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度景县中学九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 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2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
2、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3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末,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这反映出( )A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科学探索B表明当时国内“左”倾错误已经泛滥C中共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
3、疑D中苏关系处于矛盾僵化状态4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 )A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D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5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掌握
4、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6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7中国学者倪学勇解读雅典民主时说:“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
5、啸蓿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A广泛影响社会生活 B利于集中力量办事C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D代表着绝对的真理8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
6、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101978 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利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道到破坏11周恩来曾经说过:“在我
7、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A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1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3
8、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任宰相,却竞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科举制度的推行A强化了士人崇儒人世的观念 B打破了宗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C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D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人仕的平台14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 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 D以国
9、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15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16清末翰林徐继儒杨氏家谱.序中说:“惟古者睦族之道以谱联之,秦汉以降,宗法始废。晋宋洎唐,沿魏久品中正之法,谱系犹掌于官。其后此法又废,私家各自为谱以收其族。”材料中家谱由官修到私修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科举制的发展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家族团结的需要17从
10、居民等级的划分看,雅典民主仅为拥有公民权的一些特权人物所享有;但从公民内部享有的权利看,全体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都可担任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成员以及其他民选公职。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点是A.狭隘性和普遍性相统一 B.实行直接民主C.广泛而又普遍 D.维护奴隶主特权18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11、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19“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0国民党参谋本部1937年3月定稿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曾明文规定:“作战时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当时( )A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B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C应对全面抗战作出战略调整D对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所关注21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
12、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2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319
13、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241895年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 )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
14、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 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25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 )A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B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C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D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2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
15、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C雅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彻底完成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27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28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己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是指A.开埠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允许驻军29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16、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D.共御外侮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30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 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求同存异” “患难与共” “情深意长”B.“分道扬镳” “冤家路窄” “峰回路转”C.“若即若离” “冰释雪融” “锦上添花”D.“一往情深” “风云突变” “重归于好”31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A.
17、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32近年来,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 )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
18、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33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34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
19、,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35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主要反映出宋朝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明化36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
20、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B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C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 D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37“意味着共产党人能生存下来,并建立新基地。(毛泽东)他成为了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此后他的理念也在党内受到遵从。从此许多中国人视共产党人为英雄,而开始支持该党。”这是西方对中国近代某一事件的认识,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国民革命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381944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
21、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A日本反战力量强大 B中华民族意识增强C战争引发人性反思 D抗战提高中国威望39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B宗法制度松弛 C王位继承混乱D中央集权确立40“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22、.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41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2下图信息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D实为皇帝的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43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
23、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B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C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4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全面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45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
24、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46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表明( )A中国应首先实行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根本行不通C中国在实行何种政体方面存在分歧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潮流47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
25、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48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
26、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49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帮助成吉思汗陵榇(棺材)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50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旨在说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C
27、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51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52根据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
28、权和行政自主权53“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九二共识”通过 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5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的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
29、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6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A. “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C. “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57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
30、”。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58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度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B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C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 D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59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
31、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D完善了T农武装割据的理论60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第II卷(非选择题)61近年来,南海局势和钓鱼岛之争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并引发学
32、者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宋廉元史百官制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
33、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1)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6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8分)(3)中国政府颁布反分裂国家法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台
34、湾问题的战略性构想并分析提出这种战略构想的历史和现实基础。(6分 )6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
35、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2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
36、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 分)(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 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可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平民可以通过军功得爵体现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变强,故B项错误;军功地主阶层与血缘贵族并存,故C项错误;官僚的等级性体现在官阶的高低,不体现在军功阶层的崛起,故D项错误。2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清朝在司法上,除采用唐朝的三司制,针对重大案件,实行九卿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故A项错
37、误;九卿会审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加了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题意并未体现皇帝从中集权的表现,故C项错误;对于重大案件的审理采取权利交叉的共同审理,不会妨碍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3A【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毛泽东的话强调的是:对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要结合本国国情,是正确的思想,故A项正确;“左”倾是一种错误的忽视国情的思潮,故B项错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质疑,只是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毛泽东的这段话发表时期并非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故D项错误。4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亚里士多德认为任期制可以使平民平等的参与政权,体现的是民
38、主的广泛性,题目中并未提到与官员腐败、官僚势力膨胀的关系,故A、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D项并未体现平等,故D项错误。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国民党已经转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而中国共产党则依然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内阶级矛盾加剧,A项错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 “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
39、攻”是强调革命方向、革命道路的调整,并未涉及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及长征等问题,C、D两项错误,排除。6A【解析】试题分析:查问豪强土地、住宅违规、违法乱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目的都是从政治上、经济上限制豪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豪强。7C【解析】试题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度,民众易受到政治家的蛊惑,民众成为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容易形成集体的暴政。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集体暴政。8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是说
40、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则是说县邑制有利于政令出于一处,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的优点 9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雅典民主之下,领袖人物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靠人民的喜好而成为领导,所以他们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必须要取悦于人民,这是民主制度弊端的体现,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10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4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森严的等级秩序道到破坏,故D项正确。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未突出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不符合编钟和九鼎八簋的特点,故B项错误。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过于笼统,不符合天子和诸侯的等级,故C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礼乐制。近年高考经常涉及,学生需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
42、有明显的差别。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1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等,材料主旨揭示的正是新中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性考虑,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况及认识12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4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统一中国后,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专制皇权为核心),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之政”指的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从属于D项,D项更为准确和核心。BC两项明显不正确,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3C【解析】试题分析: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材料突出科举取士入仕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这与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打破了宗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科举取士入仕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的上升,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C项正确;“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可见科举制不是所有读书人入仕的平台,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4C【解析】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都不能据此推断其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与强调国家主权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显示了它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共处五项原则15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