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收稿日期:2022 07 05;修订日期:2022 09 1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碳 目标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创新驱动机理及推进策略研究”(22BJY106)作者简介:田时中,男,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姜梦(通信作者),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田时中,姜梦(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601)摘要:基于中国 30 个省(区、市)的最新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选取系统 GMM 方法,实证考察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波动平
2、缓,东部地区优于全国均值,而中、西、东北地区则低于全国均值。从全国看,狭义环境保护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义环境保护税的作用相反,制造业、服务业集聚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程度加深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会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优化环境保护税、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从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关键词: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X196;F81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 0297(2023)02 0061 13自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概念以来,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
3、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环境承载力下降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处理好环境污染难题、推动产业绿色集聚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环境保护税作为环境规制强度高且具有法律权威的税收手段,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1。完善的环境保护税制度能够促进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优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发展作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载体,不仅是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落脚点,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产业集聚化、集群化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种手段,带来的外部效应与着力推进的环境保护政策共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偏向。本文拟探究环境保护税和
4、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为实现区域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政策建议。一、文献综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厘清其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准确衡量地区发展质量的先决条件。从内涵来看,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与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政治文化等紧密关联2,既要重视发展结果中的“质”与“量”,又要立足于人民的需求。从基本特征来看,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性,需要建立包含经济、环境、政治、民生等各维度的平衡系统,实现各系统全面均衡发展。对于经济高质量发第 23 卷 第 2 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 4 月Vol 23 No 2 JOUNAL OF CHO
5、NGQING JIAOTONG UNIVE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Apr,2023展评价指标的构建,王竹君和任保平采用三阶段 DEA 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3;田时中等围绕新发展观,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创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4 3 4。关于环境保护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经济负外部性的核心手段,主要分为直接管制的行政命令手段与依赖市场的经济政策工具等5 74,而环境保护税制度是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中一项具有有效性、预防性的市场规制工具,带来的环境与相关领域的正向效应是学术界和政策层关注的焦点。
6、景维民和张璐认为环境规制中的“环境税”间接引导企业的绿色技术研发6,刘金科和肖翊阳发现环境保护税激励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7,这些均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有研究指出部分污染型企业会产生“躲避”行为,把企业转移到环境保护税征收标准较弱的地区8,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黄庆华等发现产业集聚可以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9;刘新智等指出产业集聚能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中介效应,显著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有学者提出产业集聚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不可轻视,张可和汪东芳发现产业集聚加剧集聚区的环境污染,且环境污染将反向抑制经济集聚11。产业集聚在
