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1.28MB ,
资源ID:272533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7253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

1、第 32 卷 第 2 期厦门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32 No.22024 年 4 月Apr.2024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彭陈1*,郭林凯2(1.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医学院药学系,福建 厦门 361023)摘 要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其不仅是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应有之

2、义,更是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当前,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价值整合乏力、内生能力不足、制度建设迟滞、协同效应欠佳等四重现实困境,引发了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潜发性困境、根源性困境、制度性困境、结构性困境。鉴于此,应当以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内生动力、构建制度体系、健全协同机制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治理;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32(2024)02-0015-09Value Implication and Realiz

3、ation Path of Enhanced Spiritual Well-being with Public Cultural ServicePENG Chen1*,GUO Linkai2(1.School of Marxism,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Xiamen Medical College,Xiamen 361023,China)Abstract:Promot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throu

4、gh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the Chinese march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which contains rich theoretical connotations and distinct practice guidelines.It is the requirement in shaping the modern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meeting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5、needs of the people,a must in coordinating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nd distinctive symbols concerning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At present,the campaig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enrich the people s spiritual world is facing dilemmas of w

6、eak value integration,lacking endogenous capacity,sluggish system construction,and poor synergy effects,which in turn leads to latent dilemma,root dilemma,institutional dilemma and structural dilemma that retard the progress of spiritual life enchantment.We should therefore strive to enhance value g

7、uidance,strengthen the doi:10.19697/ki.1673-4432.202402003收稿日期:20240311 修回日期:20240422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FJ2023C001);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研究”(FJ2024BF004)通信作者:彭陈,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E-mail:。引文格式:彭陈,郭林凯.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 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4,32(2):15-23.Citation:PENG C,GUO L

8、 K.Value im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enhanced spiritual well-being with public cultural service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 Technology,2024,32(2):15-23.(in Chinese)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4 年endogenous power,build a good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moder

9、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eople s spiritual well-being.Key words:spiritual life;common prosperity;public cultural service;public cultural governance;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元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推动人民精神生活

10、共同富裕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还面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不足,如何补齐短板、实现平衡充分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和实践选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的是在坚持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基础上,以发展个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促使个体在自觉的精神生产中不断创造精神财富并充分享受精神财富带来的满足,使全体人民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上,达到精神心理、道德审美、自我发展等方面明显提高的总体性精神发展状态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3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11、求的重大举措。优质的公共文化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学者们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4、时代内涵5、现实困境6、指标体系7、实践路径8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富有启发的研究视角。立足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研究对象和文化主体,有的学者集中论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公共文化治理的转向、困境与适配9,还有学者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探讨公共文化的治理问题10。总体而言,当前学界系统探讨以公共文

12、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的相关研究鲜见,有待进一步丰富和补充。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路径,以扎实推进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一、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文化繁荣发展与丰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文化繁荣发展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和外在表现,丰富精神生活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价值旨归。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不只是“精神生活”和“共同富裕”的机械相加,而应是高度融合、互为增益的有机联动,即包括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呈现出来的人民精神生活的整体性状态。公共文化

13、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形态,其服务的质量优劣、覆盖的范围大小、供给的效能强弱,都会对社会精神资源的分配供给和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一)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途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9 34。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旨在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文化形态,其现实供给水平深刻影响着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与实现。更进一步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追求的是高质量、多层次的公共文化资源、产品与服务,以期望能够系统化、全面化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

14、民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0 45。反观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面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深层矛盾,主要体现为公共文化资源丰厚但创造性转化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加大但与GDP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递增但均衡分配有待优化、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因地制宜效果有待提升。鉴于此,在满足人们基本温饱和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必须充分意识到以健全现代公共文16第 2 期彭陈,等: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化服务体系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宏观层面,以推动

15、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能够极大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的大众化、社会化和生活化。即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合理配置,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蕴含集体文化共识、积极价值取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不断提高的民生现实诉求。中观层面,以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精神生产成果和精神交往机会的基本权利。即通过构建文化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体系等路径,不断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养料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微观目标的双向发力最终都指向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

16、人创造的公共文化服务良好格局,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人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其精神生活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特点。人们的精神享有和幸福程度与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基本温饱问题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转向追求高质量、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供给。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否丰富、精神生活是否多元、精神追求是否崇高、精神力量是否强大,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新时代,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趋多元、更富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精

