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水环境保护和计划 姓 名: 梦 学 号: 班 级: 指导老师: 李庆云 1月 16日一、基础资料某市某建设项目在A河流左岸,该河流关键供区域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或区域娱乐用水。该河流在项目所在地域域长度65km,流域面积478km2,年平均流量5.2m3/s,枯水期流量2m3/s,枯水期流速5m/s,河流宽度15-25m。该建设项目下游12km处为项目所在地市水文站,水文站下游6km处有一条B河流汇入,该河流年平均流量2.4m3/s,枯水期流量1.0m3/s,河流宽度5-9m。B河流汇入口上游B河流右岸有一养殖场,B河流汇入口下游9km处A河流上有一省监控断
2、面,省监控断面水质目标:COD50mg/L、氨氮5mg/L。该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35820m3/d,废水水质:COD178mg/L,BOD551mg/L,SS330mg/L,NH3-N25mg/L;养殖场废水排放量27580m3/d,废水水质COD267mg/L,BOD578mg/L,SS320mg/L,NH3-N35mg/L;A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32mg/L,BOD58mg/L,SS120mg/L,NH3-N2mg/L;B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27mg/L,BOD56mg/L,SS87mg/L,NH3-N1.5mg/L。二、设计任务1、列表判定说明该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给出
3、评价因子。2、制订具体水环境现实状况调查监测方案,包含监测时段、断面设置位置(列表)、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率等;依据导则要求确定现实状况调查范围;在图中标明监测断面位置。3、A、B河流常态流速下,采取完全混合模式计算A和B河流充足混合过程段各污染因子浓度,给出计算过程。4、建设项目运行后,针对COD、氨氮二个污染因子,分别采取一维稳态模式、完全混合模式估计省监控断面处水质,判定断面处水质是否满足控制目标要求,给出判定过程(注意:选择最不利时期进行判定,一维稳态模式系数k取1)。三、设计要求和结果提交1、设计汇报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用语规范,绘图正确、书写整齐。2、设计时间:1月12日1月16
4、日。3、每人提交设计汇报书一份,手写或打印均可。1月16日下午2:00前提交设计汇报,由三位班长收齐、按学号排序后交予指导老师。四、参考资料1、附图:某建设项目排水路线图2、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课程设计具体内容一、水环境影响评价(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要求,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关键依据建设项目标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多种受纳污水水域规模和对水质要求来划分,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评价最具体,二级次之,三级较简
5、略,内陆水体分级判据以下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由已知条件得,该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5820m3/d0m3/d,结合上述表中要求,摘录以下表作为分级依据:1)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判别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中相关要求,结合该建设项目产生污染物有COD、BOD5、SS、NH3-N四类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只有一个、水质参数数目为47,故判定该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2) 地面水域规模判定由导则相关要求得出以下表作为地面水域规模判定依据 地面水域规模排污口处多年平均流量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
6、s该建设项目年平均流量为5.2m3/s15m3/s,由此判定为小河。3) 水质类型 该项目标水质类别判定可由GB3838来判定,该项目所处河流关键用于区域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或区域娱乐用水,可判定水质类型为类水。4) 结论由以上判定为二级,评价表格以下表: 评价等级判定表 序号判定条件本项目指标等级确定1监测时段枯水期二级2污水排放量35820m3/d3污水复杂程度简单4地面水域规模小河5地面水质类别(2)评价因子:COD、BOD5、SS、NH3-N四类。二、水环境现实状况调查(1)水环境现实状况监测方案1)监测时段确实定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查河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二级时调查时期描述为:条件许可
