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研究刘 军 陈少平摘 要:高校校园里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呈现出某些新特性,与老式恋爱观有很大区别。分析当前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形成因素,并针对详细因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对于大学生对的恋爱观形成意义很大,也有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核心词:大学生;恋爱;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作者简介:刘军(1991-),女,山东聊城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诲;陈少平(195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研究生生导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诲。(福建 福州 350108)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她们虽然在生理
2、方面基本成熟,但是由于尚未涉足社会,始终都是生活在校园这个象牙塔里,对爱情、婚姻方面观念看法还不成熟。因此在恋爱过程中也不会较好解决由于感情问题带来困扰,进而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因而,只有理解了当前大学生恋爱中特点以及存在问题。进而找到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的恋爱观形成,具备重要意义一、大学生恋爱特点1、恋爱观念开放化老式与当代碰撞,社会群体道德观变化都在一定限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恋爱观对的与否。很大一某些大学生以为,自己心理、生理和思想观念已经相对成熟,体现出对恋爱渴望。另一方面受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上影视娱乐“性爱”文化泛滥影响,校园内学子心灵不再“宁静”,她们敢于轰轰烈烈,承认一见钟情,更推崇
3、“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上学期末,我校发现学生当众恋爱表白行为,导致一定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针对大一到大四学生家长(大二大三为主)对子女婚恋态度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对子女在大学期间恋爱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这一问题时,有56%家长选取了顺其自然,29%家长选了了支持,仅15%左右家长选取了反对。这阐明了作为新时代父母,相称多家长们已经转变了观念,对孩子在大学期间恋爱行为采用了赞成或是中立态度。家长观念转变也在一定限度上影响着学生恋爱观念。2、恋爱目多样化高校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一种轻松,优美环境条件。再加上大学生正值青春美好年华。因此在特定环境和年龄阶段,大学生恋爱
4、也成为了必然产物。调查显示大学生单纯由于追求一段美好感情而恋爱还占不到一半,但是因其她因素,如“排解寂寞”、“谋求刺激”、“体现个人魅力”等因素占大多数。而正是由于这些目,使得当前大学生恋爱变得越来越复杂,浮现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恋爱心理复杂化,多样化。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很大某些学生还是把恋爱当做是一种尝试、体验和消遣。3、恋爱行为公开化随着教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实行,在校大学生谈恋爱得到了承认和宽容,使得大学生恋爱不再是神秘不可见诸于世事情,而是大大方方呈当前公共眼中,成双成对学生情侣活动在校园各个角落,自习室、食堂、人工湖随处可见一对对学生情侣
5、。她们不顾及周边人目光,当众拥抱甚至亲吻,成为大学校园一道独特风景线。不但如此,许多高校近几年也屡屡掀起求爱门热潮,在我校上学期对家长关于子女婚恋态度调查中,被问及“如果您子女在学校公开场合当众追求别人或被别人追求时,您看法是什么”时,94%家长以为不应强制规定,但须防止由此引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乃至人身安全问题。70%家长以为只要是健康示爱行为就不反对。同步,90%家长也以为自己有责任教诲孩子如何对的解决感情问题。另一方面,也尚有45%家长思想趋于保守,对公开示爱行为暂时不能完全接受。其中,25%家长不赞成公开追求示爱,12%家长以为学校明确禁止公开场合追求示爱行为。从此调查中可以看出,大某些
6、家长对这种公开恋爱行为还是比较理解。4、恋爱关系脆弱化有人形象地比喻大学生浩浩荡荡恋爱大军是普遍开花,零星成果,“有情人”虽多,但“终成眷属”者却很少。应当说,大学生情感空间是相对纯洁,对爱情追求也是相对执着。她们年轻、单纯、抱负化,正由于这些,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浪漫色彩浓厚,情感性强、理智性弱,往往不能理性地对待恋爱中挫折,普通考虑经济、地位、职业、家庭等社会性问题较少,当面临毕业不得不考虑某些现实问题时能发展为缔结婚姻关系寥寥无几。 5、恋爱心理脆弱化大学生自制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恋爱过程中浮现困境,有些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沉淀可以回到正常学习和生活中,但也有某些学生长期陷入痛苦、愤怒与
7、绝望情绪中,产生鲁莽行为,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某些学生因自尊心受挫而产生极度自卑心理,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等极端事件发证;某些学生在感情中受到欺骗,由此产生打架斗殴事件屡见不鲜。上述行为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二、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形成因素分析1、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问题。大学生年龄多数在17-2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处在青年中期,其生理方面变化虽然不像青年初期那样明显,但是仍处在迅速成长发展阶段,处在这一年龄段大学生身体个方面基本发育成熟,生理上成熟导致性意识萌发,必然产生对恋爱行为向往和追求。这是人类自然属性。虽然生理发育随着器官发育逐渐成熟。但是心理发育却与人教诲环境有很大联系。当代大学生多大某些时