17、神文化资源的供给也要相应呈现出更高品质、更加多元和更为丰富的现实样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更高的期待,渴望得到更加充实的幸福感、更为持续的满足感和更加全面的享有感。要想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世界,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尤其需要重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福利事业,最能体现文化建设的民生精神和文化成果的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必然要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

18、重要目标和有力抓手,生产出一批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文化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切实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利,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上的重要作用。(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应有之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1。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1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基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思想结晶和理论总结。在私有制社会之中,精神产品的生产及精神财富的享有往往集中于统治阶层,少数统治阶级的精神生活富足与多数社会成员的精神生

19、活贫瘠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物质财富乃至精神生活的贫富差距,不仅加剧了阶级对立与内部矛盾,还阻碍了精神生活的增长,遮蔽了精神生活的普遍性,进而使私有制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间呈现出分离与对立的发展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0 22,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提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为社会成员自发自觉、自由自在开展精神生产实践、共享精神生产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本质上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拥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还拥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3。在此背景下,要想全面推动物质

20、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保障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公共文化服务所具有的全民性和共享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有公共文化需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非少数权贵。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激活原生文化内生动能、优化公共精神文化空间,最终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17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4 年(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创新的重要支撑人类文明形态的更迭发展是个人精神生活不断实现超越的渐进过程

21、,精神生活富裕丰富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14。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而展开的,并不是为了简单的生活资料的交换而展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促进了物质基础的极大提升,但也造成了个人精神层面的异化困境,同时还为突破这种困境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运动成为通向自由个性文明形态的必由之路。实际上,人类文明的更替发展与时代的精神文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人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并交融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向度和重要表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耦合、密切相连。要想推动人民

2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必然要依托于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有机载体和文化形态。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重要特质在于,人的精神生活是以“人”为目的的。尤其是,其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时代议题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具体而言,共产主义社会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倡导的“价值交换”属性,保障了个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充分占有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享有,解决了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不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了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超越。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蕴含

23、的精神理念引领其发展方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要在实践基础之上,使全体人民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物化观念。国家及政府部门已通过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平台和组织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并回应了其现实文化诉求,以此营造出一种向上向善、互助和谐的公共文化空间。在此基础上,要争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有效引领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协调运作,在精神层面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擘画出中华文化融合于世界文化中同向同行的文明图景,勾勒出以精神升华为关键表征的人类命运共

24、同体文化发展路向。二、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当前,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公共文化服务在资源布局和空间布局等方面,逐渐呈现出均等化的良好发展局面,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精神享有感显著增强,这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在目标、内容、保障、机制等层面还面临现实不足,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价值整合乏力、内生能力不足、制度建设迟滞、协同效应欠佳等现实不足,引发了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潜发性

25、困境、根源性困境、制度性困境和结构性困境。(一)价值整合乏力引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潜发性困境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导向性是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思潮多元化影响的愈加深化,人类生产生活伴随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与之相应的,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因资本逻辑运作和信息技术裹挟面临新的异化趋向,具体呈现为信仰溃决、理想淡化、意义感丧失等心理病态,部分社会成员出现道德品质滑坡、价值追求迷失等群体性症结。可以说,多重未知的精神生活困境致使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价值整合的挑战。一方面,主导文化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存在被冲淡的风险。现实生活中,物质生

26、活的进一步丰富或提高满足了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现实文化诉求日益凸显。此时,人们对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时代诉求和迫切渴望也愈发强烈。而在个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及多元文化交锋交流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人民精神文化多样性与国家主流文化主导性的18第 2 期彭陈,等: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关系,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正在被深刻改变着。从文字到影像再到沉浸全息、从愉悦心灵到刺激享乐,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倾向明显,由此形成的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对推动人民精神生

27、活共同富裕构成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文化的“公共性”存在逐渐弱化的威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围绕“现实的人”而展开的文化实践活动,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要。当前,随着科技变革、社会转型、思想交锋等影响的深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面临着资本逻辑诱导引发的物化等潜发性问题。潜发性问题的叠加必然在特定条件下造成大范围的潜发性困境,即基层社会文化的“公共性”面临着逐渐弱化的潜在威胁,最终可能酿成群体价值认同的弱化、公共文化空间形塑作用消解等价值整合乏力等现实不足。虽然潜发性困境有可能不显不发,但却不得不防。而以上种种现象充分表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

