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营市河口利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000t/a稳定轻油精制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环境风险评价第11章 环境风险评价11.1环境风险评价总论11.1.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工程涉及物料主要包括原辅料及产品,详见表11.1-1。表11.1-1 本工程涉及物料情况一览表1、原料2、产品3、辅料1.1稳定轻油
2、2.1提馏油3.1天然气1.22.2混合庚烷3.2导热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及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规定,本工程涉及物料中稳定轻油属于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混合庚烷属于3.2类中闪点液体,提馏油属于3.3类高闪点液体;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导热油具有可燃性。各物质危险性及毒性特征见表11.1-2(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爆炸危险类别划分依据为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火灾危险类别划分依据为石油化工企
3、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毒物分级类别划分依据为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设施发生泄漏时有引起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散发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为避免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减轻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事故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建设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1)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对生产装置和储运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2)针对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分析评价环境风险事故可能引起的后果,包括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为减轻影响应采取的缓解措施;(3)有针对性的
4、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以及现场监控报警系统。11-2东营市河口利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000t/a稳定轻油精制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环境风险评价表 11.1-2 物质的危险特征及毒性特征一览表序号物质名称易燃/易爆性毒性相态闪点沸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v)危险性类别燃烧爆炸危险度火灾危险性分类LD50mg/kgLC50mg/m3IDLHmg/m3MACmg/m3毒物危害分级1稳定轻油液-5627.84201.4-7.6易燃液体4.4甲B160002混合庚烷液6118.5无资料无资料易燃液体甲B3提馏油液31150.82050.7-5.6易燃液体7乙A81004天
5、然气气-188-161.55385.3-15易燃气体1.83甲3005导热油液218无资料450无资料可燃液体丙B11-3东营市河口利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000t/a稳定轻油精制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环境风险评价11.1.2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为: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11.1.3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见图11.1-1。图11.1-1 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图11.2建设工程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1.2.1 评价工作等级(1)划分依据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污染源判定结果,
6、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环境风险评价划分为两级。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具体见表11.2-1。表11.2-1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依据一览表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级二级一级一级非重大危险源二级二级二级二级环境敏感地区一级一级一级一级(2)物质危险性判定本次风险评价的主要危险物质是天然气易燃气体,爆炸下限较低,一旦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稳定轻油、混合庚烷、提馏油、导热油等为易燃、可燃液体,泄漏遇点火源可发生火灾,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3)环境敏感性判定根据建设项目环
7、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位于工业园区,无水源地分布,属于非环境敏感区。(4)重大危险源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
8、为重大危险源:(qi/Qi)1式中:qi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i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建设工程原辅材料主要为稳定轻油、混合庚烷、提馏油、导热油及天然气,混合庚烷在厂内无储存设施,通过管线输送至稳定站。项目仅新建提馏油储罐和稳定轻油缓冲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分别将装置区、储罐区、导热油炉房分别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辨识,然后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具体评价过程见表11.2-2。表11.2-2 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辨识一览表装置、罐区主要危害物质主要部位临界量Q(t)在线量/储量q(t
9、)q/Qqi/Qi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装置区稳定轻油分馏塔104.10.4100.412否提馏油分馏塔50002.90.001混合庚烷回流罐10001.250.001导热油重沸器/0.4/导热油炉房导热油导热油储罐/2.4/0.001否天然气天然气管线500.060.001储罐区提馏油提馏油储罐5000367.20.0730.093否稳定轻油原料油缓冲罐100020.40.020(5)等级的确定由表11.2-2可见,本项目储罐区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对比表11.2-1,确定建设工程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11.2.2 评价范围根据以上的评价等价划分依据和对各种污染物事故危险性的判定,确定本次风险评价等级
