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资源利用 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6.01.20 目录1 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概况11.1自然概况11.2水系概况11.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12 水资源总量评价22.1汛期雨量及年降雨量的统计22.2各种来水频率代表年的选择42.3水资源总量分析53 供水工程调查分析103.1蓄水工程103.2提水工程113.3水井工程114 用水调查分析124.1生活用水算.124.2工业用水计算.134.3农业灌溉用水计算145 可供水量及供需平衡215.1可供水量计算215.2 用水次序215.3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216 课设感想26 1、 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1.
2、1自然概况 评价地区(某县)位于苏北西部,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92.8 km2,耕地面积113.3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99万亩,旱地面积42.32万亩。全县水面积428.8 km2,陆地水面积133.3 km2。该县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爽天高,冬季干燥寒冷,气象灾害频繁,洪涝汗渍热带风暴齐全。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68.34万人,农业入口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90.1。2000年工业总产值6.0亿元,比1995年增长219.0,年递增26.1。1.2水系概况 该县境内河流、湖泊属淮河水系,境内河流有淮河和入江水道,淮河全长64.95 km2,水面积80多km2;入
3、江水道全长20.5 km2,水面积约7.0 km2。境内有湖泊8面,总湖泊面积约197.3 km2。现有中型水库5座,总库容20160万m3,兴利库容12168万m3,小型水库120座,总库容13681万m3,兴利库容7022万m3。1.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 由于水资源供需条件在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划分若干个计算单元。本设计以县境为界,采取以流域水系分区。全县共分7个计算单元,即:仇集大涧片、沿淮河南岸片、沿洪泽湖片、沿入江水道片、铜龙河片、古城大涧片和河西片。各片面积分类情况见表1。表1 该县各片面积分类表 单位:km2片名总面积陆地面积其中山区平原水面仇集大涧187.6187.
4、611173.82.8沿淮南岸282.9246.9136.6105.15.2沿洪泽湖717.4663.168.3541.53.8沿入江道241.2234.11.7216.216.2铜龙河164.8164.832.511121.3古城大涧263.5263.576.8163.323.4河西635.4437.3426.710.6合计2492.82197.3426.91637.1133.3 2、水资源总量评价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总是要根据一定的雨情、水情或旱情来进行分析计算。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系列法,即按照雨情、水情或旱情的历史系列逐年来分析计算;另一种方法为代表年法,即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仅分析
5、计算有代表性的雨情、水情或旱情的几个年份,不必逐年分析计算。为简化分析计算工作量,本次设计采用代表年法进行计算,且以降雨量系列来选择代表年。2.1汛期雨量及年降雨量的统计 本次设计选用该县水文站、该县气象站和三河闸水文站1957年至1990年的34年雨量资料系列。统计三站逐年的降雨量和汛期雨量,取三站逐年年降雨量的算术平均值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频率分析、适线时要求采用矩法,且取Cs 2Cv,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三站逐年的降雨量与汛期雨量平均值计算表(单位:mm) 计算机优化适线得到年雨量的频率分析、参数估计,见表3表3 三站综合逐年降雨量系列频率计算 图1 年降雨量频率适线图其中,偏态系数C
6、s=0.42,Cs/Cv=2,样本均值Ex=987.8mm2.2各种保证率代表年的选择 用代表年来分析区域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要求所选代表年必须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区域不同来水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同时,代表年选择过程应该把握好年总水量和年水量分配两个环节。根据规范,本次设计需要分析四种年型:现状水平年、平水年(P50)、中等干旱年(P75)、特殊干旱年(P95)。根据上一节分析计算的年降雨量频率曲线,查算出三种不同保证率的年雨量,结果见表4。表4 不同保证率下年雨量统计表频率年雨量(mm)平水年(P=50%)974.4中等干旱年(P=75%)841.5特殊干旱年(P=95%)671.
