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398.90KB ,
资源ID:26405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6405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pdf

1、2024 年 3 月Vol.26No.2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第 26 卷 第 2 期Mar.2024DOI:10.11885/j.issn.1674-5094.2023.11.07.08文章编号:1674-5094(2024)02-0107-07中图分类号:G206;B82文献标志码:A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李洁*,李阳西南石油大学学报中心,四川 成都 610500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手机观看不仅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

2、见的生活情境,而且成为人们获取资讯来源、建构与外界社会事物联系的重要渠道。手机观看让雷蒙德 威廉姆斯“流动的藏私”理论被进一步关注,展现了其背后更深入的文化意涵和情境悖论,即:流动性与藏私性的耦合碰撞、社交生活的正常维系与撤退守护、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消解模糊、观看内容的个人藏私与自愿分享。探究手机观看场域存在的多重情境悖论,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人对这份流动藏私的眷恋以及期待透过藏私拥有世界的心情。关键词:流动社会;手机观看;流动的藏私;社交异化;身体体验Mobile Privatization:The Situational Paradox of Mobile Phone Watching

3、LI Jie*,LI YangJournal Center,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500,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 function,mobile phone watching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daily lifesituation in modern society,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to const

4、ruct connections with theexternal society.In this context,the theory of“mobile privatization”catches more attention,and shows the deeper culturalmeaning and situational paradox behind it,that is,the collision and expansion of mobility and privatization,the sustaining andretreatofsociallife,theincrea

5、singambiguityofpublicandprivatespaces,andthecoexistenceofpersonalprivacyandsharingofinformation.This gives u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peoples attachment to this mobile privatization and look forwardto owning the world through privatization.Key words:mobile society;mobile phone watch;mobile

6、privatization;social alienation;physical experience李洁,李阳 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107113LIJie,LIYang MobilePrivatization:TheSituationalParadoxofMobilePhoneWatchingJ 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24,26(2):107113*收稿日期:20231107作者简介:李洁(1981),女(汉族),四川乐

7、山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期刊编辑出版。基金项目: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CJJ23QK19);2022四川期刊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融媒体时代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影响力研究”(SCGXQK202201);2022 四川期刊发展研究专项课题“新视域下理工类高校社科学报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SCGXQK202203)。108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年引 言手机,亦称移动电话、手持式电话或无线电话,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形式、功能不断创新,并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接,手机也俨

8、然成为了一台兼具移动和便携属性的个人电脑,使得手机的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换言之,手机的功能已不再只是用来讲话的,而更是用来观看的。当前,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52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9 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10.76 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8%1。今天,手机观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情境,手机观看的场景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度蔓延,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们沉浸在个人的手机观看世界里。当手机观看已

9、成为现代社会中无法忽视的文化现象,由此带来的手机依赖也对我们的生活、健康、教育、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此类新兴传播媒介的使用行为正在逐步改写现代社会的生活景观,正在深切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传播文化意涵与社会变迁,并重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1 手机观看:建构着人们与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1964 年,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这一重要的媒介理论,在他看来,“媒介”与“人的延伸”“人的感觉的延伸”“人的身体的延伸”是几个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2。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手机科技的广泛应用,麦克卢汉的这一理论正在

10、越来越得到验证和强化。手机观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官接收手机屏幕影像讯息的行为。观看除了视觉感知的影像接触外,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观看则是人类透过视觉产生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确定社会事物意义的方式,具有与社会影像连接的社会意义。英国文化艺术批判学者约翰 伯格(John Berger)认为,人们注视的永远是事物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透过观看所产生的关系,由个人的知识、信仰和经验来诠释与理解,同样的影像对不同的观看者来说,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观看的结果是将我们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能及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的范围,把自身置于与它的关系之中3。同时,观看意义的诠释与理解也与观看情境有关,因为任何影像讯息都不是在真空