10、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危险源为中心,半径3km的范围。3km范围内村庄及人口分布情况详见表1.5-2和图1.5-1。11.3环境风险识别分析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物质的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受影响的环境因素识别。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火灾爆炸次生物质等。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受影响的环境要素识别应当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途径确定,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明确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石化、化工
11、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机械破损、物体摔落、交通事故、腐蚀性物质喷溅致伤残、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引起火灾、爆炸、毒性物质泄漏引发伤害等,其中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不仅会导致具有严重后果的危害,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重大火灾;重大爆炸;重大有毒物质的泄漏;可以产生多米诺效应的重大事件产生环境影响。11.3.1物质危险性识别建设工程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原料、产品、辅料具有毒性、爆炸和火灾危险,主要物质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11.3-1至11.3-4。火灾爆炸次生危险物质为CO,见表11.3-5。表11.3-1 天然气(以甲烷为例)标识中文名:甲烷;沼气危险货物编号:
12、21007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UN编号:1971分子式:CH4分子量:16.04CAS号:74-82-8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82.5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沸点()-161.5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
13、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急救方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188爆炸上限(v%)15.0引燃温度()538爆炸下限(v%)5.3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
14、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
15、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1-23表11.3-2 稳定轻油第一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 低闪点易燃液体物理、化学危害燃烧、爆炸人体健康影响刺激、麻醉环境影响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接触后的主要症状头晕、头痛、昏迷应急综述脱离、给输氧、就医第二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输氧或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食入饮
16、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急性症状及影响头晕、头痛、嗜睡和酒醉状态、严重者可昏迷慢性症状及影响头晕、头痛、睡眠不佳、疲倦第三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品;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蒸汽比空气重,扩散较远灭火方法切断泄漏源;喷水冷却容器;用消防器材灭火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第四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及装备作业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无关人员;设隔离区;切断火源、泄漏源;喷冷却水降温;消防器材灭火环境保护措施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漏液收容与清除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废液;用吸附剂吸附防止次生灾害措施覆盖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防止液体
17、进入第五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安 全处 置注 意事 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 存注 意事 项压力容器密闭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处;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表11.3-2 稳定轻油(续)第六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18、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第七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气味轻微芳香气味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类熔点()-159.4沸点()27.8闪点()-56引燃温度()420爆炸极限%(V/V)1.4-7.6饱和蒸气压(kPa)74-200相对密度(水=1)0.7-0.85相对密度(空气=1)2.48第八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燃烧、爆炸应避免的条件明火、高热、静电不相容的物质强氧化剂、卤素第九部分:毒理学信息急
19、性毒性有皮肤刺激或腐蚀有眼睛刺激或腐蚀有呼吸或皮肤过敏有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无资料吸入危害有第十部分:生态学信息环境影响对大气、水体、土壤有影响生态毒性对生物体有影响持久性和降解性无持久性,易被降解潜在的生物积累性无资料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第十一部分:废弃处置残余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焚烧处置容器和包装处置方法温水或蒸汽清洗特别提醒事项用户应遵守所在地对于化学品废弃处置的法律法规第十二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UN编号1993危险性分类易燃液体运输名称稳定轻烃危险货物编号31053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I类海洋污染物否运 输注 意事 项本品压力容器
20、罐车运输;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防止日光曝晒第十三部分:法规信息化学品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特别提醒事项用户应遵守所在地对于化学品废弃处置的法律法规表11.3-3 提馏油标识中文名提馏油英文名无CAS号/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分子式/分子量/UN号无资料危险货物编号33505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大鼠吸入8100mg/m3浓度引起轻度震颤、调和眼刺激,无人的资料。环境危
