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新南科技发展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手册目 录序言第一章管理过程1.1 方针和计划31.2 管理体系要求4 1.3 管理层责任和义务4 1.4 符合性和其它要求4 1.5 EHS管理计划和程序5 1.6 设施设计和建设5 1.7小区意识和应急反应5 1.8EHS业绩监测和测量6 1.9事故调查、汇报和分析6 1.10EHS管理体系评审7 1.11 管理审核和调整7 第二章安全2.1建筑工程安全检验82.2建筑工程安全检验方法102.3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范102.4建筑工程安全检验132.5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防范172.6吊装工程安全隐患防范202.7高处作业安全隐患防范222.8拆除工程安
2、全隐患防范262.9装饰装修工程安全隐患防范28第三章 环境 和健康 3.1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313.2熟悉施工现场卫生和防疫32 3.3熟悉建筑工程文明施工343.4了解建筑工程职业病防范35序言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手册所要求指标和方法是通常认为在新设施中采取成本合理现有技术就能实现指标和方法。在对现有设施应用管理手册时,可能需要制订具体针对该场所指标,并需要求合适达标时间表。在应用管理手册时,应依据每个项目确定危险和风险灵活处理,其依据应该是环境评定结果,并应考虑到该场所具体变量和项目标其它原因。具体技术提议是否适用应依据有资格和经验人员提出专业意见来决定。假如依据项目标具体情况认为适于
3、采取要求较低指标和方法,则在针对该场所进行环境评定中需要对提出替换方案作出详尽论证。该论证应表明修改后指标能够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第一章管理过程1.1方针和计划企业目标是实现零事故和100 实施手册所要求。职员将有责任遵守她们职责。所以,管理者期望: 1. 了解并遵守已经有特定岗位及工厂范围EHS步骤和章程。 2. 了解并落实工作区域要求要求。 3. 主动向安全环境保护部改善计划提议 4. 保持健康和安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主动参与健康安全培训并展现所受培训能力。 6. 经过主动观察同事安全工作行为和自己安全工作行为,使其它职员意识到健康和安全实践。 7. 主动参与预防事故、受伤和疾
4、病活动,如: 开展安全工作步骤 确定和纠正危险和不安全行为。 汇报意外事故、情况、隐患或潜在危险。 1.2管理体系要求下面将简述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手册中每一要素要求。即使这些内容基础上覆盖了EHS管理体系要求,不过可改编,使体系适应各企业方针、程序、结构 和操作,没有理由要求全部企业必需使用这种严格体系。企业能够采取和本企业现有管理体系或其它环境管理体系相符合要素和要求。 1.3管理层责任和义务 1. 在组织各阶层中应建立、交流、推行、定时修正和支持提升EHS业绩方针。方针应形成文件、保留好,并使公众易于取得。方针中应包含对预防污染及满足法律和法规要求承诺。 2. 管理者将会经过行动主动参
5、与EHS管理体系过程,并提供充足资源来实现其承诺。 3. 对EHS责任、权限、义务和能力进行要求并统计在文件中,在各阶层中进行交流和实施。 4. EHS应有明确目标、目标和指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目标和指标为评定个人、部门和企业EHS业绩。体系还应包含将要求变成程序和规程方法。 1.4符合性和其它要求1. 体系应做到确保全部适用EHS符合性要求是众所周知,并和对应程序和步骤相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许可证、规范、标准、程序及作法方面信息应保持最新,能处理争议冲突,对所形成操作要求形成文件,并传达成相关职员。 2. 应有一个程序对应遵照法规、要求、许可证和企业要求符合性进行定时评价。3. 应有调查违
6、规事故程序,包含交流从企业各操作中取得经验教训。经过根本分析来找出不符合性根本原因,反馈到计划中并进行连续改善,以消除体系不安全原因。 4. 必需时主动参与新符合性要求编制工作。 1.5EHS管理计划和程序1. 应有一个战略计划以建立和维护书面EHS目标和指标,包含实现这些任务时间框架。在这个组织每个对应部门及层次上所制订目标和指标应和企业EHS方针相符合。当建立和审核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规和其它财务、经营及商业要求,关键EHS事项和影响,技术方案选择和相关利益方见解。 2. 应定义、建立和保持用于实现目标和指标(包含时间框架在内)计划和程序。在这个组织每个对应部门及层次上,对实现这些目标和
7、指标责任进行划分。定时地对程序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和目前操作、活动和作业规程相符合。 3. 必需时应修订EHS管理计划和程序,以适应新开发项目,新或整改活动、产品或服务,和最新认识到EHS影响和相关事项。 1.6设施设计和建设1. 在新或改造设施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使用满足或超出相关管理要求、经认可设计规程和标准;在无规章地方,应使用能经认可表现企业要求设计规程和标准。 2. 应有一个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以验证设施是否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并按适用标准要求来施工。 3. 应建立准则和程序,来实施和统计在特定设计阶段相关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评价,以确保符合组织EHS和经营目标。 1.7小区意识和应急反
8、应 1. 应有一个和企业规模和经营特征相符合程序,这一程序应考虑和统计小区对企业和设施操作要求和关注,并对其做出反应。管理者将会建立并保持和相关小区、当地EHS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反应组织或其它相关方面对话。2. 每一个设施全部应有一个应急反应和危机管理体系,它包含一系列成文、立即更新、易于获取、经过沟通和被大家了解计划。这些计划包含: 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内外交步骤序,参与人员、装备资源、安全健康和环境信息,及和其它企业和小区应急反应组织联络。 3. 应急反应必需设备、设施和受过培训人员应该是确定、有保障和定时测试。 1.8EHS业绩监测和测量 1. 管理者应建立并保持一个监测体系,方便对那
9、些严重影响EHS业绩和管理设施和企业作业活动现象进行定时监测。作为统计EHS业绩程序,应形成文件并进行交流,该程序关键是对EHS业绩、相关操作控制方法或企业EHS目标和指标遵守情况进行跟踪。 2. 应定时校准和维护监测设备,根据企业程序保留这些活动统计。 3. 应定时对设施和企业EHS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测量、评价和检验,由相关管理人员对结果进行交流。 1.9事故调查、汇报和分析 1. 体系应有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事故和重大未遂事件汇报、调查、分析、统计程序。事故汇报程序最少应包含:拟汇报事故类型、上报部门及汇报时间限制。 2. 对发觉情况应给予保留并定时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对规程、标准、程序或管
10、理体系改善是正确,并被看成改善工作基础。 3. 应有一个对整改行为是否得到了实施、统计和定时评价程序,并为处理这些问题配置足够资源。 1.10EHS管理体系评审 1. 应编制和实施用于EHS管理体系评审程序,目标是:确定体系是否符合企业计划EHS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是否已得到了有效实施和保持,是否能为对应管理者提供EHS管理体系评审结果信息。 2. EHS管理体系审核范围和频率应反应操作复杂性、风险程度及业绩档案。 3. 应立即分析处理EHS评审结果并形成文件,以纠正体系中缺点和不足。应在企业内各操作区和组织之间对所取得经验教训开展交流。 1.11管理审核和调整 1. 为实现连续改善,组织管理
