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1 ,大小:467KB ,
资源ID:2781248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781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教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教案.doc

1、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数一数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数一数(P2P5)二、 教学目标: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 教学难点:倒数四、 教学过程:(一) 口头数数: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谁来数数看。(二) 看图数数。1 激发兴趣(展示插图)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谈,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反复问:你还看到些什么?2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图中的个数。 教学“1”,配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面国旗,一位老师等,分别加上圈我们可以用数字“1

2、”表示,板书“1”教师领读,学生读,还有其他东西的数量是1吗? 数其他数量的事物。方法按“1”进行。 认读110各数(顺读、倒读、抽读相结合)3 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三) 小结(四) 作业:放学后你可以去数数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二、比一比单元计划:单元目标:1、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3、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验,感知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多少、长短

3、、高矮。教学难点:1、掌握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能正确表达比较结果。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比多少和练习一14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前不久一场14号台风云娜把小兔家的老房子刮跑了,现在小兔子一家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在造一座新房,乐于助人的小猪也来了,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也来看热闹了。热情的小兔还在桌

4、上准备了一些水果招待客人。咱们去看一看。(P6)(二)教学“多”、“少”1 了解“同样多” 说一说图中有几只兔子在搬砖?每只小兔搬几块砖? 用学具摆一摆,教师板书:连接兔与砖(一一对应) 1只小兔1块砖,没多余,我们说小免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身边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动手摆出同样多的二个物体并说一说。2 理解“多”、“少” 图中有几头小猪在搬木头?1头猪1根木头,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 学生摆一摆多少 说一说:( )比( )多 ( )比( )少 图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出多少? 干完活,大家分点心该怎样分?为什么? 找一找身边的二

5、件事物来比一比多少,并说一说。(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14课堂作业指导(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P910 练习一59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2 学会一些比较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3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长、短1 感知物体长短 出示一些长短明显的线、铅笔和尺子。 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出示二支长短不明显的铅笔,猜一猜哪根长?2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怎样才能确定二支笔到底哪根长? 同桌互动。 指名上台比一比。 说说方法。一般把要比的几

6、个物体的一端对齐。3 实践操作比长短 看书本P9,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自由组合,比长短。 汇报:你和同学比什么?4练习 练习一5,6(二)教学高矮感受出示一组物体,二只杯子,二张桌子,二个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高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谁高谁矮?比较高矮的方法比一比,验证。看书P13 第9题,谁能很快说出谁高谁矮,为什么?请一人站在凳子上与另一个人比,说说谁高谁矮。小结方法:比身高应站在同一平面上。 3游戏 四人小组比高矮,排排队。 (三)巩固练习 P12 7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计划一、教学目标:4、 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

7、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5、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6、 使学生认识符号“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7、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8、 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教学难点: 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第1课时一、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P1416二、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

8、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三、 教学重点:15数的含义的理解和书写 难点:15数的写法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野生动物园”图谈话:小朋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你是怎么数的?请学生说一说。教师根据汇报结果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认读(二)感知数的形状1、 仔细观察15,请大家发挥想象,它们象生活中的哪些物品?2、 师生共同概括形状特征(三)教学数的写法1、 教笔顺及写字格中的布局2、 书空笔顺3、 在书上描出(四)巩固练习1、 教师报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吗?你还能用

9、其他方法吗?2、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3、 P16做一做(五)感知数的顺序1、 逐次感知15的顺序2、 整体感知,请学生给15这五个数字排成队问 :1后面是几?(六)游戏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一种可能吗?(七)小结:(八)作业: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P17 P21(5,6)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猴和香蕉比)(1) 看图猴比谁多?也就是3 2(板书3 2)(2) 观察“”教师板书,大嘴朝大数,小嘴朝小数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1)看图猴比谁少? (2)观察“”教师板书,