21、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熔点()-51 沸点()150.8相对密度(水=1)0.71相对密度(空气=1)4.4闪点()31引燃温度()205爆炸下限(V/V)0.7爆炸上限(V/V)5.6饱和蒸气压(kPa)1.33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苯、丙酮、氯仿。主要用途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溶剂,用于有机合成。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配物强氧化剂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22、无资料,LC50:16768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用砂土堵逸出液体。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3、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容许浓度(mg/m3)中国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24、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表11.3-4 混合庚烷标识中文名:混合庚烷危险货物编号:32007英文名:cycloheptaneUN编号:1206CAS号:无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熔点()-12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3.39沸点()118.5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有麻醉作用。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急救方
25、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6爆炸上限(v%)/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
26、碳。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表11.3-5 一氧化碳标识中文名:一氧化碳危险货
27、物编号:21005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UN编号:1016分子式:CO分子量:28.01CAS号:630-08-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99.1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0.97沸点()-191.4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毒性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
28、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急救方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二氧化碳。闪点()-50爆炸上限(v%)74.2引燃温度()610爆炸下限
29、(v%)12.5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
30、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1.3.2危险化工工艺识别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进行辨识,建设工程不涉及危险工艺。11.3.3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建设工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产品,有较多危险物质,具有易燃的性质以及毒性,并且生成过程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火灾、爆炸、物料泄漏致使有毒有害物质散发是主要的危险因素。11.3.2.1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建设工程生产装
31、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均属于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的物质。当这些物料泄漏时,遇火就会发生火灾,气相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上明火即发生爆炸,造成严重后果。(1)生产装置内使用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电机、照明、开关箱,应设计为防爆型;否则电气设备不防爆或者防爆级别不够,在电气设备运行时,能产生电火花,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2)在设备检修时,检修的设备如果没有与系统彻底的断开、隔离,并对被检修的设备进行置换、清洗,没有进行易燃易爆物质的测定并达到合格,就违章进行动火、烧焊等作业,存在发生爆炸的极大危险。11.3.2.2储存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建设工程原辅材料、产品多存放在储
32、罐区,属于或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潜在事故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以及环境污染。建设工程储罐区采取新建方式,导致储罐区泄漏、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包括:(1)储罐区为露天布置,要按规定设计、设置避雷器并定期进行检测,保持避雷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否则有可能出现雷击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储罐区应设计有防火堤,为储罐配置的专用泵,应建在防火堤外,否则当储罐、管道发生泄漏会造成漫流,进入有高热的泵区,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3)储罐区属于禁火区,机动车不得随意进入,如要进入一定要加防火罩。不得违章动火,检修动焊时应申报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可燃物检测并
33、达到合格,安全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批准,做好防护措施,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后,焊工持证才允许动火,否则,存在动焊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4)进罐作业或检修时,必须办理进罐作业证,使用的照明灯如果不防爆或没有保护罩,灯泡接口可能产生电火花,或因没有保护罩,作业人员不慎将灯泡碰破,造成灯丝暴露,就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5)储罐应设计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同时容积超过50m3的储罐必须有两处以上的接地点,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0,否则灌装或输出物料时能产生静电并集聚、放电,存在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6)储罐区内的易燃易爆油品是靠汽车来运输的,要严格对汽车槽车的危化品运输资质的管理,应保证各种证件齐全有效。同
34、时严格按规程装槽车,如没有良好接地,或物料流速太快等,有造成火灾爆炸的危险。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表2表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1表4中所列危险性物质名录,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危险性物质中,稳定轻油、提馏油、混合庚烷均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范围。危险物料在生产装置内和储罐区的经常存有量见表11.3-15。表11.3-15 危险源辨识物质在生产装置区和储罐区的存有情况装置、罐区主要危害物质主要部位临界量Q(t)在线量/储量q(t)q/Qqi/Qi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装置区稳定轻油分馏