7、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产生的推动作用可能会被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抵消,导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会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强而降低。产业集聚能否在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同时克服负外部替代效应,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拟从环境保护税和产业集聚双重角度实证分析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环境保护税立法是国家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形成鲜明的绿色发展导向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上关于环境保护税的释义未取得一致论断,我国现行税制中大多数学者将资源税、消费税部分税目、耕地占用税等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税种均归为环境税。据此,将环境保护税分成两
8、类:一是狭义环境保护税,有明确的税目、税基和税额标准;二是广义环境保护税,即狭义环境保护税加上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5 76。狭义环境保护税在正式征收之前由排污费代理。排污费制度存在征收标准低、执法力度弱等问题,环境保护税具有更明确的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并且可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弥补税收成本、防治成本,实现节能减排降税和经济增长双赢。广义环境保护税相对松散,多个税种之间联系不紧密,相较狭义环境保护税而言,扩大了环境保护税的范围,提高了税率。若环境保护税额设定过高,可能会使投资活动减少,产出更多转向消费,不利于经济发展中资本的累积12,导致对经济高
9、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统筹估量税种性质、税率和税额,提出假设 1:狭义环境保护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效应,但广义环境保护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产生负向效应。产业集聚可使相似产业的生产者快速达到堆砌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等目的13,形成更高效化和集中化的生产运营模式,提升区域社会生产率。不同产业形态的集聚能够加快集聚区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缩减产品成本,提升经济产出质量。在技术稠密型产业地区,如果与大型企业总部交会,可形成有组织的服务业从业群体,发挥经济协同作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14 162。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2:产业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技术创新能够加快“低能耗、
10、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兴产业发展,督促传统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前进,从源头减污降排。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惨重的严峻形势下,部分地区为攀比 GDP 开展恶性竞争,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由于环境载体存在负外部性和环保产品的公共理论,需要政府出台规制强度高的环境保护税政策,企业为长远考虑会加强生产行为的管束,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污染防治投入15。研究中通过引入技术创新水平与环境保护税(狭义和广义)交互项、技术创新水平2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与产业集聚(狭义和广义)交互项,探究环境保护税和产业集聚条件下技术创新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3
11、:环境保护税和产业集聚会通过技术创新水平的变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度与分析(一)测度指标、数据及方法高质量发展不应局限于经济范畴内,还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用单一指标研究中国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难以反映真实水平。本文借鉴田时中等的研究思路4 3 4,从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构建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表 1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含义/计算公式单位属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A创新 B1科技支出占比 X1科技支出/GDP%正人力资本投入 X2科技活动人员数万人正物力资本投入 X3科技机构数个正创新产出
12、水平 X4专利申请授权量个正创新经济收益 X5高技术主营业务收入/GDP%正协调 B2城乡收入结构 X6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负城乡消费水平 X7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负第一产业产值占比 X8第一产业产值/GDP%负第二产业产值占比 X9第二产业产值/GDP%正第三产业产值占比 X10第三产业产值/GDP%正绿色 B3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 X1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GDP吨/万元负单位 GDP 废水排放量 X12工业废水排放量/GDP吨/万元负环境治理投入强度 X1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GDP%正城市绿化覆盖率 X14绿化面积/城市总面积%正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X15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13、垃圾总量%正开放 B4对外贸易依存度 X16进出口总额/GDP%正外资投入规模 X1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个正外资利用水平 X18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正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X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人口元正共享 B5人均医疗卫生支出 X20医疗卫生支出/总人口元正千人拥有床位数 X21(床位总数/总人口)1000张正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X22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总人口%正失业保险参保率 X2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总人口%正人均教育支出 X24教育经费支出/总人口元正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 X25(公共图书馆藏书/总人口)100册正互联网宽带普及率 X2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总人口%正研究选取