11、中出现的,而是呈现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人们观看的过程被环境脉络所围绕,再加上观看者本身的认知和联想,共同影响着个体对影像资讯的诠释、感受与接收。同样,手机观看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看见影像的感官反应,而是相应地伴随着对观看内容意义的解读与诠释,蕴含着丰富多元的观看情境:一方面,这个动作过程既包括了观看照片、图像、影片、文字、网页等静态的手机观看;另一方面,它也包括了手机观看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操作,如手指滑动荧屏、浏览网页、拍摄或编辑照片、回复对方信息、分享观看内容等与观看相搭配的操作行为。人们在利用手机进行观看的同时,即透过观看的方式与外部社会、世界产生连结,建立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即是说,人们通过手

12、机观看获得传递过来的讯息、图片、朋友动态、影片等,在观看的同时也建构出观看内容对于观看者的意义,从而达成手机观看的目的。2 耦合碰撞:流动性与藏私性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一种两极悖论社会现象:一方面,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流动性;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越来越趋向于藏私化、家庭化、个性化4。对于这一文化现象,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 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在 1974 年所出版的著作 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 一书中认为,社会意向和科技发展两者共同催生了当今社会的生活面貌。在该书中,威廉姆斯首次提出了“流动的藏私”(mobile

13、privatization)这一经典概念,意指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普遍性的在私人化、家庭化的语境中享用“流动”感觉的现代生活体验5。雷蒙德 威廉姆斯从人类意向与科技互动进而第 2 期李洁,等: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109影响社会变迁的因果关系角度出发,描述了工业时代来临后,广播电视、私人轿车等带给人们“流动的藏私”的感受。民众通过坐在家里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就可以将国内外的新闻大事尽收眼底,体验外在世界流动变化的感受,从而将外界公共空间事物带入到私人空间领域,满足人们对于“将流动予以藏私的意向”。除了电视,威廉姆斯还列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即汽车。他认为,当汽车驾驶员坐在汽车

14、驾驶室里,双手掌握方向盘,只要在符合交通规则的原则下即可随意奔驰,享受着汽车飞奔驰骋带来的乐趣,穿梭于流动的公共空间之中;不仅如此,汽车也是与外界隔绝的私人空间,车内的音响可以放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和广播,由此驾驶员享受着私人空间的自在惬意。在雷蒙德 威廉姆斯看来,现代传播媒介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流动性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主体的流动性与藏私性都在持续扩张,流动与藏私日益成为主体日常生活的基础内容。该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流动性的提高,主体借助技术得以获得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公共生活事务退缩到私人空间的领域内,主体通过技术得以构建起自己藏私性的私人空间6。今天,距离雷蒙德 威廉姆

15、斯提出“流动的藏私”这一概念已近 50 年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新的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科技发明的成果逐渐渗透到了大众的私人日常生活当中,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流动的藏私”理论被进一步关注并被赋予了新的蕴涵。整个社会结构发生震荡,工作生活节奏变快,空间转换频繁,一切都处于流动之中。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大部分时间却又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私藏(私人)空间里,这个私藏空间并不妨碍人们获得一种近似于“流动”在外的生活体验7。手机问世后,手机也被视为现代社会中“流动的藏私”的延伸。随着移动媒介时代的到来,也有学者将“流动的藏私”翻译为“流动的利己性”或“移动的私人化”8。手机观看是今天智能手机持有者

16、重要的使用行为之一,手机的使用功能已从单纯的讲电话发展到更多的是看电话,观看的过程带有了更大的藏私性。手机观看让人们即便身在家中,也能获得与外界社会的连结。在生活节奏如此急促的现代社会中,手机观看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陪伴着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断地移动:从住所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餐厅用餐,从公共交通工具到商场购物,最后在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再返回到家里,手机伴随着人们经历了一整天不间断的空间移动。伴随着随时随地的手机观看,人们将纷繁复杂的世界资讯尽收眼底,在人们手上、眼里的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资讯、影像,让人们不只是在身体的物理空间上达成流动的需求,更是让眼中的观看都有流动不息

