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天(硅、氯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Si、SiO2、硅酸盐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硅酸是一种弱酸。2掌握Cl2的性质及制备,认识HClO的强氧化性。【本日作业】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硅及硅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粗硅制备时,发生的反应为:CSiO2 SiCO2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电子工业中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原料都是单质硅C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Be3Al2Si6O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3BeOAl2O36SiO2DSi和SiO2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都不能与任何酸反应2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
2、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Na2SiO3 B Na2SiO3 CNa2CO3、SiO2 DSiO23由于 AlFeVSi 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塑性、热稳定性、抗蚀性和抗疲劳性,而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现有两份组成和质量完全相同的AlFeSi合金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烧碱溶液反应,结果得到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气体,则合金中Fe和Si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2:1 D4:1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
3、不相同C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有:Cl2、H2OD将氯水长时间放置在阳光下,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5如下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打开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 浓硫酸 饱和氯化钠溶液 亚硫酸钠溶液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 B CD6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Fe2+、K+、Cl2、SO42- BNa+、HClO、NO3-、I-CAl 3+、Fe3+、HClO、SO42- DNH4+、H2C2O4、ClO-、ClO3-7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 = Br2+2ClO3-;5Cl2+I
4、2+6H2O = 2IO3-+10Cl-+12H+ClO3-+5Cl-+6H+ = 3Cl2+3H2O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BrO3-ClO3-Cl2IO3- BBrO3-Cl2ClO3-IO3-CClO3-BrO3-IO3-Cl2 DCl2BrO3-ClO3-IO3-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 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 二、填空简答题(共2题)9(I)下图为实验室制取
5、氯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FA B C D E(1)仪器F的名称是 ;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仪器F上连接橡胶软管的作用是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 ,作用是 ,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实验室也可以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少量的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 = 2MnCl2+2KCl+5Cl2+8H2O。(3)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4)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编号)。只有还原性 还原性和酸性 只有氧化性 氧化性和酸性10(1)氮化硅(Si3N4) 是一种高温
6、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气在1300 时反应获得。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填序号)。A制气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陶瓷发动机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现用SiCl4和N2(在H2气氛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三硅酸镁晶体(Mg2Si3O8nH2O)被用来治疗胃溃疡患者的胃酸过多症,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能中和胃酸,作用持久。将三硅酸镁晶体改写成氧化物形式:_,写出它中和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第14天题号12345678答案CBDBDCAA9(1)分液漏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分液漏斗中液体能顺利流下且防止HCl外逸而造成空气污染。(2)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Cl2+2NaOH = NaCl+NaClO+H2O(3)KMnO4,Cl2 (4)10(1)ACD Si3N4+12HF = 3SiF4+4NH3(或Si3N4+16HF = 3SiF4+4NH4F)3SiCl4+2N2+6H2 Si3N4+12HCl(2)2MgO3SiO2nH2O; 2MgO3SiO2nH2O+4HCl = 2MgCl2+3SiO2+(n+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