7、1再从实际系列中挑选出年雨量比较接近的年份,选择对工程偏不利的年份作为代表年。在年雨量接近的情况下,雨量过分集中(汛期雨量偏大)的年份对水资源的存蓄及供给不利,可考虑作为代表年,经比较分析后,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来水保证率下代表年选择结果表频率代表年降雨量均值(mm)平水年(P=50%)1972年978.6中等干旱年(P=75%)1988年839.5特殊干旱年(P=95%)1989年713.52.3水资源总量分析该县不同代表年的水资源总量包括该代表年产生的当地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三部分。即2.3.1、当地地表水资源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选取本县和邻近范围内的12个雨量站各代表年的逐日雨量
8、资料和该气象站的蒸发量资料进行计算。针对不同的下垫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对于水面:R水PE水 (11)对于旱地,采用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中的模型公式: (12)式中,P为片面雨量,水面、水田为日雨量,旱地为次降雨量(mm);Pa为前期影响雨量,由公式逐日计算而得,其中平原圩区:K0.93;Im95mm;山丘区:K0.90;Im75mm。CP、Ci为模型参数,平原圩区:CP=20、Ci=105;山丘区:CP=10、Ci=72。E水为水面蒸发量(mm)。当地地表水资源总量即为水面径流量和旱地径流量之和。为减少计算工作量,本设计中该县各片不同代表年当地地表径流量可直接采用已给资料的计算结果。其中
9、,6-9月为汛期,汛期按旬计算,即需将汛期候的径流相加转成相应旬的径流量。其余月份的计算时段单位则为月。铜龙河当地地表径流量计算结果见表6。表6 铜龙河当地地表径流量计算表 单位:万m3月份现状年P=50%P=75%P=95%1月16.130002月335.59080.948.273月135.81003.954月0182.77005月32.90468.6506月上037.24132.7206月中20.75262.7647.9917.816月下197.6546.66162.4629.687月上102.061239.06007月中225.171212.8475.26291.557月下13.3977
10、9.43191.0808月上706.520037.188月中17.420.066447.798月下036.41212.609月上272.09104.26136.55237.899月中0118.249.0809月下352.1243.850010月00192.58011月637.1755.71118.4713.6712月0000.823064.724619.291834.381088.612.3.2、过境水 a、根据淮阴市水利区划综合平衡后,不计引江水量,分配给该县的淮河、洪泽湖和入江水道50%、75%和95代表年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9.2893、20.1091和5.5188亿m3。据推算分配给现状
11、年该县的水量为18.2501亿m3。 b、境外汇流量该县县南部的仇集大涧发源于安徽省嘉山县的分水岭水库,经仇集乡流入七里湖,境外集水面积185 km2。经推算,仇集大涧片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汇流量分别为5341.0、4073.7、1779.7万m3,其现状水平年境外汇流量为4219.9万m3。仇集大涧片仅考虑境外汇流量。各片年过境水量分配见表2。由于缺少过境水量月分配资料,各片不同代表年过境水量的年内分配参照各片相应代表年的当地地表径流量年内分配比例进行划分。即 式中,为某代表年i过境水量(i代表平水年、一般干旱年或特别枯水年,下同),(万m3);为某代表年i第j个月过境水量(万m3);为某
12、代表年i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万m3);为某代表年i第j个月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万m3)。2.3.3地下水该县地下水储蓄量约26.09亿m3,本次分析的评价量以补给量为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开采补给量和人工补给量三部分。为避免水资源总量的重复计算,补给量只计算天然降雨入渗补给量。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 Wf0.1 *P *a *F (14)式中: Wf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 万m3/年;P年降雨量,mm;a年降雨入渗系数, 本设计山丘区为0.05,平原区为0.1;F计算区面积,km2。该县各片各代表年型年降雨量情况见表3。表7 该县各片不同代表年过境水量表单位:万m3片名现状水平年平水年枯
