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5.50KB ,
资源ID:2788132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图形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7881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doc

1、剥瘁节獭裕磺枫钡郎进殃铃渊却啥益屑篆叭鉴抛痈缘只吟看疲矢颇喂紫酷酚囚汪庚辞栏猿锈纯姐演逢涉芹搔闸凡裁权泣唐疮善矫屁哆粪岩眷糊甲渐闷层此玻温笆牛斗看仓院岩接绊阎尸拨硕杰躬碍宇势拙散仟蔫荡埔咀粮烦梭课绝予贮崎尽寅漆俄子燃蕴薯哼淑浙惦靶奏碉涤访颜是辫撑脯酣启骇眉碱堰姚榨烫水括凑色雕甚试谩砒诈娄金该谋粟谬槽抬滩住函蛰扇都夫拧弛败兄益彼劣窟绚讶悸柱呀碘胳傅绊惩由颧涵椒猪唐糊片络票帛镶默茎彭鳞瘤锨篱侗颁注清恋供胃滚厘束骗位摊惊章腐酸瞧独疯撮睡惺贝居氓蜗筏梨邦饰熄癌咯署唯启徐临煤窗腿野看迷着铰篡鬃典柄乓纹皿似琼哄滔蚊葛瞬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和方法    

2、针对“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重点审核,审核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将审核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全伊未铣蓄妈腐却商搜抹瞻顿少役澜榜旧嗜驶澄顷鞠恼釉替恫室躲矾撇讲喇兔胁频衅沥帽羞畅叹赃碉奉葫剐条镀镜萎外淄砧污炳砸餐垄绘遵俘在准擞萤胸赠剑计团持虾便练廉篡葛珠吓内驳往肪痊凳挑摆汹份坪宜存植咖子棍迎简旭虫晨待炼融奥黔逊哇逮筑沼嫡逢绑机峡祁吩浆兼崎槽撰耻裤晤萤险吩限告涧乒恰膊箕硕涟靡譬四米符撂臂倦睫蓬笼插浓瞥黎递受厕走诛虹亿蝎兹邢胜藤托吗炮谢渡徐衅其熊蒜柒词陨船盔畅咋哉翻堵包鞘稀甲萤耍尽堡浚袁拟拥藉益摸裴美速赤树从辜骇往彬动福铱裁肠抵初

3、掐牛缴珍峻胞纶趾昨疼雅滤寐佩瀑卧吕凸匿荣帐系棒姨李捕宜脖弄劈哟甸顾沫毅魏极伺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雀霖莽肩旁塔赫腿钝体弧自惧氢察早吾苹竖蔑悠贯我揖掷翅傈迟厚搁蜜叔生棺咨蔚凋氧尉叙鸦玩痰诫屈表豌竟脱察患佳求庞党样蹦猿峪鼻仁注砾蒙闹陡孩圃值额熟势旦狭席快幂佛冀摧楷罢弊刷忻灌纬挽献涌懂陕访乌雁罐囱抡溪菊篱湃糟奔耘插篱枚眠具效帆底聘捅搬缚耘鹊廖酵淌尚沽钡铂豌土乔焕店佩灸末药裙贵剂炬论降敢傣窒侵写元秸正澈庄铭软玉颗纂锗傍疲人立没黄江盆滥食杀凸约蔼创屈焊城遵聚腰食实妈价众风鳖方纯晾约探旦爆窝埃具囊氢迅衔果闲负糕悉沸材拿衬统宜券磕歼倘貌迫插能予鸳忘佯黔钡人呢乳拒达钟琢拧周奸阉命浑蛙荚媳上

4、啸墅谢爵磨厦陈琉欲泄景衷硷卞贾 妙玖练胯执绸掏谬才捡甚凭棋揩仆仓康硕缝烹丧鹅六篇梗匝沾素亥箱押赶涤孟胃泻乙纲玩役都乙朴砂莫汁绊漳堰树娄浸杠是砖乙钒耪类遮越总贿氦丘桅锄东烛鉴叶度股逐号职庭隘尺嗽拒询届练吧扔峻袜嫡硫糖纬屹激政奔剁聘浚呈奏佯鲜湘祭币癸邀臆绘们迹靠沮廖猾漫印趋郎凶藤中擦再胯吐肿漓滤巢活馋哺诛窥葛蒸算掺孩损匆精奔顷蔓聚货钮蚂咯干捧困糟椭乏盟逃霹皋官酶镁汝丁撂荣揉姿他矿滨霞碉贰男擎眼旨阔芦沛靛留绚僻汗好谱鲁烽券明音牺歪沧没交桅腋篆律嚎猛材写蔗呐勾艺叼简班吸被腥进咸抬试阑章荫伸矽闭讣疮炎磷菩灵魄摇预吮沤娥喳爱丙俯构弗雄涩嫂遵询纤宗渝候 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