14、中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 20102019 年的数据为样本,具体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2020)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2020),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与环境统计公报等,部分指标值缺失,通过二次计算和插值法填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测算表征我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数据进行极差法的正向、负向指标的标准化,确定指数权重及合成指数,获得各个维度的量化结果,同理合成总指数,从而实现综合评价,反映经济发展各维度的指标对于总指数的贡献。1 标准化处理Sij=(xij xjmin)/(xjmax xjmin)(
15、xjmax xij)/(xjmax xjmin),i=1,2,m;j=1,2,n。(1)2 计算相关矩阵 36田时中等: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rij)m*n,(2)其中,rij是 xi和 xj的相关系数rij=nk=1(xki?xi)(xkj?xj)nk=1(xki?xi)2(xkj?xj)2。(3)3 以特征值大于 1 和方差贡献率达到 85%为衡量标准,确定主成分个数,并计算各主成分载荷Zj=mk=1tkjxk。(4)4 计算指标权重Wj=ZjIjeknk=1ek。(5)5 计算样本综合指数Yit=ni=1(WjSij),(6)其中,Wj为指标权重,Sij为指标标准化值。
16、综合指数越大,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好;反之,发展欠佳。(二)测度结果与分析以2017 年为例,按照 PCA 基本步骤,计算 KMO 取值(0 642)和 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值(近似卡方为911 364,自由度为 325 000,显著性为 0 000),计算具体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见表 2。根据式(6),可得到 20102019 年我国 30 个省(区、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体数值见表 3。表 2权重系数指标系数指标系数指标系数指标系数指标系数指标系数W10 0382W60 0380W110 0386W160 0389W210 0366W260 0387W20 0400W70 03
17、79W120 0379W170 0391W220 0383W30 0397W80 0392W130 0370W180 0398W230 0384W40 0399W90 0383W140 0395W190 0387W240 0373W50 0397W100 0372W150 0387W200 0366W250 0376表 3中国 30 个省(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20102019 年)省区市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均值方差北京0 66550 71270 70160 69070 69970 66610 66310 68000 6
18、7130 67380 68250 0003天津0 45330 49410 49310 49620 53110 51130 49180 43650 40990 41890 47360 0017河北0 28230 33490 33030 32590 33090 33450 32510 34520 35110 43200 33920 0014上海0 67440 67260 65550 62610 64050 63610 64230 61210 59050 60790 63580 0008江苏0 67540 61200 62640 63240 62870 63820 62860 61440 59240
19、 57590 62240 0007浙江0 54630 52050 51070 52900 55010 57370 57090 55560 54960 56230 54690 0004福建0 35060 35140 37470 39450 40230 41060 40400 40250 37640 39100 38580 0005山东0 40630 40040 41250 40570 40990 41180 40600 40280 39670 38950 40420 0001广东0 67590 53930 52410 55480 56710 58330 60830 61900 63220 636
20、10 59400 0023海南0 21040 27830 29120 28260 28370 27420 28010 27690 28940 31820 27850 0007辽宁0 38500 41150 43270 37260 35730 32090 29880 32050 31710 31250 35290 0021吉林0 25800 28860 29320 29490 29230 31130 32850 29310 25910 23300 28520 0008黑龙江0 26340 29670 29310 27890 26160 27060 28050 26090 23250 22370
21、26620 0006山西0 25510 32500 33340 32840 31990 31000 32720 31160 32420 33310 31680 0005安徽0 24400 30500 31070 34000 34870 36150 37560 38070 39230 41320 34720 00254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表 3(续)省区市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均值方差江西0 27480 31510 33260 32090 32990 33280 32990 36290 38300 38520
22、33570 0011河南0 25160 26890 28600 29220 31080 32270 34650 35550 36200 37870 31750 0018湖北0 26200 28950 30760 33370 35140 36350 38450 38500 38460 39830 34600 0022湖南0 23970 26410 28470 31950 31180 33840 32890 33990 34060 35250 31200 0014内蒙古0 23990 31010 32290 32010 32580 32320 31860 31670 29870 29490 307
23、10 0007广西0 14810 19350 19980 22980 25290 26250 22630 26410 26880 27940 23250 0017重庆0 27470 33830 34590 34680 35830 36650 37710 38070 37900 35550 35230 0010四川0 26070 29050 31410 33060 33350 34340 35900 36530 35610 36900 33240 0012贵州0 13800 17740 19010 20050 21350 22250 22320 23220 24000 25060 20880 0
24、011云南0 18370 21080 22170 20310 20980 20510 19980 22130 22930 23770 21220 0002陕西0 24930 28680 30220 30530 32760 33080 33030 32740 31850 31740 30950 0007甘肃0 15490 18610 20140 19220 18570 18150 22650 22140 23690 23230 20190 0007青海0 18890 28160 30650 27120 28150 27910 27620 26530 25700 25160 26590 0010宁
25、夏0 22200 26170 25750 27170 24690 27890 29610 33240 33160 32530 28240 0014新疆0 21420 30580 32180 30750 29220 28240 29420 29100 29990 25480 27940 0012总体上看,中国 20102019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波动平缓,符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其中,2010 年中央提出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2015 年全国经济处于不断调整探索时期,高质量发展指数出现轻微波动。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逼近世界前沿,一系列
