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光的干涉 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 波长为500nm的绿光照射在间距为0.022cm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700nm的红光照射此双缝,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计算这两种光第二级亮条纹位置的距离。解:本题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其光路、装置如图。由干涉花样亮条纹的分布规律: (j=0、1、2、)得亮条纹间距: (1) 其中:=500nm和700nm、d=0.022mm、r0=180cm代入公式(1)计算得到:当=500nm时,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当=700nm时,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第2 级亮条纹的位置: (2)
2、当=500nm时: 当=700nm时: 两种光第二级亮条纹位置间的距离: 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的波长为640nm,两缝间距为0.4mm,光屏离双缝的距离为50cm,试求:(1)光屏上第一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距离;(2)若P点距离中央亮条纹0.1mm,则两束光P点的相位差;(3)P点的光强度与中央亮条纹的强度之比。解: (1) 由: (1),已知:=640nm,d=0.4mm,r0 = 50cm,j=1代入公式(1)解得,第一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y=0.8mm(2)两束光传播到P点的光程差为:位相差为:代入数据:=640nm、d=0.4mm、r0=50cm、y=0.1mm得到两束光在P
3、点的相位差:(3)在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两光的相位差为:光强度为:P点的光强度为:两条纹光强度之比为: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双缝的一束光中,光屏上原来第五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00nm。 解:当两束光传播到原来为第五级亮条纹位置P点时,两光的光程位差为: (1)插入玻璃片后,两光在P点的光程差: (2) 其中:j5=5、j0=0、n=1.5、=600nm、t为玻璃片厚度,(1)、(2)两式联立得:解得:t = 6000nm 4 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照射间距为0.2mm的双缝,通过其中一缝的能量为另一缝能量2倍,在离双缝50c
4、m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已知:=500nm、d=0.2mm、r0 = 50cm由:解得干涉条纹间距为:设通过一缝的能量为I1,另一缝的能量为2 I1,则对应通过两缝的光振幅分别为: 由: 解得条纹可见度:V=0.9425 波长为700nm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相交棱之间的距离为20cm,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为180cm,若所得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求上镜平面之间的夹角。解:光源S经两镜成虚象,两虚光源S、S的间距为: 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由条纹间距:,变形得: 已知:=700nm、r = 20cm、L=180cm、y=1mm,代入上式解得:=126
5、 在图中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劳埃德镜长为40cm,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1)若光波波长=500nm,问条纹间距是多少?(2)确定屏上可以看到条纹区域的大小?(3)在此区域内有多少条条纹? 解:(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可得到,两光源S、S的距离: d=4mm 且:光源到光屏的距离:r0=1.5m 光波波长:=500nm由:,得条纹间距:(2)根据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且劳埃德镜在光源和屏中央,得到SOMP2P0M;SONP1P0N即有: 由:光源到光屏的距离:r0=1.5m、劳埃德镜长:L=0.4m,可解得:OS = 2mm、OM