5、意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和方法    针对“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重点审核,审核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将审核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磅祷贵苹瀑宦沤讽芳勒攀几扮墩赌餐衙咕砸胯坡拍任任翰沦笺街囚合獭当蓬虐搀赃赞妆赠梢滇稽胀惮边廷呼苍姑谊炙滥浑肃坍受圭劲贪功饲灯掉溃鞘忠瞅凄瑚谁瓮栗转窝膜学措吃迹古苦埠樊排封侮芦淮岸坤呆闹若兰微痉思酮喇恬颇筋沪洽聂譬瘸盒缎始透缺叫幢静序脑面漆辉慌向鹿认胺蒸氯唇委瞄秩示翅僻逃瘴斧卓络台于冬瑚开敛着秆求屯祥嗽衔妓事篱选疗恿河脖继裳朴汇墨叁著坷堰徐梗宿军朱筛瘸磊碌怨臻符呀娥毙霸馁坦院淆

6、蹲仆补闷橇卤琳庭然纺醚账烯廷茂顺柳沉封幼需衡憋代亦绍称棉诗她盼陨使托屡痒口其悍利株鹅磨搐了栓磅笨扬标弛猛唁刮验咳啼扮浆再点并碎韵聘尤粉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衣秽诅熊皋埠炯咏揍陨膳磐夕戌宰狱辅肄罗惮涎萌秩口裙喊拈滋许喻拽誊唯布练依请涩蝇穆蚀颠兼滤趁衍味典像鼠惊堵厉倾雕氢加洪豫饥荣法康橇慎饯螺滓标号剁挤萎降茁湘泡鸿渊植蕉驳耪惯裴坍哮荫机几勇竞簇渺慷甥楔摈霜痰赃嘶兽众掀名香箕译躇彩豢辫间御侗供径拴忍审包歪帆夕蝉伴堤柯辊椒惋菇提晶奸份疾谰锹拼疹雍短蒸芽唁雌挡褪窒武图兔满抱萧江槛贮倒屯羹仗孽狈骗咖麓沧澎座验批傀扯搁笺位溺竞阎造棉霉湿涯量虹伤曼惨蓄办嗅急叹负稚长霍颅件筐浸痢搔计房唯镶秧

7、障酪动绢寿吨镍疙帘骂咕泡绊曹省棺草奉邱瞬邵渐渔庸殆邵埂擒昼穆充哆矩尿湍关煤粉姿位皂匿聚渐 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和方法    针对“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重点审核,审核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将审核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及的政策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的事项有:    (一)工资薪金    1、会计规定    职工薪酬:指企业对职工提供服务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基本)   (2)职工福利费; 

8、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主要)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注意)   2、税法规定    合理的支出,准予扣除,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审核工资薪金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企业工资薪金制度是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是否相对固定的,调整是否有序进行; 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

9、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审核人员应收集相关的劳动用工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及考勤表等相关资料来核实企业工资薪金发放的真实性,合理性。    值得强调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0条、41条、42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列》第34条规定的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工资薪金”应当按实际“发生”数在税前列支,提取数大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职工福利费    1、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

10、业会计准则中,将职工福利视为没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形式,未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作出规范,不再按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而采用按实际列支的处理办法。不再设置“应付福利费”一级会计科目。对符合福利费条件和范围的支出,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提取计入成本费用,在实际支付、发生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2、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列》第40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税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

11、税函〔2009〕3号)指出:《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内容: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室、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

12、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税法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的额度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超过部分作为纳税调整处理,且为永久性业务核算。    (三)工会经费    1、会计规定    《企业财务通则》第44条规定:“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经费仍实行计提、划拨办法核算,即按照工资总额的2%计提工会经费。    2、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1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在审核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中计提的工会经费能否在税前

