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5 ,大小:2.56MB ,
资源ID:2695255      下载积分: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6952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ppt)为本站上传会员【天****】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ppt

1、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基本要求一、一、实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实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二、二、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绪论绪论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实验及其重要性物理实验及其重要性 一、一、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1、开设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任何规律和理论都从实践和实验中来,并受到实践的反复检验,由此而不断发展。1.1.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引入物理学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引入物理学,使物理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使物理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2.2.经典物理学规律是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物理学规律

2、是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来的。3.3.近代物理学是从实验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近代物理学是从实验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80%80%以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实验物理学家。以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实验物理学家。20%20%的奖中很多是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分享的。的奖中很多是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分享的。实验成果可以很快得奖,而理论成果要经过至少两个实验的检验。实验成果可以很快得奖,而理论成果要经过至少两个实验的检验。19561956李政道(李政道(19261926年年1111月月2424日)日)、杨振宁(、杨振宁(19221922

3、年年1010月月1 1日)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同年,吴日)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同年,吴健雄组织进行实验,验证了结果,健雄组织进行实验,验证了结果,19571957获奖获奖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FF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设计思想,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设计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一步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 培养勇于探索和

4、钻研精神培养勇于探索和钻研精神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真正能学有所得。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真正能学有所得。第三节第三节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实验预习实验预习实验总结实验总结基本程序基本程序上实验课上实验课阅读教材及资料阅读教材及资料写出预习报告写出预习报告关键关键(1)实验预习)实验预习1、实验题目、实验题目 2、目的、目的 3、原理、原理 4、仪器、仪器 5、内容、内容 6、记录表格、记录表格7、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写在实验报告纸上,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写在实验报告纸上,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课上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课上教师要检查预习情

5、况实验报告纸一本实验报告纸一本50页,包括页,包括10页封面和页封面和40页内容;实验原始记录纸一本页内容;实验原始记录纸一本20页。页。(2)上实验课)上实验课接受老师对预习情况的检查。接受老师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听课听课做实验,做实验,2人人1组,相互协作。组,相互协作。整理仪器、打扫卫生整理仪器、打扫卫生实验数据签字实验数据签字-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第三节第三节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基本程序基本程序 实验预习实验预习实验总结实验总结上实验课上实验课(3)实验总结)实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6、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第三节第三节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基本程序基本程序预习报告中已有的原理、图、步骤等不必重写预习报告中已有的原理、图、步骤等不必重写预习报告中已有的原理、图、步骤等不必重写预习报告中已有的原理、图、步骤等不必重写数据处理时必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分析数据处理时必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分析数据处理时必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分析数据处理时必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分析(应包含主要过程应包含主要过程应包含主要过程应包含主要过程)、作图。、作图。、作图。、作图。实验预习实验预习实验总结实验总

7、结上实验课上实验课课前写的课前写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结论;结论;小结;小结;+=课上的课上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记录纸记录纸+1份完整的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1 1、实验原理要整理总结、实验原理要整理总结、实验原理要整理总结、实验原理要整理总结2 2、实验仪器要注明型号、实验仪器要注明型号、实验仪器要注明型号、实验仪器要注明型号3 3、报告中的数据要与原始记录数据一致、报告中的数据要与原始记录数据一致、报告中的数据要与原始记录数据一致、报告中的数据要与原始记录数据一致4 4、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处理包括:写出公式、代入数据写出公式、代入数据写

8、出公式、代入数据写出公式、代入数据 计算结果、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图线等计算结果、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图线等计算结果、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图线等计算结果、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图线等5、报告中必须附有指导教师签字的原始记录、报告中必须附有指导教师签字的原始记录6、实验小结,讨论、分析和心得体会 第四节第四节 学生学生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1 1、请假必须在课前;、请假必须在课前;、请假必须在课前;、请假必须在课前;课后补假无效。课后补假无效。课后补假无效。课后补假无效。2 2、损坏仪器要赔偿。、损坏仪器要赔偿。、损坏仪器要赔偿。、损坏仪器要赔偿。3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始记录无效。、有下