11、者应定时审核和评定EHS有效性。审核内容宜包含评审结果、满足一些目标和指标程度、体系质量,和相关方之间关系。 2. 统计审核结果上报至对应管理者,作为连续改善依据。比如,为改善EHS业绩,管理者应对EHS方针、目标和其它程序和规程变更必需性进行审核。 3. 应有一个体系确保能够整改EHS管理体系评价出问题。第二章安全 2.1建筑工程安全检验建筑工程安全检验内容安全检验是发觉、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比较有效和直接方法之一,是主动性安全防范。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验关键内容安全检验要依据施工生产特点,具体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1)查安全思想关键是检验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全体职员(包
12、含分包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2)查安全责任关键是检验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和考评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目标是否已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并得到了确定。(3)查安全制度关键是检验现场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和实施情况。(4)查安全方法关键是检验现场安全方法计划及各项安全专题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及实施情况;关键检验方案内容是否全方面、方法是否具体并有针对性,现场实施运行是否和方案要求内容相符。(5)查安全防护关键是检验现场临边、洞口等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有没有安全隐患。(6)查设备设施关键是检验现场投入使用
13、设备设施购置、租赁、安装、验收、使用、过程维护保养等各个步骤是否符合要求;设备设施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有没有安全隐患。(7)查教育培训关键是检验现场教育培训岗位、教育培训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档案资料是否真实、齐全。(8)查操作行为关键是检验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有没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发生。(9)查劳动防护用具使用关键是检验现场劳动防护用具、用具购置、产品质量、配置数量和使用情况是否符合安全和职业卫生要求。(10)查伤亡事故处理关键是检验现场是否发生伤亡事故,对发生伤亡事故是否已
14、根据“四不放过”标准进行了调查处理,是否已经有针对性地制订了纠正和预防方法;制订纠正和预防方法是否已得到落实并取得实效。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验关键形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验关键形式通常可分为定时安全检验、常常性安全检验、季节性安全检验、节假日安全检验、开工、复工安全检验、专业性安全检验和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验等。安全检验组织形式应依据检验目标、内容而定,所以参与检验组成人员也就不完全相同。(1)定时安全检验。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定时分级安全检验制度,定时安全检验属全方面性和考评性检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最少每旬开展一次安全检验工作,施工现场定时安全检验应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2)常常性安全检验。建
15、筑工程施工应常常开展预防性安全检验工作,方便于立即发觉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施工现场常常性安全检验方法关键有:1) 现场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值班人员天天例行开展安全巡视、巡查。2) 现场项目经理、责任工程师及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在检验生产工作同时进行安全检验。3) 作业班组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验。(3)季节性安全检验。季节性安全检验关键是针对气候特点(如:暑季、雨季、风季、冬季等)可能给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或带来危害而组织安全检验。(4)节假日安全检验。在节假日、尤其是重大或传统节假El(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前后和节日期间,为预防现场管理人
16、员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纪律松懈等进行安全检验。节假日加班,更要认真检验各项安全防范方法落实情况。(5)开工、复工安全检验。针对工程项目开工、复工之前进行安全检验,关键是检验现场是否含有保障安全生产条件。(6)专业性安全检验。由相关专业人员对现场某项专业安全问题或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比较系统性安全问题进行单项检验。这类检验专业性强,关键应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参与。(7)设备设施安全验收检验。针对现场塔吊等起重设备、外用施工电梯、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电气设备、脚手架、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等设备设施在安装、搭设过程中或完成后进行安全验收、检验。2.2建筑工程安全检验方法建筑工程
17、安全检验在正确使用安全检验表基础上,能够采取“问、“看”、“量”、“测、“运转试验”等方法进行。1. “问”。关键是指经过问询、提问,对以项目经理为首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应知应会抽查,方便了解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2. “看”。关键是指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和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比如:查看项目责任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劳动防护用具使用情况;现场安全防护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及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配置情况等。3. “量”。关键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部分设施、装置进行实测实量。4. “测”。关键是指使用专用仪器、仪表等监测器
