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市欣健木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6月14日目 录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二、职业病危害警示和通知制度7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10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1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15六、职业病防护用具管理制度16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18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20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26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汇报制度29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抢救援和管理制度31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3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其它职业病防治制度34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总则 :1、为落实实施国家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
2、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管理,提升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卫生和安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相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员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职员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3、本制度要求从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范围,凡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4、在安全生产中凡包含职业危害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需严格实施本制度,为确保本制度有效实施,以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
3、,均以本制度要求职责范围,对照落实对应职能部门和责任人。(二)各部门和人员职责: 1、关键责任人职责 (1)、认真落实国家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本单位职员在劳动过程中卫生和安全。(2)、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第八条要求,设置和本单位规模相适应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置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3)、每十二个月向职员代表大会汇报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员对单位职业卫生工作意见,并责成相关部门立即处理和处理提出合理化提议和意见。(4)、每三个月召开一次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
4、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6)、督促、检验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立即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障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投入,并有效实施。(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组织和预案。(8)、立即、如实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9)、依法负担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领导责任。2、分管职业卫生责任人职责 在本单位关键责任人领导下,依据国家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直接领导和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1)、组织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完善和修订职
5、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依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落实和专款专用。(2)、组织对本单位职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3)、定时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问题立即研究,制订整改方法,落实部门按期处理,立即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4)、定时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职员相关职业卫生相关情况汇报,立即采取方法。(5)、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及妥善处理,立即汇报,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厉处理。(6)、依
6、法负担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直接责任。3、技术部门职责(1)、编制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善方案,计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法等,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方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2)、编制生产过程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原因种类、起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3)、对生产、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4、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1)、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进本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2)、组织开展对本单位职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3)、组织职员进行职业卫
7、生检验,并建立卫生检验档案。(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原因日常监测。(5)、帮助相关部门制订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验。(6)、定时组织现场检验,对检验中发觉隐患,有权责令更正,重大隐患书面汇报领导小组。5、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1)、认真推行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职责,落实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方法、计划,而且督促相关部门切实按期实施。(2)、组织参与对职员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验督促职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原因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4)、帮助相关部门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
8、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验。(5)、定时组织参与现场检验,对检验中发觉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更正,或立即汇报领导小组研究处理。(6)、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7)、负责建立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6、车间责任人职责在分管职业卫生责任人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1)、把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落实到每个具体步骤。(2)、组织对本车间职员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具。(3)、督促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具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4)、定时组织本车间范围检验,对车间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问题,立即报领导小组,采
9、取方法。(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快速上报,并立即组织抢救。(6)、对本车间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7、职员职业病危害防治职责(1)、参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觉隐患立即汇报。(2)、正确使用、保管多种器具,职业病防护用具和设施。(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阻止她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实施,并立即向本单位责任人汇报。(4)、当工作场全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危险时,向监督管理人员汇报,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二、职业病危害警示和通知制度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通知和警示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
10、除职业病危害,预防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职员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相关要求,制订本制度。(一)、为职员发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方法保障单位职员取得职业卫生保护权益。(二)、岗前通知1、和职员签署协议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方法和待遇等如实通知,并在劳动协议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未和在岗职员签署职业病危害劳动通知协议,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和职员进行补签。2、职员在已签订劳动协议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和所签订劳动协议中未通知存在职业病
11、危害作业时,单位人事等相关部门应向职员如实通知,现所从事工作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原因,并签署职业病危害原因通知补充协议。(三)、现场通知1、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方法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检测和评价结果。各相关部门立即提供需要公布内容。2、在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汉字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该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等内容。(四)、检验结果通知如实通知职员职业卫生检验结果,发觉疑似职业病危害立即通知本人。(五)、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定时或不定时对各项职业病危害通知事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2、、检验和指导,确保通知制度落实。(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时培训和考评,使每位职员掌握职业病危害原因预防和控制技能。(七)、因未如实通知作业职员,作业职员有权拒绝作业。不得以作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和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协议。(八)、存在粉尘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必需在工作场所设置对应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九)、警示标识分为严禁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醒标识和警示线。(十)、在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在醒目位置根据下列要求设置警示标识:1、可能引发尘肺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2、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