26、有利政策的实施必然使得经济发展的强度、稳定性和外延性得以提升。描绘各地区经济发展指数变化曲线可得:东部地区 20102019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一直优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波动较大,2012 年以后整体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均处于上升态势,但中部略高于西部,与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基本持平。由于各省(区、市)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状况等迥然不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第一,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官,卓越的科学技术水平、成熟的市场环境和优渥的地理位置,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第二,西部地区脱贫攻坚虽然成果显著,但是基础薄弱,仍然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第三,由于经济结构
27、的局限性,东北地区作为中国传统重工业基地,资源过度开采16,环境承载力下降。对东北、西部的省份而言,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是重中之重。通过计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方差,可以反映我国 30 个省(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波动情况。将方差(S2k)按升序排列,划分为 0 0000 0 0007、0 0008 0 0014、大于 0 0015 三个区间,分成经济发展平稳型、波动轻缓型、跳跃型(见表 4)。东部地区已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发展路径正确,其中多数省(区、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波动较平稳;位于西部地区的四个省(区、市)则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借助外部力量转变发展方式;中部地
28、区仍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阶段,整体经济发展指数有较大的波动,需要靠内生动力发挥当前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四、实证研究设计(一)模型构建仅从理论分析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过于扁平化和狭义化,需实证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以 20102019 年我国 30 个省(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引入相关控制变量,构建模型 1,验证假设 1 和假设 2。Yit=0+1etaxit+2agglit+1Xit+it,(7)56田时中等: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式中:i 代表省份,t 代表年份,Yit是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有环境保护税(etax)、
29、产业集聚(aggl)。其中,环境保护税包括狭义环境保护税(net)和广义环境保护税(bet),产业集聚包括制造业集聚水平(manu)和服务业集聚水平(serve);Xit为控制变量,含有经济基础(pgdp)、政府干预(gov)、城市化水平(urb)、人力资源(hum)、金融发展水平(fin)、能源效率(ener)、信息化水平(inf);it为随机扰动项。表 4中国 30 个省(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波动类型省区市S2k类型省区市S2k类型省区市S2k类型北京0 0003山西0 0005黑龙江0 0006浙江0 0005福建0 0005山东0 0001云南0 0002内蒙古0 0007江苏0 0
30、007海南0 0007陕西0 0007甘肃0 0007平稳型吉林0 0008上海0 0008江西0 0011重庆0 0010四川0 0012贵州0 0011青海0 0010新疆0 0012河北0 0014湖南0 0014宁夏0 0014轻缓型天津0 0017辽宁0 0021安徽0 0025河南0 0018湖北0 0022广东0 0023广西0 0017跳跃型环境保护税与产业集聚会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水平来影响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可减轻集聚引发的环境负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加入技术创新水平与环境保护税的交互项、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集聚的交互项,考察上述交互项与经济高质量
31、发展之间的关系。设立模型 2,验证假设 3。Yit=0+1etaxit+2agglit+3techitetaxit+3techitagglit+1Xit+it。(8)使用 Stata15 0 输出结果。(二)变量含义及数据说明1 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Yit)。2 核心解释变量环境保护税。狭义环境保护税由环境保护税与 GDP 的比重确定;广义环境保护税由含有环境保护意义的税种之和与 GDP 的比值衡量。产业集聚。参考杨敏等选择区位熵(LQ)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做法17。产业 j 在省(区、市)i 的区位熵表示为LQij=EijiEij/jEijijEij,(9)式中,Eij代表省(区、
32、市)i 在产业 j 上的就业人口,分别选取各省(区、市)制造业就业人口、服务业就业人口计算。3 控制变量用人均 GDP 来代表地区经济基础水平,采用专利申请授权数衡量地区技术创新水平18,以地方财政支出占该地区 GDP 的比重表示政府干预程度,用城市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表示城市化水平,采用在校大学生人数占该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来衡量人力资源,用年末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表示金融发展水平,采用地区万吨标准煤占该地区 GDP 的比重表示能源消耗水平,以人均邮电量衡量信息化水平。6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三)结果分析1 全国分析考虑前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会对后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33、指数产生影响,避免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回归结果不可靠,选取系统广义矩估计(GMM)。全国回归结果如表 5 所示。表 5全国回归结果解释变量模型 1Yit 1netbetmanuservelnpgdpgovurbhumlnfinenerlninfcNA(1)A(2)SarganP0 5308 (8 8475)0 4459 (4 3895)0 0307 (6 0819)0 0028*(0 1143)0 0012(2 0335)0 0019(2 5513)0 0161(0 8487)0 0041(0 2555)0 0207(2 5145)0 0015(0 8177)0 0666(0 5259)2