6、 = 0.55m、P0M = 0.95m、ON = 0.95m、P0N = 0.55m 进而解出:P0P1 = 3.455mm P0P2 = 1.158mm则看到干涉条纹的区域为:P1P2 = P0P2 - P0P1 = 3.455mm - 1.158mm = 2.297mm(3)因干涉区域为:l= 2.297mm,条纹间距为:y = 0.175mm则看到的干涉条纹数为:n =l/y = 12条即可看到12条暗条纹或12条亮条纹。7 试求能产生红光(=700nm)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已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且平行光与法向成300角入射。解:根据题意,该干涉现象为等倾干涉现象,
7、是二级干涉相长,由相干条件: (j=0、1、2)已知:n1=1、n2=1.33、i1=300、j =2、=700nm解得薄膜厚度为:d0 = 710nm8 透镜表面通常镀一层如MgF2(n=1.38)一类的透明物质薄膜,目的是利用干涉来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为了使透镜在可见光谱的中心波长(=550nm)处产生极小的反射,则镀层必须有多厚?解:根据题意,该现象为等倾干涉相消现象,由相干条件: (j=0、1、2)已知: n2=1.38、i2=900、j =1、=550nm解得薄膜厚度为:d0 = 9 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一边放一条厚纸,另一边相互压紧。玻璃片长为10cm,纸厚为0.05mm,从600的反
8、射角进行观察,问在玻璃片单位长度上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是多少?设单色光源的波长为500nm。解:设第j级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为:dj,第j+1级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为:dj+1根据相干条件:得到两亮条纹对应薄膜厚度差:从题图中,可得到:将数据:L=10cm、d=0.05mm、i1=600、=500nm、n1=n2=1解得条纹间距:x=0.1cm在玻璃片单位长度上看到的条纹数目:N = 1/x = 10条/cm10 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片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条纹间距为1.4mm。已知玻璃片长为17.9cm,纸厚为0.036mm,求光波的波长。解:当沿垂直方向看去,有:i1= 900 ,
9、则:结合: 得到:将数据:x=1.4cm、L=17.9cm、d=0.036mm代入上式得到光波长:=563.1nm11 波长为400760nm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1.210-6m,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那些波长的光最强?解:此题为等倾干涉相长现象, 薄膜(玻璃片)厚度确定,求波长,由相干条件: 代入数据:n=1.5、d0 = 1.210-6m、i2 = 900解出波长: j = 0、1、2、3、将干涉级数j = 0、1、2、3、分别代入,解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波波长;j = 5 时,; j = 6 时,j = 7 时,; j = 8 时,1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反
10、射镜M2移动0.25mm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解:在空气中、正入射时,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相干条件: 、由上式可推出,M2镜移动的距离d与条纹变化数目N的关系式: 已知:d = 0.25mm、N = 909计算得到:= 550nm 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平面镜的面积为44cm2,观察到该镜上有20个条纹,当入射光的波长为589nm时,两镜之间的夹角为多少? 解:由题意,干涉仪的两平面镜M1、M2成一定的夹角,产生等厚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间距:x = 4/20 = 0.2cm相邻两亮条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由: 其中:n2=1、i2=900,可推出:d =
11、/2 = 2.94510-5cm从图中可得:sin=d/x 30.414 调节一台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其用波长为500nm的扩展光源照明时,出现同心圆环条纹.若要使圆环中心相继出现1000条圆环条纹,则必须将移动一臂多远的距离?若中心是亮的,试计算第一暗环的角半径。解:由: ,已知:= 500nm、N = 1000计算得到迈克尔逊干涉仪一臂移动的距离:d = 0.25mm(2) 因花样中心是亮的,设其干涉级数为j,相应第一暗环的干涉级数同时为j,即有:第j级亮环: 第j级暗环: 其中i2为所求的角半径从上两式得到:因: 即得:15 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的直径为3mm,在它外边第5 个
