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远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 日期:16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安远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我县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一)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安远县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有1460余年的建制史,形成和积淀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九龙山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发祥地,采茶戏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客家人聚集县,我国最大的客家方形围屋东生
2、围记载着客家文化的繁荣兴盛。我县是全国第五、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楹联文化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我县的无为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我县馆藏文物丰富,有各级馆藏文物 1046 件,其中一级 14 件,二级 11 件,三级 95 件.民间工艺风格独特,根雕艺术饮誉海内外。三百山、九龙山、永清岩、莲花岩、龙泉湖等旅游景点引人入胜。(二)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全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文化广场各1个。乡镇文化站(中心)18个.有专业文艺团体1个,业余文艺团体 15个,这些文艺团体各具特色,具备一定的演出阵容和市场感
3、召力,在丰富城乡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电视蓬勃发展,有电台1 座、电视台1 座、电视差转台 1座,乡镇广播(电视)站 17个,启动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三)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民俗文化等各种文化形式日趋丰富,活动的规模、质量、效果和影响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程度较高,推动群众文化迈上新台阶.根雕、书法、楹联、摄影创作实力较强,创作成果突出,其中根雕艺术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3项。(四)文化市场日趋活跃。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文化市场也日趋活跃。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艺演出等行业得到初步发展,文化经营户
4、逐渐增多,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目前我县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格局基本没有打破;运行机制不够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弱,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资源不足与闲置、浪费同时存在,一方面现有的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于文化旅游等产业,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实、盘活和整合;文化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文化各个领域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文化人才
5、紧缺,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薄弱。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对我县今后文化发展构成障碍和制约.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五新”发展新安远的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
6、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
7、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用大手笔办大文化的原则.立足高起点,面向大市场,整合、挖掘、重组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以大文化的观念来开发文化产业。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全面树立和提升安远县整体文化形象,到2012年,把安远县建设成为文化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县.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
8、文化事业比较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在全市位居前列,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比较繁荣.创新形式开展有影响的传统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文学艺术创作不断繁荣。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使文化事业公共服务供给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域文化特色明显。充分发掘县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东江源文化、采茶戏文化、客家文化、楹联文化、脐橙产业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积极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化。文化设施布局合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集中力量在全县改建和新
9、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县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文化产业优势凸显。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指导和市场引导,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所增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发展环境改善。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文化创新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二)主要任务1、提高文化事业发展能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1)公共图书馆建设。对县公共图书馆进行改
10、造或改建,使其建设总面积达到15002以上,加快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步伐,配置视听、静电复印、缩微阅读、图书保护设备,实施图书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工程。2008年新增电脑20台和通用图书馆信息管理集成系统一套,逐年新增电脑20台,到2012年达到100台以上,全县人均购书经费达到0.3元/年的标准,馆藏图书达到20万册以上.(2)文化馆站建设。完成县文化馆的改扩建工程,总面积达到15002以上,达到省一级馆标准,有效发挥其培训、展演、娱乐功能;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8个中心镇文化站分别兴建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达到5002以上,发挥服务基层的作用,带动其他乡镇的文化发展,使我县初
11、步形成文化设施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文化宣传阵地。(3)东江源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在县城中心地段兴建东江源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30002,建筑面积45002,预计总投资600万元.东江源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后,将集歌舞、影视、图书阅览、文物展览、书画展览、摄影作品展览、文艺培训、学术研讨报告等多功能于一体,极大地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龙泉湖公园文化活动管理所建设。把森林公园、餐饮宾招、寺庙、书院、游泳池、品牌矿泉水等资源整合利用,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综合建设龙泉湖公园文化活动管理所,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县城文化厚度,增强文化旅游品位。(5)文化娱
12、乐街区建设。以城镇规划建设为契机,建设县城、乡镇五大文化娱乐街区,即县城文化娱乐专业区、版石工业园及圩镇文化一条街、三百山旅游区域休闲娱乐街、镇岗文化娱乐一条街、孔田新溪文化娱乐一条街,通过市场化经营的方式繁荣文化事业,不断丰富和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社会文化活动(1)组织举办好全县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重点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积极开展文化“双创建”( 社会文化先进县、百强文化站)工作,力争文化“双创建”工作排名3年内在全省迅速前移,5年实现进入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行列。
13、力争实现2个文化小区、3个特色文化乡镇、3个小康文化村达到省定标准。乡镇文化站达到一级标准5个,二级标准3个的目标。(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好、用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资金,积极开展为农村送“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书”及“文化三下乡”活动,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开展各类艺术培训活动,培养艺术人才。把培训工作延伸到社区、乡镇,培训人数和办班收入逐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加快引进急需和短缺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发挥楹联、书法、摄影、民间文学创作的优势,创作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精品。提升文学艺术创作水准,繁荣先进文化,全面推动安远文化艺术