9、列情况之一者,原始记录无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始记录无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始记录无效。铅笔记录的原始记录无效。铅笔记录的原始记录无效。铅笔记录的原始记录无效。铅笔记录的原始记录无效。更换记录纸重新抄写的原始记录无效。更换记录纸重新抄写的原始记录无效。更换记录纸重新抄写的原始记录无效。更换记录纸重新抄写的原始记录无效。用橡皮、胶带纸或修正液修改过的原始记录无效。用橡皮、胶带纸或修正液修改过的原始记录无效。用橡皮、胶带纸或修正液修改过的原始记录无效。用橡皮、胶带纸或修正液修改过的原始记录无效。4 4、实验报告迟交者扣分,不交报告者实验成绩不及格。、实验报告迟交者扣分,不交报告者实验成绩不

10、及格。、实验报告迟交者扣分,不交报告者实验成绩不及格。、实验报告迟交者扣分,不交报告者实验成绩不及格。交报告时间与地点:做完实验后一周内交课代表,交报告时间与地点:做完实验后一周内交课代表,由课代表交任课教师实验室上。由课代表交任课教师实验室上。第二章第二章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测量与测量误差测量与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效数字的运算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数据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与测量误差测量与测量误差 测量测量:将待测量直接或间接地与另一个同类的已知量相比较,把后者作为计量单位,从而确定被测量是该将待测量直接或间接地

11、与另一个同类的已知量相比较,把后者作为计量单位,从而确定被测量是该计量单位的多少倍的物理过程。计量单位的多少倍的物理过程。分类分类:直接测量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 等精度测量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要素:待测对象、要素:待测对象、测量者、环境条件、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者、环境条件、测量仪器、测量方法1、测量及其分类、测量及其分类1、真值与测量值、真值与测量值 被测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真实大小,称为该量的真值,记为被测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真实大小,称为该量的真值,记为 A。,而把某次对它测得的值称为测量。,而把某次对它测得的值称为测量值,记为值,记为A 2、绝对误差、绝对误差3、相对

12、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表示绝对误差在整表示绝对误差在整个物理量中所占的个物理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比表示1000米米1米米0.1%100厘米厘米1厘米厘米1%二二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测量误差及其分类表示方法:表示方法:1000110001米;米;1001 1001厘米厘米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性质可分为: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粗大误差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测量结果出现固定的偏差,即误差的大小和

13、符号始终保持恒定,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测量结果出现固定的偏差,即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始终保持恒定,或者按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或者按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按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按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1)仪器误差)仪器误差 (2)方法误差方法误差 (3)个人误差)个人误差 (4)环境)环境 条件误差条件误差 原因可知,有规律原因可知,有规律 注意:注意:依靠多次重复测量一般不能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依靠多次重复测量一般不能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误差的大小以及正负误差的出现都是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的。我们称这种误差为随机误差。误差的

14、大小以及正负误差的出现都是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的。我们称这种误差为随机误差。误差的大小以及正负误差的出现都是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的。我们称这种误差为随机误差。误差的大小以及正负误差的出现都是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的。我们称这种误差为随机误差。2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系统误差产生的因素每次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每次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每次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每次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完全是随机的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完全是随机

15、的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完全是随机的或大或小、或正或负,完全是随机的次数足够多正态分布(高斯正态分布(高斯分布)分布)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过程中一些随机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过程中一些随机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电源电压、气流、电源电压、气流、个人感官个人感官)。随机误差的出现带有某种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随机误差的出现带有某种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和不同的性质。因此,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和不同的性质。因此,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各不相同。温度忽高忽低温度忽高忽低气流飘忽不定气流飘忽不定电

16、压漂移起伏电压漂移起伏表征测量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即对同一物理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的各测量值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射击打靶的结果进行类比,以说明这三个概念。用射击打靶的结果进行类比,以说明这三个概念。三个常用术语三个常用术语(1)准确度)准确度(2)精密度)精密度表征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的大小,即测量结果对真值的偏离大小。表征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的大小,即测量结果对真值的偏离大小。(3)精确度)精确度表征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评价。表征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评价。精密度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高准确度高 精确度高精确度高这是一种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这类误差具有异常值。粗大误差的出现,通常是

17、由测量仪器的故障、测量条件的失常及测量者的失误引起的。带有粗大误差的实验数据是不可靠的。一旦发现测量数据中可能有粗大误差数据存在,应进行重测!如条件不允许重新测量,应在能够确定的情况下,剔除含有粗大误差的数据。但必须十分慎重。3粗大误差粗大误差第三节第三节 随机误差的处理随机误差的处理1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 对对某某一一物物理理量量在在相相同同条条件件下下进进行行多多次次重重复复测测量量,由由于于随随机机误误差差的的存存在在,测测量量结结果果A1,A2,A3,An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该物理量的真值为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该物理量的真值为A,则根据误差的定义