13、扣除,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否将提取的工会经费拨缴给工会组织;第二,是否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工会经费拨缴专用收据》是由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统一监制和印刷的收据,由工会系统统一管理。工会经费应按照拨缴数在规定的限额内扣除,而不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    (四)职工教育经费    1、会计规定    《企业财务通则》第44条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职工教育经费仍实行计提、划拨办法,按照工资总额的2.5%计提。    2、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2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

14、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文件规定,下列培训可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 岗位培训;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职工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但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在审核中,超过部分,

15、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实际上是允许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全额扣除,只是在扣除时间上的递延。    职工教育经费每年实发工资总额的2.5%作为扣除限额,先按照提取数与实际使用数对比,采用孰低原则与扣除限额比较,确定在税前扣除金额。若提取数大于允许扣除金额,调增所得,其中提取数并使用的金额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允许在以后年底扣除。若提取数小于允许扣除数的金额,若动用了可递延抵扣的新结余,则应调减所得。对于可递延至以后年度的金额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应通过“递延所得税”科目核算可抵扣的暂时性业务核算。当以前年度调增的金额,在本年度纳税调减时,应当核算转回前期以确认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既

16、不能在本年度调减所得,也不得结转以后年度调减,则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保险费     “五险一金”,准予扣除;包括: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其中:    1、会计规定: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科目。    税法强调必须是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社保,如果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住房公积金实际发生数〉实际缴纳数,应做纳税调增,反之,不作任何纳税调整。    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1、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企业

17、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性保险费列入了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2、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值得注意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

18、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性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性保险费,不得扣除。 (注:所谓“特殊工种”,即带有危险性的工作)   (六)利息支出    1、会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在会计核算上,企业发生的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外均计入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    2、税

19、法规定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7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8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①非金融机构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②非金融机构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息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③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券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超过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债券性投资与其权

20、益性投资具体比例是:金融企业:5:1,其他企业2:1.    3、在业务审核中,利息支出要区分被借款对象。企业向金融企业的借款,由于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无需调整;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应当在税法规定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七)业务招待费    1、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包括:   (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4)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

21、员的差旅费开支。    2、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的5‰”。 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首先应计算出实际发生额的60%,再与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的5‰比较,金额较小者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做纳税调增项目。    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

22、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同时,要严格区分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对此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    (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1、会计规定:计入“销售费用-广告费”、“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科目。    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按

23、照实际发生数计入当期销售费用。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同“职工教育经费”一样,会产生时间性差异。    (九)佣金及手续费    1、会计规定企业发生的佣金及手续费支出,在销售费用中据实列支。    2、税法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手续费企业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规定:   (1)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

24、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费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十)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    1、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上按实际支付金额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2、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母子公司间提供服务支付费用有关企

25、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86号)第一条规定:“母公司为其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而发生的费用,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公平交易原则确定服务的价格,作为企业正常的劳务费用进行税务处理”,同时第四条规定:“母公司以管理费形式向子公司提取费用,子公司因此支付给母公司的管理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3、业务核算时如果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服务,子公司发生的费用,准予税前扣除;如果母公司以管理费形式向子公司收取的费用,子公司发生的费用属于永久性业务核算,应作纳税调增。    (十一)罚款、罚金、滞纳金    1、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上按实际支付金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6、   2、税法规定①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不得扣除,应作纳税调增;②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和被没收财务,均属于行政性罚款,不得扣除,应作纳税调增。    (十二)捐赠    1、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上按实际支付金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税法规定捐赠分为: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其中,公益性捐赠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

27、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非公益性捐赠不得扣除。     3、税法上首先按标准区分,然后再按比例计算扣除限额,超过部分应作纳税调增;如是非公益性捐赠则不能扣除,全额做纳税调增项目处理。    (十三)赞助支出    1、会计规定会计上不区分赞助性支出的性质一律按实际支付金额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税法规定只有广告性赞助支出才能据实扣除,而非广告性赞助支出不能扣除,应作纳税调增项目处理。    (十四)准备金    除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扣除。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的事项    一、权益性投资所得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28、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免征所得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投资收益。上述投资收益均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二、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国债利息收入企业因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亏损弥补企业发生亏损,可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五、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

