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日期:2015年04月25日1目录发布令2目录3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8第一章 总则81.1 编制目的81.2 编制依据81.3 适用范围101.4基本体系101.5应急工作原则10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112.1公司概况1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1第三章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23.1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结构图223.2组织机构主要职责233.3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及分工233.4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25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264.1危险源监控的方式、方法和采取的预防措施264.2预警行动304.3信息报告与处置30第五章 事故应急响应335.1响应分级335.2响应程序3
2、45.3应急结束36第六章 信息发布38第七章 后期处置397.1现场保卫397.2现场清洗整理397.3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397.4生产秩序的恢复40第八章 保障措施428.1通讯与信息保障428.2应急队伍保障42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28.4经费保障438.5其他保障43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449.1应急培训449.2应急演练46第十章 奖惩4810.1奖励4810.2责任追究48第十一章 附则5011.1术语和定义5011.2应急预案备案5011.3维护和更新5011.4制定与解释5011.5应急预案实施50相关文件51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52第一章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21.1
3、 危害程度分析52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21.3 组织机构及职责521.4预防与预警561.5信息报告程序571.6应急处置571.7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见附录)61第二章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82.1危害程度分析68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82.3组织机构及职责692.4预防与预警712.5信息报告程序722.6应急处置72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见附录)77第三章 人身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83.1危害程度分析78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03.3组织机构及职责803.4预防与预警833.5信息报告程序843.6应急处置84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见附录)87第四章 压力容
4、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84.1危害程度分析88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84.3组织机构及职责884.4预防与预警904.5信息报告程序924.6应急处置92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见附录)95第五章 氨泄漏专项应急救援预案965.1危害程度分析96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965.3组织机构及职责975.4预防与预警995.5信息报告程序1005.6应急处置100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见附录)103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118第一章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81.1事故特征1181.2应急组织与职责1181.3应急处置1191.4注意事项121第二章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1
5、2.1事故特征1212.2应急组织与职责1232.3应急处置1232.4注意事项124第三章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43.1事故特征1243.2应急组织与职责1243.3应急处置1253.4注意事项126第四章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84.1事故特征1284.2应急组织与职责1284.3应急处置1284.4注意事项129第五章 办公大楼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15.1事故特征1315.2应急组织与职责1315.3应急处置1315.4注意事项132第六章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36.1事故特征1336.2应急组织与职责1336.3应急处置1356.4注意事项137第七章 中暑事故现
6、场处置方案1377.1事故特征1377.2应急组织与职责1377.3应急处置1377.4注意事项139第八章 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08.1事故特征1408.2应急组织与职责1418.3应急处置1418.4注意事项143第九章 *氨泄漏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449.1事故特征1449.2应急组织与职责1449.3应急处置1459.4 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措施1469.5 危险区域的隔离措施1479.6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1479.7 现场实时检测及异常情况下的抢险人员撤离的条件、方法1489.8监控事故扩大的措施 1499.9事故可能扩大的应急措施 1499.10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措施
7、149第十章 工程现场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010.1事故特征15010.2 应急组织与职责15010.3应急处置151第十一章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911.1事故特征15911.2应急组织与职责15911.3应急处置15911.4注意事项159附录1:应急组织机构163附录2:指挥中心名单164附录3:公司义务消防队名单165附录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应急救援人员名单、联系方式166附录5:应急救援人员花名册167附录6:应急救援联络员通信录169附录7:办公室大楼各楼层/区域消防应急处置责任人名单170附录8:应急救援物资清单171附录9:消防设施及安全防护器具配置图173附
8、录10:疏散路线178附录11:烧伤烫伤急救法、创伤急救法179附录12:人工呼吸法(心肺复苏术)18221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切实做好预防到位、措施到位、职责明确、快速有效,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主席令
9、【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发【2010】2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安委办 安委【2011】4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
10、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2008】令第16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3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3】第59号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43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06】第80号)山东省消防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11】
11、第70号)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08】第9号)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2012】第120号)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规定(山东省政府令【2002】第134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2】91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1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2010.8.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2006,2006.6.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