18、,各次测量的误差为,则根据误差的定义,各次测量的误差为大量实践证明,随机误差xi的出现是服从一定的统计分布正态分布(高斯分布)规律的,亦即对于大多数物理测量,随机误差xi具有以下性质:(i=1,2,n)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绝对值非常大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趋近于零绝对值非常大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趋近于零。当测量次数趋近于无限多时,由于正负误差互相抵消,各误差的代数和趋近于零。当测量次数趋近于无限多时,由于正负误差互相抵消,

19、各误差的代数和趋近于零。图图-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图中横坐标为误差,纵坐标为误图中横坐标为误差,纵坐标为误差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差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1)单峰性单峰性(2)对称性对称性(3)有界性有界性(4)抵偿性抵偿性随机误差具有的性质:随机误差具有的性质:误差出现在x处单位误差范围内的概率。f(x)dx是误差出现在x至x+dx区间内的概率,就是图中阴影包含的面积元。整个误差分布曲线下的面积为单位1,这是由概率密度函数的归一化性质决定的。根据统计理论可以证明,函数f(x)的具体形式为:f(x)的意义:的意义:式中,式中,是一个取决于具体测量条件的常数,称为标准误

20、差。是一个取决于具体测量条件的常数,称为标准误差。由图可以看出:由图可以看出:当当值较小时,正态分布曲线高而窄,表示误差分布在较小范围之内,测量数据的离散性小,重值较小时,正态分布曲线高而窄,表示误差分布在较小范围之内,测量数据的离散性小,重复性好,即精密度高。复性好,即精密度高。当当值较大时,正态分布曲线低而宽,表示误差在较大范围内变动,测量数据的离散性大,重复值较大时,正态分布曲线低而宽,表示误差在较大范围内变动,测量数据的离散性大,重复性差,即精密度低。性差,即精密度低。图图-3 对正态分布曲线的影响对正态分布曲线的影响标准误差反映的是一组等精度重复测量数据的离散性。由概率论可知,在某一

21、次测量中,随机误差出现在a至b区间的概率应为出现在至区间的概率应为由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可证明,x=是曲线的两个拐点处的横坐标值。当x=0时某次测量若标准误差较小,则必有f(0)较大,误差分布曲线中部将较高,两边下降就较快。总之,分布曲线较窄,表示测量的离散性小,精密度高。相反,如果标准误差较大,则f(0)就较小,误差分布曲线的范围就较宽,说明测量的离散性大,精密度低,如图上页所示。可以证明,标准误差可由下式表示可以证明,标准误差可由下式表示该式成立的条件是要求测量次数该式成立的条件是要求测量次数 与以上三个积分式所对应的面积如图所示。与以上三个积分式所对应的面积如图所示。2标准误差标准误差 的

22、统计意义的统计意义标准误差所表示的统计意义标准误差所表示的统计意义对物理量对物理量A任做一次测量时,任做一次测量时,落在落在-到到+之间的可能性为之间的可能性为68.3%,落在落在-2 到到+2 之间的可能性为之间的可能性为95.5%,而落在而落在-3 到到+3 之间的可能性为之间的可能性为99.7%。测量误差测量误差x3.测量列的平均值测量列的平均值 用测量列A1,A2,An表示对物理量进行次测量所得的测量值,则每次测量的误差为:将以上各式相加得:将以上各式相加得:由此可得:由此可得:由此可得由此可得由于所以所以结论结论由于平均值只是最接近真值但不是真值,因此,误差也是无法得到的。在实际测量

23、的数据处理中,用偏差来估算每次测量对真值的偏差。偏差的定义为可以用有限次数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可以用有限次数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真值作为真值 的最佳估计值。的最佳估计值。4.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可可以以证证明明,当当测测量量次次数数为为有有限限时时,可可以以用用标标准准偏偏差差S作作为为标标准准误误差差的的最最佳佳估估计计值值。S 的的计计算算公公式式为为贝塞尔贝塞尔(Bessel)公式公式 5、有限次测量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有限次测量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对对A的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也是一个随机变量。的统计意义:的统计

