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3 ,大小:229KB ,
资源ID:2600813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26008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某中学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某中学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1、某中学新高中部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某中学新高中部1.1.2项目申办单位某市教育局1.1.3项目建设地点基地位于某市西北路以北,水星路以西,塔山路以南,其西侧为乐园小区。1.1.4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零3个月,即2011年7月-2012年9月。1.1.5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1.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该项目总占*,总建筑面积*,新建教学楼一幢、新建实验楼一幢、新建综合楼一幢、新建风雨操场一幢及其配套设施。1.1.6.1项目规模(1)新建教学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六层。(2)新建实验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

2、,框架结构,主体六层。(3)新建综合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五层。(4)新建风雨操场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二层。(5)新建篮球场新建室外标准篮球场*个,室内标准篮球场*个(风雨操场内)。标准400m跑道田径场(内含标准足球场)。(6)新建其他辅助用房新建门卫、新建库房、新建自行车棚、新建大门。1.1.7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亿元,其中:(1)工程建设费用为:*亿元(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万元(3)工程预备费用为:*万元拟融资及地方财政解决项目资金。1.2项目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1.2.1项目主要编制依据1某市教育局提供的委托

3、书及要求2某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62020)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第三版)4.某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2004年)5.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XJJOl32004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20107.某中学新高中部(原教育学院)现状建筑竣工图等相关资料1.2.2编制原则为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在2015年以前在某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提高中小学办学的现代化水平,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和“各级政府有责任合理设置中小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基本要求,注重创建适宜师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安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本项目编制原则如下

4、:(一)总体规划、统筹兼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遵循国家确定的基本标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办学条件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以多种方式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二)分级负责、加强管理某中学新高中部建设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某中学新高中部建设的具体领导,分级负责。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按期完成建设目标。(三)因地制宜某中学新高中部的建设要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创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气息。使校舍规划布局、学校绿化和美化更加合理,在满足教育教学的同时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四)均衡发展努

5、力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使同一类型的中小学校达到统一的办学条件标准,为每一个学生享有更加充分、更加公平的教育条件和发展机会提供坚实的办学条件基础。 (五)观念超前制定具体措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充分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践全新概念的学校建筑形式和设施设备配置方式。1.2.3项目研究范围及内容1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从某市高中现状分析及发展定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预测及建设方案、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2编制内容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

6、求,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项目的国家政策和导向、投资环境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的资源、环境、社会和实施配套条件;3)确定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根据现状条件、环境和财力,确定工程建设周期、实施计划、资金筹措方式和资金使用计划;5)工程投资估算、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的成效展望。1.3结论和建议根据分析与论证得知:某中学新高中部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的政策、路线和方针;项目建设地点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项目建设可行。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1.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向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汇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按时

7、足额到位。2.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投资,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核算。3.协调各方关系,落实项目建设条件。5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 现状分析及发展定位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某市教育局是某市人民政府直属行政单位。下设党政办公室、工会、纪委办公室、团委、人事科、计划财务科、普教科、成人教育科、安全保卫科、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招生考试中心、基本建设和教育装备管理科、网络管理中心、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教育研究所、“双语”教学办公室等机构。某中学是某市的一所重点中学,某中学新高中部的建设是建立在考虑西城片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计划将其打造成为一所全疆第一流水平的示范高中。现状某中学成立于*年,分为初中部和高

8、中部,其中高中部*人,现有*个班级,每班容纳约*人,不符合某市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纲要,严重制约了教学工作的开展。2.2社会的发展促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各国政府都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首选战略,将其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可以说,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将潜在的人口优势转化为显示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中国加入WTO,顺应了历史潮流,对于缩短我国与世界

9、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中华民族重新步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具有重要意义。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全市的经济还有很大差距。纵观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育的超前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动力。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秦国、唐朝都是文教兴国的典范;日本、德国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发展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战后的日本、德国就不可能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快速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没有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同,这些国家就不可能勒紧裤腰带发展教育,也就不可能具有现在的经济强国的地位。

10、新中国教育事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然而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教育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如今加入WTO,就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广大人民群众将被激发起追求更高层次和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吸纳海外包括资金和技术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教育的差距,提高我国国家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中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亦

11、然。既然有发展机遇,也必定有不可回避的挑战。这种挑战即来自高中以上教育供给不足,又来自于教育质量和水平总体不高,同时现时教育制度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再加上国外的教育机构将登陆中国市场,其多元的思想、价值标准、文化潮流都将冲击到我国的教育。某市地处新疆北部的中心地带,面积约为*km2。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约700亿元,在自治区各地、州市经济总量中排序第二位,人均GDP达到名列全国第二位。丰富的土地资源、重要的地位优势和相对较强的经济优势为某市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而且随着GDP的不断增长,某市民需求将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教育也将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提高生活品味,享受闲暇生