10、大嘴朝大数,小嘴朝小数4、小结: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发散思维i. 看图还可以谁与谁比?ii. 你知道小猴分水果出了什么问题?你说说该怎么分?、 三、知识运用1、 P17看图说一说,为什么?2、 P18做一做第1题四、第几的认识谈话,你们排过队买过票吗?(出示买票图)请你说一说这里共有几个人?警察叔叔是第几个?最后一个叔叔是第几个?小朋友前面阿姨是第几个?第一个买完票走了,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小朋友排第几个?思想教育:自排队购物五、巩固运用P21第5题,同桌互说图意游戏,看谁找得快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出示二个数字,其他同学找

11、符号说出自己坐在第几排第几个?六、小结七、作业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P1920 几和几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教时教学,使学生能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交流意识。三、教学重点:数的组成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猜谜 (伸出3个手指(它添上2是谁)? 3的相邻数是谁? 4再添1是谁? 老师有4瓶饮料装一袋可是装不下,如果装两袋,可能会怎么装? (二)新授 1教学4的组成请你拿出学具4块,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几种方法?四人小组交流请一个小组汇报你的方法,教师板书: 4 4 42213132游戏。让学生掌握2、3、4的组成教学5的组成学具的操作:请小朋友拿

12、出5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总结出把5分成二堆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5 5 5 532和2341和14教师整理板书: 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就可以想出另外一组。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三)新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四)作业(五)拓展题:给能组成5的相连方格涂上相同的颜色。 314222431315第4课时一、教学内容:P2122 练习二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能熟练地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出示课题 (二)复习基数的含

13、义,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按要求完成。 P211,要求学生在数出物体的个数的基础上填数。 P212,连线,把物体个数与相应数量连起来。 P213,涂色。 (三)复习数序 P214 让学生根据数的顺序,数出小旗上应填的数,再写下来,然后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四)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1. 先数出物体的个数,再填数。2. P215,6在里填数 (五)P227 用学具卡片练习 (六)复习数的组成先填P228 问:4可以分成2和2,还能想到什么? (七)综合练习 P229,通过圈一圈,涂色,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通过数数填数,然后观察,比较出数字的大小。 (八)小结第5课时教学内容:加法教学目标:1、

14、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2、能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渗透算法的“不唯一”性,同时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合理性。 3、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15的加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 二、新知展开 1、认识加法 (1)电脑课件动画展示两组物体(或两组人)合并在一起的过程。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1和2这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合起来一共有3只,就等于3。板书课题“加法”。(2)读算式:1加2等于3,或1加2得3。

15、2、加深理解(1)摆小棒说算式(1+3,2+2,2+3)(2)根据算式摆小棒(3+1,3+2,1+1)(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3、讨论算法(1)出示动画情境:有4只小鸟,又飞来一只。(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怎么算?”4+1=5 “得数5是怎样算出来的?”(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1)说说图意。(2)计算说算理。(3)对比感知“加法交换律”。2、游戏:摆手指 1+

16、1 2+1 3+1 4+11+2 2+2 3+2 1+3 2+31+4四、小结作业第6课时教学内容: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应用对比的方法直观感知。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组内交流,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15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5数到1。2、填一填:3+1= +1=3 4+=51+3= +2=3 +1=52+=4 +3=5 +2=5二、新知展开1、认识减法。(1)电脑演示,让学生感知:3位同学有3只纸鹤,1位同学拿走了1只纸

17、鹤,还剩几个小朋友,几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个,用减法计算。(板出课题) 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还剩几,就等于几。(2)读算式:3减1等于2,或3减1得2。2、加深理解。(1)摆小棒说算式。(2)根据算式摆小棒。(3)生活中,还有很多可用减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你能来说说吗?3、讨论算法。(1)出示动画情境:有5个苹果,刺猬驮走了2个。(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几个,怎么算?”5-2=3,“得数3是怎么得来的?”(4)小组讨论再全班展示。(5)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1)说说图意。(2)计算

18、说算理。(3)5-1=4 4-1=3 5-4=1 4-3=1 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2、游戏:摆手指 四、小结作业第7课时教学内容:减法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2、会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掌握减法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5以内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拍手游戏。师:我拍2。生:我拍3。师生:2和3组成5。二、基础练习。1、电脑演示:练习三第5、8两题。(1)说图意。(2)填空。(3)较对反馈。2、摆一摆说得数:练习三第6题。(1)同桌互摆学具或摆手指,说得数。(2)集体反馈