24、意义:被测量的真值被测量的真值 落在落在 到到 范围内的可能性为范围内的可能性为68.3%落在落在 到到 范围内的可能性为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5%落在落在 到到 范围内的可能性为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9.7%也存在标准偏差,这个标准偏差用也存在标准偏差,这个标准偏差用 表示。可以证明:表示。可以证明:第四节第四节 减小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减小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 1可定系统误差的处理可定系统误差的处理 可可定定系系统统误误差差的的特特点点是是,它它的的大大小小和和方方向向是是确确定定的的,因因此此,可可以以消消除除、减减弱弱或或修修正正。如如实实验方法和理论的不完善以及实验仪器零点发生偏移等引起的系

25、统误差,都属于这种类型。验方法和理论的不完善以及实验仪器零点发生偏移等引起的系统误差,都属于这种类型。2未定系统误差的处理未定系统误差的处理 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各种量具,在制造时都有一个反映准确程度的极限误差指标,习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各种量具,在制造时都有一个反映准确程度的极限误差指标,习惯上称之为仪器误差,用来惯上称之为仪器误差,用来 表示。这个指标在仪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说明。表示。这个指标在仪器说明书中都有明确的说明。第五节第五节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一个量进行测量后,应给出测量结果,并要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作出评价。近年来,引入了不确定度这一概念来评

26、价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也称实验不确定度,简称为不确定度,是对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不确定度给出了在被测量的平均值附近的一个范围,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在此范围中。不确定度越小,标志着测量结果与真值的误差可能值越小;不确定度越大,标志着测量结果与真值的误差可能值越大。1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2不确定度分量的分类及其性质不确定度分量的分类及其性质 按照按照“国际计量局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国际计量局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中的评定方法,不确定度可分为两类。中的评定方法,不确定度可分为两类。用不确定度来评价测量的结果,是将测量结果中可修正的可定系统误差修正以

27、后,再将剩余的用不确定度来评价测量的结果,是将测量结果中可修正的可定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再将剩余的误差划分为可以用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划分为可以用统计方法计算的A类不确定度和用非统计的方法估算的类不确定度和用非统计的方法估算的B类不确定度来表示。类不确定度来表示。A 类不确定度分量类不确定度分量(简称简称A分量分量)指用统计的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用指用统计的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用 表示(脚标表示(脚标 i 代表代表 A 类不确定度的第类不确定度的第 i 个分量)。个分量)。在物理实验课中,在物理实验课中,A 类不确定度主要体现在用统计的方法处理随机误差。类不确定度主要体现在用统计的方法处理

28、随机误差。设设对对物物理理量量进进行行多多次次测测量量得得到到的的测测量量列列为为 ,则则物物理理量量 A 的的不不确确定定度度的的A分分量量可可由下式计算由下式计算B类不确定度分量类不确定度分量(又称为(又称为B分量)分量)是指用非统计的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分量,用uj表示(脚标j代表B类不确定度的第j个分量)。B类不确定度分量在物理实验课中主要体现在对未定系统误差的处理上。计算这类分量时不是直接对多次测量的数值进行统计计算,而是根据误差来源,先估算出此项的极限误差,然后再根据该项误差服从的分布规律而确定出置信系数C,最后求出所对应的标准偏差作为该项误差的B分量。即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未定系统

29、误差就是实验所用的仪器误差。简化假定简化假定:注意注意仪器误差也服从一定的分布规律,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仪器误差也服从一定的分布规律,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取取 C3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取取 C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所谓均匀分布是指在测量值的某一范围内,测量结果取任一可能值的概率相等,而在该范围外的所谓均匀分布是指在测量值的某一范围内,测量结果取任一可能值的概率相等,而在该范围外的概率为零。概率为零。3、合成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 如果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是相互独立变化的,则如果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是相互独立变化的,则4、总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Uc 是置信因子

30、是置信因子U的置信概率的置信概率:c=1 c=2 c=3 p=68.3%p=95.5%p=99.7%一般来说,在测量结果的后面都要标明所对应的置信概率(只有取2时可以不标)。5、相对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第六节第六节 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与评价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与评价前面已经证明,当测量次数趋于无穷时,因此,在有限次测量的条件下,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是合理的。于是有因此,在有限次测量的条件下,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是合理的。于是有 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1.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的情形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的情形假假定定在在相相同同条条件件下下对对某某一一物物理理