28、整合乏力可能招致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潜发性困境。(二)内生能力不足引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根源性困境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动力是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也是最为根本的核心要素。精神生活的资料供给,是生产和需要的统一。精神生产既能为个体精神成长提供思想滋养,亦能在更高层次和更高范围上引导人民精神文化之需。总的来说,当前人民精神生活在多重要素影响下面临着物化和异化的实践困境,公共文化治理领域也面临供给能力不足的发展难题。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创新力有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现实需求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基础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较为充足,而享受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较为欠缺。同时

29、,部分城市在公共文化内涵挖掘、公共文化品牌培育、公共文化服务自主创新能力、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尤其在数字化智能化愈发普及的传播生态下,文化叙事的业态模式和载体媒介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在客观上提升了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需求表达的主体参与能力式微。目前,城乡、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格式化所导致的供需错位情况较为普遍。在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了社会文化结构的变迁,城镇居民的公共文化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参差不齐。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居民受制于自身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为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极少表达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较少

30、主动伸张自身的文化权利。总体而言,公共文化主体参与的自发性和能动性有待加强,且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及其服务质量与社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引发了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源性困境。(三)制度建设迟滞引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度性困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体系是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也是以公众内生需求作为价值实现的逻辑起点。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与法律法规,这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本遵循,提供

31、了制度保障,但还应当进一步立足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制度标准、规范制度实施、推动制度实践等路径,着手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切实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现实生活中,因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迟滞致使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出现的制度性困境,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起步较晚,主要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得以有序推进,这使得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有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艰难局面。特别是不少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缺少地域针对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运营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标准。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缺乏有效协调机制。由于各部门管理机

32、制存在条块分割现象,部门之间往往受制于经费不足、运营过程中公益性与经营性边界不够明晰、行业制度法规有待制定等问题,使得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阻滞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稳步推进19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4 年和稳序实现。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高质量的评价体系,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大多只能反映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质量,忽略了民众文化需求识别、满意度测量等软性指标,无法反映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全局性视野和多维度指标,难以总结归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在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的现实进展、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难

33、以切实反馈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态构建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四)协同效应欠佳引发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性困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机制是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阶段目标,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结构特征。协同效应指的是,当前我国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精神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初步构筑了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自然条件、文化要素、人口结构等客观要素的影响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总体样态,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当前,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效

34、应欠佳所引发的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性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在资源分配、市场准入等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区域性行政垄断情况,部分地区采取了“城乡分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产品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不力、公共文化空间萎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同时,以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政府重政绩、民众弱参与等问题,这进一步引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供需失衡”等问题。另一方面,文化治理理论在地方文化治理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简单移植”和“按部就班”的现实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治理出现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动

35、力不足等现实难题,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和全方位覆盖,难以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现实效用。三、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面对价值整合乏力、内生能力不足、制度建设迟滞、协同效应欠佳等现实难题,应当以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内生动力、构建制度体系、健全协同机制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一)强化价值引领,凝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共识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公共文化活动、搭建公共文化平台等方式载体,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享用各类

36、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这对人们的价值涵养、文化认同等发挥着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中,必须发挥价值观念的思想引领作用。其一,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筑牢精神文明的道德高地。当前,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为此,需构筑具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公共治理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等各个环节,切实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用真善美的价值理念来构建人们的精神世界,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夯实价值根基15。由此可见,凸显公共文化

37、服务的价值导向性,以实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层面的价值整合,是推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保证和根本前提。其二,应聚焦公共文化治理的现实不足,构建和谐良好的文化秩序。切实发挥公共文化治理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健康文化秩序的功能效用,党和政府需充分重视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缺位、人们精神世界空洞等现实问题,大力革除农村地区留存的不同程度的封建传统和思想糟粕。此外,还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地利用乡贤文化、耕读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形塑农村健康积极20第 2 期彭陈,等: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惠民工程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构建