17、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手机通常是属于私人的物品,不像电视要跟家人共享使用,而且因为手机荧幕的大小更适合一个人观看,观看内容也更不容易被人看到,因此,手机观看更是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实践着“流动的藏私”2.0 版本。3 社交异化:正常维系与撤退守护今天,“流动的藏私”让人们的社交生活戏剧性地撤退到私人环境里9。尤其是像手机这类型的现代化科技发明,除了提供人们与外部世界相连结的方式和窗口外,同时也提供了人们孤立于世界的机会和屏障10。社交信息处理理论认为,通过不同于面对面交往的机制,人们的确可以在网络上构建关系11。通常的观点认为,手机的好处是让我们与朋友之间维持友谊关系,特别是通过手机我们能够随时随地

18、与朋友保持联系,并且方便与朋友时刻相约见面。这种希望自己总是能被朋友、家人或同事所联系的状态,被称为手机带来的“永恒的联系”12。无论是想要联系他人,或者是被他人联系,都因手机的出现而变得随时随地成为了可能。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型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智能型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微博、QQ 及各种 APP 软件为手机使用者建构了一个全新的移动网络平台,让手机使用者能够透过它们进行社交行为、完成工作任务,甚至是完成政治参与,让人们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保持联系和沟通,成为他们与朋友之间维持关系及友谊的方式,致力于在间隔遥远时空的主体间“制造出一种真实可感的在场感”13。同时,朋友间彼此用

19、手机传送讯息,即时地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创造出一个“共同在场”的感受14。虽然他们实际上并非处于同一个空间,但却拥有如彼此正在参与对方生活的感受,让朋友之间的联系110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年更加紧密,其“真正的作用在于克服因距离和时间,因各种形式的缺场、离弃、分离、消失、干扰、撤销和丧失而引发的心理困扰(恐惧、控制机理、阉割情结等)”15,彰显了对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对团体关系的认同。虽然一方面手机让人们的社交生活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即时、更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手机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屏障。今天,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手机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逃避都市繁忙生活的手段,降

20、低了现代人的社交负担。例如:经由过滤来电,手机可以提供选择性的联系,让人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听特定对象的来电。在这种场域里,不论是家人或者同事,手机隔离了部分人们不想接受的联系: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与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在不需要的时候,让人们的社交生活向后退却到私人空间里,有如向后撤退一般。当人们手机观看的“沟通联系”动机越加频繁时,现代人连休息时间都被视为“可沟通联系”状态(主动联系或者被联系到),随时随地要处理以工作为目的的沟通联系,或是受到制约的社交联系,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观看讯息冲击的焦躁。因此,手机观看一方面带给现代人维系正常社交生活的正面力量与助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无形中产生了随时要

21、面对社交与联系的压力和焦虑,“手机在增加我们自由情感的同时,也让自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侵犯和限制”16。同时,人们在手机观看的时候,少了更多的语音沟通元素,帮助避免了面对面交往时社交举止和社交表情的尴尬,让你不必经历社交焦虑,也为人们与外部世界保留了一个舒适的安全距离17。手机持有者可以独自地、有选择性地在不让别人参与的状态下进行静静的观看,而这时的手机观看就又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保持了更多的距离。当人们在进行手机观看的时候,将自己的视线与思绪投入手机荧幕,观看着手机里的讯息,避免与旁人互动或眼神交集,便可以忽视身旁的一切,将自己于环境或群体中疏离。同样地,拿起手机观看的这一动作本身,有时候也在暗

22、示观看者想要与外部环境之间划出了一条“请勿打扰”的界线,将自己从环境中抽离,也免去了与外部环境主动互动(主动攀谈)或与外部环境被动互动(被动攀谈、听到别人谈话或不悦的环境音符)的需要,缓解了被动社交带来的因难以掌控身体而产生的焦虑感,这又是一个成功的社交撤退。总之,手机观看带来的这种既连结又隔离的状态,一方面,展现出手机持有者渴望透过观看将自己融入特定团体的方式,使自己与所认同的对象建立关系并保持联系;另一方面,有时也表现出对团体的不认同,暗含将自身从周遭环境中抽离的状态。这些状态满足了现代人崇尚流动的自由却又想保有安全感的需求,要不是手机能够为现代人筑起一道隔离外在联系的屏障,手机也不会像现