13、电离辐射” 警示标识;3、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毒” 或“当心有毒气体”警示标识;4、能引发职业性灼伤和酸蚀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 警示标识;5、产生噪声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 警示标识;6、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 警示标识;7、可能引发电光性眼炎工作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8、生物原因可致职业病工作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示标识;9、可能引发其它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设置“注意危害”警示标识。(十一)、在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上,设置对应警示标识。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为保障职员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
14、害,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措施要求,制订本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关键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亲密配合。(二)、每十二个月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关键责任人签字后报对应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立案。(三)、申报内容关键包含以下几方面:1、单位基础情况;2、产生职业病危害原因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情况;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种类、浓度和强度情况;4、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具配置
15、情况;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从业人员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其它资料。(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改变,应在要求时间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技术引进建设项目标,自建设项目完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材料等发生改变造成原申报职业病危害原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改变,自发生改变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3、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关键责任人发生改变,在发生改变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4、经过职业病危害原因检测、评价,发觉原申报内容发生改变,自收到相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5、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应该自生产
16、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汇报并办理注销手续。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一)、为提升职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职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具正确使用、维护培训,特制订本制度。(二)、企业人事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对应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统计,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定和改善。(三)、职业卫生宣传1、利
17、用公告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告栏、会议、培训、张贴口号等形式定时开展职业卫生宣传。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和职业病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四)、职业卫生教育培训1、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2)、职业卫生基础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具;(5)、发生事故时应抢救援方法、基础技能等;(6)、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2、 培训对象及方法(1)、单位关键责任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参与经安监部门认定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并持证上岗。依据证件有效时间,
18、到期进行复训。(2)、入厂新职员安全教育培训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1)厂部教育培训内容:a.党和政府相关职业卫生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b.单位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方法及生产工艺基础情况。c.综合安全知识,本单位关键危险区域和经典事故分析及防范方法。d.本单位多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e.本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原因防治知识。2)车间级教育培训内容:a.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步骤。b.本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9、,安全制度和要求。c.本车间关键职业病危害原因和经典事故经验教训和防范方法。3)班组级教育培训内容:a.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步骤。b.本班组作业中危害原因和应急防范方法。c.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具佩戴、使用要求。d.本班组关键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和关键步骤危害防范注意事项。e.本班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法要求。(3)、调换新岗位和采取新工艺人员教育培训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取新设备、新工艺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1)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实施。2)采取新设备、新工艺岗位人员,必
20、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通知岗位工人,新设备存在危害原因和防范方法。(4)、通常职员安全教育培训1)每十二个月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2)每十二个月对在职员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安全教育培训。3)通常“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4)培训方法:定时教育和不定时教育相结合,采取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与上级组织培训、邀请教授等形式;(五)、建立
21、职员培训教育档案资料:1、三级安全教育卡;2、职员安全试卷;3、相关培训证书复印件;4、其它相关资料。(六)、本单位关键责任人和财务部门确保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费用落实。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为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广大职员发明安全健康工作环境,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特制订本制度。(一)、各车间、部门有职业病危害原因工作场所,所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由使用部门专员负责设施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对应台帐。(二)、定时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教育培训。职员应该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
22、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具,发觉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该立即汇报。(三)、认真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相关要求,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时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常常检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日常检验、维护和检修情况,并做好相关统计。(五)、设备管理部门关键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使用部门发觉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快速切断电源,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汇报,不得私自进行修理。(六)、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个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验,使用部门每七天对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进
23、行检验,当班工人天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关统计。(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根据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相关人员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八)、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并进行确定,确定合格后,方可和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六、职业病防护用具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具发放和使用,保护职员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适用于本单位内负责个人防护用具实施计划、
24、采购、验收、保管、发放部门和使用人员。(一)、劳动防护用具是单位无偿发给职员个人使用保管公共财物,是保护职员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一个辅助方法,必需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换。(二)、依据岗位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为职员配置符合国家标准正确有效个体防护用具。产品应含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等,使用说明书应该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劳动防护用具中服装(含工作棉衣)结构及款式,必需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含有永久性安全标识,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部分特殊场所所穿着服装,不应有明口袋,不得使用金属附件,便