34、700 01060 83831 00000 6899 (11 3367)0 0072(2 4921)0 0245 (3 5442)0 0346(1 4101)0 0002*(0 3092)0 0018*(1 7982)0 0185(1 5486)0 0307*(1 9594)0 0036*(0 4855)0 0003(0 1682)0 0040(0 0317)2700 00380 65771 00000 5134 (10 8756)0 4766 (3 2265)0 0320 (2 6191)0 0092*(0 2892)0 0006*(0 9482)0 0035 (2 7023)0 0015(
35、0 1615)0 0165(0 7359)0 0002*(0 0183)0 0029*(1 7665)0 1953(1 2908)2700 01451 18331 00000 6126 (10 0870)0 0063*(1 8740)0 0206(2 1276)0 0307(1 0456)0 0002*(0 3995)0 0038 (0 0824)0 0027(0 2741)0 0516 (3 4237)0 0114(1 2058)0 0009(0 4572)0 1930(1 0702)2700 00740 792610 000注:、和*分别表示在 1%、5%和 10%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稳健
36、性标准误表 5 显示,在全国视角下,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从环境保护税角度看,开征狭义环境保护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的模型中,当环境保护税与 GDP 的比值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别提高 0 4755 和 0 4766 个百分点,来自创新、绿色、共享等的共同推进19。原因是环境保护税由排污费平移而来,立法后环境保护税征管力度的逐步加大会倒逼企业革新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此时环境保护税更多呈现“波特效应”,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广义环境保护税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具有环境保护性质的五税之和与
37、GDP 的比值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分别降低 0 0072 和 0 0063 个百分点。可能是随着环境保护税定义口径的扩大,环境保76田时中等: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护税税率增加,“遵循成本”过度挤压生产与创新方面的投入,其抑制作用大于正向激励作用,加重企业经济负担20、削弱竞争力,即损耗微观上的经济发展,对高质量方面的创新效率和绿色发展无益。这说明适额的环境保护税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过度严格的环境保护税会适得其反,加重减少能源使用对经济效率的抑制程度21。因此,不要盲目扩围或提高税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升环境保护税精准度。从产
38、业集聚角度看,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系数分别为 0 0307和 0 0245,说明制造业集聚可促使企业共享信息技术资源、共享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聚范围内整体创新水平,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当服务业集聚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分别增加0 0320 和0 0206 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作为高知识溢出的产业,集聚加速不同类型产业间的互动和融合,形成具有行业跨度的协作和竞争网络,为制造业提供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系列控制变量中,经济基础对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表明夯实经济基础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
39、保障。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转变发展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政府累积足够财力,加强对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短板领域的扶持,促使当地经济发展趋向高质量。政府干预水平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可能是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存在资源错配,造成效率损失。城市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22,促进生产方式、聚落形态向高级进程发展。在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型中,人力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为负,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但面临技术性高精尖人才短缺的难题,无法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需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金融发展水平系数为负,可能原因是当前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存
40、在金融资源错配,抑制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3。能源消耗水平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说明降低能源消耗水平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建立节能型社会、推进全面节能”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信息化水平回归结果为正,说明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快技术及经验信息传递,提高劳动者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效率。2 交互项回归结果分析产业集聚可增强业内的良性竞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分别引入技术创新水平与环境保护税(狭义和广义)、产业集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交互项,验证技术创新水平变化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 6 所示。表 6交互项回
41、归结果解释变量模型 2Yit 1netbetmanuservetechnettechbet0 6595 (10 4963)0 5962 (2 9097)0 0336 (7 2008)0 0962 (2 9097)0 6742 (25 4970)0 6772 (3 9728)0 0164 (3 5005)0 6316 (19 6126)0 0188 (3 4810)0 0228 (4 8946)0 0026 (19 9702)0 6486 (9 0943)0 0066(2 4729)0 0275 (0 0099)0 0003(2 0870)0 6977 (15 4343)0 3210(2 260