8、间是在校园里度过,很少涉足社会。加之,国内在性教诲方面缺少,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理解甚少,因而对因生理发育带来种种困扰缺少对的准备和指引,因此当代大学生恋爱行为呈现出较多盲目性和不稳定性。2、高校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恋爱人数增长与高校学习、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中学时期学生顶着升学压力,她们大某些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进入高校之后,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由于升学压力消失而变得轻松,也有了更多可供自己支配闲暇和娱乐时间。随着学生集体活动增多,男女同窗有了更多接触时间,为互相理解和感情培养提供了更多机会。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力较低,特别是新生在刚入学时容易产生孤单感,因此对感情需求性较强
9、。最后,当前大学生离家求学,经济较为独立,也为恋爱提供了一定物质基本。 3、群体性社会心理影响。一方面是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体现出从众心理。大学生在共同校园里生活学习,在这种共同群体氛围影响下,难免会有从众倾向,不少学生本来不打算谈恋爱,但是,如果周遭朋友或同窗都谈起来恋爱,为了不使自己显得无能,也会盲目效仿,在恋爱问题上也会浮现攀比现象。其实是大学生逆反心理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相对西方来说比较老式,大某些家长和教师会但愿学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少同窗恋爱会受到教师和家长干涉。学生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种种对峙心理,也会为了“追求自由”而去谈恋爱。4、社会环境影响。新婚姻法结婚年龄调节对
10、大学生影响是多方面,加上近年来媒体对大龄女青年,特别是高学历大龄女青年择偶难报道,给女大学生导致了特别大心理压力,为防止将来步入社会后到找不到中意对象,大学期间也会促使自己尽早谈恋爱。改革开放带来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飞速发展,更是西方某些思想观念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她们性解放思想影响着当前大学生恋爱观,以为恋爱不必考虑太多外界因素,有些学生更是只因自己一时盲目而开展一段恋情,这是对恋爱不负责任体现。再加上当前网络环境比较严峻,网络中诸多垃圾信息危害着学生观念和思想。网络对恋爱和性大肆渲染也会误导她们恋爱观念和行为。5、大学生价值观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进一步,学生们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发
11、上了很大变化,卷入时代改革大浪潮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国内高等教诲教诲各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在对待恋爱问题上,诸多大学生产生了某些悲观想法,进入高校后来,环境相对轻松,受父母约束较少,在这种状况下就会导致学生精神没有寄托,为了挣脱自己不良精神状态,诸多学生就会寻找异性同窗,以弥补精神上空虚需要。6、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在上学期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中显示,被问及“您觉得影响大学生婚姻爱情观形成因素是什么?”,约50%家长选取了家庭环境这个选项,18%家长选取了学校教诲,17%家长以为学子女会受到同窗朋友影响,而15%家长则以为社会传媒也会对孩子婚恋行为产生影响。家长们认同家庭环境对学生婚恋观
12、形成至关重要。调查中,仅有约23%学生有积极与家长在婚恋问题上进行沟通,40%学生在被家长讯问后会进行“被动交流”,而37%学生则与家长完全没进行过沟通。家长方面,尽管有95%家长会与孩子进行积极沟通,但大某些家长沟通也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够进一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家长理解家庭环境由于对于子女恋爱观重要性,但是由于欠缺沟通也会导致子女恋爱问题及不当恋爱观产生。三、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有效途径思考1、加强制度规范和完善。引导大学生对的恋爱行为,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相应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学生应当学会自制,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这不但是社会主义道德规定,更是社会主义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学校
13、要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恋爱行为。学校各部门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要等到恋爱越轨行为已经发生时,才想到解决和约束。规定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同步,也要遵守关于恋爱方面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做到有章可循,并且要严肃执行。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含蓄恋爱美德。 最后避免和减少大学生恋爱中浮现问题,还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来。平衡好学习和感情关系。 对于已经谈恋爱大学生要对的引导,及时掌握学生恋爱状况,有针对性地定期找其谈话,防止不良现象发生。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场合,更是重要育人阵地,这就规定咱们优化校园文化,平时学生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
14、就自然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当前,诸多高校课余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因而在这种枯燥生活状态下,诸多大学生就开始了对爱情追求。但是她们谈恋爱目就不是单纯追求感情,而是为了排解内心寂寞。这种不健康恋爱心态,必然会导致诸多大学生恋爱过程中不良现象产生。为了防止这种不健康恋爱现象产生,学校应当结合实际,适度地开展某些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诲,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既充实了自己课余生活又可以得到心理和身体协调发展。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诲一种重要构成某些,是素质教诲重要载