23、在这样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和依赖。4 消解模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雷蒙德 威廉姆斯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电视媒介的时代,当时人们的藏私行为更多地是发生在家庭这个固定的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社会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剧,移动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时空体验感受的同时,也在极大地消解和模糊公共与私密之间的界限。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的移动传播,私人化的便携式移动设备使得个人化的讯息接收与分享成为了人们之间信息交流传播的新特征,也“构成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一种长期变革的成熟点”18。手机不仅为人们观察和洞悉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而且作为一种即时、便携的移动工具,它允许人们走出家庭空间这

24、个中心领域,在公共空间中构建自己的私人场域,允许人们将私人生活带到公共场所,实现“移动的私人化”向“私人化的移动”转化19。英国传播学者约翰 汤姆林森(John Tomlinson)认为,手机等移动新媒介的出现使人们更容易选择在公共场所进行私人性的交谈行为20。原本只能在家里进行的私人电话,自从手机问世后,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拨打或者接听私人电话,而当人们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时,大声地聊天、手机铃声大作等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也都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限日渐模糊的表现。今天,当现代人从讲手机进入到看手机,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限的模糊也将变得更加显著。手机观看让人们在公共的空间情境中建

25、构起属于自己的私人场域,并刻意地设置一定的区隔屏障。由于私人场域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私密性,一般而言是不允许他人随意打扰和侵犯的,这是人们对外界保第 2 期李洁,等: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111有的区隔屏障。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尔迪厄认为,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21。布尔迪厄把场域看作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每个行动者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22。不论是身处闹市中还是身处家庭空间,人们只要戴上耳机或者观看手机,就可以将周遭的环境事物排除于外,营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栖居”安全空间。而手机自身便携小巧的媒介属性也有助于使用者重新建构空间感,使人

26、们的身体和精神所处的空间发生位移并产生分离。移动化的私人媒介往往与观看者反思、冥想、怀旧、感伤、孤独等情绪相关,这些情绪能够让人们从短暂的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暂时抽身分离出来18。通过手机使用,人们在这个以流动性和去疆域性为显著特点的数字信息时代,保持了自身的安全感。此外,手机观看除了维持手机随身携带的流动性外,加上手机屏幕的大小正合适一个人观看,更强化了手机观看的隐私性,让观看者获得有如封闭于私人领域的藏私感受、享受个人独享的观看内容。而当手机观看者将目光投入屏幕、进入私人观看时,有时候更是期待在私人观看场域的保护下,透过手机“望远”世界,将大千世界的讯息收进手机,而这个认识世界的形式则是在

27、个人藏私中进行的,如何看待这个流动的世界,则由观看者个人诠释,使得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今天,现代人随身携带手机已成为了必要的生活习惯,手机伴随着人们一整天在不同的时空之间穿梭往来。相较于讲电话还可能会让身边的人听到对话内容,静态的手机观看则可以保持沟通的隐私性。手机观看所引发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融合,不仅是实体空间上的流动,而且使人们对于私人及公共领域的个人感受发生了交错。换言之,手机“建构新的空间感,重置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疆界”23,原本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对立藉由“流动的藏私”打开了交会,让人们在公共之中向往私人感受,但是在进入观看的私人领域后,视线

28、却又望向远方世界,以私人角度窥探着公共空间。5 同频共振:个人藏私与自愿分享虽然手机观看的内容限缩于手机屏幕之中,内容具有隐私性质,但是人们在手机观看的过程中也时常伴随着分享行为的发生。这里的分享行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在观看手机的同时,也将手机屏幕分享给旁边的人一同观看,也就是分享观看;另一种是人们将手机观看的内容,通过微信、QQ、微博、论坛、短信息等各种方式,分享给特定的对象和群体,也就是分享内容。分享展现出的是分享者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即有益于他人的行为。Krebs 等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从自我获益到他人获益的连续体”24。无论是分享观看还是分享内容,分享者的复合动机既包括为了他人获

