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全面贯彻学习浙江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材料发言稿【两篇】可用于心得体会、发言稿6月2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开幕。袁家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浙江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成为闪亮“浙”五年的生动缩影。过去五年,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
2、“重要窗口”,对标对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建设,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优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亚运筹办扎实推进,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获批成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成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特别是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领域制度重塑、系统变革,城市大脑持续迭代升级,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过去五年,我们坚持
3、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教育、卫生、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杭州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过去五年,我们在取得丰硕实践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想认识。第一,必须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在杭州的具体实践,坚决守好“红色根脉”,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杭州真落实。第二,必须锚定一流标
4、准,坚决扛起省会担当。遵照“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意识,跳出浙江谋划浙江、立足全局发展浙江,在全省更好发挥头雁作用,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第三,必须厚植特色优势,充分展现浙江的鲜明标识和独特魅力。根据浙江的城市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着力补齐短板,把长期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上创造更多经验。第四,必须践行人民至上,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满意
5、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第五,必须贯彻系统观念,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牢固树立“大浙江”意识,既要坚持“全省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实行差异化协调发展导向,因地制宜确定主体功能、明确目标定位、分类精准施策,不断增强整体效应。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特大城市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第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严字当头、
6、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持续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是我省迈入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指引全省干部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作为贯穿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线,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7、,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大步迈进,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共同富裕和全国现代化先行中扛起头雁担当,以“城市之窗”展现“中国之治”。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浙江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材料发言稿2070字文可用于心得体会、发言稿2022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是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有如下体会: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
8、着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均衡优质、公平普惠,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5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努力构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浙江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社会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经验:一是确立社会建设新概念,全面系统开展社会建设,设立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府部门,社会建设更多地被理解为社会民生建设。实际上
9、,社会建设是由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推进民生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构成的宏大系统。社会建设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使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的价值获得更为适宜的实现空间,人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具体来看,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社会民生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后,浙江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坚持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去年以来,浙江全面谋划、统筹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农业转移人口市
10、民化、26县“一县一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等领域率先探索突破,并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设立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加快向共富型制度政策跃升转变,在收入分配、社会民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系统发力,有力推动了社会全面建设。二是坚持将高水平社会建设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共同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近年来,浙江紧紧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21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11.3万元,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分别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早在2015年浙江就率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扶贫目
11、标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缩小差距、实现共建共享转变;建设“1+8+X”大救助体系,强化扶贫攻坚兜底保障,实施精准高效救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全面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高水平社会建设与高质量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三是在秩序与活力的平衡中扎实推进社会建设。一个好的社会,既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稳定有序是中国之治的最大底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各方面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没有为了追求简单的稳定而踯躅不前,而是始终坚持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从而不断解决新问题、化解新
12、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传承创新了实现稳定有序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形成了激发活力的“桐乡经验”,开展了秩序与活力平衡的治理实践。近年来,浙江全省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加快推动“161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努力打造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浙江样板。同时,为适应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强市级社会治理的统筹协调能力建设,全省11个地市全部进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已经形成“全省一盘棋、市级抓统筹、县级负主责、基层强执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四是在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浙江社会建设的进程,就是不断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
13、革过程,政府不断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主导力量、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浙江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普遍提升,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关系不断调适优化,在社会建设中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社会组织发展中,浙江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2017年出台关于加强全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规范化建设的文件。“十三五”期间,浙江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工作,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收费清理整治和加强收费行为规范,取缔了一批非法社会组织。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的支持网络更加健全,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