12、亮环的直径为4.6mm,所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3m,求此单色光的波长。解: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为:设某亮环的干涉级数为j,它外边第五个亮环的级数为j+5,即有: 两式相减得到:代入数据:rj=3/2mm=1.5mm、 rj+5=4.6/2mm=2.3mm、 R=1.03m,解出光波波长:= 590.3nm16 在反射光中观察某单色光所形成的牛顿环,其第2级亮环与第3级亮环的间距为1mm,求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解: 根据牛顿环亮环半径的表达式:得到第j2=2级亮环与第j3=3级亮环的间距为:第j20=20级亮环与第j19=19级亮环的间距为:两式相比,代入已知数据(r
13、3-r2=1mm),得到: 解出第19级和第20级亮环之间的距离:r20-r19=0.039mm17 牛顿环可由两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之间的空气层产生(如图),两平凸透镜凸面的半径分别为RA、RB,在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照射下,观察到第10个暗环的半径rAB=4mm。若另有曲率半径为RC的平凸透镜C,并且B、C组合,A、C组合,产生的第10个暗环的半径分别为rBC=5mm、 rAC=4.5mm,试计算RA、RB、RC。 解:在图中,用单色光照射时,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 其中: 有暗条纹的相干条件:暗条纹的半径: 对第十个暗纹:j=10,入射光波长:=600nm当A、B组合时: 当B、C
14、组合时: 当A、C组合时: 解上述三个方程,得到:RA=6.27m、RB=4.64m、RC=12.43m。18 菲涅耳双棱镜实验装置尺寸如下:缝到棱镜的距离为5cm,棱镜到屏的距离为95cm,棱镜角为=179032,构成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1.5。采用单色光照射。当厚度均匀的肥皂膜横过双棱镜的一半部分放置,该系统中心部分附近的条纹相对以前有0.8mm的位移。若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5,试计算肥皂膜厚度的最小值。解:在图(1)中,光源S经双棱镜折射,形成两个虚光源S1、S2,设S1、S2之间的距离为d, 近似地有:(n-1)A 并且有:2A+=1800 A=14=0.004rad已知缝到棱镜的距
15、离为:L=5cm,d/2L解出:d=2L=2L(n-1)A=0.2mm 设肥皂膜的厚度为t,折射率为n 肥皂膜没插入前,干涉相长的条件:插入肥皂膜后,干涉相长的条件:两式相减,得肥皂膜的最小厚度: 代入数据:r0=(95+5)cm、y-y=0.8mm、n=1.35、d= =0.2mm计算得到肥皂膜的最小厚度:t=4.9410-7m19 将焦距为50cm的会聚透镜中央部分C切去,余下的A、B两部分仍旧粘起来,C的宽度为1cm。在对称轴线上距透镜25cm处置一点光源,发出波长为692nm的红宝石激光,在对称轴线上透镜的另一侧50cm处置一光屏,屏面垂直于轴线,试求:(1)干涉条纹的间距是多少;(2
16、)光平上呈现的干涉图样是怎样的?解:透镜按题意分为A、B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经A、B两透镜后,形成两个象S1、S2 ,如图。 图中,O1O1为A透镜的主轴,已知:s=-25cm f=50cm 由: 解得象距为:s=-50cm由: 解得象的横向位置为:y= 1cm也即A 透镜所成的象S2距透镜25cm,距系统对称轴0.5cm同理,B透镜所成的象S1距透镜25cm,距系统对称轴0.5cm两个相干的虚光源S1、S2之间的距离:d = 1cm光源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r0 = 1m(1)干涉条纹的间距: 由:,得条纹间距:(2)因相干光源的形状是两个点光源,所以形成的干涉花样的形状为一族双曲线,见图
17、。在d较小、r0较大的情况下,花样近似地看成是明暗相交的直线条纹。20 将焦距为5cm的薄凸透镜L沿直线方向刨开(见图1-4),分成A、B两部分,将A部分沿轴线右移至25cm处,这种类型的装置称为梅斯林对切透镜。若将波长为632.8nm的点光源P置于主轴上离透镜LB的距离为10cm处,试分析:(1)成象情况如何?(2)若在LB右边10.5cm处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如何?解:(1)透镜按题意分为A、B后,是两个透镜,点光源S经A、B两透镜后,形成两个象S1、S2 ,如图。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解得象距为:s1=35/6cm s2=10cm在两透镜的公共主轴上形成两个象。 (2)在