29、益的纯利他性动机,也包括为了提升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自我服务性动机,囊括了自我提升、关系提升和社会价值提升等多重内涵25。相较于分享观看需要将手机屏幕近距离地展示于他人面前,分享内容的对象与方式则较无局限,且分享内容也是分享者传递个人形象和特性的方式之一,后者属于嵌入了人际关系网络的内容转发和链接,强烈地表达着分享者的情感和认知状态。分享内容不仅有利于好友间的情感与信息沟通,增强好友间的情感黏性,也有助于好友间的知识激荡,引发彼此间的知识互动和深度学习。在分享过程中,人们渴望获得评价、寻求理解、实现互动,建立自身在好友中的正面印象,因此往往在分享前会预设分享结果的认可预期、互动效能。Ros

30、enfeld 将人们的印象管理策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即人们试图使身边的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或给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另一种是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即尽可能地弱化自身的不足,以避免给他人留下消极的印象26。因此,有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手机使用者更倾向于发布和分享在他们看来比较积极、健康、向上的正面内容,向外界展示出自己理想的一面27,从而在朋友圈获得自我良好形象的构建。有时候,手机观看者虽然只是分享上传一张照片,但是为了确保分享出去的照片符合自许的个人形象,分享者往往会从手机里的多张照片中进行精心挑选,然后利用手机影像软件进行编辑加工,调整优化成分享者认为足以代表个人形象和

31、美感的照片后才愿意分享出去。这一过程显示出分享者对分享内容与自身形象代表性的高度重视,期待透过手机观看内容的分享展现分享者的个人特性,试图控制外界对自己形成的预期印象。从另一112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年个角度来看,这种非共同在场的内容分享也为分享者保留了一段缓冲时间,在向好友展示隐私之前,他还留有可以思考、犹豫、美化、加工的藏私时间,并使用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来尽可能地弱化自身的不足。在发布信息或评论他人信息时,分享者也会谨慎表达、保持克制,避免对他人造成语言伤害,从而也避免了给他人留下消极的印象28。因此,这段安全距离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分享者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

32、何表现自己具有了更多的控制权”29,赢得了“表现自我,创造自己”的某些自由,提升了分享者掌握分享结果的机会,也提高了分享个人隐私的意愿。总之,今天的手机分享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和自我表达的主要场域,凸显了个人传播的情感体验和社群价值,使个人意识在电子媒介中得到延伸,让自我认同感与生存社区感共存于真实和虚拟的世界30。当然,技术进步带来的自由也意味着必须对技术运行进行规制,自由与监督向来都是相伴而行31。毋庸置疑,手机使用者的“过度分享”会让原本私密化的个人空间变得可视化、公开化,隐私的边界越来越开放模糊,使人们的在线社交时常弥漫着一种“隐私公开化”的镜像,你在窥视他人的同时也在被他人窥视,“流动的

33、藏私”也变成了“藏而不私”,人们的隐私被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大32。6 结语今天,手机观看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认识世界、建构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流动的藏私”理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何现代人如此沉醉于手机观看。在流动变换的时空环境中,人们热衷于将手机作为连接私人领域的随身入口,进入专属于自己的观看情境,为了多种可能的观看目的与动机而沉浸于流动的藏私感受之中。而手机观看者在这份流动中对藏私的眷恋,反而又展现出他们期待透过藏私拥有世界的心情。自从雷蒙德 威廉姆斯提出“流动的藏私”理论至今,该理论持续在人们的生活中发酵,藏私和流动同时带来的魅力仍然对人们充满了无穷的吸引力。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演进

34、,“流动的藏私”范围已从电视机、汽车、收音机发展为现今众人随时所注目的手机,人们透过藏私所观看的事物、动机也越来越多元复杂,已经超越了从前人们通过电视、收音机等媒介所获得的满足。然而,即便人们观看的内容和动机随着科技与时代进步而不停变化,但人们期待安于藏私、体验流动的初衷与需求并未消失,在不同时代依旧受到人们追求,人们期待在流动与公共中观看私人领域,从私人领域观看世界的流动。手机观看不断地让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彼此交叠,人们透过自由穿梭于二者之间丰富了观看的体验,也让人们对于公共、私人二者的定义有所改变。公共不如从前公共,手机可让人们自由穿梭回到私人领域,将自己孤立,以私人的角度获得认识这个世界

