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江苏省2006年高考历史冲刺仿真金题扬州市高三学科中心组命制2006、5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唐代中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陆交通发达 B、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C.、政府采取对外开发的政策 D、国际性
2、商业都市的出现 3、在王安石的变法设想中,“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寓兵于民,减少军费开支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 B、 C.、 D、4、对于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最高决策机关C、宣政院统领西藏地区事务和少数民族事务D.、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5、下列不属于明清之际社会风尚主流的是A、地主和商人热衷于买房置地B、知识分子热衷于钻研“八股”C.、早期民族启蒙思想和西学的传播D、境内各民族友好交往6、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提出改革内
3、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有: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实行政治改革,依法治国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A、 B、 C、 D.、7、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残余势力太强大 B、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民族资本发展很不充分 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民族主义部分中突出了 A、武装排满的内容 B.、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C、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的思想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9、与以往的爱国运动相比,五卅运动出现的新特点是A、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B、取得部分
4、反帝斗争的成果C、得到工人农民的大力声援 D.、成立了统一领导斗争的组织10、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D、帝国主义的阻挠11、“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12、“做套列宁装,留着结
5、婚穿。”这句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中颇为流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唱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穿的是列宁装、布拉吉。 当时中国出现这一风尚的主要原因是 A.、那时频繁的中苏文化交流 B、毛泽东访苏的影响 C、两国密切的友好互助关系 D、三大改造的推动13、“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干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右图这份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签署的协议书反映了他们A、力图改变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试图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C、积极参与建立农村合作社 D.、尝试改变“一大二公”
6、的旧的生产体制14、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土改 B、1956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地区的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D、民族地区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15、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16、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与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相同出发点是A、稳定局势,巩固统治秩序 B、反对共和制,维护君主制C、维护英国国教的统治地位 D、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7、19
7、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国际环境优越 B、移民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C.、有巨大的海外市场 D、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18、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改革 B.、倒幕派掌握实权,厉行革新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9、1934年初,美国芝加哥一家小型食品公司生产的各类食品被政府标上如右图所示的标记。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 A、这家公司的产品价廉物美,童叟无欺 B、它生产的食品是假冒伪劣产品,被政府标记处罚 C、它的产品质量上乘,通过国家质量认定 D.、该公司遵守国家工业复兴法,获得认可标记20、法西斯德国进攻波
8、兰前夕,英国一些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些政治家考虑的最终目的是A、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 B、波兰离英国太远,其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C、帮助波兰会引起英德战争,从而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21、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B、苏联的成立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方针2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韩国、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风险也相应增加。造成其风险增加
9、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膨胀 B、环境恶化 C、民族与宗教矛盾复杂 D.、过度依赖外资和国外市场2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有部分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B、C、D.、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第26题15分,共计37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10、答问题。24、材料一:(关于青苗法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人这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发遥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摘自宋会要辑稿食货材料二: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原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摘自宋史司马光传材
11、料三:苏轼说:“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援救民之田,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重法不可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之费,及其纳钱,虽富家不免违限。”材料四:熙宁二年诏书,(青苗钱)务在优民,公家无所利其入。今乃乡村自第一等(富裕人家)而不皆(被迫)立借钱贯百,官借一千,令纳(归还)一千三百,则是观放息钱,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绝相违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摘自韩魏王家传卷8回答:概括变法派和反对派关于青苗法争论的观点及反对派的阶级实质。(6分)评述反对派对青苗法的攻击。(6分)【试题答案】(1)变法派认为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的困难,避免高利贷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2分)反对派
12、认为,青苗法的“抑配”将造成违限拖欠,并造成地方混乱的严重社会后果。(2分)实质:反映大官僚地主敌视和反对变法的立场。(2分)(2)由于变法派在用人和推行上的失当,确定存在一些扰民的弊端。王安石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推行青苗法,应予以肯定。(6分)(24题备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
13、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类别目的措施理财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整军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选才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材料三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世纪的改革家”?(4分)(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
14、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4分)(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4分)【试题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分)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分)(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分)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分)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分)(学生无论选什么,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得分。)(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
15、决内部纷争。(答出一方面即可得满分4分)26、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作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材料二:(1943年)美国和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中国现代
16、史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其原因。(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2分)(4)一
17、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试题答案】(1)1915年5月袁世凯为称帝,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利(2分)。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2分)(2)中国的主权得到尊重,国际地位有所提高。(2分)原因:中国坚持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等国希望中国在对日作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决定取消在华部分特权。(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0世纪末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经济