18、光屏上有两束光重叠,以主轴和光屏的交点为圆心,呈现出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半圆周线,见图。由右图,解出亮条纹的半径:说明亮条纹的半径随干涉级数的增大而增大。由上式可解出条纹间距:表明亮条纹之间的距离随j的增大而减小。21 如图1-5所示,A为平凸透镜,B为平板玻璃,C为金属柱,D为框加,A、B间有孔隙,图中绘出的是接触时的情况,而A固结在框加的边缘上。温度变化时,C发生伸缩,假设A、B、D都不发生伸缩,以波长为632.8nm的激光垂直照射,试问:(1)在反射光中观察时,看到牛顿环条纹移向中央,这表示金属柱C的长度是在增加还是减小?(2)若观察到有10个亮条纹移到中央消失,试问C的长度变化了多少?解
19、:(1)在反射光中观察到牛顿环第j级亮条纹的光程差为:条纹半径为:从上两式可知,干涉级数j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看到条纹移向中央时,表示条纹的半径减小。此时在干涉场中一个确定点上,干涉级数是增加的,薄膜的厚度也在增加,就说明金属柱C的长度是在缩短。(2)当光程差改变一个半波长时,干涉场中看到条纹变化一次,则有条纹的变化次数N与薄膜厚度的变化量有如下关系式: 代入数据: 解出金属柱长度的变化量为:(本习题解答仅作参考)第二章 光的衍射 1 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求第k个波带的半径。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r0为1m,单色光波长为450nm,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解:当
20、用平面光照射圆孔时,第k个波带的半径,由: 平行光R=解出为: 当:r0=1m、=450nm、k=1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2 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照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的光圈那样改变大小,问:(1)小孔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得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孔中心4m的P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P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光的波长为500nm。解: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小圆孔,所露出的半波带的数目:,已知: r0=4m、=500nm、圆孔的半径为:(1)当k为奇数时,P点的光强为最大值;当k为偶数时,P点的光强为最小值;(2)若使P点最亮,圆孔应只露出1个半波带
21、,即k=1,将: k=1代入: 得到小孔直径:3 波长为500nm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和1mm的透光圆环,接受点P离光阑1m,求P点光强度I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0的比值。解:已知:r0=1m、R=1m、=500nm半径为R1=0.5mm的圆屏所能遮住的半波带数k1: 半径为R2=1mm的圆孔能露出的半波带数k2:也即通光圆环只露出第2、3、4个波带,P点接受到的光振幅为: 光强度为: 没有光阑时,P点的光强度:I0=a12/4 得到:I :I0 = 4 :14 波长为632.8nm的平行光照射直径为2.76mm的圆孔,与孔相距1m处放一屏,试问:(1)
22、屏上正对圆孔中心的P点是亮点还是暗点?(2)要使P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至少要把屏幕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多少?解:已知:r0=1m、Rk=2.76m、=632.8nm、R=(1)根据:解出正对圆孔中心的P接受到的半波带数为:k=3 因P点接受到奇数个半波带,则P点应为亮点。(2)若使P点变成与(1)相反的情况,则k要取为偶数,即:k=2或4当k=4时, 屏幕至少要向前移动:r0 =1m-0.75m=0.25m当k=2时, 屏幕至少要向后前移动:r0 =1.5m-0.75m=0.5m5 一波带片由五个半波带组成,第一波带为半径r1的不透明圆盘,第二波带是r1到r2的透明圆环,第三波带是r2到r
23、3的不透明圆环,第四波带是r3到r4的透明圆环,第五波带是r4至无穷大的不透明区域。已知:r1:r2:r3:r4=1:2:3:4,用波长500nm的单色平行光照射,最亮的象点在距波带片1m的轴上,试求:(1)r1;(2)象点的光强;(3)光强极大值出现在轴上那些位置?解:因用平行单色光照射衍射屏,则半波带的计算公式为: 已知:r1:r2:r3:r4=第一波带遮住的波带数:第二波带露出的波带数:第三波带遮住的波带数:第四波带露出的波带数:波带片遮住和露出波带数之比:若使轴上距波带片1m的象点最亮,应取:k1=1、k2=2、k3=3、k4=4,(1)将r0=1m、=500nm、 k=1代入: 解出
