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雀》教学设计 白果中心完小 张平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行、尽”;正确读写“肯定、耐心、纹丝不动、附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整体感知,明了主题。 1、请学生朗读“单元导读”及相应的泡泡框中的
2、内容,提炼其中的信息。 2、在本单元,我们将要认识哪些动物朋友呢? 3、学生归纳。 二、情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展示有关山雀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山雀。看得出,大家被深深地吸引了。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观察了山雀之后写出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文章的题目就是以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命名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题目。 2、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相信读着读着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山雀的世界。 3、读过文章之后,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读起来有些吃力的句子,不太明白的词或者产生疑惑的问题…… 4、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3、5、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这些描写吧,可以齐读,也可以你一段我一段地读,还可以选你们喜欢的其它方式读,看看哪对同桌读得最投入、最生动。 6、学生合作读文。 7、评价一下同桌的表现吧,肯定他的优点,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帮他纠正。 8、学生交流。 9、指名一对同桌相互评价,师生点拨。 10、读完了这些描写,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三、回顾生字学法,自主识字。 1、师:读书有方法,学生字也一样。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往学习生字的方法——出示生字的学法。 2、按照这样的顺序和学法我们学会了很多生字,这节课你们有没有兴趣当
4、一次小老师,为大家讲解生字呢?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教师重点讲解、范写“雀、绕、瓦、逃”四字。 四、评价课堂学习,鼓励肯定。 师:人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要小看课堂上点点滴滴的积累,日子久了,知识和能力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和你融为一体。表扬大家在这节课上的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再接再厉! 五、课后作业。 1、在作业本上抄写本课生字、多音字。 2、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第二课时 一、揭题,分享感受。 1、板书课题。 2、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每位同学都把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写在了书上,想不想读读自己
5、的感受,同时听听别人的想法? 3、指名一组同学依次读,交流。 预设:(一)这两只小山雀真可爱。 (二)自由的山雀多关心它的朋友啊,它们之间的友谊真够深的。 (三)我真喜欢这两只山雀,要是我也有两只就好了。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导,及时纠偏。 二、读文,品词析句。 1、师: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可爱就格外地受欢迎。那么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小山雀的可爱呢?用心地默读课文,标出相应的词、句、段,细细体会。 2、学生默读,标注。 3、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你标注的文字,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一)“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 (1)生朗读,
6、谈体会。 (2)师生评价。 (3)师点拨:这段外貌描写确实不错,颜色词用得准确,“鼓鼓”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山雀的憨态可掬,尤其是抓住了“黑斑”这个特点。忽然觉得它们又多了几分淘气。一起来读出它们的可爱样子吧。 (4)学生读句子。 (二)“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1)生汇报。 (2)师引导学习观察顺序:起初作者用(望远镜)观察小山雀,(板书:远)后来又来到他的身边(碰碰、摸摸),(板书:近)这种观察的顺序就是——由远及近。(板书:由远及近)那同样的,先观察近处,再观察远处就是由近及远。(补充板书:由近及远) (3
7、这部分描写作者和小山雀的动作时用的很多词妙极了,标出来,品味品味。 理解“悄悄地(绕)、偷偷地(走)、碰碰、摸摸、纹丝不动”等词语,体会作者小心翼翼,怕惊动山雀的心理,感受小山雀的机智可爱,领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之“静态”观察。 (4)指导朗读。 (三)两只小山雀的对话部分。 (1)师:最精彩的一幕上演了!想不想扮演小山雀体会一下当时那紧张又充满友情氛围的情景? (2)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3)指名一到两对同桌分别进行朗读和表演,请其他同学担任旁白。师生于评价中进行朗读的切磋、交流。 (4)重点强调“劝告”与“警告”的区别,体会自由山雀紧张情绪的升级,指导练习朗读。
8、三、悟法,总结延伸。 1、两只小山雀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作者是根据什么猜想到它们的“对话”内容的?(动作、叫声) 2、师总结:小山雀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尖叫都令作者关注,其实不仅是动作、叫声,就连小动物们的眼神也会让热爱观察、思考的人们,尤其是你们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浮想联翩的。 3、小山雀在普里什文的笔下是那么可爱,连我们也想动笔尝试尝试了吧。把观察的“秘诀”记在心里,今天就试着用用! 四、课后作业。 1、采集课文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里。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猜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欣
9、赏练笔,交流感受。 1、师:有一位我特别崇敬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好的作者写文章往往是“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从《山雀》这篇文章中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普里什文在观察、描写小山雀时所倾注的心与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倾听大家经过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后描写出来的小动物,希望能听到你们的真心和真情。 2、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小练笔,每组推荐一人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指导。 4、学生在指导下认真修改。 二、画面配音,练笔延伸。 1、师:无论是精彩的文章,还是存在缺憾的描写都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用心,你们的这种态度是我最珍视的。写文章和做其他的许许多多的事一样,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只要我们多读、多练,一定会向着成功迈进!接下来,咱们做一个现场配音的小游戏好吗? 2、展示一个短片,学生观看。 提示:边看边注意动物的动作,猜猜它们会想什么、说什么。 3、同桌合作组织语言、配音。 4、学生开始练笔。注意:把自己平日里积累在头脑中的精彩词句用上。 三、课后作业。 1、没完成练笔的同学继续完成。 2、听写《山雀》一课的精彩词语。 3、预习第6课《蜗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