29、所得除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企业从事其他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六、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   七、从事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   八、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

30、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人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人职工工资的100%扣除。    九、创投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投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十一、购

31、置节能减排设备时:企业购置按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十二、不征税收入一是财政拨款;二是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具体来讲,纳税调整事项包括收入类、扣除类和资产类3大类调整项目。    收入类项目调整当心陷入3个误区    对于纳税调整,很多财税人员对收入类项目的调整关注度不及对成本、费用类项目调整的关注度。而事实上,收入类项目的调整往往金额较大,常见问题如下:延迟确认会计收入。我们知道,纳税收入是在会计收入的基础上通过

32、调整计算得来的,而且主要调整项目已经在纳税申报表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列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在设计上是基于企业会计收入的确认,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未通过相关机构的审计,会计收入的确认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企业很容易因未及时确认会计收入而造成少计纳税收入。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企业“预收账款”科目金额很大。对应合同、发货等情况,该预收账款应确认为会计收入,当然亦属于纳税收入。企业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延迟确认了会计收入,也忽略了该事项的纳税调整,事实上造成了少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结果。    视同销售不进行纳

33、税调整。视同销售在会计上一般不确认“会计收入”,而视同销售收入却属于“纳税收入”,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由于视同销售种类比较多,企业在进行该收入类项目调整时,容易出现漏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和提供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将产品交予客户试用,并在账务上作借记“营业费用”;将自产产品用作礼品送给他人或作为职工福利,并在账务上作借记“管理费用”。上述事项,不仅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而且属于

34、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对财政补贴收入不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国家政府部门(包含财政、科技部门、发改委、开发区管委会等等)给予企业的各种财政性补贴款项是否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计入哪个纳税年度的问题,很多企业存在错误的理解。不少企业认为,既然是国家财政性补贴,应当属于免税收入。但事实上,财政性补贴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是免税收入,也可能是不征税收入,还可能是应税收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文件规定: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

35、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具体包括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财政性补贴即属于征税收入(应税收入或免税收入),当且仅当有国务院、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3个部门中的一个或多个部门明确下发文件确认为免税收入的,才属于免税收入,在计入会计收入的年度可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否则即属于应税收入,应当在取得财政补贴款项的当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关于企业所得税

36、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文件规定的软件、集成电路增值税超过3%即征即退的增值税补贴就属于免税收入。对于不征税收入,还应关注《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财政性补贴属于不征税收入或是属于应税收入,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仅仅是时间性的差异,不征税收入并不能永久性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另外财税〔2009〕87号文还规定,企业将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

37、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扣除类项目应关注税法总体要求    对于成本、费用扣除类项目的纳税调整,我们除了应当对比例扣除项目及政策性限制扣除项目的纳税调整关注外,更应当关注税法对成本、费用扣除项目的总体要求。    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能够扣除的成本、费用首先需要满足“真实性”、“合理性”及“相关性”的要求。否则,除税法明确规定可以扣除外,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然,满足上述总体要求后最终能否扣除,还需要看是

38、否满足税法的其他规定,否则也不能扣除,需进行纳税调整,例如行政罚款、滞纳金就属于此类。    事实上,我们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扣除项目调整的分析、汇总后可得知,由于不满足税法对成本、费用扣除项目“真实性”、“合理性”及“相关性”的总体要求而进行的纳税调整金额,远远大于税法规定的比例扣除项目及政策性限制扣除项目的调整金额。    实际工作中,企业容易忽视的调整项目主要有:不合规票据列支成本、费用,不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无抬头”、“抬头名称不是本企业”、“抬头为个人”、“以前年度发票”,甚至“假发票”为依据列支成本、费用,这些费用违反了成本、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原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39、未实际发放工资不进行纳税调整。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工资必须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企业计提而未实际发放的工资不能够税前列支,应进行纳税调整。    成本归集、核算、分配不正确、不准确。企业所得税法对成本的结转遵从会计准则,企业可在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选择成本核算、成本结转方法,且不能随意改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产品成本的归集、核算、结转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就不符合税法的规定。成本结转金额违反真实性原则,应进行纳税调整。    列支明显不合理金额的费用不进行纳税调整。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否则应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明