12、09,2009.12.1)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2003.9.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2011.5.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1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04.4.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004.1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10.7.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994.1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011
13、.6.1)安全用电导则 (GB/T13869-1992,1992.1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11.10.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009.6.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2010.6.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05,2005.7.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2006.12.1)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安监总局 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GB 12299-90,1990.12. 1) 1.3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1.4基本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1.5应急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实行公司领导统一指挥,车间、部门(项目)具体负责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防救结合、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第二章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位于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因工艺技术、作业环境、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因素,存在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导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为有效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减少和降低事故损失,对存在的危险源点进
15、行识别、分析、评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害程度。公司主要生产加工设备为机械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通用加工设备及加工中心等数控专用加工设备)、起重设备(包括桥式起重机、悬挂式电动葫芦、半门吊、门吊等)、运输设备(包括叉车和货车)、空压机及压力容器、焊接设备。公司生产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钢材,辅料有油漆、稀料、燃料油、润滑油、液氨、天然气、氧气、乙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液化石油气、焊材等。公司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有制冷设备生产、销售、工程安装等。存在的主要伤害有:机械伤害、轻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火灾爆炸、窒息、灼烫。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
16、09.12.1),通过辨识,公司内存在的危险源,构不成重大危险源。2.2.1 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序号危险源类别作业点/工序/部位1机械伤害操作旋转机床不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2操作机械加工设备不使用防护装置3旋转机床安全防护装置损坏4旋转机床无安全防护装置5不懂操作方法6操作旋转机床不按规定操作7操作旋转机床不停车测量工件8冲剪压不使用专用工具9冲剪压多人操作配合不当10冲剪压手进入危险区域11冲剪压误操作12产品性能试验机头试车传动皮带不使用护罩13产品性能试验电机连接部不使用护罩14起重伤害吊物捆绑不牢翻转15吊物坠落16吊具断裂17吊物撞人18行车滑车19卷扬限位损坏20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不
17、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带低挂高用21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无滑脱装置且无人看护22使用升降平台不使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23高处作业穿硬底鞋24高处作业操作者患有禁忌症25物体打击机体、机组等制冷设备装配使用工具方法不当26高处作业投扔工具材料27打压检漏气管连接不牢28打压检漏气体没放空拆卸29工件堆放过高、不稳固,倾倒30触电变配电室高压操作不使用护具31变配电室配电柜周围没敷设绝缘胶皮32变配电室变压器无护栏33变配电室误操作34打压检漏水泵电源线绝缘不良35产品性能试验带电接线36产品性能试验配电柜周围没敷设绝缘胶皮37电气控制柜装配测试38电气控制柜装配使用电烙锑39维修不拉闸停电或验电40
18、维修断电不挂警示牌或派专人看护41维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使用漏电保护器42维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戴绝缘手套43维修带电安装、维修电气线路44维修线路绝缘损坏45维修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46电焊机回路线裸露47电焊机外壳不按要求连接接地保护线48操作电焊机时不戴绝缘手套49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管道超压且安全阀失灵50压力容器、管道外壁腐蚀且超压54气瓶明火加热55气瓶碰撞56气瓶露天暴晒57喷漆房电气线路短路打火58液化气、天然气管路泄漏遇明火59食堂用气不当60油罐遭雷击、遇明火61车辆伤害车辆行驶中爬上跳下62没设副驾驶座位栽人63刹车、转向失灵64铲车工作中铲脚站人65进出车间不减速66职业
19、危害喷漆不戴防毒口罩吸入漆雾67焊接吸入烟尘68探伤射线泄露69接触噪声不戴耳塞或耳罩70磨光不戴防尘口罩吸入粉尘71中毒窒息空调机房工质泄漏72产品性能试验系统工质(氨)泄露73有限空间作业防护不当74灼烫焊接不按规定佩带护品75电气控制柜装配使用电烙锑76操作机械加工设备不按规定佩戴护品2.2.2危险源分布表危险源类别 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五车间备注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爆炸车辆伤害灼烫职业危害中毒窒息*车间、*车间2.2.3 危险源风险评估2.2.3.1 风险评价的方法2.2.3.1.1 直接判断法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确定为危险源:a. 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
20、范且可能造成事故隐患的; b. 存在事故隐患且未采取预防措施的; c. 以往的经验和教训。2.2.3.1.2 打分法: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 b.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次(用E值表示); c. 可能出现结果的分数值(用C值表示)。用上述三个值的积来表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用D值来表示)大小;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值: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上不可能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次E值:分数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10连续暴露
21、于潜在危险环境6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的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0.5非常罕见的暴露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分数值C:分数值可能出现的后果经济损失(万元)伤亡人数1001000大灾难,死亡10人以上405001000 灾难,死亡3至9人15100500非常严重,死亡1人750100多人中毒或重伤31050至少1人致残1110轻伤危险风险值D:D=LEC风险值D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稍有危险,但可能接受2.2.3.2 确定危险源级别2.2.3.2.1 安全环
