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篇范文稿)2023年学习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心得交流研讨发言材料近年,本人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认为调查研究要做到“两个结合、三个坚持、四个注重”:一、关于“两个结合”1.调查与研究相结合。调查和研究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调查是深入实践,熟悉和了解情况,搜集相关资料的感性认识过程,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研究是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事物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回顾以往的调研,既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事实上,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研,以文辅政的价值是微乎其
2、微的。破解这一问题就必须坚持调查和研究相结合。即在每次调查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并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遇到的新问题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一研究一再调查一再研究”的往复过程,不断加深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般而言,定性法有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次原因,对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握(我们经常使用);定量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论总体特征。比如,在XXXX的调研中,采用定性法分析了造成XXXX专业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显性;采用定量法,选取XXXX作为样本,对其资质、专业人才情况进
3、行分析,最终得出部分单位闯市场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偏少的结论。事实上,在调查研究中定性法和定量法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回答所有问题。而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调查研究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和多元。二、关于“三个坚持”1.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要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调研的课题,回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把调研的成果用来指导实践。这应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就是要力戒调查研究的主观随意性,做到“四不”:一是不唯上。即不能把领导的意见作框框左右调查研究,然后对材料进行任意取舍。事实上,领导提出的往往是问题、假设或想法,事物的本质如何,有待我们深入了解,否则就不要调研了
4、。二是不唯书。即不能从书本出发,被书本上的框框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把书本作为衡量取舍材料的标准。三是不可先入为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一切结论产生在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即不能在调研之前凭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抱定一个主观臆想的结论,然后从客观世界中找一些例子去佐证它。否则就成了以事实武装起来的主观主义。四是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提倡深入实际、艰苦思维的精神作风,将事物的真实情况摸清摸准摸透。3.坚持正确的调研方法。从宏观上讲,必须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反对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从操作来看,要把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调查方法,与
5、开调查会、个别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结合在一起运用,而不是将各种方法和形式孤立起来。开展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三、关于“四个注重”1.注重调研课题的选择。具体而言,调研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一是从原始信息中确定。从原始信息资料(包括各种专题研讨会的资料)中发现有可能进一步挖掘新信息的线索,顺藤摸瓜确定调研的课题。二是从领导意图中确定。注意平时多方面、多渠道收集领导意图(包括领导个人、班子集体提出的意见、决定、指示、交办事项等),以便有效确定调研课题。三是从中心工作中确定。特别是从中心工作开展以后,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去确定,重点搞清进展情况、发
6、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可推动工作深入发展的成功经验。四是直接从职工群众反映中确定。特别是职工群众反映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情况。2.注重调研准备。一是搞清调查目的。目的清则思路清、行动清。我们有的时候被调查中的材料牵着鼻子走,即使调查回来也是一笔糊涂账,就是因为起初调查目的是不明确的,通过调研解决什么问题也是不清楚的。二是确定调查对象。就是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最能反映真实、可靠、准确材料的组织或个人作为调查对象。三是学习有关政策和知识。重点是学习与调研课题有关的文件、政策,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手中有素材、心中有底数,缩小“外行”与“内行”的距离。此外,还应先到相关部门和单位走访和了
7、解,为深入调研打下基础。四是拟定调研计划和提纲。这一点尤为重要。目的是理清思路,把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步骤、进度等明确下来。特别注意的是,要通过深入思考,做实做细调研提纲,以便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调研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往往会启发调研对象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3.注重获取真实、准确的资料。一是把材料的广泛性和重点性结合起来。调研过程中,既要广泛地收集材料,努力接触到问题的各个层面,保证材料的广泛性;又要注重取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材料的重点性。公.文思.享,文库出.品,二是把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结合起来。一切真知独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而来的。可以说,第一手材料是基础,第二、第三手
8、材料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印证,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有效结合起来。三是把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胸中有数。”他认为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这在告诫我们要占有足够数量的材料,从材料的数量中来提高材料的质量。4.注重综合、分析、研究。一般来说,只要调查搞得好,综合、分析和研究透彻,起草调研报告应该是瓜熟蒂落的事。特别是要正确估计问题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正确分析和综合,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堆积和描述上;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防止夸大或缩小问题的轻重程度;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全面学习2023年关于在全
9、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心得交流研讨发言材料1620字文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它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助推民族复兴伟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去年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对于“调查研究”活动做出了新的规划,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在全党内营造良好调研之风,有效推进调研活动进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清晰的方案要求引领下,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加深对调研活动的认识,并把规划与决策转化为“实践动能”,切实通过调查研究将各领域发展“淤堵”进行疏通,从而为新时期发展
10、奠定坚实基础。始终保持“因事为制、对症下药”的巧劲,从调查研究“立足点”上发力,结合实际统筹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面对调查研究这项大工程之前,不应“打无准备之仗”,要充分做好各种准备。期间,党组织各部门要充分做好配合,领导干部要全面发挥好引领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展开统筹规划,对于调研时间、调研重点、调研方法等细节项目都要进行科学部署,以此能够抓牢“牛鼻子”,促使调研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下去,从而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出现。同时,还要明确责任主体,促使全党内部持续贯彻老一辈党员的优良作风,确保青年党员精准把握调研“立足点”后能够践行责任担当,以便为调查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色
11、彩。始终保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干劲,从调查研究“切入点”上发力,深入群众发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调查研究工作是一块“硬骨头”,要想使其顺利推进,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初心,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并以“抽丝剥茧”的态度抓细节、找缺口。要注重“破局”,快速走出“深宅围墙”,走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通过“面对面,真心对真心”的方式,让群众打开“话匣子”、道出“心中难”、说出“心中愿”,只有用真情关怀群众,用真心获取民意,才能寻得调研“切入点”,让阻碍人
12、民利益、妨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无处遁形。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从调查研究“关键点”上发力,深化研究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不是流于表面的行动,也不是党务工作的“花架子”,它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人民“出实招”,精准攻克系列发展难题。因而党员干部们更应保持“知行合一”的政治觉悟,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活动,只有促使“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寻得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在梳理出清晰的问题清单及对应解决方案后,全体党员干部还要奋力书写调研的“后半篇文章”,以匠心与实干投入到整改工作中来,将“问题荆棘”全面砍除。只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做“见行见效”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赢
13、得人民的信赖和认可,从而促使调研工作发光发热。始终保持“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韧劲,从调查研究“落脚点”上发力,督查回访跟踪问效。调查研究工作领域涉及“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依法治国、文化建设、共同富裕、生态建设、从严治党”等多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耐心和恒心,尽管手握“千头万绪”,也要稳扎稳打,让“工作之线”一条一条钻进“针眼”里,切勿“固图吞枣”、让调研呈现“虎头蛇尾”之势。同时,在精准落实各项解决方案后,全体党员干部还应定期回头“望一望”“查一查”,加强对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确保“问题之孔”结结实实被补牢,只有稳中前行,促使发展阻碍真正得以击破、湮灭,才能为人民及社会发展开辟出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调查研究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奋进并用心坚守,全体党员干部要不断从细节出发、从问题源头入手,并以实干笃行之姿寻策略、助发展,切实为人民生活注入温暖底色,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