24、: (2)从:看出,最亮的象点接受到第二、第四两个半波带,则光强度为: (I0为光自由传播时的强度。)(3)其他光强最大值的点出现在:1/3、1/5、1/7、等位置。6 波长为的点光源经波带片成一个象点,该波带片有100个透明奇数半波带(1、3、5、199),另外是100个不透明偶数半波带。比较用波带片和换上同样焦距和口径的透镜时,该象点的强度比I:I0。解:用波带片时,象点接受到(1、3、5、199)共100个半波带 光强度为:用透镜时,因物点到象点的光程相等,象点接受到200个半波带,则光强度为:两种情况下的光强之比为:7 平面光的波长为480nm,垂直照射宽度为0.4mm的狭缝上,会聚透
25、镜的焦距为60cm,分别计算当缝的两边P点的位相差为/2和/6时,P点离焦点的距离。解:缝两边的光传播到P点的光程差: 相位差:从图中: sintg=y/f 得到:y= fsin已知:=480cm、d=0.4mm、 f=60cm当: ,由上式解得:sin1=0.003P点到焦点的距离:y1= fsin1=0.018cm当: ,由上式解得:sin1=0.001P点到焦点的距离:y1= fsin1=0.006cm8 白光形成的单缝衍射图样中,其中某一波长的第三级次最大与波长为600nm的光波的第二级次最大重合,求该光波的波长。解:单缝衍射图样中,次最大的位置:某一波长的第三级次最大的位置:600n
26、m光波的第二级次最大位置:因两个次最大的位置重合,有:解出某光的波长:9 波长为546.1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1mm宽的缝上,若将焦距为100cm的透镜紧贴在缝的后面到,并使光聚焦到屏上,问衍射图样的中央到(1)第一最小值;(2)第一最大值;(3)第三最小值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解:单缝衍射中,衍射光的传播方向设为(1)第1最小值的衍射角:其位置:y= fsin= f/b=0.055cm(2)第1最大值的衍射角: k=1其位置:=0.082cm(3)第3最大值的衍射角: k=3其位置:=0.164 cm10 钠光通过宽0.2mm的狭缝后,投射到与缝相距300cm的照相底片上,所得的第一最小值与第
27、二最小值之间的距离为0.885cm,问钠光的波长为多少?若改用X射线(=0.1nm)做此实验,问底片上两最小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 因为单缝衍射,设第一最小值到花样中央的距离为:y1;第二最小值到中央的距离为:y2对第一最小值: 对第二最小值: 两最小值间的距离: 已知:y=0.885cm、 L=300cm、 b=0.2mm,代入上式,解得钠光的波长:=590nm当用波长=0.1nm 的X射线时:11 以纵坐标表示光强度,横坐标表示屏上的位置,粗略地画出三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包括缝间干涉)图样。设缝宽为b,相邻两缝之间的距离为d,且d=3b。 解:因:N=3,相邻两最大值间有2个暗条纹,1个次
28、最大;又因:d=3b,所以第3、6、9、级谱线缺级。以相对光强为纵坐标,sin为横坐标,做出衍射图样。12 一束平行白光垂直照射在每毫米50条刻痕的光栅上,问第一级光谱的末端和第二级别光谱的始端的衍射角之差是多少?设可见光中最短紫光的波长为400nm,最长红光的波长为760nm。解:在光栅衍射中,因/d,波长大色光衍射角也大,所以在可见光的同一级谱线中,红光的衍射角大,紫光的衍射角小。已知:红光波长1=760nm、紫光波长2=400nm、d=1/50mm设第一级(j1=1)光谱末端的衍射角为1,有:dsin1=j11 解得: sin1=j11/d=760/d 12.1880第二级(j2=2)光
29、谱始末端的衍射角为2,有:dsin2=j22 解得: sin2=j22/d=800/d 22.2920 衍射角的扎:2-1=2.2920-2.1880 =0.110713 用可见光(400nm760nm)照射光栅时,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是否重叠?二级和三级怎样?若重叠,则重叠范围是多少?解:从上题,一级谱线末端的衍射角:sin1=j11/d=760/d二级谱线始端的衍射角:sin2=j22/d=800/d因:sin2=800/d sin1 =760/d所以,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不重叠。二级谱线末端的衍射角:sin3=j21/d=1520/d三级谱线始端的衍射角:sin4=j32/d=1200/d因
30、:sin3=1520/d 0 ,所以是凸面镜。8 某观察者通过一块薄玻璃板去看在凸面镜他自己的象,他移动着玻璃板,使得在玻璃板中与在凸面镜中所看到的他眼睛的象重合在一起。若凸面镜的焦距为10cm,眼睛距凸面镜顶点的距离为40cm,问玻璃板距观察者眼睛的距离是多少?解:已知:凸面镜成象时的物距: s=-40cm、焦距:f=10cm由:解出凸面镜成象的象距:s=8cm 此象到眼睛的距离:b=40+8=48cm又因薄玻璃板所成的象是虚象,与物对称,若使玻璃板中的象与凸面镜中所成的象重合在一起,则玻璃板应放在P与P的中间,即玻璃板到眼睛的距离:d=b/2=24cm9 物体位于凹面镜轴线上焦点之外,在焦点与凹面镜之间放一个与轴线垂直的两表面互相平行的玻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