25、于连接和解脱,适应作业时肢体活动。(四)、对于从事多个岗位作业劳动者,应该按其关键作业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具,假如从事其它工种作业时,可由部门提出申请,借用其所需要防护用具。(五)、凡职员工种有变动时,应立即办理手续变更现行工种劳动防护用具(原工种劳防用具发放使用时间对应延长)。(六)、职员因某种原因离开原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具应按实际离开时间对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七)、对于生产中必需佩戴安全帽、绝缘防护用具、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具,必需建立定时品质检验和保养制度。使用前要注意检验,使用中要注意维护,使用后要注意保养。不合格或失效防护用具严禁使用。(八)
26、、特种劳动防护用具购置,应依据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编制计划,所采购物品必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中相关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必需含有国家安监总局安全标志、标识,必需含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所出具产品检验汇报。(九)、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场所作业人员,应该配置含有对应防护性能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或防静电服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具。(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对职员怎样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具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为做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
27、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职员健康,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相关要求,制订本制度。(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原因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实施和监督,并做好制订、修订和落实工作。(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原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根据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时检测及评定,确定每一个点危害程度。(三)、设专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原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留。(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时对作业现场危害原因进行检测及评价。(五)、
28、对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最少每十二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实状况评价。(六)、检测和评价结果应立即向广大职员公布,并上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立案。(七)、检测或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需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具。(八)、有新、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应该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九)、检测结果发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浓度或强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治理方法,治理方法难度较大应制订计划,限期整改到位。(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
29、后,应进行危害原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十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订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单位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落实。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监督管理,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该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该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二)、对于本单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应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30、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立案、审核、审查和完工验收。(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施分类监督管理。依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通常、较重、严重三类建设项目。1、职业病危害通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完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2、职业病危害较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应该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3、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应该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该报安全生产监督
31、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含有对应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汇报。(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职业卫生教授,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进行评审,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真实性、正当性负责。(六)、本单位应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立案或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立案或审核申请书;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3、本单位对预评价汇报评审意见;4、职业卫生教授对预评价汇报审查意见;5、职业病
32、危害预评价机构资质证实(影印件);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其它文件、资料。如包含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原因建设项目,本单位需提交建设项目放射防护预评价汇报。(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或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标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职业病危害原因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本单位应该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对应立案或审核手续。(八)、存在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本单位应该委托含有对应资质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九)、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该组织相关职业卫生教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本单位应该会同设计单
33、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正当性和实用性负责。(十)、对职业病危害通常和职业病危害较重建设项目,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根据相关要求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十一)、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措施第五条、第六条要求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2、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4、本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意见;5、职业病防护
34、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实(影印件);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审核批复文件(复印件);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其它文件、资料。(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后,建设项目标生产规模、工艺或职业病危害原因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本单位应该依据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理对应审查手续。(十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该由取得对应资质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和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十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本单位应该对其进行常常性检验,对发觉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十五)、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配套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需和主体工程同
35、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该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出180日,国家相关部门另有要求或特殊要求行业除外。(十六)、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本单位应该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进行监测,并委托含有对应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在完工后应委托含有对应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十七)、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职业卫生教授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进行评审。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真实性和正当性负责。(十八)、职业病危害通常建设项目完工验收时,由本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
36、施完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立案,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立案申请书;2、预评价汇报立案通知书(复印件);3、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实(影印件);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7、教授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评审意见;8、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评审意见;9、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自行验收情况汇报;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其它文件、资料。(十九)、职业病危害较重建设项目完工验收时,本单位应该向安全生产
