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3 ,大小:186KB ,
资源ID:2786374      下载积分:1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786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2.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2.doc

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2、,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各不同。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播放录

3、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

4、的方向。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色,腹面呈色。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师:这种体形有什么好处

5、?生:体表的观察:体表覆盖,呈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师:体表的这种特点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是如何适应的?生:认真记录,讨论并得出结论,表述交流。师: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师:要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先看一看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的呢?生:用吸有墨汁的吸管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并认真记录。生:实验操作,轻轻掀起鱼的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鱼鳃的结构放大图。师: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生:讨论并填表:鱼鳃位于两侧,外有

6、保护,共有对鳃,颜色。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里的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师:总结鳃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生: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生活在水中。师:质疑:你们能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动物是鱼类吗?生:它们体表被有鳞片,用鳃(gill)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师:除去鱼类以外,还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呢?生:举例说明。师:组织学生看书,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质疑: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 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 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生:表述交流(略)。师:水中

7、生活的动物有许多,它们都是水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质疑:发生赤潮或水华后,水生动物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各抒己见、慷慨陈词。师:录像展示: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然而,人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课堂小结:1你了解了吗?常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2你明白了吗?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3你认同了吗?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达标检测(略)结束语:在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生

8、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陆地环境生活的?请大家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教学反思】: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 ,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9、【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陆地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准备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现状及措施等资料;【课时分配】:三课时【教学过程】: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你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录像(教师出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看到了哪些动物?描述一下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生1:金丝猴攀援在树上,袋鼠在草原上跳跃,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白熊在雪地上行走。生2:丹顸鹤在引吭高歌,猎豹在奔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老虎在行走师:你们还能说出陆地上其他动物及其生

10、活环境吗?生1:两栖动物青蛙垢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生2:沙漠中行走的骆驼;草原上的绵羊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生1: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生2: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生3:缺少水中的浮力;生4: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生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师:那么陆地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这样的环境相适应呢?(分小组观察讨论)生1: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

11、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一般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等。生2:陆地动物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御敌。生3:除蚯蚓外,陆地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和兔的肺。生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反应。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都是与它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面我们以蚯蚓和家兔为例进一步探究。师:课前你们是在什么环境中找到蚯蚓的?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师:你们各小组是怎样饲养观察蚯蚓的呢?下面

12、请各小组汇报一下。生1:纸箱里的土壤中饲养(一边湿土,一边土壤干燥)生2: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方法制作观虫器饲养,具体做法是:两个套在一起的塑料瓶,在里面的塑料瓶壁上扎上一圈能使蚯蚓穿过的孔洞,内圈盛放湿土,外圈盛放比较干燥的土壤,观察蚯蚓的活动区域。师:你们观察的结果如何呢?说明了什么呢?生1: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生2:蚯蚓钻到盛放湿土的塑料瓶中。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各取一条活蚯蚓,根据书上的提示设计探究的提纲。(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补充)各小组讨论的探究计划归纳如下:(1)观察描述它的体形,身体是否分节;(2)用手触摸感觉蚯蚓的体节腹面处,并进一步用放

13、大镜观察;(3)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生1: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生2: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协助作用。生3 :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粘液?知道为什么吗?生1:有粘液可能与蚯蚓的呼吸有关。生2: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师:对,体壁干燥的蚯蚓会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那么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了吧!生:利于蚯蚓的呼吸,体表干燥的蚯蚓会窒息而死。师: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何意义吗?生:使身体的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14、师:在运动时刚毛是怎样协助肌肉运动的?有什么好的实验办法证明吗?生:可以对比观察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情况。具体的内容如下:(1)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运动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并思考其原因;(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运动时身体粗细的变化,并与它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作对比。生1: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往前蠕动。这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固定和支持作用有关;生2:在玻璃板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但很难往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的运动比玻璃板上运动的要快,因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师:实验结束后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蚯蚓呢?生1:放归到适于它