12、活,投资未来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应该清醒意识到,虽然土地广阔,但大多是戈壁、荒芜的土地;人均生活费收入虽然名列前茅,但与中等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这一不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导致某市适应外部市场的能力较弱,经济增长点较少,阻碍了经济的多元化的进程,也势必影响到教育的多元化投入和发展。(2)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城市现代化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归根结底需要教育的支撑。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培养和开发作为基础设施建

13、设,重点支持西部推进义务教育工程,实现西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国家给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很多包括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内的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某市作为新疆北坡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既有可能借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巩固在全疆领先的基础教育地位,发展教育,使某市的教育总体水平跻身于全疆前列,又有可能在周边地区大发展的同时停滞不前,继而落后于周边地区。所以所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危机同在。某市要在西部大开发的竞技场上走在前列,就必须率先实现城市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现代化在其中发挥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现代化必须先行。2.4发展定位(1)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14、,提高教育运行质量和整体办学效益,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教学任务。在学人数逐渐减少,形成规模办学,既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避免结构性浪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某市由于其独特的经济环境,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个地区来,学生的入学数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种上升的势头,再加上城市布局的变化造成的常住人口流动及城市新区的建设,使得学生在学人数增减,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应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布局,及时调整班级人数,使小班授课成为某市教育的主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2)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建设,逐步实现普通高中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15、,不断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满足市民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需求。在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基础之上,加强现有高中学校软硬件建设,完善各类功能设施,培育优良师资,扩大优质高中教育,立足长远,依靠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新突破。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普通高中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3)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加强信息化教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首先,加强实验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才能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第三,提高教

16、育装备水平。有计划分层次地优化各学科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合理配置,按国家I类标准配齐配好各科教学仪器、图书及设备。(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人口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硬件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层面,如果光有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软件建设不跟上,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内容与方法过时,还可能会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因此,必须把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提升,推进到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上来。10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市作为新中国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曾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到2

17、020年前,在全疆率先进入现代化城市,这已成为市局党委及全体某市人民的共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现代化必须先行。这既是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需要,也是某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2010年,某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的宏伟设想。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这是提升某市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要“打造世界石油城”,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首先要现代化,必须将教育纳入到战略发展目标上,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某市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年文盲的目标,巩固和提高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成果,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得

18、到了较大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区域性整体推进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上升,教育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致力于加强教育管理,依法治教的局面初步形成,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某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3.1教育发展现状(1)教育薄弱环节现有的教育工作与人们群众的期待、与一流教育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如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不相匹配;创新教育远没有提上教育工作日程;城市发展需要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但实际上教育培养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等。(2)高中教育发展高中教育必须坚持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

19、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只是传授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努力形成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的发展格局。具体措施包括如下:第一,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改方案,开设选修课,逐步推广学分制。为适应发展需要,还要调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第二,精简课时,加强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处理好培养优秀学生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探索建立对优秀生的培养途径,努力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合格学生。鼓励高中办出特色,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第四,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能。某市

20、的教育是随着新疆石油工业的脉搏逐渐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因而某市的教育基本上是从企业办学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员、设施由企业单位分别管理,难免出现各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某市的教育也纳入了专业化管理的轨道。1997年4月基础教育归口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为教育的统一平衡发展,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全员聘任制的全面实施、结构工资制的试行等为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拉开了序幕。各中小学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已消除了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

21、的关键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思想上也逐渐自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迈进;课程设置、内容、标准、考试评价、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正逐步加快。与此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进行校本教研,开展教育观念大讨论等各种措施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已初见成效。教育体制的改革为某市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3.2 某市高中阶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1)教育投资过少,投入渠道单一,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的教育投入尚有缺口,一些合理的收费因得不到市民的理解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不能收取,社会资源动员不足,使得有限的教育经费难以有力支撑教育培养

22、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育资源短缺,在硬件和软件上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不能达到全疆一流水平的示范高中。教育体系的相对封闭,使各种教育机构的功能过于分割和重复。各种教育之间的投入缺乏有机的衔接与沟通,造成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充分利用,致使现有的学校在规模、容量及设施方面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首先,表现为教育设施配置不合理。例如:教室的不足已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如克一中和克六中目前学生人数均达到2000多人,分别有教学班48个和49个,而两校教室总数均为50个。而且,随着高中招生人数的增加,各学校校区面积狭小,学校的公共设施、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等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信息技术教育设施