35、塔104.10.4100.412否提馏油分馏塔50002.90.001混合庚烷回流罐10001.250.001导热油重沸器/0.4/导热油炉房导热油导热油储罐/2.4/0.001否天然气天然气管线500.060.001储罐区提馏油提馏油储罐5000367.20.0730.093否稳定轻油原料油缓冲罐100020.40.020从表11.3-15可以看出,建设工程储罐区未构成重大危险源。11.3.2.3厂内输送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项目涉及稳定轻油、提馏油、混合庚烷等厂内输送管线建设,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腐蚀、应力损伤、外部冲击、密封失效等原因会造成危险物料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厂内物料输
36、送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风险:(1)工艺管沟是火灾隐患,易渗水、积油,不好清扫,不便检修,一旦沟内充有油气,遇明火则爆炸起火,沿沟蔓延,且不好扑救。(2)公用工程管道在工艺装置中经常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相连接的。当公用工程管道压力因故降低时,大量可燃液体可能倒流入公用工程管道内,容易引发事故。(3)因停电、停汽或操作不正常,可燃液体泵出口管道介质倒流,由于未装止回阀或止回阀失灵,曾发生过一些火灾、爆炸事故。例如:某厂加氢裂化原料油泵氢气倒流引起大爆炸;某厂催化裂化的高温待生催化剂倒流入主风机,烧坏了主风机及邻近设备。(4)明沟或只有盖板而无覆土的沟槽(盖板经常被搬开而易被破坏),受
37、外来因素的影响容易与火源接触,起火的机会多,且着火时火势大,蔓延快,火灾的破坏性大,扑救困难,且常因火灾爆炸而使盖板崩开,造成二次破坏。11.3.2.4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1)装车设施、设备、管道在设计施工中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施工和安装。否则存在管道达不到设计要求,留下隐患,易发生设备、管道破裂损坏,进而引起装卸物料的泄漏,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2)装车设备、管道等如果未静电接地,或设置的静电接地失效,在输送、装卸危险品的过程中,能产生静电,静电集聚放电,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3)装卸车设施应按规范要求设计、设置避雷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保持避雷接地装置始终处于
38、良好适用状态,否则可能出现遭雷击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4)装车鹤管未与槽车等电位连接,导致电荷积聚,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如槽车未带防火罩,操作人员未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5)交通事故造成物料容器破损、泄漏,进而起火爆炸。11.3.2.5伴生/次生事故危险因素分析火灾、爆炸引发的伴生/次生事故主要包括:(1)物料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2)物料在火灾环境中受热蒸发,污染空气;(3)救灾废水中混入有毒有害物料,处理不当的话,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环境。11.3.3风险识别途径11.3.3.1排放起因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起因,风险类型分为泄漏、
39、火灾、爆炸。(1)泄漏:腐蚀或应力作用等引起容器、管道破裂;交通事故造成容器破裂。(2)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事故危害除热辐射、冲击波和抛射物等直接危害外,未完全燃烧的危险物质在高温下迅速挥发释放至大气,燃烧物质燃烧过程中则同时产生伴生和次生物质。后两部分为环境风险分析对象。11.3.3.2危险物质的释放或泄漏由于各种原因,使有毒化学物质以气态或者液态释放或泄漏至环境中,在其迁移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其初期影响仅限于工厂范围内,后期进入环境才成为环境风险的主要考虑内容。(1)水体中的弥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水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液体泄漏随厂区雨水排入水体的情况,二是火灾爆炸时含油类或者有
40、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消防水由于处理措施不当直接排入地表水系统,引起环境污染。进入环境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是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被稀释、扩散和降解的。包括水中颗粒物及底部沉积物对它的吸附作用;油类或有毒物质在水、气界面上的挥发作用,生物化学的转化(包括光解、水解生物降解)等过程。(2)大气中的扩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空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毒性气体的泄漏,二是火灾爆炸时未完全燃烧的或燃烧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三是液体泄漏事故中液体的挥发。毒性气体云团通过大气自身的净化作用被稀释、扩散。包括平流扩散、湍流扩散和清除机制(沉降和化学转化)。对于密度高于空气的云团在其稀释
41、至安全浓度前,这些云团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扩散,影响范围较大。表11.3-16 风险识别途径表事故类型伴生事故风险途径伴生事故风险途径火灾、爆炸1.其他装置的火灾2.物料泄漏和流失,发生不希望的化学反应生成剧毒物质3.有毒物料进入排水系统或大气环境/1.未完全燃烧的危险物质在高温下迅速挥发2.燃烧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散发3.事故废水进入排水系统有害液体物料泄漏1.有机物蒸汽散逸2.引起火灾爆炸3.清洗废水携带有毒物料进入排水系统排水系统1.危险物质挥发2.火灾、爆炸伴生事故风险3.事故废水进入排水系统有害气体物料泄漏引起火灾爆炸空气火灾、爆炸伴生事故风险11.4源项分析对建设工程来说,
42、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可以利用相关类型装置发生事故的统计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11.4.1国外石油化工事故资料世界各国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曾产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这些事件的沉痛教训使人们对由于工业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了认识和重视,并从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投入,使环境风险有所缓解。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防灾技术有很大提高,因此影响很大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频率在降低。11.4.1.1化学品事故根据资料报道,到1987年的20-25年间,在95个国家登记的化学品事故中,发生过突发性化学事件的常见化学品及其所占的比例、化学品物质
43、形态比例、事故来源比例及事故原因分析比例列于表11.4-1。表11.4-1 化学品事故分类情况类别名称百分数(%)化学品形态液化石油气2.53汽油18.0氨16.1煤油14.9氯14.4原油11.2化学品物质形态液体47.8液化气27.6气体18.8固体8.2事故来源1运输34.2工艺过程33.0贮存23.1搬运9.6事故来源2机械故障34.2碰撞事故26.8人为因素22.8外部因素(地震、雷击等)15.211.4.1.2炼油厂事故19992000年间国外炼油厂典型火灾爆炸事故详见表11.4-2。表11.4-2 19992000年间国外炼油厂典型火灾爆炸事故国别及厂名事故时间事故简况损害情况类别原因死伤财产损失印度石油公司1999.5.6加氢裂化装置火灾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