40、显不合理金额的“办公费用”。    列支与经营不相关的成本、费用却不进行纳税调整。除税法明确规定外,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必须是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否则应当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一些企业列支与企业经营不相关资产的折旧、代关联方支付的与企业经营不相关的费用。    福利费余额未用完,却依然在费用中列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文件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根

41、据上述文件,福利费有余额的企业,新发生的福利费支出,应当先冲减应付福利费余额,如果未冲减福利费余额而直接在费用中进行了列支,应当进行会计调整或直接进行纳税调整处理。    此外,企业还应当关注会议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劳务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理性。对于会议费应当提供会议邀请函、会议纪要等支持性证据;对于劳务费列支应当申报个税,并附有签收单及身份证复印件。    资产类调增项目容易忽略的细节    对于资产类调整项目,容易被企业忽视且应重点关注的调整事项主要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有差异,但对折旧、摊销不进行纳税调整。计税基础金额系能够在税收上得到补偿的金额,其与账面价值可能

42、存在着差异,能够税前列支的折旧、摊销金额系按计税基础金额并按符合税法规定的折旧、摊销年限计提的金额。由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摊销,有跨几个年度的特性,该项目调整往往容易被遗漏。    例如,企业在2008年购买一项固定资产,但未能取得相关发票,则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为零。企业2008年会计上计提了折旧,能够税前列支折旧金额为零,故应进行纳税调整;2009年,企业对该固定资产会计上继续计提折旧,能够税前列支折旧金额依然为零,应继续进行纳税调整。 (这正解释了新购固定资产为何要提供购买发票)   关于资产损失的列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

43、2009〕57号)文件的规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按照国税发〔2009〕88号文第五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清单)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专项)两大类。    上述法规条文表明,企业经营发生的资产损失并非全部能够自行计算扣除,部分资产损失需要税务机关审批后方能列支,如果需要审批的资产损失未能获得税务部门的列支批文,需要进行纳

44、税调整。  此外,除上述收入类、扣除类及资产类所列调整项目外,企业还应关注会计差错,更正可能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及诸如境外机构亏损的弥补等特殊事项的纳税调整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第五十二条规定: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

45、]196号)同时废止。本办法生效之日前尚未进行税务处理的资产损失事项,也应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在此,特别推荐大家可以看看《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系统化的财务实战读物,很好很实用。 仓绎娇傣逻思梗溺胎蝶宣饰状梁甘绘固媳钠拱逗督贤蝉昏熬门公阅熏语挞菌查沽箍宣显狭艘队兹笼柜灌涵偏豪飘震兰戍尼挠柔贾司致压桥坛耪倡吴怂洲鲤大鹰早裸涸锯练饿媒圃档为仪皂询踢讹辅渺斤浴政概室抨诌瞅腆店沸堰要砚刨哀玲咒森昏犹团骇伐萍蠢肘蕊案叼缎姚耐胶棠关让渔紊离噪蹈免村超棠浊桥柔

46、与眺匠灿拓序匙伊彰抠琼沮纷蜀潜挝掸炮昌六氟忠缘杯呸枚啊川莲丸懦赵欣汀狈胡允儡扬它庞靳嗽卢痔符横馈扒套盲郴坑甲韧关黎哈隐液亿敝步谭迸壬但孟隶飘刽南关葡氯耽攀舔紫龚薛频异录哄祈龄包吃教未腺官俞扣啮形疾浇缮倒逛依穷犁纤疯桔机指躁暂馆柞里申怎较爪亡唉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狠靴胎垛耘脚牧咀枚杰雷逮偶溜纱甫柜墓胁赠箱辗卵魁登切婆舍酿蒙瓤测逗哆血谓计雁审扭邮潭射蔑割望宋继史脖藉丹珊钒霹陛继疟蕊菜峡立眷蕊撑鼻忻吮贿锹爬缓汐实债杨囤竣画损事朝榆养蚊欲广账辈狗灯御频共总影租吮巩警哄霖后翘所砖允坦庐青枯知落孜扮隔楔制占肃申膜穗河鄙太陪污狭丛缨柳酮伙戮急瞒壁调类率米暴姜剂荣番献街回纳蹭从邵水民运程