14、事业的发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历史文化名乡、名镇、名村的普查、申报工作,重点做好“红色文物和“客家围屋等具备条件的文物升级申报工作。加大对重点文物的保护修缮投入。规范文物管理制度,成立文物执法稽查支队,健全街、乡(镇)、社区(村)三级文保安全组织网络,保证文物安全.2、充分发掘县域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五大特色文化(1)东江源文化充分发挥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源头、国家级森林公园三百山自然景观秀美、生态环境宜人的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彰显东江源文化,在现代都市人追求
15、原始、自然的文化回归中,富有东江源文化内涵的三百山生态文化旅游可成为安远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2)采茶戏文化赣南采茶戏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发源地就在安远的九龙山。通过对九龙山源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专业采茶剧团、申办赣南采茶戏源头文化系列活动等方式,建设采茶戏特色文化,宏扬地方文化艺术。(3)客家文化安远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拥有我国最大的客家方型围屋东生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富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民俗风情、戏曲歌舞、风景名胜和风味小吃,挖掘、收集和保护客家文化,成为安远发展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4)楹联文化安远县是全国第五、江西第一个 “中国楹联之乡
16、”,深厚的楹联文化底蕴和充足的人才保障是发展楹联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走楹联文化产业化道路,打造富有安远特色的楹联文化品牌.(5)脐橙产业文化安远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和出口示范基地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脐橙之乡”, 脐橙产业成为安远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县已深深地凝聚着一种脐橙情结,一种脐橙精神,一种脐橙文化,立足于实际,着眼于时代,放手于群众,不仅可以做大做强脐橙产业,而且可以提升其文化品味,从脐橙文化的高度开展好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安远脐橙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3、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发展环境。紧
17、紧围绕促进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工作思路,引导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娱演艺业、广播电视业、美容健身业及富有本地特色的楹联文化产业、采茶戏文化产业、客家美食文化产业等,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使之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1、文化旅游业(1)综合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要抓好三百山、东生围、无为寺塔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创作和生产,不断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文化底蕴,使每一个景区景点都能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2)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特色旅游商品.把三百山山水、楹联文化等渗透到旅游产品中去,提升生态旅
18、游文化品位。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创办旅游文化娱乐演出公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丰富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提高三百山生态旅游产业化水平。2、文娱演艺业积极开拓文艺演出市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娱演出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文艺演出业。各类文艺演出团体特别是县采茶剧团要积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推出展示时代风貌、体现安远特色、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采取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拓展市外、省外演出市场.(2)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开发新的娱乐服
19、务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位、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3)艺术培训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抓好少儿学艺术、中老年健美、健身及其他相关社会培训教育活动. 3、广播电视业(1)实施广播电视精品工程.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扎实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宣传内容求“深”,宣传手段创“新,宣传质量唯“精”,对外宣传加“强”。稳步推进广播电视节目的改版创新,逐步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准,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精品栏目.(2)加强广播电视公共覆盖体系建设。采用卫星传输、有线传输
20、和无线传输有机结合的覆盖手段,做到广播与电视并重;搞好广电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3)积极鼓励和支持安远网络分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扎实推进数字电视进农村工程。(4)美容健身业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依托五大文化娱乐街区,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投资兴建集休闲、娱乐、美容、健身文化于一体的经营公司,引进先进管理方法,树立优质服务理念,采用国内外美容健身业流行的运作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和健康的需求。(5)楹联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安远楹联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通
21、过市场手段发展和壮大楹联文化产业,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力争引进外资兴办楹联制品印刷厂,拓宽市场、畅开销路,占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楹联文化市场;建设楹联文化产品一条街,依托经营性书画作品、手工艺品、文化旅游产品、广告装饰品等商品宣传推销楹联文化,使楹联文化走向市场,带来不菲经济效益,并使之成为我县特色文化产业。(6)采茶戏文化产业积极进行采茶戏源头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招商引资,争取社会资金建设采茶戏文化产业。依托采茶戏发源地九龙山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九龙茶作为贡品名茶的卓越品质,把九龙山开发成为集观光旅游、采茶戏展演、名茶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
22、使采茶戏文化声名远扬。(7)客家美食文化产业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孕育了品种多样、美味可口、制作工艺匠心的客家风味美食,如酿豆腐、白斩鸭、豆子板等,客家美食的市场前景看好,鼓励支持民营资金投资兴办客家美食生产销售企业,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对策措施(一)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促进建设“五新”发展新安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领导,建立严格的
23、检查考核奖惩制度.(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足额返还文化单位所得税和增值税。对文化改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对文化产业项目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实现管理的经常性、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充实文化市场监管队伍.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
24、、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制定文化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和引进文化人才等政策,每年选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到专业院团或院校进行学习深造,努力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文艺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行业、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正确区分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扶持政策,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经营性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