13、水年特殊干旱年仇集大涧4219.953414073.71779.7沿淮南岸1868119745205845650沿洪泽湖913119651010061027613沿入江道2360124945260067137铜龙河古城大涧河西48908516935389114788合计186720.9198234205164.756967.7表8 该县各片代表年型的年降雨量统计表 单位:mm片名现状水平年平水年枯水年特殊干旱年仇集大涧922.3989.3898.1624.5沿淮河南岸976.7985.2805.4603.7沿洪泽湖951.91033.4790.7607.8沿入江水道907.51089.4757
14、.7627.4铜龙河960.21033.5814.1641.6古城大涧970.11015.6955.8679.5河西1035.5981.9783.3636.3由表7可知,铜龙河过境水量为0。铜龙河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结果见表9。表9 铜龙河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成果表(万m)现状年P=50%P=75%P=95%山区 156.03167.94 132.29 104.26 平原1065.82 1147.19 903.65 712.18合计1221.85 1315.13 1035.94 816.44该县各片不同代表年水资源总量为相应当地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水量之和。铜龙河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见表10。表1
15、0 铜龙河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表(单位:万m)现状年P=50%P=75%P=95%地表水资源量3064.724619.29 1834.38 1088.61过境水资源量0000地下水资源量1221.851315.131035.94816.44 水资源总量4286.575934.422870.321905.05铜龙河片各保证率下当地地表水、过境水、总地表水的过程图如下(由于铜龙河过境水资源量为0,所以图示中省去这一项) 图2 平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图3 枯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图4 特枯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图5 平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图6 枯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图7 特枯水年地表水资源情况图
16、 3、供水工程调查分析3.1蓄水工程 该县蓄水工程包括中小型水库和塘坝。各片蓄水工程兴利库容表见表11。表11 该县各片蓄水工程兴利库容表 单位:万m3片名水库塘坝合计仇集大涧532133665沿淮河南岸456277733沿洪泽湖7975241810393沿入江水道89515892484铜龙河393616155551古城大涧47536685421河西64311611804合计191907861270513.2提水工程全县共装机295处690台,总容量43410.6千瓦,直接从河湖提水能力达130.14 m3/秒。据统计,1990年全县从境外累计提水23583.3万m3。各片提水工程供水情况见表
17、12。表12 该县提水工程供水情况调查表 单位:m3/秒;万m3片名提水能力流量水量90年提水量仇集大涧0.521639.922.5沿淮河南岸24.276317.11666.8沿洪泽湖32.42102239.79830沿入江水道17.655503.45960铜龙河古城大涧河西55.4174709.46104合计130.14410409.523583.33.3水井工程据统计,全县可用井68眼,1990年开采量为506.0万m3,其中工业用水231.5万m3,生活用水274.5万m3,各片水井工程供水情况见表13。表13 该县水井工程供水情况调查表 单位:万m3片名供水能力1990年实际开采量合计
18、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仇集大涧37.221.4沿淮河南岸243.4111.2沿洪泽湖755.7223.0沿入江水道204.756.1铜龙河155.745.6古城大涧46.65.1河西25043.6合计1693.3506.0231.5274.5 4、用水调查分析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细则,需水部门分为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三大类。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仅考虑生活(包括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三个用水部门。在各用水部门中,工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用水受外界来水、降雨和旱情的影响较小,因此,同一水平年不同来水情况下(不同代表年来水)以上部门需水量可假定不变。农业灌溉用水与自然界的气候等
