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唐诗五首名师教案(3课时)唐诗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律诗知识,学会划分律诗的节奏,能说明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3)品析重要诗句的意境及表达妙处.(4)背诵默写诗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品析重要诗句的意境及表达妙处。4。教学方法诵读法。 启发式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律诗知识,学会划分律诗的节奏,能说明律诗在对仗、押韵方面的特点。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学习:野望黄鹤楼(1)课前预习,激发期待。 A。查找资料,熟悉有关唐诗的常识,了解王绩、崔颢的生平及主要文学成就。 B。反复诵读诗歌,
2、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C.领略两首的不同风格。 D.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崔颢()东皋( ) 驱犊( )薄暮( )采薇( )萋萋( )E.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东皋薄暮望( ) 牧人驱犊返( ) 徙倚欲何依( ) 山山唯落晖( )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角色扮演,进入诗境。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抽4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1名扮王绩,1名扮牧人,1名扮猎人,1名旁白。主要情节为:王绩称病辞官回到老
3、家,心情比较郁闷,秋日傍晚,登上东皋,纵目眺望,满山秋色,落晖染霞.这时牧人赶着牛群下山、猎人扛着猎物回家,他们从王绩身边走过,看了看王绩,王绩也看了看他们,相互都不认识。王绩摇了摇头,不禁感慨万千,面对茫茫群山,高声吟诵起诗经采薇里的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反复这几句)教师提问“王绩:你为什么要唱这几句诗呢?你当时是想到了哪些人呢?(面向全体同学):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王绩为什么要唱这几句诗呢?下面,让我们来一次“穿越”,跟王绩一起“野望野望”,看看他当时究竟是怎样想的呢?(3)检查预习,落实基础。A。关于唐诗的知识(目标) D。(见预习题) E。(见预习题)(4
4、)知人论世,会晤诗人。关于王绩、崔颢(ho)的生平思想及主要文学成就。野望、黄鹤楼的写作背景.(5)激情诵读领略诗美。第一,教师引导诵读野望黄鹤楼。视频示范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抽学生朗读.朗读要求:一是听示范朗读,划分节奏,标出重读的字词,对自己读不准的字注音。二是自由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第二,划分两首诗歌的节奏。(目标)同桌、小组交流刚才示范朗读时同学们标注、划分的情况。展示部分学生的划分.引导学生讨论展示的学生划分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划分两首诗的节奏。(6)走进诗境,体会感情。(目标)A。问题1:野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5、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引导学生诵读野望,划出表明意象的字词,体会画面特点:树树、山山、落晖,秋意浓烈。划出表明人物活动的词语,体会画面特点:驱犊返、带禽归、相顾、无相识,歌采薇,山村农家生活景象:自由快乐,宁静安闲。引导学生归纳画面内容:山村秋色图,山村农家生活景色,树树秋色,落晖染山,牧人驱犊,猎人带禽,下山返家.合作探究: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全诗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他惆怅、孤寂的情怀。B。问题2: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伟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思考探究二)引导学生诵读黄鹤楼,昔人、乘黄鹤、去,一去不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朝代更迭,王侯
6、将相,是非恩怨,皆为过去,岁月沧桑,人事不居,暗含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惆怅之情。引导学生诵读黄鹤楼,划出标明眼前景物意象的字词语,理解景物特点:黄鹤楼、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黄鹤楼已无仙人登临,昔盛今衰。春日景丽,芳草鲜美,碧树青青,与昔盛今衰、仙人已去的黄鹤楼形成鲜明对比。引导学生明确:诗人写黄鹤仙人乘黄鹤远去,千百年来只剩下黄鹤孤,千百年来只有悠悠白云自卷自舒,汉阳的春树再历历分明、鹦鹉洲的芳草再鲜美嫩绿、即使黄鹤楼春景再美,但再无仙人登临观赏了,将古代神话传说与眼前美景对比描写,突出昔盛今衰、岁月沧桑之慨,为结尾写自己思念故乡、内心孤独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诵读黄鹤楼,划出标明能作者情感的
7、词语,并体会作者情感:已、空余、空、何处、愁。合作探究: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抒发了岁月不再、光阴荏苒、人世苍茫的感慨,思念故乡、精神落寞的思想感情。(7)美读品味,赏析语言。(目标)引导学生美读野望黄鹤楼,品析诗中重要诗句的表达妙处。(目标)合作探究:品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在诗中的表达妙处.“皆“唯”秋色落日外,四处同有其他色彩,“树树“山山”说明范围广,无处一处不有。“驱犊“带禽说明山村农家生活富裕,“返“归说明他们生活闲适宁静。这种生活景象恰与作者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这四句诗写诗人伫立家乡东皋远眺所见景象。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
