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 目标经过对发生事故,事件及不符合进行调研、排查和原因分析、立即采取整改方法,以消除现实潜在事故隐患,从而降低和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2. 适用范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 编制依据中国安全生产法(1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要求(安监总局令第16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GB33000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省政府令177号公布,省政府298号令修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冶理体系通则(DB37/T2883-)4.职责4.1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
2、患冶理工作全方面负责,确保隐患冶理资金投入,立即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相关部门制订有效防范方法,并明确分管责任人。4.2副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责任人,负责组织检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时召开会议研究处理隐患治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立即向关键责任人汇报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确定企业年度安全检验计划;负责企业级综合安全检验,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检验、专题检验、季节性检验组织实施,整改情况监督及复查。4.4车间、部门责任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负责组织隐患整改方法实施。5.隐患分级和分类5.1隐患分级企业可结合本身
3、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风险可接收标准,比如: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转动部位护罩缺失、地面湿滑有积雪等。5.1.2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冶理方能排除隐患,或因外部原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本身难以排除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1) 违反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整改时间长(比如超出3个月)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危害,(2) 包含重大危险源(3) 含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场所,作业人员超出10人。(4)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有效整改。(5) 因外部原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本身难以排除;(6) 包含重大风险点管控方法;
4、(7) 设区市级以上负责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5.2隐患分类5.2.1基础管理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包含以下方面存在问题或缺点(1)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情况;(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3) 安全生产责任制(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 安全生产投入;(7) 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8) 作业管理(9) 应急管理(10)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 基础管理其它方面5.2.2生产现场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包含以下方面存在问题缺点(1) 设备设施,比如防护罩、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失效,设备有异响。(2) 场所环境、比如现场卫生不整齐,有积水、工作场所照明
5、度不符合要求,设备噪音大等;(3)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比如未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遵守劳动纪律,未根据要求佩戴防护用具。(4) 消防及应急设施,比如灭火器、消火栓未根据要求配置,数量不足,未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疏散通道堵塞;(5) 供配电设施,比如配电室未封堵孔洞,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变配电室出入品未设置调度不低于400MM挡板。(6)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比如防尘口罩,通风风机、劳动防护用具等配置,使用不符合要求。(7) 辅助动力系统,比如企业供水水源、循环水系统能力不满足企业需求。(8) 现场其它方面6.工作程度和内容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6.1.1
6、基础要求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确定和各类风险点全部控制方法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排除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含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内容最少包含5.2内容。6.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车间、部门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础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控制方法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排查清单,最少应包含:(1) 和风险点对应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2) 排查内容,即管控方法,包含工程方法、管理方法、培训教育、劳动防护、应急处理五个方面,排查内容应具体、具体、有可实施性:(3) 排查标准,即管控方法对应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
7、操作规程。(4) 排查方法,可经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结合方法进行。(5) 排查周期,可依据排查类型不一样分为每六个月、每三个月、每个月、每七天或天天。标准上企业级隐患排查每六个月或每三个月。车间级隐患排查每个月进行,班组级排查每七天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天天或每班。6.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最少应包含:(1) 基础管理名称,比如机构和人员同,培训教育、安全投入、应急管理、事故管理。(2) 排查内容,即该基础管理包含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比如新上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8、二十四小时,生产经营单位关键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首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课时,每十二个月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课时。(3) 排查标准,即是否达成排查内容要求:(4) 排查方法,可经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相结合方法。(5) 排查周期,可依据排查类型不一样分为每六个月、每三个月、每个月、每七天或天天。标准上企业级隐患排查每六个月或每三个月,车间级隐患排查每个月进行,班组级隐患排查每七天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天天或每班。6.2制订排查计划安全生产小组依据本单位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制订年度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隐患排查名称、排查时间、责任单位等;进行隐患排查频次应满足以
9、下要求:6.2.1依据季节特征及本单位生产实际,每三个月开展一次针对性季节性隐患排查:6.2.2依据风险点等级及管控内容确定排查频次,标准上重在风险点均应开展企业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较大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通常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低风险点应开展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6.2.3当发生火灾爆炸封等工艺安全事故时,假如企业本身包含到事故中上相同或相同生产设施时,应立即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题排查。6.2.4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会常常发生改变专业,可依据实际改变情况确定排查间隔,但应确保实际发生改变时立即进行隐患排查。6.2.