42、3)0 0331(2 4171)0 0431 (1 1755)0 5271 (7 6609)0 3419(2 3964)0 0437(2 0006)0 6869 (15 6287)0 0109 (7 6663)0 0446 (2 9233)0 0034 (24 9370)0 5979 (9 4754)0 0065*(1 8130)0 0185*(1 7079)86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表 6(续)解释变量模型 2techmanutechservecontrolcNA(1)A(2)SarganP控制0 1016(0 9655)2700 00770 78021 00000 00
43、04 (3 4072)控制0 2004(1 3329)2700 00460 96791 0000控制0 3096*(1 7232)2700 00150 67261 0000控制0 0376(0 1696)2700 00360 68911 0000控制0 1784(1 2414)2700 01440 72591 00000 0013 (3 7744)控制0 3919(2 0170)2700 02201 10891 0000控制0 5537 (4 5638)2700 00570 96021 00000 0017 (5 1614)控制0 3022(1 3953)2700 00660 91931 00
44、00注:、和*分别表示在 1%、5%和 10%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表 6 显示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估计结果,技术创新水平与环境保护税(狭义和广义)、产业集聚(制造业和服务业)交互项的回归结果均显著为正。在制造业集聚模型中,引入交互项后,狭义环境保护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影响可表示为“0 5962+0 0962tech”和“0 6772+0 0004tech”,说明狭义环境保护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而增强。广义环境保护税的影响系数分别为 0 0188 和 0 0109,抑制效果明显增加,表明过于严格的环境税政策无法给转型升级中的企业提供帮助,不利于当前
45、经济发展。对于产业集聚来说,集聚可优化当地的资源配置,推动技术溢出和共享,可有效促进创新扩散,且同质化的竞争可能倒逼集聚区内的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提升经济活力24。3 分地区回归结果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样本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偏好等均不同,采用双固定效应,分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验证区域异质性,结果如表 7 所示。表 7分地区回归结果地区解释变量netbetmanuservecontrolc个体固定效应年份固定效应N2东部东北0 7946(1 0789)1 0695(1 4536)0 6588(0 6844)2 2785*(2 2267)0 0250(0 7514)0 0211
46、(0 6399)0 0203(1 1253)0 0056(0 1977)0 0024(0 2068)0 0001(0 0066)0 1407(1 5688)0 1641*(1 9450)0 1015(1 6679)0 0764*(1 2739)0 2874(2 2403)0 1039*(0 5815)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2 2507 (2 6734)2 6336 (3 1044)1 7127(2 0814)1 9108(2 3433)6 0311*(2 1843)4 7272*(1 8862)8 6371 (3 8700)6 8960(2 5969)是是1000 3905是是100
47、0 4129是是1000 3855是是1000 3990是是300 9624是是300 9653是是300 9693是是300 952596田时中等:环境保护税、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表 7(续)地区解释变量netbetmanuservecontrolc个体固定效应年份固定效应N2中部西部0 0037(0 0179)0 1769(0 8356)0 0108(0 0369)0 0269(0 0910)0 0251(2 3517)0 0277 (2 8987)0 0039(0 9733)0 0045(1 1322)0 0486(1 5441)0 0236(0 0194)0 0168(0 5100
48、)0 0151(0 4598)0 1984(2 0752)0 1690(2 0690)0 0163(0 6639)0 0207(0 8469)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1 9298 (3 5109)0 8267(1 3475)2 0752 (3 7941)0 6660(1 2716)0 7634(1 1797)0 8269(1 3129)0 7027(1 0957)0 7888(1 2690)是是600 9415是是600 9493是是600 9443是是600 9540是是1100 7189是是1100 7222是是1100 7196是是1100 7239注:、和*分别表示在 1%、5
49、%和 10%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环境保护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保护税(广义和狭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呈现的方向与全国样本回归结果一致,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的方向与全国相反。可能的解释是:东北和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东北地区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地区聚集较多高污染、高消耗企业,由排污费过度而来的环境保护税短期内不能撼动当地传统企业的利益,只有持续增强环境政策约束,当“创新补偿效应”超过“遵循成本”时,倒逼当地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多重征收环境保护税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呈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正向作用。四大地区制造
50、业、服务业集聚和全国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在中部地区略有不同,可能是中部地区制造业集聚未达到能克服拥挤效应的程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作用还未发挥理想状态25。4 稳健性检验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一是替换变量法,参考田时中等14 165相关研究,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proserve)替代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来源于第三产业,又依附于制造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是第二、第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二是工具变量法,考虑系统 GMM 估计主要是解决模型中滞后被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