19、因素密切相关,同一水平年,来水丰枯不同,其农业需水量亦不同。本部分需要计算不同来水情况下农业需水量,各片生活、工业和农业需水量之和即为各片总需水量。4.1生活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包括三部分:家庭生活用水、社会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某水平年城镇或农村生活用水量(万m3); 为某水平年人口(万人); 为拟定的某水平年人均综合用水定额(m3/人.年)。求出该县年总用水量之后,各片生活用水量分配可参考各片行政面积占该县县行政面积的比例进行分割。由于缺少资料,同时由于生活用水各月相差不大,可取各月相等,即按照下式计算各月生活需水量。汛期各旬生活需水量为月需水量的1/3。 式中,为预
20、测的某水平年城镇或农村生活用水量(万m3); 为预测的某水平年第j月城市或农村生活用水量(万m3)。为便于计算,本次直接综合三部分的用水定额。1990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 l/(人日),城镇居民人口按照非农业人计算。农村家庭生活设施水平较低,用水定额取50 l/(人日);牲畜按分类定额计算,用水608.99万m3。计算结果如下 表14 该县各片生活用水量(万m3) 4.2工业用水该县工业需水计算方法采用定额法进行计算,即根据工业总产值和用水定额求出全县的工业需水。假设县内各片工业分布基本均匀,故各片工业用水量分配可参考各片行政面积占该县行政面积的比例进行分割。定额法考虑工业产值和万元
21、产值用水量情况,该县县工业需水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别为工业年用水量和某片工业年需水量(万m3);为万元产值用水量(m3/万元);为工业产值(亿元);为某片行政面积(km2);为该县县行政面积(km2)。根据登记调查,1990年该县工业用水量为716.6万m3,万元产值需水定额为162.5 m3/万元;考虑今后工业结构调整,采用200 m3/万元。由于缺少资料,本设计中各片工业需水的年内分配系数采用各月相等的办法进行。汛期工业需水平均分配到各旬。计算结果: 4.3农业灌溉用水灌溉用水量是指作物生长期内天然降水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须由水利工程提供的水量。本次设计中,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当地实际
22、情况,制定水稻和旱作物两种类型的灌溉制度,再根据灌溉面积,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其需水量。水稻的生长期可分为秧田期、泡田期和大田期,因其各具特点,故按三个时期进行分析。1、水稻的灌溉制度水稻的生长期可分为秧田期、泡田期和大田期,因其各具特点,故按三个时期进行分析。(1) 秧田期(取5月份31天) 秧田期计算采用下列公式近似估算M秧0.667(S1+E需1P1)/10 式中,M秧为秧田期灌水定额(m3/亩); S1为秧田期渗漏量,取值为2 mm/日; E需1为秧田期田间需水量(mm),取值为300420 mm; P1为秧田期降雨量(mm)。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5 铜龙河片秧田期灌水定额计算表
23、(单位 m3 /亩) (2) 泡田期 (取五月下旬11天) 泡田期定额由下列公式估算M泡0.667a0.667(S2E需2P2) 式中,M泡为泡田期灌水定额(m3/亩); a为插秧时所需水层深度,取值为50 mm;S2为泡田期渗漏量,取值为2 mm/日; E需2为泡田期田间需水量(mm),取3.3 mm/天; P2为泡田期降雨量(mm)。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6 水稻泡田期灌水定额(m3/亩) (3) 大田期 (取6、7、8、9四个月) 大田期计算按照水量平衡方程逐日进行计算。 h2=h1PmEC 式中,h1、h2分别为时段初、末的水层深度(mm); P为时段内降雨量(mm); C为时段内
24、排水深(mm); m为时段内灌水深(mm); E为时段内田间耗水量(mm)。计算结果如下所示:表17 现状年大田期灌溉水量计算表 表18 P=50%大田期灌溉水量计算表 表19 P=75%大田期灌溉水量计算表 表20 P=95%大田期灌溉水量计算表 2、旱作物灌溉制度据调查,该县现状年没有灌水。考虑实际情况,本次直接采用淮阴市统一制定的旱作物灌溉定额的1/3,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分配见表21所示。 表21 铜龙河片旱作物灌溉制度表 单位:m3/亩 表22 现状年铜龙片总需水量计算成果表 图8 现状年铜龙河片各种用水比例表23 平水年铜龙片总需水量计算成果表 图9 平水年铜龙河片各种用水比例表24
25、 枯水年铜龙片总需水量计算成果表 图10 枯水年铜龙河片各种用水比例表25 特枯水年铜龙片总需水量计算成果表 图11 特枯水年铜龙河片各种用水比例 5、可供水量及供需平衡5.1、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指在不同的频率或保证频率以下,为满足不同水平年的需水要求,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从可供水量的定义出发,影响可供水量大小的因素有:来水条件、用水条件、水质条件和工程条件。其中,“不同频率”反映来水的丰、平、枯情况;工程的弃水和不能为用户所利用的水量不算“工程可提供的水量”,没有通过工程设施,为用户直接利用的水(如降水直接于农田)不算可供水量。本设计中,选择计算不同代表年的来水,计算可供水量的大小。对于引