18、具对特定对象关键特征技术参数测试。比如: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测试;使用地阻仪对现场多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使用兆欧表对电机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外用电梯安装垂直度测试等。5. “运转试验”。关键是指由含有专业资格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检验其运转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装置灵敏性。2.3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范基础工程安全隐患防范基础工程施工轻易发生坍塌、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类型生产安全事故,坍塌事故尤为突出。一、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关键表现形式1.挖土机械作业无可靠安全距离。2.没有按要求放坡或设置可靠支撑。3.设计考虑原因和安全可靠性不够。
19、4.土体出现渗水、开裂、剥落。5.在底部进行掏挖。6.沟槽内作业人员过多。7.施工时地面上无专员巡视监护。8.堆土离坑槽边过近、过高。9.邻近坑槽有影响土体稳定施工作业。10.基础施工离现有建筑物过近,其间土体不稳定。11.防水施工无防火防毒方法。12.人工挖孔桩施工前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二、基坑发生坍塌以前关键迹象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停扩展。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3.环梁或排桩、挡墙水平位移较大,并连续发展。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5.大量水土不停涌入基坑。6.相当数量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槽钢松脱等三、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关键内容1.挖土机械作业安全。2.边坡和基坑支护安全
20、。3.降水设施和临时用电安全。4.防水施工时防火、防毒安全。5.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防范。四、基坑(槽)施工安全控制关键点 (一)专题施工方案编制(二)基坑(槽)开挖前勘察内容(三)基坑(槽)土方开挖和回填安全技术方法1. 基坑(槽)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可进行其它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2. 土方开挖不得在危岩、孤石下边或贴近未加固危险建筑物下面进行。施工中应预防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发生边坡塌方。3. 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时,应和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
21、l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出1.5m。4. 基坑(槽)开挖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放坡。施工时应随时注意土壁改变情况,如发觉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立即进行加固支撑或放坡,并亲密注意支撑稳固和土壁改变。当采取不放坡开挖时,应设置临时支护,多种支护应依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计算确定。5. 采取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时,应验算边坡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防塌方,造成翻机事故。6. 在有支撑基坑(槽)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预防碰坏支撑。在坑槽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必需时应加强支撑。7. 在进行基坑(槽)和管沟回填土时,其下方不得有些人,所使用打夯机等要检验电器线路,预防漏电、触电,停机时要切
22、断电源。8. 在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根据回填次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护壁支撑时,必需先安装新,再拆除旧。(四)基坑工程监测基坑工程监测包含支护结构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五)基坑施工安全应急方法1.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依据水量大小,采取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立即进行处理。2. 假如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位移超出设计估量值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假如位移连续发展,超出设计值较多时,则应采取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紧垫层施工及加大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立即进行处理。3. 假如悬臂式支护结构位移超出设计
23、值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立即进行处理。假如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时,应立即浇筑垫层,必需时也能够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4. 假如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外回灌井、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取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立即进行处理。5. 对于轻微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取加紧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方法“压住”流砂。对于较严重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方法进行处理。6. 假如发生管涌,能够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和支护墙间进行注浆。7. 对临近建筑物沉降控制通常能够采取回灌井、跟踪注浆等方法。对于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
24、制建筑,假如基础是钢筋混凝土,则能够考虑采取静力锚杆压桩方法进行处理。8. 对于基坑周围管线保护应急方法通常包含增设回灌井、打设封闭桩或管线架空等方法。五、打(沉)桩施工安全控制关键点打(沉)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题施工方案,对邻近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全方面检验,对有影响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应采取有效加固方法或隔离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六、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关键点1.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要求程序组织施工。2. 桩孔内必需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3. 每日开工前必需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成份和含量进行检测,并