10、5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立即组织进行相关专业事故隐患排查:(1) 适应性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实施或原有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后颁布实施:(2) 组织机构发生大调整(3) 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4)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5)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认识(6) 气候条件发生大改变预期会发生重大自然灾难。6.3隐患排查6.3.1排查类型排查类型关键包换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专题或季节性隐患排查、教授诊疗性检验和企业各级责任人履职检验等。6.3.2 排查要求(1)隐患排查应做到全方面覆盖、责任到人。(2)定时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和综合排查相结合,通常排查和关键排
11、查相结合(3)应依据风险点管控等级确定隐患排查责任人及排查频次,应对“风险点管控方法”进行可实施性、有效性排查确定。6.3.3组织等级(1) 企业级隐患排查由企业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小组组织,(2) 部门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排查,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a)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劳动防护用具、职业卫生、安全装置、特殊作业安全检验、关键装置、关键部位、消防应急管理隐患排查。b)技术部负责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工艺安全隐患排查;c)综合部负责交通安全、劳动纪律隐患排查。(3)车间级隐患排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各专业职能人员参与。(4)班组级隐患排查由
12、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人员参与。6.3.4 排查周期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周期。(1) 综合及季节排查标准为每三个月1次、车间 综合隐患排查每个月1次;(2) 部门专业专题排查标准上每十二个月1-2次,车间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每个月1-2次。(3) 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日常检验每七天1-2次,车间主任日常检验周期每七天1-2次,车间专业人员日常隐患排查天天1次。(4) 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次,并根据工艺操作要求立即填写生产统计。6.3.5确定排查项目(1) 企业级隐患排查项目,最少包含以下内容:基础管理项目:包含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
13、制度、培训教育管理、作业管理、应急管理 、事故管理、承包商管理等法律、法规符合性:季节特点检验项目重大风险以上风险源管控方法(2) 车间级隐患排查项目,最少包含以下内容常规排查项目:包含人、机、物、法、环、管理制度、作业管理、两纪(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防尘、防火、机械伤害、安全设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较大风险以上风险点管控方法专业管理隐患排查项目(3) 班组、岗位隐患排查项目,最少包含以下内容:事故应急物品是否定置存放,可靠好用;物料储存、使用运输和加出料是否正常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安全附件、安全照明、安全设施是否运行良好:备用设备是否良好班组全部风险点管控方法6.3.6排查结果
14、统计根据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级人员在参与隐患排查时,应根据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排查,并将基础管理不管合项填写到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6.4隐患治理6.4.1隐患治理提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统计。依据排查出隐患类别,提出治理提议,通常应包含(1) 针对排查出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关键责任人(2) 经排查评定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理提议,整改提议方法采取“工程优先、管理其次、防护为辅”标准。(3) 依据隐患冶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6.4.2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被告分级治理,分类实施标准,关键包含岗位纠正,班组治理
15、、车间冶理、部门冶理、企业冶理等,重大隐患由企业级负责组织整改:通常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组织整改。(1) 隐患治理应遵照“四不推”、“五定”标准。“四不推”即凡岗位能整改不推给班组、凡班组能整改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不推给企业、凡企业能整改不推给上级部门;“五定”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起源、定项目责任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方法。(2) 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立即有效、责任至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隐患必需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订防范方法,落实监督责任,预防隐患发展事故。6.4.3隐患冶理步骤事故隐患治理步骤包含;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冶理、治理情况反
16、馈、验收等步骤。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情况、隐患等级、冶理期限及冶理方法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方法提议、治理方法。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该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6.4.4通常隐患治理对于通常事故隐患,依据6.4.3隐患冶理步骤,进行隐患冶理;各由各级(企业、车间、部门、班组等)责任人或相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员进行确定。6.4.5重大隐患冶理(1) 隐患评定经判定或评定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安全生产小组应立即组织评定,并编制事故隐患评定汇报书,评定汇报书应该包含事故隐患类别、影响范围和
17、风险程度和事故隐患监控方法,治理方法、冶理期限提议等内容。(2) 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冶方案应该包含;a) 事故隐患现实状况及产生原因b) 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c) 冶理目标和任务d) 采取方法和方法e) 经费和物资落实f) 负责治理机构和人员g) 冶理时限和要求h) 预防隐患深入发展有安全方法和应急预案(3) 冶理台账重大隐患应由该所在单位组织人员根据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a) 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确保安全,应该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其它人员,设置警戒标志,临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临时难以停产或停止使用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该加强维护和保养、
18、提出充足风险控制方法,并落实对应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b) 总经理立即组织制订并实施事故隐患冶理方案,落实对应安全防范方法,预防事故发生。应该自发觉重大事故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重大事故隐患评定汇报书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报邹平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c) 上级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教授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冶理情况进行评定;或委托含有对应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冶理情况进行评定。d) 经冶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应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书面申请,经安
19、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恢复生产书面申请应该包含治理方案内容,项目、整改情况和对应评定或评价汇报。6.4.6隐患冶理验收企业级文件下达整改隐患,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登记,组织专业人员跟踪、复查、负责整改单位要在要求期限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汇报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实材料(照片、文件复印机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企业专业部门下达整改隐患,由各部门负责登记,并复查整改情况,负责整改单位要按专业部门要求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汇报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实材料(照片、文件复印件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形成报企业安全生产小组立案。车间下达整
20、改隐患:由各车间负责登记,长复查验收整改情况。7.文件管理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连续改善过程中,安全生产小组应完整保留表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统计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最少应包含。 7.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7.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文件结果 7.4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定统计、隐患整改复查验收统计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经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企业应最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善。8.1风险方法方法全方面连续有效8.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8.3隐患排查冶理制订深入完善8.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深入落实8.5职员隐患排查水平深入提升8.6对隐患频率较高风险重
21、新进行评定、分级、并制订完善控制方法8.7安全生产事故显降低8.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深入提升9.连续改善9.1评审安全生产小组应适时和定时对隐患排查冶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连续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含体系改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需求。评审活动每十二个月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抗旱组织评审,应保留预估审统计。9.2更新安全生产小组应主动依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影响,立即更新隐患排查治理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关键包含:9.2.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改变或更新;9.2.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9.2.3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改变;9.2.4生产工艺发生改变、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改变等;9.2.5本身提出更新要求;9.2.6事小说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需求;9.2.7风险点管控等级及管控方法发生改变;9.2.8其它情形出现应该进行评审。10.统计 10.1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0.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0.3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10.4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