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秘密启用前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7历史 24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25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宣德十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 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低 B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出现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 26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
2、现在 职业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雇工 商人 占人总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开封地区 D明代苏州地区 27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阻断了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 C抵制了西方对华的经济侵略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28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3、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发昌机器厂 29据资料,1918年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为70891捆,印度纱数量为39251捆;但是到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为34177捆,印度纱数量为138996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 C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涨 D洋务企业的迅速发展 30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制订五年建设计划,强调要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电料、制酸、制碱、炼油、酒精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举措的实施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D有利于改善当时的国计民生 31. “一五
4、”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2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特区名称转变反映了 A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B打破了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 D出口特区不适合国情 33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
5、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34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人才 C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苏联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倾销市场 35. 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
6、两极格局 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为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
7、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材料二 20世纪 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美国经历三轮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减速、物价上涨。1981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进行改革。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基础上里根政府提出了经济复兴法案。该法案可简要概括为:“减缓和稳定货币供给”、“降低税率”、“缩减政府福利支出 ”和“减少政府干预”。经过改革,美国经济于1982年12月走出危机,并持续增长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同时,通货膨胀水平下降到3%4%的较低水平,失业率在 1988 年底回落到 5.3%。 摘编
8、自朱太辉美国里根政府改革的策略和战略值得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及其不断深化的原因。(9分) (2)(原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里根政府的政策和之前的不同之处。综合材料一、二,归纳中美两国经济改革的相似之处。(16分)42(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部分国家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比例表(单位:%) 1820年 1870年 1913年 清朝(中华民国) 32.9 17.2 8.9 大英帝国 5.5 24.1 21.1 美国 1.8 8.9 19.1 法国 5.5 6.5 5.3 德意志帝国 3.8 6.5
9、8.8 日本帝国 3 2.3 2.6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两项有关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 ,均田制的瓦解,农民大量逃亡,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安史之乱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并全部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役;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等。 摘编自唐史十二讲中国改革史 (1)根据
10、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2428 ADDDB; 2933CCBCB;3435CA 二、综合题: 41. (1) 核心内容: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2分) 原因: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指导;思想不断解放;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理论界的不懈探索;经济不断发展。 (一点2分,两点5分,三点7分) (2)不同:由原来的凯恩斯主义变为采纳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4分)由原来的国家全面干预变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分)由原来的国有化政策变为实行部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2分)。 相似:改革
11、前都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的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经过改革,都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成效显著。(6分) 42. 示例1:在19世纪上半期到晚期中国经济占据领先地位;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急剧下降,直至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中国开始遭到列强侵,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后,中国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工业发展困难,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国家。(6分) 示例2:19世纪下半期后,英国经济开始占据领先地位;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
12、发展相对缓慢。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18世纪下半叶,成为海上霸主,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技术革新落后于美德新兴国家。(6分) 示例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上涨。19世纪中期,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凭借科技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受益;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西部的开发,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外来移民的涌入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6分) 示例4: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上涨。19世纪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制定宪法,
13、步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设备,经济飞速发展。(6分) 示例5:19世纪以来,日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4分) 示例6:到20世纪初,美国、德国迅速崛起。美德两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完善,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凭借科技创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受益;扩大了国内市场。(6分) 示例7:到20世纪初,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易更新技术设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重视科技,不充分利用新成果。(6分) 示例8:19世纪以来,主要欧美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示例9:19世纪以来,主要欧美国家经济整体得到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43. (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崩溃;农民负担沉重,纷纷破产逃亡,导致国家户口不实;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人身控制相对减弱;税赋负担相对公平,相对减少了农民的负担。(9分)20 2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