31、量量A的的测测量量列列为为 ,并并假假定定测测量量中中已已定定系系统统误误差差不不存在或已修正,同时没有疏失误差。则多次测量的合成不确定度为存在或已修正,同时没有疏失误差。则多次测量的合成不确定度为 其中其中此式是只考虑一种此式是只考虑一种A类分量和一种类分量和一种B类分量时简化的合成不确定度。其中类分量时简化的合成不确定度。其中式中式中A1 为一次测量值为一次测量值,U 是总不确定度。一次测量无法计算不确定度的是总不确定度。一次测量无法计算不确定度的A 分量分量,故故 U 的值仅由不确定度的的值仅由不确定度的B分量一项决定。即分量一项决定。即2.单次测量的情形单次测量的情形第七节第七节 间接

32、测量量的结果表示与评价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与评价设间接测量量Y是各直接测量量X1,X2,Xn的函数,一般可写为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与相对不确定度: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与相对不确定度: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过程可归纳以下几个步骤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过程可归纳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计算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2)计算出各直接测量量的总不确定度计算出各直接测量量的总不确定度(3)将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代入将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代入(-29)式中算出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式中算出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4)将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与总不确定度代入(-32

33、)和(-33)两式中,计算间接测量量的总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5)按(-30)和(-31)两式的形式写出测量结果,并标明测量结果的置信概率。第八节第八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由几位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组成。有效数字由几位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组成。用用最最小小分分度度是是毫毫米米的的钢钢板板尺尺测测量量某某物物体体的的长长度度,测测量量结结果果记记为为143.5mm。其其中中,“143”三三位位数数是是准准确确读读得得的的,是是可可靠靠的的,称称之之为为“可可靠靠数数字字”,而而“5”这这一一位位是是估估计计出出来来

34、的的,称称之之为为“可可疑疑数字数字”。可靠数字和末位的可疑数字组成有效数字。可靠数字和末位的可疑数字组成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位数越多,测量的准确度越高。有效数字位数越多,测量的准确度越高。(1)直接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读取直接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读取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有密切关系。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必须读到仪器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一般来说,必须读到仪器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2)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规则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规则 改变有效数字单位时,只能改变有效数字中的小数点位置,而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保持不变。改变有效数字单位时,只能改变有效数字中的小数

35、点位置,而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保持不变。注意注意非零数字之前的“0”不算有效数字,而在非零数字之间或之后的“0”都是有效数字,0.01050的位数为四位。(3)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的取法)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的取法 规定:总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规定:总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 1位或者位或者 2位。位。相对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相对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 2位。位。二者的收尾原则都是:只进不舍二者的收尾原则都是:只进不舍1.不确定度x只取一位,只进不舍x0.3652cm计算中间过程,不确定度可多取一位x324x0.30010.4cm0.4m4102m(4)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规则)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规则

36、 平均值部分的有效数字位数取舍都必须以总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为准。平均值部分的有效数字位数取舍都必须以总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为准。规则:平均值保留的末位必须与总不确定度所在的位对齐。规则:平均值保留的末位必须与总不确定度所在的位对齐。如测某长度的平均值为如测某长度的平均值为 18.956mm,总不确定度为,总不确定度为 0.04mm,则最后结果应写为:,则最后结果应写为:L=18.96 0.04 mm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1.2499 1.25001 1.250 1.350 1.0501.2两位:两位:规规则则 5下舍去下舍去5上入,整上入,整5前位凑偶数前位凑偶数 对算术平均值

37、对算术平均值只进不舍只进不舍对不确定度对不确定度1.31.21.41.0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几个原则:几个原则:(1)可靠数字与可靠数字相运算,其结果仍为可靠数字可靠数字与可靠数字相运算,其结果仍为可靠数字;(2)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或可疑数字之间相运算,其结果均为可疑数字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或可疑数字之间相运算,其结果均为可疑数字;(3)运运算算的的结结果果只只保保留留一一位位可可疑疑数数字字,末末尾尾多多余余的的可可疑疑数数字字取取舍舍时时,应应根根据据有有效效数数字字修修约约规规则则进进行行;(4)在运算中,常数、无理数、在运算中,常数、无理数、以及常系数,如以及常系数,如