25、应采取可靠安全防护方法。桩孔开挖深度超出l0m时,应配置专门向井下送风设备。4. 孔口四面必需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挖出土石方应立即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面1m范围内。机动车辆通行应远离孔口。5. 挖孔桩各孔内用电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需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线必需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方法。照明应采取安全矿灯或12V以下安全电压。2.4脚手架搭设安全隐患防范脚手架搭设作业轻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架体坍毁等类型安全事故一、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隐患关键表现形式1.作业人员违章。2.作业现场未设安全警戒区。3.架体结构未经严格设计。4.架体基础不实或承载力不够。5.架体
26、结构尺寸过大。6.架体连墙件设置过少,连墙点以上自由高度过大。7.未按要求设置剪刀撑和其它整体拉结杆件。8.架体立杆垂直度、水平杆水平度不够。9.架体节点结构和连接安装不符合要求要求。10.悬挑式脚手架挑支件、撑拉件和挑支结构制作或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11.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提升结构和设备不符合设计要求。12.任意混用不一样规格和材质钢管扣件。二、通常脚手架作业安全控制关键点(一)通常脚手架作业专题施工方案编制1. 脚手架搭设之前,应依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含拆除)施工方案。2. 施工方案内容关键应包含: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拆除作
27、业程序、确保安全技术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节点大样图。脚手架搭设高度超出规范要求,要进行对应计算。(二)脚手架地基和基础施工1. 脚手架地基和基础施工,必需依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和现行国家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相关要求进行。2.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不然必需采取加固方法。(三)脚手架主节点杆件设置1. 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需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2.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四)脚手架扫地杆设置1. 脚手架必需设置
28、纵、横向扫地杆。2. 纵向扫地杆应采取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小于200mm处立杆上。3.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取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4.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需将高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和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立杆轴线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五)脚手架剪刀撑设置1. 高度在24m以下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需在外侧立面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净距不应大于15m。2. 高度在24m以上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3. 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时搭设,各底
29、层斜杆下端均必需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六)脚手架拉结点设置1. 对高度在24m以下单、双排脚手架,宜采取刚性连墙件和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取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附墙连接方法,严禁使用仅有拉筋柔性连墙件。2. 对高度在24m以上双排脚手架,必需采取刚性连墙件和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需采取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结构。1. 3.50m以下(含50m)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应按3步3跨进行部署,50m以上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3跨进行部署。(七)通常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技术方法架上作业人员必需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站稳把牢。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作业。(八)通常脚手架拆
30、除作业安全技术方法1. 拆除作业应按和搭设相反程序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 每层连墙件拆除,必需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3. 凡已松开连接杆件必需立即取出、放下,以免作业人员误扶、误靠。4. 分段拆除架体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5. 拆下杆件、扣件和脚手板应立即吊运至地面,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6. 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 应停止脚手架拆除作业。(九)脚手架检验验收程序1. 脚手架检验和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长等相关人员参与,根据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
31、底等相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2. 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验和验收:(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4)达成设计高度后。(5)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后。(6)严寒地域土层解冻后。(7)停用超出1个月。(十)脚手架定时检验关键内容1. 杆件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结构是否符合要求。2.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 高度在24m以上脚手架,其立杆沉降和垂直度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5. 架体安全防护方法是否符合要求。6.