15、生活的环境中;生2:湿润的土壤中师:除了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环节动物的?生:水中的水蛭、海边泥沙中的沙蚕师:你们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生: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师:接下来请你们看下段录像(教师播放兔的录像)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兔在跳跃, 在吃草师:兔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因为它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生活中你们对兔子知道多少呢?生:生活中穿的兔毛毛衣;吃的兔肉很香且脂肪少,歇后语“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师: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一下可爱的兔子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先观察兔的外形,想一想,光靠体表的毛就能维持兔子的恒定体温吗?体温恒定

16、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生1:体表有毛,有保温作用。它的体温恒定可能与毛、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密切协调作用有关。生2:恒定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师:观察兔子的前后肢长度,思考一下:兔的跳跃与其前后肢长度的关系?生:兔的前肢短,后肢长且肌肉发达。由于兔的前后肢长短不一,虽然前后肢可交替行动,但更适于跳跃。师: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方式。请你们再来观察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生1: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而狼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生2:门齿的功能是切断食物;犬齿的功能是撕裂食物;生3:牙齿的不同表明这两种动物的食性不同,狼是肉食性的动物

17、,有发达的犬齿,有利于撕裂食物。兔是草食性的动物,没有犬齿。师:牙齿的不同是与它们的食性密切相关的。你们再来观察兔的内部结构,它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的相似吗?这说明了什么?生: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都属于哺乳动物。师:兔的消化道与人的有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生:兔有发达的盲肠,这与兔子以植物为食有关,而人是杂食性的,盲肠退化。师:对,草食性动物一般有发达的盲肠,有利于消化粗大的植物纤维。师:下面各小组讨论一下:兔的内部结构还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意义?生1:心脏四腔,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备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并通过自身的调节

18、而维持恒定的体温。生2: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灵敏地感知,并迅速地作出反应。师:综上所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生: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乳等。师: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怎样保护陆地生活的这些动物呢?生1: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动物的根本措施;生2: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师:具体怎样保护呢?你准备如何从自身做起呢?生1: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生2:看到不良的行为及时地制止;加强宣传工作。师:希望你们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因为保护动物以及栖息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学反思】:

19、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重点和难点】: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课前准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鸟类在蓝天上飞翔;

20、昆虫在花丛和树林间飞舞;我听到了鸟的叫声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生:鸟类有翅膀,是飞翔器官。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不要解决许多问题。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标本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体表(被覆羽毛、裸露)。体形呈(细长形、流线形)。家鸽的躯干呈形。家鸽的前肢变为,生有几排大型,是器官。后肢有趾,趾向前,趾向后。尾部生有大型,飞翔中起作用。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

21、呢?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会飞不起来的。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生: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的正羽是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它们在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师: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内部结构如何呢? 请大家根据家鸽的内部结构彩图来进行探究。生:继续进行探究:家鸽有(角质喙、肉质唇),口腔内(有、无)牙齿,舌较(柔软、坚韧)。无牙齿可减轻

22、头部重量,与生活相适应。肌胃外壁有发达的层,内壁上有一层,胃腔内有许多粒。腺胃可分泌。肌胃的收缩力(大、小),可凭借内壁的角质膜和腔内的沙粒将磨碎,具有类似的作用。小肠弯曲(细长、短粗)。直肠较(短、长)。小肠是和食物的主要器官。直肠这一特点使得鸟类随时排便,有利于,与生活相适应。家鸽的肺相对较(大、小),弹性较(大、小),与多个气囊相通。心脏体积相对较(大、小),分为心房,心室。家鸽的心脏分为四个腔,使动、静脉血(分开、混合),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较(强、弱),加之双重呼吸,食量又大,体表有保温,通过气囊散温,因此具完善的能力,属于(恒温、变温)动物。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吃鸡肉时哪部分肌肉最发