15、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实行素质教诲,增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3、加强青春期关于知识教诲。青春期教诲至今有待普及,当前在校大学生青春期知识比较缺少,高校可通过讲座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青春期教诲知识普及,让处在青春期少男少女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生理变化,早恋危害、青春期保健等科普知识。加强大学生青春期关于知识教诲、增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不容回避一种重要任务。 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有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关于性知识,对的看待关于性问题。指引大学生们对的解决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关系,以及学习有关健康知识教诲。 这种教诲可以协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健康性心理,对的解
16、决学习、爱情、生活之间关系。4、加强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诲(1)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恋爱挫折教诲中作用。课堂还是当前大学生接受教诲最重要形式。学校要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这门课程加以注重,把对学生恋爱指引加入课程教学筹划之中。教师也应进一步开展关于应对大学生恋爱挫折研究,多做科研。在平时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真心和学生谈心,多理解学生内心状况和思想动态,在真正理解学生实际困难之后,有针对性开展指引。(2)建立班级监督反馈队伍。学生之间在平时生活中接触最多。而寝室又是学生各方面情绪最真实流露地方。反馈员队伍可以由各寝室寝室长构成。反馈员在平时生活中及时理解学生情绪和心理,做到定期向班主任或辅导员反
17、馈状况。做她们得力助手。为增长反馈队伍合理性和有效性,反馈信息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涉及到学生隐私,也不能将反馈心理随意泄露。反馈信息要及时,以使大学生可以得到及时指引。5、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引。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多数是健康,但是咱们也应当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状况日趋严重,大学生心理过程和个性特性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常会发生性生理发育成熟与性心理滞后于性生理成熟之间矛盾,这是大学生经常遇到问题。如果这种烦恼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清理,困惑就会越积越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高校应注重和加强心理征询工作,引导学生对的结识和解决感情问题,为学生找到走出失恋阴影最佳方式,积极面对生活和将来,此外,针对因感
18、情问题引起严重心理障碍应进行重点单独辅导,以防止恶性事件发生。为大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轻松、高兴心理氛围,这对全面增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史非常重要。6、加强对新生教诲。新生来到一种陌生新环境,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轻,学校应当抓住这个时期给学生及时进行抱负,道德,价值观、人生观、恋爱观等教诲。从而使学生刚一入学就以积极健康心态和心理来面对接下来大学生涯。一方面要,协助她们对的摆正和解决学习和爱情关系,要争取在学业成功中获取爱情,恋爱要服从于学业,只有对的解决好恋爱和学习关系,才干使爱情力量成为增进学习动力,而学习成功又会增进爱情巩固和发展。要努力培养学生责任敢。另一方面,要教会新生对的恋爱,树立文
19、明对的恋爱观。倡导文明恋爱行为,学会顾及她人感受,形成崇高文明恋爱风气。最后,协助她们树立对的性道德观,慎重对待恋爱。引导学生学会摒弃不良行为和思想影响。 7、配合家庭教诲和社会教诲,构建“三位一体”全新教诲网络。学校是培养大学生对的恋爱观重要承担者,但是这一任务完毕离不开家庭配合和社会协助。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和问题不但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家长自身不健全人格、不恰当教养方式以及对学生恋爱不合理态度都会直接引起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影响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据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诲应得到家长配合,家长不应盲目封杀学生恋爱行为,应多与子女沟通,一但发现子女恋爱中浮现了问题,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足够耐心
20、,不可粗暴用事,否则,不但“欲速不达”,甚至会浮现对立,把事情复杂化。某些家长对于学生婚恋行为已经持较为开放态度,但家长与学生之间在婚恋问题上沟通还存在某些问题。针对这个盲区,学校应当加强同家长沟通联系,对也许发生问题学生及时通报家庭;在公开示爱问题上,学校应当引导学生对的解决爱情问题,不应明令禁止,但在寻常教诲中应当引导学生对的得当解决此类问题。此外,大学生当前获取性知识途径重要是通过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而某些媒体背离行业道德和伦理修养,传播不健康文化,给年轻一代导致了严重负面影响。因而,社会舆论应对的引导大学生恋爱行为,它不也许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当前整个社会婚恋观越来越趋于开放,开放,自我,随意恋爱态度误导了学生恋爱行为。因此,整个社会有必要制止不良恋爱行为和观念蔓延传播,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学生对的、文明,崇高恋爱观才有也许成为现实。参照文献:1艾晓丽.大学生恋爱特点分析及教诲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5).2刘征,孙志恋.当代大学生恋爱现象弊端及对策研究J. 高教研究,(7).3李红.当代大学生对的恋爱观教诲与培养J.时代报告,(5).4黄晓兵.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现象理性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3). 通讯作者:刘军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大学城福大新区生活五区60号楼215电话:电子邮箱: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