32、 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三、挑、吊、挂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控制关键点1. 挑、吊、挂脚手架搭设作业应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要求程序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2. 挑梁、挑架等悬挑支承构架应采取机械吊装方法进行安装,挑梁、挑架和结构附着必需固定牢靠。3. 用杆件组装方法搭设挑架子结构时,上架人员必需含有安全作业条件。4. 搭设过程中要立即装设整体性拉结杆件。5. 拆卸应严格按方案确定技术方法按次序进行。6. 整体安装和拆除脚手架,在安装和拆除之前应进行严格检验工作。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安全控制关键点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要针对提升工艺和
33、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专题施工方案要包含设计、施工、检验、维护和管理等全部内容。2. 安装、搭设作业必需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要求程序进行,安装后经验收并进行荷载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3. 在进行提升和回降作业时,架上人员和材料数量不得超出设计要求并尽可能地降低。4. 升降作业前必需仔细检验附着连接和提升设备状态是否良好,发觉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和采取方法处理。5. 升降作业时应统一指挥、协调动作。6. 在安装、升降、拆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时,应划定安全警戒范围并设专员监护。五、井架搭设作业安全控制关键点1. 井架搭设作业应依据现场工作条件及
34、设备情况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结构尺寸进行搭设。2. 架体基础应按图纸施工,杆件组装前应认真检验地基和垫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3. 在第一道缆风装设以前,应设抛撑确保井架稳定。4. 在装设天轮梁时,一定要搭设辅助作业平台并稳铺脚手板。5. 搭设作业时,必需按要求要求设置缆风绳和缆风绳地锚或锚桩。2.5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防范现浇混凝土工程轻易发生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类型安全事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事故尤为突出。一、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关键表现形式(一)模板和支撑系统部分1. 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2. 架体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3.
35、 架体未按要求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4. 构架节点结构和连接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5. 主梁和荷载显著加大部位构架未加密、加强。6. 高支撑架未设置一至数道加强水平结构层。7. 大荷载部位扣件指标数值不够。8. 架体整体或局部变形、倾斜、架体出现异常响声。(二)混凝土浇筑过程1.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2. 机械设备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3. 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4. 混凝土浇筑方案使支撑架受力不均衡,产生过大集中荷载、偏心荷载、冲击荷载或侧压力。5. 过早地拆除支撑和模板。二、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控制关键内容1.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2. 模板支拆施工安全。3. 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
36、作业安全。4. 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5. 混凝土浇筑用电安全。6. 混凝土浇筑设备使用安全。三、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控制关键点(一)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1. 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编制专题施工方案。2. 施工方案关键内容应包含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施工程序、作业条件。相关模板和支撑系统设计计算、材料规格、接头方法、结构大样及剪刀撑设置要求等均应具体说明,并绘制施工详图。(二)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选材及安装安全技术方法(三)模板工程施工前安全审查验证模板工程施工前,要对模板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验证,审查验证项目关键包含:1. 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
37、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2. 模板设计图、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体系、连接件等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3. 模板设计中相关安全方法是否齐全。(四)确保模板安装施工安全基础要求1.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根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进行防护。2. 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必需借助马道、施工电梯或上人扶梯等设施,不许可攀登模板或其支撑架体上下,不许可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狭窄而又无安全防护栏杆模板面上行走。3. 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需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放平稳,所堆放模板重量必需控制在架子或平台许可荷载范围之内。4. 高处支模作业