38、2、1/2等的位数可以认为是无限多的。等的位数可以认为是无限多的。(5)函数的有效数字运算)函数的有效数字运算要求:要求:自学自学1.采用四舍五入法对有效数字进行取舍采用四舍五入法对有效数字进行取舍.2.加减法加减法:结果的可疑位与参与运算数据中存疑位数量级最高的对齐结果的可疑位与参与运算数据中存疑位数量级最高的对齐.例如例如:2.327+10.8=13.127 2.327+10.8=13.13.乘除法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参与运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参与运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例如:例如:2327108=251316 2327108=2.511

39、054.、g等或者在公式中出现的常数可视为无穷多位,使用时所取的位数不少于参与运算数据中位数最少等或者在公式中出现的常数可视为无穷多位,使用时所取的位数不少于参与运算数据中位数最少的。的。例如:例如:V=D2/4=3.1422.32724 或者或者 =3.14162.327245.乘方、开方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和乘方、开方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和 底数的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底数的有效数字个数相同。52大学物理实验6.函数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误函数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误 差计算来确定。差计算来确定。1.微分法微分法 如求如求 的函数值,应先求出的函数值,应先求出 ,将它保

40、留一位有效数字,函数,将它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函数Y的值最终应保留与该位的值最终应保留与该位一致。在此一致。在此 为自变量的最小变化量(即有效末尾的最小分度值)。为自变量的最小变化量(即有效末尾的最小分度值)。例求例求所以,所以,应保留到万分位,为应保留到万分位,为0.3437。53大学物理实验对于对于 所以,所以,也应保留到万分位,为也应保留到万分位,为0.5789。对于对于所以,所以,也应保留到万分位,为也应保留到万分位,为2.8915。54大学物理实验2.比较法:算式为函数形式时,计算函数及改变自变量比较法:算式为函数形式时,计算函数及改变自变量1个单位变化的函数结果,三者进行比较,取个单

41、位变化的函数结果,三者进行比较,取到数值变化的第一位到数值变化的第一位(下例中带下划线是数值变化位下例中带下划线是数值变化位):sin206=sin206=sin205=0.3433865sin205=0.3433865sin207=0.3439329sin207=0.3439329=0.3437=0.34370.34365970.343659755大学物理实验 用最小分度值为用最小分度值为0.02mm0.02mm的游标卡尺单次测量柱高的游标卡尺单次测量柱高 h=30.24mm h=30.24mm,用,用仪仪=0.004mm=0.004mm的螺旋测的螺旋测微计重复测量圆柱的直径微计重复测量圆柱

42、的直径D D,数据为,数据为8.227mm,8.223mm,8.228mm,8.223mm,8.226mm,8.227mm,8.223mm,8.228mm,8.223mm,8.226mm,试给出试给出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解:解:1.求求 D 的算术平均值与偏差。的算术平均值与偏差。例题例题:测圆柱体积测圆柱体积V。D(mm)(D-D)(103 mm)(D-D)2(106 mm)123458.2278.2238.2288.2238.226 1.6-2.4 2.6-2.4 0.6D=8.2254 (D-D)2=2.12105 mm2.565.766.765.760.36(mm)

43、比直接读数多出比直接读数多出一位一位2.求圆柱体的体积求圆柱体的体积或:3.求求4.求求先多取几位先多取几位中间结果不确定中间结果不确定度取三位度取三位中间结果不确定中间结果不确定度取三位度取三位5.求求最终结果不确定最终结果不确定度取两位度取两位6.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或:或:【例题例题】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公式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公式 现用最小读数为现用最小读数为1/100s的电子秒表测量周期的电子秒表测量周期 T 五次,其周期的测量值为五次,其周期的测量值为2.001,2.004,1.997,1.998,2.000(单位:(单位:s);用);用级钢卷尺测摆长级钢卷尺测摆长L一次,一次,L

44、=100.00 cm。试求重力加速度。试求重力加速度g及合成及合成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并写出结果表达式。,并写出结果表达式。注:每次周期值是通过测量注:每次周期值是通过测量100个周期获得,每测个周期获得,每测100个周期要按两次表,由于按表时超前或滞后造成的最个周期要按两次表,由于按表时超前或滞后造成的最大误差是大误差是0.5s;级钢卷尺测量长度级钢卷尺测量长度L的示值误差为的示值误差为 (L是以米为单位得到的数值),由是以米为单位得到的数值),由于卷尺很难与摆的两端正好对齐,在单次测量时引入的误差极限为于卷尺很难与摆的两端正好对齐,在单次测量时引入的误差极限为2 mm。1.计算直接测量量的