19、。3、独立计算练习三第7题。(1)独立完成。(2)交流算法(选1题)。(3)反馈。三、提高练习。 1、算一算。 (1)独立完成。(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还差几只杯子?四、游戏:跳木桩比赛。 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木桩比赛,看看现在该谁上场了?(课件显示小兔)你能帮小兔跳过木桩吗?练习:5-2 4-1 3-2 4-2 5-1 5-3 5-4 4-3五、小结作业。第8课时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熟练1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猜测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更快、更

20、好地解决问题。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加减法含义,熟练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练习三第9、10题。二、变式练习:1、猜一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体会结果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学会有顺序地写出所有可能情形。)2、填一填:5-=3 3=1+ +=5+2=4 4=-1 -=13、猜一猜:每个盒子里会有哪些卡片? 尝试独立整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以。三、游戏:上车,练习三第11题。四、小结作业。第9课时教学内容: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教学目的:1、使

2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2+3 5-1 4+1 4-2 5-3 3-12+2 3-2 3+1 1+2 3+2 3-25-4 1+4 4-3 5-2 1+3 3-3 设下悬念二、展开。1、认识0。(1)课件演示小猴吃桃。(每吃一个列一个算式)3-1=2、3-2=1、3-3=0(2)当盘子里没有桃子了,用什么数表示呢?揭题板书。(3)说明: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表示什么也没有。(解悬念)(4)读一读。2、0的写法。(1)板书边示范边讲解。要点:0是一笔写

22、成的,要写得圆滑。(2)书写3遍。(3)在书上描写。3、有关0的加减法。(1)摆小棒:a.摆4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几根?(4-4=0)摆2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几根?(2-2=0)摆5根小棒,拿走5根,还剩几根?(5-5=0) b.你发现规律了吗?什么时候得数是0?得出“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c.你能摆一摆4+0这个算式吗?先独立摆然后交流。 5+0 1+0呢?摆一摆,再说得数。d.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e.那么0+4 0+3 0+5呢?0+0呢?f.摆一摆5-0得几?那么4-0 3-0 2-0 1-0呢?0-0呢?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出:“一个数减去

23、0,还得原数。”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P29页。2、排一排、填一填。 四、小结作业。第10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四(30-31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于的含义的理解,巩固有关0的加、减计算,进一步理解算理。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二、看图计算有关0的加减。1、摘苹果图。让学生看图并描述图意,使他们能看会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算式写完整。让学生体会每次多摘一个,剩下的就少一个,加深理解同数相减得0。2、4、5题参照前一题。三、看谁算得都对。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校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四、第7题,问:有几位小朋友在跑步?你能把图中的每个小朋友跑的位置用数字表示出来吗?五、第8题,引导学生看图

24、,一只小鸡对一条小虫,有2只小鸡没有虫吃,小鸡有多余,小鸡只数比小虫条数比小鸡只数少2。六、书写练习。七、讨论思考题。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教时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P32-33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

25、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2、记忆想象。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

26、、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 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 物。4)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5) 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做“做一做”l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

27、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2. 游戏:“看谁摸得准”。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3) 数图形。(练习五2)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五、小结。六、游戏先让学生想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第2教时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P 3 43 5)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

28、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 活动一:摸物体,说形状。(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a

29、)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学生评价结果。四、活动四:实践运用。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

30、,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五、活动五:图形拼组。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六、小结作业。 第3教时教学内容:练习五(p3 637)教学目标: l、巩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过程:1、复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平面图形?2、36页1说说这图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请你按书

31、上的颜色图色。3、36页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填上个数。四人小组自由用立体图形搭积木,交流自己用了几个什么立体图形?4、3 6页3数一数各平面图形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教学生要按一定顺序数,才不会漏数。5、3 7页4自由拼平面图形,看谁拼得漂亮,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几个平面图形拼成的。6、3 7页5一组一组出示图形,圈出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出示实物来验证。7、出示立体图形,说说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8、同桌自己摆各种图形,请对方数数各有几个什么图形?9、做课堂练习。10、小结。 五、分类单元计划教学目标1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