18、的主流(需要扩大交往,学习发达国家);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2分)(4)闭关只能导致落后,主动融入世界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弱国无外交,国家强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2分)(不必拘泥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6、材料一:全球史观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问题是两线论,即世界从分散走向聚合的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秩序及运行规则的合理化进程。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以上材料均
19、选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5国家的实践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举出自16世纪以来有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合理化”进程的事例。(4分)(2)根据以上材料,评述材料三的观点。(4分)(3)材料四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根源何在?(4分)(4)我国应怎
20、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分)【试题答案】(1)有助于全球化的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垄断组织的形成;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等。有助于合理化进程的事件: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作用;旧的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4分)(若考生回答内容表述不同,意思相近,符合题意要求均可得分)(2)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分析。(4分)(3)在20世纪70-90年代,社会生产力发
21、展迅速,社会财富激增,但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根源: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起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水平存在差距。(4分)(4)我国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6分,共42分。)27、(原创并强烈推荐)关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孕育和发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毛泽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
22、纪中写道:“中国是大陆型的国家,重农抑商已久,是传统政策,重生产而不重分配。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到鸦片战争战败后她仍不愿放弃中国本位。此种观点要到康梁百日维新之后才有剧烈更变。”问题:(1)上述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分)(2)对此,你持什么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简述。(9分)【答案要点】(1)中国能不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2)见下列要素与观点,持其它观点,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自行过渡说外来影响说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说明,在一些生产部门已经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反映
23、在,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部门增多了。鸦片战争截断了中国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贯政策,资本主义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如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应有的市场和资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之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的。28、(原创并强烈推荐)阅读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一到图二,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试题答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早期工人运动;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确定了国共合作方针;实现了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2)、结合图二会议的内容,说
24、明这次会议纠正了前一革命阶段的哪些严重错误?(4分)“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决定秋收时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明确了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革命的同盟军、武装斗争等重大路线问题,纠正了陈独秀右倾主义的错误。(3)、在图三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次会议在党史上的地位如何?(6分)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第一次独
25、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党幼稚走向成就的标志;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9、(原创并强烈推荐)贺新郎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有感四海风波怒。 看寰球,列强为祟,东洋卷土。 吾辈岂无鼷鼠胆,谁可共嗟荣辱。 欲再现当年神武。 且仗腰间三尺剑,为中华,谈笑平夷虏。 强国术,有谁顾。 江山正待风云吐。 好男儿,一腔热血,怎能轻负。 多少东瀛蹂躏处,今日惟闻箫鼓。 望台海长歌当哭。 血性男儿何处是,谩悲吟,泪洒中原路。 仰天啸,对风舞。(摘自网络)联合国宪章签署60周年纪念标识 “第 一 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
26、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联合国宪章第一章、宗旨及原则问题:对日本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贺新郎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有感的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对照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结合所学史实,简述你的理由。【试题答案】核心观点:发对日本入常,认为要警惕日本帝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同意。理由:综观日本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屠杀、破坏人类和平,危害国际社会安全的历史,且不能正视自己的罪行。例如:“侵略成性”19世纪末,甲午战争,占朝鲜、辽东,割台湾
27、及澎湖,造成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长期分离;20世纪30、40年代,制造“九一八”,占东北三省;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制造珍珠港事变,发动太平洋战争。“凶残”甲午战争后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掠夺”甲午战争后,夺取在投资设厂的特权,索赔二亿两;袁世凯期间,要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全面侵华期间,在占领区发行伪币,掠夺物质。“拒不反思”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侵华罪行。(29题备选)位于亚太地区的中国、日本和美国都是当今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无人匹敌;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正努力谋求国际政治大国的地位
28、;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朝着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昂首迈进。然而,三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却迥然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从最初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到成为今天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壮大似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不解之缘。试举出独立后的美国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国家的有关史实。(4分)(2)近代以来,日本为了实现大国的梦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给亚太邻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从20世纪世纪中期到世纪中期,日本为控制、称霸亚太地区发动过哪些侵略战争?制造了哪些反人类的屠杀事件?(6分)(3)对比日本谋求大国地位的历史,中国民族复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分)(4)中、美、日三国迈向强国的历史对今
29、天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试题答案】(1)世纪末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革命,世纪以后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发明;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纪末世纪初,美国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二战结束后,美国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世纪末美国充分发展知识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4分)(2)主要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答出点即可得分)屠杀事件: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2分)(3)和平崛起。(1分)(4)和平是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都应珍惜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都应坚持运用和平的外交政策来处理国际事务;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国力。(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