45、最佳估计值计算直接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T 的估计值:的估计值:L 的估计值:的估计值:2.计算间接测量量计算间接测量量g 的最佳估计值的最佳估计值3.计算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计算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1)计算摆长)计算摆长L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应的不确定度为相应的不确定度为 测量时卷尺不能对准测量时卷尺不能对准L两端造成的仪器误差两端造成的仪器误差相应的不确定度为相应的不确定度为L的合成不确定度为的合成不确定度为 仪器的示值误差仪器的示值误差L的相对不确定度的相对不确定度摆长只测了一次,只考虑摆长只测了一次,只考虑B B类不确定度类不确定度,有两个分量。有两个分量。(2 2)计算周期)

46、计算周期T T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TT的的A A类不确定度类不确定度T的的B类不确定度有两个分量,一个与仪器误差类不确定度有两个分量,一个与仪器误差对应,一个与按表超前或滞后造成的误差对应,一个与按表超前或滞后造成的误差对应对应因因比比小得多,可略去,故合成不确定度为小得多,可略去,故合成不确定度为T的相对不确定度的相对不确定度 分别是分别是扩展不确定度为扩展不确定度为4.计算间接测量量计算间接测量量g的不确定度的不确定度由于由于是积商关系,根据相对合成不确定公式是积商关系,根据相对合成不确定公式有有g的不确定度为的不确定度为5.写出结果表达式写出结果表达式 或或 第九节第九节 数据处

47、理的几种常用方法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优点:可以粗略地看出有关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便于检查测量结果和运算结果是否合理。表表-2 -2 伏安法测电阻的测量数据伏安法测电阻的测量数据4.003.522.982.512.051.491.020.500.00电流(mA)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电压(V)(1)标题标题;(2)(2)应标注名称和单位应标注名称和单位;(3)(3)主要是原始数据。中间运算结果也可列入表中主要是原始数据。中间运算结果也可列入表中;(4)(4)顺序排列。顺序排列。1、列表法2、图示法 利用曲线表示被测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这

48、种方法称为图示法。它比用表格表示数据更形象、更直观。优点:优点:1)关系和变化规律可由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关系和变化规律可由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2)从曲线的延伸部分外推读得测量范围以外的数值。)从曲线的延伸部分外推读得测量范围以外的数值。3)从所作曲线的斜率、截距等量还可求出某些其它的待测量。)从所作曲线的斜率、截距等量还可求出某些其它的待测量。曲线太粗,不均匀,不曲线太粗,不均匀,不光滑。应该用直尺、曲光滑。应该用直尺、曲线板等工具把实验点连线板等工具把实验点连成光滑、均匀的细实线。成光滑、均匀的细实线。不当图例展示不当图例展示不当图例展示不当图例展示图纸使用不当。实际作图时,坐标原点的读

49、数可以不从零开始。图纸使用不当。实际作图时,坐标原点的读数可以不从零开始。图纸使用不当。实际作图时,坐标原点的读数可以不从零开始。图纸使用不当。实际作图时,坐标原点的读数可以不从零开始。3、图解法利用图示法得到的测量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求出有物理意义的参数。在物理实验中遇到最多的图解法的例子是通过图示的直线关系确定直线的参数-截距和斜率。(1)确定直线图形的斜率和截距(2)曲线的改直4 4、逐差法、逐差法1、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使用条件:、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使用条件:(1)测量量之间满足线性函数关系。有些虽不是线性关系,但经过数学变换可以化为线性关系。)测量量之间满足线性函数关系。有些虽不是线性关

50、系,但经过数学变换可以化为线性关系。(2)自变量)自变量x 的变化是等间隔的的变化是等间隔的。(3)测量偶数组数据。)测量偶数组数据。2、逐差法的应用、逐差法的应用以拉伸法测弹簧的倔强系数为例。设实验中等间隔地在弹簧下加砝码(如每次加一克),共加9次,分别记下对应的弹簧下端点的位置逐差法逐差法-将等间隔测量的值分成两组将等间隔测量的值分成两组第一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优点:优点:简单易懂、运算方便、充分利用了每个数据,比逐项差值法得到的结果简单易懂、运算方便、充分利用了每个数据,比逐项差值法得到的结果误差小。误差小。缺点:缺点: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精度也受到限制。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