32、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 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啊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单元重难点: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38、40页练习六第一题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探求新知1 感知分类:课件出示文具店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文具店里的文

33、具是怎样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先自己想一想,在交流)2 明确分类;小朋友说的就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就叫分类。3 扩展感知:生活中还有那些分类的现象,都是怎么分的?二、 巩固发展,体验分类1 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无平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是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 完成做一做的题目(1)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2) 小组活动,组内相互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形式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 汇报交流。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

34、类的不同方法。3 继续分类4 出示挂图:供销超市 五楼 四楼三楼二楼一楼要将十个货架放进各层楼,可是超市只有5层怎么办?学生分后,问:这样布置合理吗?为什么?哪个小朋友来调整一下?(边思考,边调整,如下)供销超市 五楼 四楼三楼二楼一楼 请大家试着给各楼层“起名字”(1) 各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能给那一曾起名就起那一层 的名字。(2) 归纳整理,确定各楼曾名字:一楼副食类,二楼日用类,三楼文具类,四楼家用电器类,五楼服装类,并板书。5 练一练(1) 40页第一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2) 第二题,指导形式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两车是

35、同一类的(3) 第三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白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三、 全课小结 第2课时 分类的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练习六26题教学要求:(1)能进一步懂得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学过程:一、 导入练习,二、 开始练习1、 第2题说说题意,独立完成。展示作业,指导订正。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2第3题小组合作,找出不同的一个,再相互交流,说说为什么不同。3第4题学生观察图画,想想可以怎么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分法吗?4第5题理解题意,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

36、行思考可以怎么分类,鼓励学生想出尽量多的方法。5第6题(1) 出示图,说说有那些图形?(2) 你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分法?6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仪怎样分,哪组分得又快又准确。汇报说明。六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计划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使学生掌握610 的数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 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37、。6 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7 让学生用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学重点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时间:5课时 第1教时 教学内容:6、7的数数和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正确地数出6、7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6、7表示的实际意义及序数6、7。2 、掌握1至7的顺序、大小、组成,会读会写6、7。3 、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掌握6、7的组成。难点:掌握6、7的组成教具:主题图,计

38、算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鱼图印刷体、练习格。教学过程复习口令按小组报数,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你报的是几?是本组的第几个?你组共有几个小朋友?教学新知数数6、7:出示认识6和7的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图上有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多少椅子?你们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你们又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小结: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在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在数1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接着在请小朋友数一数,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抽学生说出他们的结果,老师根据他们的回答

39、在黑板上出示6和7,让学生读6和7。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象什么?示小棒,看谁数的好,先数6根,再数7根,并分别用6根、7根小棒摆一摆,摆出自己所喜欢的图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数量是6、7的人或物的例子,指24名学生说一说。教学7以内数的顺序示计数器,请一学生先拨5颗,问,在添一颗是几颗?6在添上几是7。老师在演示一遍,学生在数一遍。示写有07的直尺图,指导学生观察,直尺起点从那边开始?用什么数字表示?尺子一共有几段?从0到1是几段?7前面有这样的几个一段?0246学生独立填空: 比较5、6和7的大小示点子图,问,左边有几个点子?中间有几个?右边有几个?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40、左边和中间比,哪个大?哪个小?中间与右边比呢?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交换点子图位置,再比较,现在可用什么符号呢?“”引导学生观察,56 67 65 76 说明大于号的开口总是对着大数。教学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口述P43的鱼图老师总结?6表示6个“6”,也表示第6个的“6”,7也一样。教学6、7的书写教学6、7的组成让学生摆6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漏掉?生分,师巡视,分得好的给予表扬指明说出有不同的分法用同样的方法指导7的组成练习6和7组成新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6、7及它们的数法,组成,识了7以内的顺序,6、7的组成,还认识了6、7表示几个和第几个,及6、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课堂练习作业第2教时教学内容:6、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画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 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第45页情景图的课件。学生准备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7个三角形等学具。教学过程:复习准备新课引进教师谈话。同学们都会计算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