23、也存在学生用机数量少、设备老化、配置较低、故障率高、维护量大等问题。而且有些计算机教室无法满足单人单机的教学要求。第三,实验室装备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新课程中对实验课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目前某市各中学的实验室均按照理化各两个实验室,生物一个实验室配备,在以往平行班较少、实验数目要求低的情况下尚可满足实验教学。然而随着生源高峰的到来,各校平行班逐步增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数目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实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有实验设施已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许多学校急需扩充实验室装备。(3)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高中教育是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

24、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城市品味,体现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某市缺乏一个各方面教育设施和师资水平均有号召力的高水平、高质量高中,目前大量中学尖子生前往乌市、昌吉等就读,致使某市本来就十分薄弱的高中教育资源大量流失,办学规模大幅度缩小,教育尖子人才也较难涌现。这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也与某市在新疆的经济地位明显不符。(4)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及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看,在教育发展初期他们都普遍持有追求“数量优

25、先”的发展观,但教育发展数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真正发展。教育发展在注重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更强调的是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关注质量,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达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尽快实现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教育目的方面,学校还存在着单纯追求升学率倾向,口头上讲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给德育、体育、美育留下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5)师资队伍还难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首先,师资总量不够,且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乏合理的年龄梯度。众所周知,由于近几年在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

26、行中,使得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教师离开了教学岗位,教师合理流动、“吐故纳新”的用人机制未能完全确立,使得目前某市各中小学均存在教师缺员问题,高中教师缺员更为明显,学科、年龄、层次等结构性矛盾还未得到彻底缓解。其次,近年来,某市教师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学历层次的提高途径主要是函授非全日制教育。广大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勤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获得了合格的文凭,取得了相应的学历,而且扩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成为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否认,这其中有部分教师,即便是取得了一张文凭,但知识能力、教学水平并未得到相应提高,因而难以

27、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第三,缺少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由于选拔、培养和管理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不到位,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工作环境艰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吸引、留住优秀教师。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内,某市中小学就流失了30多名骨干教师。而教师人才流失现象就更严重了,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某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3综合分析结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决定于它的创造力,而城市的创造力来自于其市民的素养。高中阶段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目前某市的高中阶段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加速建立和完善

28、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综上所述,某市虽然较早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离“高质量”的要求还有距离,高中阶段的教育虽然进行了扩招,基本满足了市民对高中教育的数量需求,但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现在某市虽然有了两所省级示范性中学,但离现代化学校的标准还相差甚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某市有效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教育的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而且不断流失;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

29、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育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可见某市的高中教育现状与它在全疆的经济地位难以相符,离城市现代化要求有一段距离。而建设某中学新高中部是构建人才成长及教育的立交桥,不仅具有较好的社会意义,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灵活、多样的教育体系,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是非常必要的。49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4 项目建设条件4.1地形地貌建设项目位于某市西北路以北,水星路以西,塔山路以南,其西侧为乐园小区。建设性质为新建,场地地势起伏不大,地貌属于山前冲洪积平原。4.2气象条件某市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类型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秋季多风,降雨稀少而蒸发量极大

30、,空气干燥,光照丰富。4.3建设条件4.3.1区位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市西北路以北,水星路以西,塔山路以南,其西侧为乐园小区,交通便利,便于施工,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有优越的建设条件。4.3.2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区周围市政管线条件良好,为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4 地质条件4.4.1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地形开阔、平坦,拟建场地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平原。4.4.2场地土构成场地土分别为杂填土和粉质粘土层,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工程特征描述如下: 稍湿-湿 松散(1)杂填土:浅黄色、灰褐色,层厚0.0-0.5m,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且含较多植物根系及少量的砖块等杂物,结构松散。(2)粉质粘土

31、层:青灰色,埋深0.0-0.5m,可见层厚7.5-8.0m。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局部含少量细砂薄层。标准贯入的试验击数在7-14之间。稍湿-湿-饱和 可塑硬塑4.4.3 地下水拟建场地钻孔时,初见水位在2.0 m左右,静止水位0.8-1.4 m,为潜水,其水位变幅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周围地区绿化用水入渗影响,水位变化幅度为0.5 m左右。4.4.4 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工程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注:资料来自于原双语学校地质勘察报告,待项目确定后需要针对本地块做详细的地质勘察,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5 项目建设规模预测与设计方案5.1设计原则5.1.1依据城市规划布局,合理确定项目、规模、标准。5