38、良好精神家园、充实其精神世界、滋养其精神生活,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涵养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氛围,助推其形成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自觉和实践主动。(二)增强内生动力,确保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自觉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向的是更好品质、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现实需求。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激发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主体参与能力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转化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39、的强大动能。其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创新能力。“一定的精神因素只有被一定的人所内化后,成为一定的人的内在的精神特质,才能变成推动他行动起来的精神力量”16。在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中,政府部门要明确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范围和边界,保障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的平等待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积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成果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提升道德认知、提高审美素养、获得思想启迪。与此同时,还要扩大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聚焦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荣誉激励等方式,鼓励人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更加优质的

40、公共文化产品,以此促进各种社会力量与公共文化机构的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治理的积极性。其二,增强参与主体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能力。一方面,要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促成人民追求丰富精神生活的文化自觉。政府部门要健全激励机制,转变人们参与公共文化治理的淡漠心态,强化公共文化群众自治的内驱动能,畅通精神生活资源需求的群体表达渠道,切实增强人民对于丰富个人精神世界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应组织引导人民积极有序地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激发人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和群体共建意愿,强化社会成员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治理实效

41、和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总之,要更好地调动人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新时代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从而确保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民共建和全民共享。(三)构建制度体系,奠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仅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的必然选择,还是全面提升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其一,加强公共文化治理的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法治建设不仅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践履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构成,更是完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的根本遵循。当前,公共文

42、化服务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需要在理念上正本清源,在制度上强化保障,在执行上切实落地。在理念层面,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公共文化治理的公共性与市场性的关系,即妥善处理以公益性为追求的公共文化供给与追求商业利润的文化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处理关涉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效能,国家需要对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法律监管,既需要有效释放市场运行的活力,解决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等问题,也需要避免因遵循市场原则而丧失公共性。在制度层面,要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建设的主要内涵。在执行层面,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43、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进一步细化、量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实施细则。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参照国家、省级标准,及时修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其二,注重公共文化治理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要充分发挥文化政策作为各级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作用,将政策支持作为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21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4 年有效支撑。重点之一是要依据财政收入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

44、估,强化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利用,使其成为国家专项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在治理能力、服务水平以及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重点之二是要注重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振人民精神世界的舆论引导,及时总结推广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积极回应群众日常的文化关切和基本文化需求。(四)健全协同机制,构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治理格局健全公共文化治理效能,核心在于形成多元力量协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治理格局。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国家及政府部门要在公共文化职责明晰、组织架构、资源调配等方面持久发力、久久为功。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中,

45、必须做好部门协调、制度协调、统筹协调工作。其一,健全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协同互助的治理参与机制。政府部门要基于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基础性、层次性和丰富性,依托公共财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分配等各项任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成员力量,促进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的构建。从政府全权包揽转化为多元主体分工参与,反映了社会力量逐渐觉醒的服务意识和文化自觉。这不仅是反映文化治理需求、提升文化治理水平的重要表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治理、履行文化职能的重要体现。其二,健全文化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一方面,要共建精神生活的“治理格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政府及文化事业单位具有显著的

46、主导效用,但这亦相应带来了“注重输入,培育不足”的结构弱点。由此,应充分激发社会成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体自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治理格局。另一方面,要共享精神生活的“丰富食粮”。要想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要求和价值导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无缝对接。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追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其三,协调推进城乡与区域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化、均衡化供给,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民众消费更具个性化、艺术性的文化产品造就文化“基本

47、盘”。从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化供给的维度看,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准确把握和及时跟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以便及时将适合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有效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创作之中,进而最大程度上激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驱动力。四、结语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需要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深刻把握,也要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逻辑中系统探讨。可以说,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进程,不仅关乎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还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通过全面深化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深刻总结其现实不足,科学构建其实现路径,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方位

48、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绝不是一蹴而就、毫不费力的短期任务,而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民既需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把握好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把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力量、积蓄强大势能,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22第 2 期彭陈,等: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参考文献1 中央宣传部(国务

49、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6.2 周泉,刘同舫.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 J.探索,2022(5):165-176.3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4 段妍,刘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时代内涵与现实进路 J.教学与研究,2023(3):38-46.5 项久雨,马亚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层次结构与实现进路 J.思想理论教育,2022(6):11-16.6 傅才武,

50、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 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24.7 文丰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J.探索,2023(4):151-163.8 潘玉腾,金程远.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9,168.9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