23、达?推测一下原因?观看家鸽的骨骼模型,特别是胸部的骨骼有何特点?你能作出怎样的推测?生:胸部的肌肉发达,可能与飞行有关;发达的胸肌才能扇动双翼利于飞行;胸部的骨骼很突出,两侧附着发达的胸肌,与飞行有关。师:鸟类在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生:从食物中来。师: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 生:鸟类的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很强;粪便不贮存,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师:请阅读表格:从鸟与人的心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中,你看出了什么?生:鸟类的心脏肌肉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师: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

24、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生:(观察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有肺和气囊;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师:经过上述的探究活动,请你们归纳一下:鸟类有哪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特点?生:身体的表面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莱特兄弟就是从鸟类的这些特点中得到启示,为我们人类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飞机的问世。师:你们知道天空中飞行的动物中,除了鸟类外,最多的种类是什么吗?你们都熟悉的有哪些?生:昆虫。蜻蜓、蜜蜂、蝴蝶、蛾、蚊师:

25、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3对足,多数有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教材24页的几种昆虫及各种昆虫翅的图片,根据生活经验把每种昆虫与它相应的翅连出来,并举例。生:观察、讨论、连线、举例。师:通过上面的活动,同学们思考一下,鸟类的翅与昆虫的翅一样吗?生:不同。师:昆虫的翅与鸟翼的结构是不同的,但就适于飞行来看有共同点呢?生: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扇动

26、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师:那么翅对于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意义呢?生:寻找食物;躲避敌害;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等。师:下面我们以蝗虫为例探究一下昆虫的身体都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蝗虫的模型和彩图。)生:学生观察并讨论: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蝗虫身体分为哪几部分?生: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师:蝗虫的运动器官有哪些?它们着生在哪些部位?生:运动器官是足和翅,都着生在胸部。师:蝗虫的体表有什么结构?有没有与运动器官相连的肌肉?生:有,胸肌发达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还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师:在蝗虫的头部有触角,在胸部有附肢,它们都分节吗?生:分节。师:除蝗

27、虫外,你们还能举出其他昆虫吗?生:蜜蜂、菜粉蝶、蜻蜓、螳螂师:昆虫在分类上届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了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你们能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吗?生: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师:我们前面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那么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单一的呢?举例加以说明。生:不是。例如,野鸭即能在空气中飞翔,也能在水中取食;海龟在水中生活但要到陆地上产卵;蛙类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师:因此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明白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你准

28、备今后如何去做?(学生之间交流补充)【课外作业】:1列表总结出环节动物、节肢运动、鱼类、鸟类和哺乳运动的主要特征。2课下搜集资料,哪些水中生活的动物到陆地上产卵?哪些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教学反思】: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前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课时安排】:1

29、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录像。录像:播放多种动物的运动录像。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而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式各样的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板书,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师: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但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板书,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学生:(随意地猜测)教师:现在请你把自己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动作是怎样完成的。先做一个简单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了?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一、运动系统的组成)教师:同学们能看到胳膊弯过

30、来了,就能断定谁参与了?学生:骨教师:屈肘时摸一摸你的上臂前面有什么变化?学生:变硬变结实了。教师:变结实的是什么?学生:肌肉教师:人体的运动系统就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板书,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教师:下面请大家观察骨骼模型,关节的挂图,想一想,人身上的关节是多是少?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和关节挂图 (学生可以到讲台前动一动骨骼模型,以感受关节分布得普遍性)学生:1、探究活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人身上有很多关节。关节比较灵活,使骨的运动速度能加快。教师:那动物呢?尤其是哺乳动物是不是也这样?学生:对。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31、是谁让它运动的呢?展示:屈肘的模型或课件学生:是肌肉教师:骨骼肌是如何带动关节运动的呢?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2、探究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学生:骨骼肌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教师:那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呢?(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录像:再演示模型或课件教师:一个运动至少要有哪些肌肉参与?它们是如何协调统一的?请大家再做几次屈肘和伸肘动作。学生:学生做动作,体会伸肌和屈肌的协作配合教师: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它们互相配合完成动作。教师:是谁让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骨骼肌的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如运动失调和瘫痪等。可见,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