7、,可调查一个水文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通常情况,可只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在此处选择枯水期为调查期。2)取样断面布设位置及监测因子依据布设标准推荐调查范围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特征忽然改变出,水质急剧改变处水文站周围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全部断面布设位置以下表所表示:断面编号断面位置所在水体监测因子1#在建设项目排污口上游500m处A河流COD,BOD,SS,NH3-N2#市水文站周围A河流COD,BOD,SS,NH3-N3#养殖场排污口下游500m处B河流COD,BOD,SS,NH3-N4#A、B河交汇处下游500mA河流C
8、OD,BOD,SS,NH3-N5#省控断面A河流COD,BOD,SS,NH3-N3)监测时间和频率在小河流二级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每期应检验一次,每次调查三天,而且最少一天对全部已选定水质参数取样分析。(2)水环境现实状况调查范围确实定 依据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查不一样污水排放量河流现实状况点差范围参考表,摘录以下表格: 环境现实状况调查范围,应能包含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地域。在此区域内进行调查,能全方面说明和地面水环境相联络环境基础情况,并能充足满足环境影响估计要求。由该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5820m3/d,依据上表,经计算得:S=(40-25)/(50000-0)*(35820-0
9、)+25 =32.91km(3)监测断面位置标注见附图三、A和B河流充足混合过程段各污染因子浓度推求此处计算关键依据完全混合公式:其中,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h: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 Qp:污染物排放流量(m3/s) Qh:上游来水流量(m3/s) C:完全混合后水质浓度(mg/L)因为A,B河流处于常态流速,所以在此处取A,B河流平均流量QA=5.2m3/s, QB=2.4m3/s,建设项量目标流:Q建=35820m3/d=35820/(24*60*60) m3/S =0.415m3/S,养殖场流量:Q养=27580m3/d=27580/(24*60*60) m3/S
10、 =0.32m3/S,各污染物浓度计算过程以下:对于A河流:=(178*0.415+32*5.2)/(0.415+5.2) =42.79mg/L=(51*0.415+8*5.2)/(0.415+5.2) =11.18 mg/L =(330*0.415+120*5.2)/(0.415+5.2)=135.52 mg/L=(25*0.415+2*5.2)/(0.415+5.2)=3.70 mg/L对于B河流:=(267*0.32+27*2.4)/(0.32+2.4)=55.24mg/L=(78*0.32+6*2.4)/(0.32+2.4)=14.47mg/L=(320*0.32+87*2.4)/(0
11、.32+2.4)=114.41 mg/L=(35*0.32+1.5*2.4)/(0.32+2.4)=5.44 mg/L结果以下表: 各污染物浓度结果汇总表COD(mg/L)BOD5(mg/L)SS(mg/L)NH3-N(mg/L)A河42.7911.18135.523.70B小河55.2414.47114.415.44四、水质判别(1)一流稳态模式计算COD浓度依据判定时期选择标准:为了增加工程安全确保等级,应选择对洪水最不利枯水期。对应流速应取5m/s,计算所用流量均应采取枯水期流量。一维稳态模式方程:C=C0*exp-kx/(86400u)由汇报书中得悉,k取1,x=9Km,u=5m/s;
12、对应C0取A,B交汇处污染物浓度,C0计算采取完全混合模式,即 C0 =(CAQA+CBQB)/(QA+QB),其中 QA=Q枯+Q建=2+0.415=2.415m3/S QB=Q枯+Q养=1+0.32=1.32m3/S CA= (CpQp+ChQh)/(QP+Qh)= (178*0.415+32*2)/(0.415+2)=57.09mg/L CB=(CpQp+ChQh)/(QP+Qh)= (267*0.32+27*1)/(0.32+1)=85.18mg/L 则C0=(57.09*2.415+85.18*1.32)/(2.415+1.32)=67.00mg/L故CCOD= C0*exp-kx/
13、(86400u)=67*exp-9000/(86400*5)=65.6mg/,结论:得出COD浓度大于汇报书中省控断面水质目标50mg/L,故不满足要求。(2)完全混合模型计算NH3-N: 对应公式以下: CNH3-N=(CAQA+CBQB)/(QA+QB),其中 QA,QB采取(1)中结果即可,CA= (CpQp+ChQh)/(QP+Qh)= (25*0.415+2*2)/(0.415+2)=5.95mg/L CB=(CpQp+ChQh)/(QP+Qh)= (35*0.32+1.5*1)/(0.32+1)=9.62mg/L则CNH3-N=(CAQA+CBQB)/(QA+QB)=(5.95*2.415+9.62*1.32)/(2.415+1.32)=7.25mg/L故得出NH3-N浓度大于汇报书中省控断面水质目标5mg/L,不满足要求。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