22、保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确定和评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把D160的风险规定为一级风险,把7 0D160的风险规定为二级风险,把D70的风险规定为三级风险。把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规定为公司的重大风险。重大风险将是公司和各单位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2.2.3.2.2 安全环保部确定的公司级危险源清单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发布。2.2.3.2.3 各单位根据公司公布的危险源清单,结合本单位现状评价并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同时编制“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评价记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制订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2.2.3.3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危险
23、源辨识评价表序号危险源作业点/工序/部位可能导致事故LECD风险级别1机械伤害操作旋转机床不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轻伤36236三级2操作机械加工设备不使用防护装置轻伤36236三级3旋转机床安全防护装置损坏轻伤36236三级4旋转机床无安全防护装置轻伤36236三级5不懂操作方法轻伤36236三级6操作旋转机床不按规定操作轻伤36236三级7操作旋转机床不停车测量工件轻伤36236三级8冲剪压不使用专用工具轻伤36236三级9冲剪压多人操作配合不当轻伤36236三级10冲剪压手进入危险区域轻伤36236三级11冲剪压误操作轻伤3319三级12产品性能试验机头试车传动皮带不使用护罩轻伤3319三级
24、13产品性能试验电机连接部不使用护罩轻伤3319三级14起重伤害吊物捆绑不牢翻转轻伤33218三级15吊物坠落重伤1339三级16吊具断裂轻伤1133三级17吊物撞人轻伤32212三级18行车滑车轻伤10.531.5三级19卷扬限位损坏轻伤3139三级20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带低挂高用重伤101880二级21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无滑脱装置且无人看护重伤102480二级22使用升降平台不使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重伤103390二级23高处作业穿硬底鞋重伤33872二级24高处作业操作者患有禁忌症重伤33872二级25物体打击机体、机组等制冷设备装配使用工具方法不当重伤66136三级
25、26高处作业投扔工具材料重伤63118三级27打压检漏气管连接不牢重伤101220三级28打压检漏气体没放空拆卸重伤63118三级29工件堆放过高、不稳固,倾倒重伤62112三级30触电变配电室高压操作不使用护具重伤102480二级31变配电室配电柜周围没敷设绝缘胶皮重伤63580二级32变配电室变压器无护栏轻伤33872二级33变配电室误操作轻伤321484二级34打压检漏水泵电源线绝缘不良轻伤124080二级35产品性能试验带电接线重伤33981二级36产品性能试验配电柜周围没敷设绝缘胶皮重伤33872二级37电气控制柜装配测试重伤366108二级38电气控制柜装配使用电烙锑重伤31257
26、5二级39维修不拉闸停电或验电重伤637126二级40维修断电不挂警示牌或派专人看护重伤321590二级41维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使用漏电保护器重伤321590二级42维修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戴绝缘手套重伤36580二级43维修带电安装、维修电气线路重伤33872二级44维修线路绝缘损坏重伤63472二级45维修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重伤33872二级46触电电焊机回路线裸露重伤161272二级47电焊机外壳不按要求连接接地保护线重伤361272二级48操作电焊机时不戴绝缘手套重伤361272二级49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管道超压且安全阀失灵重伤666108二级50压力容器、管道外壁腐蚀且超压重伤3
27、1618三级54气瓶明火加热重伤366108二级55气瓶碰撞重伤36354三级56气瓶露天暴晒重伤32636三级57油罐遭雷击、遇明火重伤1166三级58车辆伤害车辆行驶中爬上跳下轻伤3319三级59没设副驾驶座位栽人轻伤3319三级60刹车、转向失灵轻伤3319三级61铲车工作中铲脚站人轻伤3319三级62进出车间不减速轻伤3319三级63职业危害喷漆不戴防毒口罩吸入漆雾轻伤0.5626三级64焊接吸入烟尘轻伤106160三级探伤射线泄露轻伤16212三级65磨光不戴防尘口罩吸入粉尘轻伤36118三级66中毒窒息空调机房工质泄漏轻伤1212三级67有限空间作业防护不当轻伤1212三级68产品
28、性能试验系统工质(氨)泄露轻伤1212三级69灼烫焊接不按规定佩戴护品轻伤36118三级70电气控制柜装配使用电烙锑轻伤32318三级操作机械加工设备不按规定佩戴护品轻伤36118三级第三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成立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负责通知指挥中心所有成员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公司应急管理室(安全环保部)。公司设立应急报警电话:3.1组织机构图见附录13.2组织机构主要职责1、总指挥职责(1)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
29、好应急救援人员的配备调动工作2、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2)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撤离和紧急疏散工作,对人员进行清点,向总指挥报告员工伤亡、失踪等安全情况;(3)向总指挥报告本单位危险事态和应急救援处理情况;(4)按总指挥命令,组织对本单位的抢救、抢修应急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3)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决策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研究、拟定救援方案,并予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
30、急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5)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6)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7)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8)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3.3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及分工应急指挥中心下设10个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公司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1、消防救护组:主要由义务消防人员组成。负责现场火灾扑救、现场掩护和伤员紧急救助与转移。消防救护组是应急救援中主力队伍。2、灾情处置组:由
31、公司制造事业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事故处理、控制,防止事故扩大。3、技术专家组:由公司技术专家组成。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4、医疗救护组;由公司诊所医务人员组成。负责事故过程中受伤人员的运送、初步救护处理、联系医疗机构支援、治疗、转院等工作。5、疏散抢运组:由公司制造事业部人员组成。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引导和重要物资的转运。6、警戒隔离组:由公司安全环保部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隔离、秩序维持和交通管制。7、通讯联络组:由公司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内外联系,保障现场指挥通讯联络畅通。8、后勤保障组:由公司后勤人员组成。负责保障应急资金
32、及时到位,负责急救行动物资组织与保证,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车辆等,以及时组织餐饮等。9、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环保部人员组成。负责对公司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与分析,作出书面报告。并配合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对公司事故的发生进行调查。10、善后处理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党群工作及各单元管理部人员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环境保护、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善后处理工作。433.4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资料备案事故调查组:负责配合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