35、的蛛丝马迹,建构出外部世界在他眼中的轮廓样貌。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流动的藏私”现象加速推动了主体社会关系的“弱连接”“气泡化”“中介化”的异化趋势6,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往关系“从对商品、货币、资本等对象物的依赖转变到对信息、数据和智能物的依赖”33。当然,信息通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演进永远不会停歇。手机科技的智慧应用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全新的震撼与变化,今天,无论是产业开发目标还是国家政策,都在积极地往智慧行动科技方向规划。相信未来,伴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前进的步伐,手机观看的热潮将持续蔓延,“机不离手”会一如既往地成为一种习惯性或仪式化的行为,甚至延伸到其他科技形式之中。毕竟社会的流动不

36、会停止,从藏私中获得安定感的人类渴望也不会改变,因为“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的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34。在“流动的藏私”背后,手机观看让观看者实现了身体和心灵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虚拟延伸,拓展了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感觉能力35,改变了自身的生存境遇以及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参考文献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30828)20231015.https:/ 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6.第 2 期李洁,等:流动的藏私:手机观看场域中的情境悖论1134WilliamsR.Tel

37、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M.Lon-don:Fontana,1974:26.5嵇美云.看似寻常实奇崛读威廉姆斯著 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 J.现代传播,2002(2):119121.6张特,应奇.数字空间中主体的生存境遇基于雷蒙 威廉斯“流动的藏私”理论的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1):106114.7易前良,金昌庆.雷蒙 威廉斯的电视本体论“电视研究”的理论奠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4):158164.8英保罗 杜盖伊,斯图尔特 霍尔,琳达 简斯,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霍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8、:12.9Shaun Moores.Television,Geography and“MobilePrivatiz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1993(8):365379.10Groening S.From“a box in the theater of the world”to“the world as your living room”:cellular phones,televi-sion and mobile privatizationJ.New Media&Society,2010,12(4):13311347.11美莱斯莉 A

39、巴克斯特,唐 O 布雷思韦特.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512.12胡春阳.寂静的喧嚣 永恒的联系手机传播与人际互动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78.13美约翰 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M.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103.14刘婷.在线社交中的身体悖论J.新闻界,2018(10):6574.15荷约斯 德 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7.16美丹 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M.邢立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

40、2263.17Michael Wesch.You Tu Be and You:experiencesof self-awareness in the context collapse of recordingwebcamJ.Explorations Media Ecology,2009,8(2):99114.18郭小平,李晓.流动社会的智能新媒介、移动连接与个人隐私雷蒙德 威廉斯“流动的藏私”理论再阐释J.现代传播,2018(10):1924.19美约书亚 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6.20英约翰 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

41、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21法皮埃尔 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22刘海龙.媒介场理论的再发明:再思 关于电视 J.当代传播,2020(4):1420.23王斌.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5867.24KREBS D,HESTEBEN F V.The development of altruis-m: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J.Development Review,1994,14(2):253267.

42、25蔡冬松,吴玉浩,毕达天.微信视阈下知识链接的分享行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2):118125.26ROSENFELD P.Impression management,fairness,andthe employment inter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7(16):801808.27美雪莉 特克尔.重拾交谈M.王晋,边若溪,赵岭,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4.28辛文娟,赖涵,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J.情报杂志,2016(3):190194.29加马修 弗雷泽,印苏米特拉 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M.

43、谈冠华,郭小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6.30张勋铭,齐爱军.播客:当代数字化生存的听觉面向J青年记者,2023(20):3639.31英安德鲁 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346.32刘涛.美图秀秀:我们时代的“新身体叙事”J.创作与评论,2015(12):9294.33程宏燕,郭夏青.人工智能所致的交往异化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9):7074.3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0.35张争,靖鸣.表演性观众:数字化生存与电影受众的媒介身份重构J.新闻爱好者,2023(12):8588.编 辑:杨春风编辑部网址:http:/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