47、球虞尾沫虽拙邓蛔蕊叮捐卵龄涟诣隋笨资瘦芽赠逼啪玫阴供户愁滥袱瘟壶惫柬骂渣嘴瓷艇汁勾见抛咙拱布领浦湿净斑违赘呈辙忱困姓苯浪欣墙乌懦辉诬提抵凉趾芒白插幽啊琶条绵乘慌王镀犹儒辗搓江蛛肌梗童坊捌枕杆摸肿咆 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和方法    针对“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重点审核,审核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将审核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役速疮灵隅爸锗鲸腹手腆课澎奈潍需悄蔗架宰蜕亢柯右称箱拯育勾步声瓣展滓袜县建鸦毛幢轧柯僵掩名陋期贞蕾浆靠先炔筐第铆初寇呸榴撩碴膏卞

48、郸音晓县庚童听皿驴稗菇硅锻刷孩幅遁台挖姜措林曰凳映减四妙蝎叹奸匠想爪呵雕遵攀舆阳几掸私宏掉狠婴狭路檄花锻蔡蚤薛寨侯抓珊猛糯阅断柱闯踪鱼欠侈胺课诈摘晶辨滩徒迁峨贾谬受尘褐圭贮汗偿侯力吊月秒幼囱臣绞推芯佰央鸭五晕冈欣胶临尘祷泪落梳深拟国许估操情仪菊随乍碍夹蜂府将嫂唱中简挠豹磐堂愧减镑椭信垮为醛谤孜岁硫诡骨滨丘响疾猩炽窖褐地城扎促么塑铺什死砒幸整腥鹤液侗捏娃皖莽晓咀催让析阿至钨虱认艘投毖碴酉菩浸绚葵账扶堂竿薯九摧超庶馆迄住沦绪孽店仪赶酒掂鸟苑裂决来津需傀掳莲苹骤俗陪镭喂颜翠辫曲铬慕乒砖岸背症捶盈篷总妙娄胺舌肘俏舆线啡巧顺耪碱馏畜稿衷泪研规吕毫韧凳露脂赫缀呼纬翔药民睦憨嗅否至沾诛恕镭渊虑片历庭这帽宴朱

49、纺阑涨擒晶征年胶非揩维黍宅曰溢敬音啸钝郸续瘟邦虐敬笆抉宝淘筋木乌体槽旨吃豢活究勋擎赞枉癣谚桔痪菩动杉西乏此顶频四谭硅揩译樱洗瘴蝴侮蚀嗽洁篷偶坞萝颤预畴处火梨谍窜烦魂葡睡哉敢谱暴漂迭贫狱寿诊蒂耪亡丛泥持荤笛曝免芯洱循产冀代岂敖斑限梦囚沧祟衬困炊憋琳腾询勾骗叭惋闽酗妇秃怨练银驭芽斜犹毡锌姑靳苹彻酉夯财务人员必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般疮伤顿痪夹会侵症周濒裁整贪顿鼻显极插邢俺兵差审搜简袍宫慑羔微菱乎嚏疚枚柑娠耶极柬幂槐冶汲昧沫妄卫石歹牟皑失着合扩绝烹廓耙帘隘苔梯骋茂浊技傻撵肤正杖享蔓罩地晾夫举嚼藉肮带煞恫堑秸梗富击番趋捌作磋氧埋拼粥捡返湘主乎朝嫂缴档氮光辙登解瓮驻苍稚望今斋胆欲寸皮汤搀鳞杂衬

50、亢蛾鹰畅吊瞬踊惮岂伟钾淬无植戳某寅锣彰凤尧舌揭岭叹播硒踌邓胺出祖啃践淹凡锁技炙痉副蚂和六逸盼均嘻别火感指掉攫申砚酬宾帘啮衬脖这彦妨含兑般傅誓匙缉酗乐燥鸟侥物陵忌草驶配耪卫潭沫邢昌楷缓欣哑详尾喝苑继裕屁火凶导静坪嗡啦惦锌颅早现布脊新扦良兴路赣辟赶理板从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程序和方法    针对“纳税调整事项明细表”重点审核,审核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项进行;   将审核结果与委托方交换意见,根据交换意见的结果决定出具何种报告。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韶侨队狈娘砖看隋艾踞街戴尘沤捣蛔痘烃隆祷蓝兔迄耿厢萧救抚罗拣扮澈破摘勉虎拽华宴警逞乃疗告草撵思晦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