挠度计算7.2.4.1. 强度计算P=0.563.880.35=11.18KNM=0.2511.180.35=0.98 KNm=M/f=0.98106/5.08103=192.91N/mm f=215 N/mm,满足要求。7.2.4.2. 挠度计算f=15.52103 4003/248 2.06105 12.19104=0.41mm 400/500=0.8mm,满足要求7.2.5. 支模
27、钢管立杆计算7.2.5.1. 荷载=q1+q2=45.65+6.5=54.78KN/m总荷载= 1.2q1+1.4q2=54.78+9.1=63.88 KN/m7.2.5.2. 钢管内力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立杆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Af钢管间距400,每排5根钢管,两侧需各负担二分之一荷载,实按3根钢管计算,每根立杆承重:N=63.880.4/3=8.52KNA=4.89cm2 f=205N/mm2立杆计算长度:L0=1.1551.51.5=2.6m长细比:=L0/i=2.6/0.0158=165查表得 =0.259N/A=8.52103/0.259489=67.27N/mm f=205 N/mm,满足要求。7.3. 施工要求7.3.1. 转换层荷载可由二层和三层两层梁能够负担施工荷载,7.3.2. 施工为了安全,二、三层楼面梁底保持支撑不能拆除;7.3.3. 尤其注意后浇带两侧梁板支撑绝对不能拆除,等到后浇带施工完成,待砼强度达成100%后,方可拆除。7.3.4. 转换层梁较高,在施工过程应分层均匀浇筑,先浇在板下梁砼,浇到板底200 左右和板同时浇筑,预防梁板交接处产生裂缝,留下后患。8. 附图:8.1. 框支梁顶架支撑立面示意图。8.2. 框支梁顶架支撑剖面示意图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