26、、提水工程,可供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111)式中,、分别为t时段工程的可供水量、来水量、需水量和工程的供水能力(万m3)。对于蓄水工程,除考虑时段t的来水、需水条件外,则要考虑水库蓄水量的大小,即水库或塘坝的调蓄作用。5.2、用水次序可利用水资源包括三部分:当地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量、过境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本次评价中,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只计算现状水平年的实际开采量,即1990年的实际开采量。用水次序为:(1)先用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大于用水量时,多余水由水库和塘坝进行调蓄。计算时段初水库及塘坝有效库容可假设为相应兴利库容的一半。(2)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小于需水量时
27、,可由上时段水库及塘坝参与平衡,不足水量由过境水补充。(3)地下水资源作为备用水源,只有当地表水资源量不足时,才考虑开采地下水,且开采时应注意不要超地下水的可利用量。5.3、水资源供需平衡平衡方法:1、非汛期按月平衡,汛期按旬平衡。2、片与片之间余缺水量不做进一步调整。3、余缺程度评价时,采用代表年总余缺水量小于总用水量的10,作为供需平衡片。水库复蓄指数,现状年取2,平水年取1.5,枯水年取1.2,特枯年取0.8。各保证率下可供水量结果见下表:表26 铜龙河片现状年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m 图12 现状年供需水量比较 图13 现状年各种水资源供水量 表27 铜龙河片平水年(P=50%)供需
28、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m 图14 P=50%供需水量比较 图15 P=50%各种水资源供水量表28 铜龙河片枯水年(P=75%)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m 图16 P=75%供需水量比较 图17 P=75%各种水资源供水量表29 铜龙河片特枯水年(P=95%)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m 图18 P=95%供需水量比较 图19 P=95%各种水资源供水量现状年缺水率为23.94%,供需不平衡。导致供需不平衡原因可能有:没有过境水,可利用水量小;汛期降雨不均导致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分布不均,来水小的时候,需水量却非常大;农业灌水量需求太大平水年缺水率为0,供需平衡。枯水年缺水率为23.13%,特枯年缺水
29、率为53.88%,均为供需不平衡。导致供需不平衡原因除了上述提及的三点外,还可能是降雨稀少。供需不平衡解决的方法可能有:加大兴利库容,提高蓄水和供水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减小需水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 6、课设感想 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课程设计,即水资源利用课程设计很快地结束了。学习这门课程时,由于知识的概念性较强,再加上自己所投入的精力不足,所以掌握得不是很好。而这次课设是个很好的机会,既能在进程中巩固温习所学,也是一次运用知识不断试错的实践。 总的说来,这次课设任务进展得比较顺利,因为任务指示书清晰易懂,而且老师给的模板对我帮助不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都是照抄照搬模板,只有在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才会参考。例如在计算大田期灌溉水量时,对h适的取值不知怎么解决,参考后才知道,直接取hmax与hmin的平均值即可。此次课设的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尤其是完成最后的水量供需平衡时,一张表列了十几个项,看的自己眼花缭乱,生怕一不小心哪里出现计算错误。不过在细心检查以及与同组同学间的参考后,结果相差无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相信此次课设的完成给了我较大的帮助,让我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或者工作中,能有更充分的准备!2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