38、人员所用工具在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得随意将工具、装配件等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5. 冬期施工,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上冰雪应事先清除,避免人员滑倒摔伤。6. 雨季施工,高耸结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沿海地域要考虑抗风和加固方法。7. 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8.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方进行模板施工,假如不能停电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方法。9. 夜间施工,必需有足够照明。10. 模板安装施工要注意防火。(五)确保模板拆除施工安全基础要求1.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承重侧模板,包含梁、柱、
39、墙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确保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可进行拆除。(2)承重模板,包含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底模,应在和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成要求要求时,方可进行拆除。(3)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成侧模拆除条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必需在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要求值时进行,底模必需在预应力张拉完成方能拆除。(4)在拆模过程中,如发觉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成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成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要求后,才许可承受全部设计使
40、用荷载。(6)拆除芯模或预留孔内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确保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进行拆除。(六)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法1. 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作业区域内,应按高处作业相关要求,设置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施。2. 混凝土浇筑所使用机械设备接零(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3. 交叉作业应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上进行,不然应按要求设置隔离防护设施。4. 用井架运输混凝土时,小车不得伸出料笼外,车轮前后要挡牢。5. 用料斗进行混凝土吊运时,料斗斗门在装料吊运前一定要关好卡牢,以预防吊运过程被挤开抛卸。6. 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泵管道应连接和
41、支撑牢靠,试送合格后才能正式输送,检修时必需卸压。7. 有倾倒掉落危险浇筑作业应采取对应安全防护方法。2.6吊装工程安全隐患防范吊装工程轻易发生起重伤害、高处坠落、高处落物伤人和触电等类型安全事故。一、吊装工程安全隐患关键表现形式1. 吊装设备技术性能不能可靠地满足吊装要求,其负载能力没有足够安全备量。2. 吊装设备和吊点部署不能完全确保吊装安全要求。3. 缆风绳和地锚设置不安全可靠。4. 牵拉就位和吊装方法不安全有效。5. 共同作业多个设备在性能和动作配合上存在不够协调问题。6. 施工组织、指挥和信息系统不完备,存在微弱步骤。7. 构件或设备加固方法有缺点。8. 吊装作业架子和设施不完备,不
42、能为工人提供安全可靠作业条件。9. 吊装作业场地狭窄,或有影响吊装作业安全障碍物。10. 结构拼装质量存在缺点。二、吊装工程安全控制关键点(一)起重吊装专题施工方案编制(二)预防起重伤害事故安全技术方法1. 起重机选型必需合理,行驶道路必需平坦坚实,不得停留在斜坡上工作。当起重机经过墙基或地梁时,应在墙基或地梁两侧铺垫道木或石子,以免起重机直接辗压在墙基或地梁上。2. 起重机要做到“十不吊”,即: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违章指挥不吊、吊物捆绑不牢不吊、吊物上有些人不吊、起重机安全装置不灵不吊、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吊、作业场所光线阴暗或视线不清不吊、斜拉吊物不吊、有棱角吊物没有采
43、取对应防护方法不吊。并严禁在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3. 起重机应避免带载行走,如需作短距离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出许可起重量70%,构件离地面不得大于50cm,并将构件转至正前方,拉好溜绳,控制构件摆动。4. 双机抬吊时,要依据起重机起重能力进行合理负荷分配,操作时要统一指挥,相互亲密配合。在整个抬吊过程中,两台起重机吊钩滑车组均应基础保持垂直状态。5. 绑扎构件吊索需经过计算,绑扎方法应正确可靠。全部起重工具应定时进行检验。6. 起重吊装作业应依据重物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吊点选择应和重物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吊点应在重心之上。当采取多个吊点起吊时,应使各吊点协力作用
44、点,在重物重心位置之上。7. 起重机指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作业时应和起重机司机亲密配合,实施要求指挥信号。起重机司机应听从指挥,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可拒绝实施。8. 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方法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忽然停电时,应立即把全部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方法将重物降到地面。9. 应常常对起重机吊钩吊环进行检验,吊钩吊环严禁补焊。当吊钩吊环表面有裂纹、严重磨损或危险断面有永久变形时,应给予更换。(三)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技术方法1. 吊装作业人员必需正确使用安全带。2. 雨天和雪天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需采取可
45、靠防滑、防寒和防冻方法。3. 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从事露天高处吊装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吊装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验。4. 吊装作业登高用梯子必需牢靠,梯脚底部应坚实,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方法。5. 吊装作业固定式直爬梯应使用金属材料制成,埋设和焊接必需牢靠,梯子顶端踏棍应和攀登顶面平齐,并加设11.5m高扶手。6. 吊装作业人员在脚手板上通行时,思想应集中。在高处使用撬杠时,人要站稳。7. 安装有预留孔洞楼板或屋面板时,应立即用木板把孔洞盖严,或立即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坠落方法。8. 进行屋架和梁类构件安装时,必需搭设牢靠可靠操作平台,需在梁上行走时,应设置防护栏杆或绳索。(四)预防高处落物伤人安全技术方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