8、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与首联及尾联写诗人孤独无依、无人能识的惆怅落寞形成鲜明对比。合作探究:品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诗中的表达妙处。“历历写树木清楚分明,“萋萋”描绘芳草茂盛。这两句诗写伫立黄鹤楼纵目远眺所见美景,与前两联写黄鹤楼昔盛今衰、岁月沧桑及尾联写诗人日暮思乡形成鲜明对比,乐景衬哀,以倍增其哀,使诗人主观的愁思更强烈。(8)概括归纳,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及结构(9)课时作业背诵并默写两首诗歌。(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激发期待。A.查找资料,了解王维、李白的生平及主
9、要文学成就。 B。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C。领略两首的不同风格。 D.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塞上( )汉塞( )征蓬( )燕然( )E。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渡远荆门外( ) 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 ) (2)创设情景,激发诗情。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片头,感受中国诗词的艺术魅力-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同学
10、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是灿烂辉煌的晴空,让我们穿越唐代,随王维远赴边关,慰问守军,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与李白一同乘舟,出巴蜀,穿三峡,同游辽远无际的荆楚大地吧,静静地聆听他们心灵的吟诵,感受伟大灵魂里那诗意翩飞的艺术之美吧!(3)检查预习,落实基础。A.师生齐背上节课学习的野望黄鹤楼。B。名句填空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牧人驱犊返,_。 (王绩野望)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王绩在野望中写现实中无人理解,自己只好追慕先贤隐士的两句诗是“_, _”。崔颢在黄鹤楼中写暮霭沉沉里自己不禁思念故乡的两句诗是“_,_。”(4)知人论世,
11、会晤诗人.关于王维、李白的生平思想及主要文学成就.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的写作背景.(5)激情诵读领略诗美。第一,教师引导诵读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视频示范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抽学生朗读。第二,划分两首诗歌的节奏。(目标)同桌、小组交流刚才示范朗读时同学们标注、划分的情况。展示部分学生的划分.引导学生讨论展示的学生划分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划分两首诗的节奏。(6)走进诗境,体会感情。(目标)A.问题1:联系全诗,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绝句?怎样理解这两句在诗中表达的妙处?引导学生诵读使至塞上,联系写作背景,感受首联、颔联写诗人出使边塞的心情怎样?抓住“单车”“征
12、蓬”“归雁”写自己出使边关,慰问将士,本是神圣使命,庄重之行,但一辆单车,如“征蓬”“归雁,孤独无依,被贬被排挤的苦闷心情隐藏于诗行之间。引导学生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引导学生抓住“大漠”想象浩阔无边的边塞景象,无风无雨,狼烟直上云天的壮阔,“长河”即黄河,滔滔滚滚,广阔无边的背景下,一轮落日圆圆的形象.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揣摩诗人心情:前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益于海,如此壮阔之景,想象诗人慰问边关将士的神圣使命,胸襟豁然开朗,苦闷心情一扫而光。引导学生抓住尾联“萧关”“燕然”理解胜利的喜悦,抓住“候骑及其回答
13、的内容“都护在燕然”,理解边关将军英勇善战、为国守边的英雄气概,揣摩诗人崇敬赞叹之情。合作探究:怎样理解这两句在诗中表达的妙处?引导学生明确:写出了边塞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诗人将化孤寂之情、苦闷之心融化于壮阔无边的自然之景,体现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升华全诗主题,提升了全诗高昴雄壮的格调。B。问题2:李白乘舟东下,离蜀入荆后,他看到了怎样壮丽雄浑的自然风光?诗人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诵读渡荆门送别。引导学生抓住首联“渡”“远”“外”“来从“游”等词语,理解诗人离蜀游楚,行程匆匆,可见少年李白青春之气、英姿勃发之态。引导学生体会颔联“山随平原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境,抓住“平原”“大荒,
14、想象李白穿三峡、出夔门、突然来到荆楚大地,眼前所见景象:原来的崇岭峻岭消失已尽,滚滚长江仿佛在辽远无边的原野流淌,看不到尽头,原野平坦广阔,辽远无际,想象其气势,揣摩诗人心中的豪气之气,青春勃发的理想之光。引导学生体会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境,抓住“天镜”“海楼”,想象:圆月倒映江中,仿佛天下一面明亮的镜子飞落下的美丽景象,伫立浩阔的长江边,江面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仿佛海市蜃楼,绮丽多彩。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仍怜“送”揣摩诗人的思乡之情,从江水角度思乡饶有情致:江水奔流,出川入荆,这是江水的自然本性,并无一路相送诗人之意,但诗人思乡心切,想象江水乃故人,故一路相伴相送,衬托出诗人对故
15、乡情意深长。合作探究:他看到了怎样壮丽雄浑的自然风光?诗人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荆楚大地,原野平坦广阔,辽远无际,江上云蒸霞蔚,绮丽多彩,仿佛海市蜃楼,月映江中,好像天镜飞落而下,景象奇特。青春少年,英气勃发,心怀理想,志存高远,昂扬奋进,但初离家乡,思乡之情强烈.(7)美读品味,赏析语言。(目标)合作探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诗中表达的妙处(思考与探究三)明确:写出了边塞雄浑奇特的大漠风光,诗人将化孤寂之情、苦闷之心融化于壮阔无边的自然之景,体现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升华全诗主题,提升了全诗高昴雄壮的格调。“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