32、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板书,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教师:当你做剧烈运动时,你的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学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教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教师:在青春期同学们的运动系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怎样做才能使你们的骨更强壮、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发达健美呢?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教师: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动物来讲,它们的肌肉越发达,跑得越快,得到食物或避开敌人的机会就越多,这样的动物就会更适应于环境。 (板书,四、动物运动的重要意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运动系统

33、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骨骼和骨骼肌。教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吗?教师与学生: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教师: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这个结构基础就是?学生:运动系统。教师:但动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也需要其他许多系统的协调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动物来讲,有了发达的运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教学反思】: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尝试制定探

34、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好,大部分同学都饲养过,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学生:饲养过狗、猫、乌龟、兔子、蚕、金鱼、蜥蜴、鸡、鸽子等。教师: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

35、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学生:(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许多同学说得栩栩如生,就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眼前一样。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学生:不用。教师:对,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学生:得训练它。教师:对,要训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动物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等,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哪些是生来就有的,哪些

36、是后天获得的?学生:我认为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而鹦鹉学舌是后天获得的。学生:我认为大雁南飞是后天获得的。教师: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跟遗传有关。教师:对,请同学们阅读书中资料1和资料3,你认为先天性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书中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再对比书中资料1与2、3和4、资料1和5后讨论不同动物

37、学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学生:不同动物学习行为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教师:动物的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作用吗?学生:有。教师:学习行为对动物有何意义?学生: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大。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

38、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的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教师:刚才关于“大雁南飞”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其实有些动物

39、的行为,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不能绝对化。教师:动物的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呢?学生:可以观察、实验。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实验的设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学生:阅读、讨论,确定本组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计划,组内要积极交流,完善计划。(课后进行探究活动,尝试编写探究报告。)教师:两周后我们交流探究报告,并进行评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

40、行为的成因。【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2. 通过实验“探究乌龟的绕道取食行为” 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3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本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课前准备】:龟,木块,沙土,湿草,新鲜的猪肉碎末(馅)【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动物的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并且我们也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哪些?学:观察法和实验法。师:对,如果我们要想探究某一种动物的行为,要用

41、哪些研究方法呢?学:实验法。师:那在实验过程当中需不需要用观察法呢?学:应该需要。师:是的,动物行为学家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行为学研究,即综合法。今天我们就运用综合法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看一下乌龟(已饿了一段时间,食欲较强)是否可以绕道取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部分的内容。(二)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从课本35 页到36页。师:根据课本给出的背景资料和老师已给的实验材料,请你提出动物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老师已提前给乌龟用沙土和湿草筑了个巢,并且在它们的巢穴中喂食过新鲜的猪肉馅。学:提出假设“乌龟可以绕道取食”师:那你如何来证明你的

42、假设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探究方案(可参考书36页的有关内容)学生活动二:学:分组讨论后完成探究方案。师:请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学:在班上交流各组的探究方案。师:大家的方案各有所长,下面由我和大家来在刚才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找到一个最佳探究方案。先将饿了一段时间的小乌龟放好。用木块挡成几条道路,每条道路宽约15厘米,长大约100厘米,其中有4条是走不通的(取不到食物的),一条是可以取到食物的通路。把乌龟放在入口处,出口处放好沙土,湿草和新鲜的猪肉馅,观察乌龟要经过多少次错误尝试才能找到食物,并记录下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填入表格中(5次)。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学:实施新的探究

43、方案,并记录观察结果,填好表格,得出结论师:让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学: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师:引导学生结合此探究活动,谈亲身感受(不要过多限制学生)。学:先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师:最后总结。通过此探究,认识动物的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

44、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本探究,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动物的学习行为。通过本探究使大家掌握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希望通过本探究,能够对大家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课后小结】:1课堂设计思路: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是从动物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看,可以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同时也受身体内部激素的调控,这两方面是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的。从本探究实验可以看出乌龟的脑很发达,比较容易建立条件反射,所以它的学习行为也比较复杂。因此,这节课想通过探究乌龟的绕道取食行为,使学生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