33、、环境保护、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善后处理工作消防救护组:负责火灾扑救、现场掩护和伤员的紧急救护及转移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紧急包扎并送医院灾情处置组:负责设备设施的事故处理、控制,防止事故扩大疏散抢运组:负责现场人员的疏导及重要物资的转运警戒隔离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隔离、秩序维持和交通管制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内外联系后勤保障组:负责急救行动物资组织与保证,负责生产装置、设备紧急情况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造成二次事故技术专家组:负责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判断是否请求社会支援拨打119请求社会支援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事故部门现场人员及时
34、控制消除灾情事故发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出动否是是结束第四章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控制的方式、方法和采取的预防措施1、公司较大危险源实行挂牌管理,设立警示标志,实行24小时连续监控,发现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应立即停产整顿,并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2、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设备保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实现本质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是根本的保证措施。3、全公司员工实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每季度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充分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预防事故及事故早发现、早处理技能。4、对确定的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
35、迅速汇报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4.1.1对机械加工设备设施的监控 4.1.1.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4.1.1.2 对旋转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日巡回检查和班组长“一班三检”。 4.1.1.3 对操作者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进行监督检查。 4.1.1.4 加强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预防“三违”。 4.1.2 对高处作业的监控 4.1.2.1 高处作业应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审批。 4.1.2.2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身体必须健康;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的人员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4.1.2.3 高处作业人员佩带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齐全有效,并正确使用4.
36、1.2.4 高处作业机械、装置及设施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验收,确认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确保处于良好的状况。室外架手架、大型起重设备等必须配备避雷、接地装置,与电力线距离符合要求。4.1.2.5 作业时统一指挥,作业人员衣着要灵活、轻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 鞋和带钉鞋和易滑鞋。 4.1.2.6 作业时,材料与工具应妥善放置,防止坠落,严禁抛、甩传递;作业所用的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4.1.2.7 严禁作业人员酒后作业,作业过程严禁嬉戏、打闹。4.1.3 对特种设备的监控 4.1.3.1 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 4.1.3.2 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
37、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4.1.3.3 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1.3.4 办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注册登记等,按规定定期复检,保证设备合法使用。 4.1.3.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4.1.3.6 特种设备隐患要及时整治。 4.1.4 涉氨及有限空间监控 4.1.4.1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4.1.4.2 按规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4.1.4.3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作业前落实;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 4.1.4.4 涉氨作业场所及空调机房安装报警装置,配备应急装备,室外设风向标
38、。 4.1.4.5 对应急装备进行定期检查、检验、维护。4.1.4.6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4.1.4.7 涉氨作业人员及空调机房操作人员应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4.1.5 对探伤设备、设施的监控 4.1.5.1 建立和完善使用探伤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 4.1.5.2 建立探伤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记录档案。 4.1.5.3 探伤室安装联锁装置,室外安装警示灯,划定警示区域,室内设排风设施。 4.1.5.4 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及个人剂量检测。 4.1.5.5 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4.1.5.6 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4.1.5.7 监督检查探伤设备
39、、设施的日常保养工作。 4.1.5.8 加强操作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4.1.6 对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控 4.1.6.1 对临时用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线审批。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标准、规范的临时线路禁止使用。 4.1.6.2 电工属特殊工种,必须经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1.6.3 涉电作业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作业中应佩戴齐备个人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绝缘工具应定期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1.6.4 涉电作业中的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必须符合要求;供电线路的最小断面、接头、电杆档距、材质及埋深、拉线应符合要求。 4.1.6.5 施工用电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配电箱(柜)、配电盘设置正确,门、锁齐全,能够正常使用,专人负责。4.1.6.6 配电室停、送电及线路更新维护,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和安全交底、检查确认制度。4.1.6.7 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应定期进项检测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