37、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验收申请书;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汇报审核批复文件;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实(影印件);4、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5、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7、教授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审查意见;8、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评审意见;9、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证实(影印件);10、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其它文件、资料。(二十)、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完工验收时,本单位应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
38、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验收申请书;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实(影印件);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5、教授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审查意见;6、本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汇报评审意见;7、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实(影印件);8、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其它文件、资料。(二十一)、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使用建设项目,配套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该分期和建设项目同时进行验收。(二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工后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立案同意或
39、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为推行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监护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卫生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监护管理,保护职员健康,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依据本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原因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职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检验。职员接收职业卫生检验视同正常出勤。(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作业新录用人员(包含转岗到该作
40、业岗位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卫生要求作业职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检验。新进厂职员必需经职业卫生检验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作业。(三)、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一次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作业职员进行在岗期间定时职业卫生检验和异常人员复查诊疗。由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订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四)、对立即离岗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原因作业职员,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进行离岗前职业卫生检验,未进行离岗体检,不得解除或终止和其签订劳动协议。(五)、对体检中发觉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和职业相关卫生损害职员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发觉卫生损害或需要复查,如实通
41、知职员本人,并根据体检机构要求时间,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诊疗。(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并安排进行职业病诊疗或医学观察。(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病危害原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职员,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做好个体防护并立即组织进行卫生检验和医学观察。(八)、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职员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和本单位职业卫生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要求妥善保留,接收安监部门监督检验。职员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包含以下内容:1、职员姓名、性别、年纪、籍贯、婚姻、文化程度、癖好等情况;2、职员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历次职业健康检验结果及处
42、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资料;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它相关资料。本单位职业卫生监护管理档案包含以下内容:1、本单位申报检测、组织职员体检、委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委托书;2、职业卫生检验结果汇报和评价汇报;3、职业病诊疗汇报;4、对职业病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卫生损害职员处理和安置统计;5、本单位在职业卫生监护中提供其它资料和职业卫生检验机构统计整理相关资料。6、设备,设施改善,隐患整改情况等。(九)、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卫生检验职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员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
43、业禁忌证职员从事所禁忌作业。(十)、职业卫生检验、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本单位负担。(十一)、建立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人员体检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汇报制度(一)、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参考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措施,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1、通常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 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死亡5人以下,或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 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或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二)、 管理分工1、确立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专职机构和各部门责任人;2、制订职业病危
44、害事故处理方案,明确各类危害事故发生时,各责任人和对应机构职责和任务。(三)、事故处理、汇报1、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抢救援方法,立即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职员,立即组织救治、进行卫生检验和医学观察;2、停止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预防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材料、设备和工具等;4、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汇报事故,汇报内容包含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方法和发展趋势等,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5、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行政
45、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调查内容包含:(1)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2)分析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处罚意见; (4)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改善方法意见; (5)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汇报。6、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隐瞒或提供虚假证据或资料,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抢救援和管理制度 为预防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将事故对人员造成损害降至最小程度,依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
46、卫生监督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要求,本着“反应快速、处理适当”标准,结合单位实际制订本制度。(一)、确立职业病危害应抢救援指挥机构及各部门责任人,确定总责任人;(二)、组织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预案,形成书面文件给予公布,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疏通线路、紧急集合点、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维护和开启、医疗救护方案等内容。(三)、明确职业病危害目标分布,依据使用物品种类、危险性质和可能引发职业病危害事故特点,确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目标;(四)、确保应抢救援设施完好。应抢救援设施应存放在车间内或临近车间处,一旦发生事故,应确保能够短期内立即获取。应抢救援设施存放处应有醒目标警示标识,确保职员知晓正确使用方
47、法。现场应抢救援设施应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合格产品,安全有效,定时检验,立即维修或更新,确保现场应抢救援设施安全有效性。(五)、定时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预案 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预案演练做出相关要求,对演练周期、内容、项目、时间、地点、目标、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和责任人等给予明确。如实统计实际演练全程并存档。(六)、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1、机构职责(1)、由指挥部公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抢救援命令、信号;(2)、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需时向相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4)、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抢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人员分工:(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抢救援工作;(2)、副总指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