16、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8)概括归纳,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及结构(9)课时作业背诵并默写两首诗歌.(目标)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钱塘湖春行 了解分析律诗对仗、押韵的方法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激发期待。A。查找资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主要文学成就。B。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节奏与韵味,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C。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17、)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2)创设情景,激发诗情.感受西湖:播放2016年9月6日G20峰会“西湖映象视频,激发学生对西湖的想象与热爱。诗咏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生齐诵这两首诗。提问:从两首诗中,你觉得西湖美在哪些地方?那么在白居易笔下,西湖又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下面,让我们跟着白居易,去游一游早春西湖美景吧!(3)检查预习,落实基础。A。师生齐上节课学习的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B.名句填空。_
18、,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表达自己对守边将士的祟敬和赞叹之情的两句是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李白在渡荆门送别里写自己游览行踪和目的地的两句是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多情写自己深深思念故乡的两句是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4)知人论世,会晤诗人。关于白居易的生平思想及主要文学成就。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5)激情诵读领略诗美。第一,教师引导诵读钱塘湖春行.视频示范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抽学生朗读。第二,划分两首诗歌的节奏.(目标)(同课时一)(6)
19、走进诗境,体会感情。(目标)问题: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体现出这些特点?诗人游览西湖有怎样的心情?(积累拓展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钱塘湖春行.引导学生诵读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体会诗境,抓住 “水面“云脚的特点“初平”“低”,想象春水上涨、堤岸与水面刚刚齐平、云脚低沉的西湖早春特点.引导学生诵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会诗境,抓住“早莺”“新燕”,想象它们“争暖树”“啄春泥”的情景,早莺叽叽喳喳,争先恐后飞往向阳的树木,新燕出双入对,忙着衔取春泥建筑新巢,“几处”“谁家符合早春莺、燕生活的特点,诗人观察细致,描写贴切,“争”写出早莺快乐而兴奋的情态,感到
20、春的可贵与难得,“啄”写出新燕忙碌而勤奋的情态,展现一幅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揣摩诗人心情:兴奋欢快。引导学生诵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体会诗境,抓住“乱花“浅草早春的特点:纷繁的花朵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住马蹄。想象诗人与游客游览西湖胜景的热闹情景,“渐欲“才能体现出花草的早春景色.引导学生联系作者任杭州刺史期间,勤于政务,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杭州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百姓幸福,诗人游览西湖,体验到的,不仅是西湖美景带给自己的快乐,更有与民同乐、治理杭州取得成功的政治快乐。(7)美读品
21、味,赏析语言.(目标)合作探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诗中表达的妙处明确: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
22、.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8)概括归纳,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及结构。(9)诵读诗歌,巩固知识。诵读五首诗歌,结合“关于律诗”的知识补白,任选其中一首,分析律诗对仗、押韵的特点。(目标、积累拓展六)分析钱塘湖春行对仗、押韵的特点。从对仗看,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仗,“几处”与“谁家”、“早莺”与“新燕、“争”与“啄”、“暖树”与“春泥”对仗。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仗,“乱花”与“浅草”、“渐欲”与“才能”、“迷”与“没”、“马蹄对仗。所以,律诗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从
23、押韵看,“西”“低”“泥”“蹄”“堤”押“衣”韵,押的都是平声韵。所以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10)课时作业(积累拓展五)品读下列诗句,想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初春。“带雪与“柳尚青”说明是初春景物.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仲春。“草色”染“绿”,“桃花”火红欲燃,说明是仲春景物。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暮春。“杨柳浓阴,春天的花已全都凋零,说明是暮春初夏的景物。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暮春.江桥之畔,柳絮飘飞,惹动离人的愁绪,说明是暮春的景物. 12 / 1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