32、.1.2充分利用场地条件,高标准、高起点建设。5.1.3科学确定项目方案。5.1.4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节能降耗,降低工程造价。5.2技术规范5.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5.2.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2.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5.2.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5.2.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5.2.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5.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5.2.8某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2004年)5.2.9 建

33、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2.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5.2.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5.2.1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5.2.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5.2.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5.2.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3建筑设计5.3.1项目建设规模确定根据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全市统筹规划四所中学,即东北有高级中学,西北有一中新高中部(规划),西南有实验中学、东南有南湖中学,达到市区教学资源的总体平衡。其中现有一中、六中、八中

34、的生源集中到规划的某中学新高中部内,一中高中部将作为西北城区唯一的一所高中。依据教育局就近入学、分片区上学的原则,再根据学校区位分析,目前学校500m范围内有10个居住小区,约8892户,并且随着西城区风华北等大量小区的建成,学校的招生规模会逐步扩大。建成后的学校可以为周边居民学生就近提供高中教学服务。综合克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规划,适应本地社会经济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结合一中高中部未来发展的需求,规划设计将新建学校规模扩大为70班,每班40人,学生人数约为2800人,教职工人数约260人,满足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满足师生多样化学习、活动和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需要,设计建筑节能环保型学校

35、。该项目总占地*h,总建筑面积*,新建教学楼一幢、新建实验楼一幢、新建综合楼一幢、新建风雨操场一幢及其配套设施。(1)新建教学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层。(2)新建实验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层。(3)新建综合楼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层。(4)新建风雨操场一幢,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框架结构,主体*层。(5)新建篮球场新建室外标准篮球场*个,室内标准篮球场*个(风雨操场内)。标准400m跑道田径场(内含标准足球场):在原有场地改造新建。(6)新建其他辅助用房新建门卫、新建库房、新建自行车棚、新建大门。5.3.2总

36、平面设计新建校区利用道路分为东西两部分,校园西部为体育运动区,包括400m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田径场东侧*个篮球场,北部的风雨操场,占地面积*。校园中部为教学办公区,教学区前是宽阔的绿化广场,视野开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南边为校园主入口。北部为综合楼和实验区以满足教学需要。交通系统采取人车分流的方式来有效组织交通。主干道系统形成交通环线,通过相互联系的支路方便的到达各个建筑和活动场地。在环形绿化带中,依据校园各功能区联系的方便性,形成完整的人行交通网络。在校园大门主入口处铺设植草砖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教职工机动车从北侧入口进入后,进入地下车库。校园内道路形成环线,实现人车分流及满足消防要

37、求。5.3.3建筑平、立面设计1、新建教学楼新建教学楼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主体*层,建筑总高*m(含女儿墙),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构造措施提高一级设防。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不考虑人防工程内容。新建教学楼为一字型的教学楼,一至四层均设置普通教室,共*间,五层为语音教室,备用教室及辅助用房等;每层均设置教研室及辅助用房,解决教师就近办公的需求,六层主要设置了一些教学辅助用房;满足了现代高效教学的需要。该建筑设置楼梯,解决建筑的垂直交通和安全疏散,本方案在设计中,以大厅为交通枢纽,走道为水平联系纽带,增加空间感和联系感。立面设计简洁、

38、大方,充分体现时代感,建筑高稚气派,稳重大方,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立面色彩采用红色、米色有机结合,形成鲜明的个性对比,使得建筑充满活力,体现校园建筑独特的魅力。层数共*层,层高均为3.9m,室内外高差0.6m。主要装修标准:墙体:外墙为铝板及石材,内墙刷乳胶漆;门窗:内门为成品钢质门,外门为型材节能门;窗采用节能塑钢窗;楼地面:教室为普通水泥楼地面,办公用房采用铺防滑全瓷地砖楼地面。2、新建实验楼新建实验楼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体六层,建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不考虑人防工程内容。新建实验楼为一字

39、型的实验楼,一层为劳动技术教室;二层为物理实验室;三层为生物实验室;四层为化学实验室;五层为计算机教室及史地教室;六层为播音、制作、编辑室等辅助用房;局部七层为天文观象台(由专业厂家进行设计安装); 层数共*层,层高均为3.9m,室内外高差0.6m。主要装修标准:墙体:外墙为铝板,内墙刷乳胶漆;门窗:内门为成品钢质门,外门为铝合金节能密闭门;窗采用节能塑钢窗;楼地面:采用铺防滑全瓷地砖楼地面。3、新建风雨操场风雨操场位于学校北部,南邻体育场。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下车库面积为*),主体二层,建筑总高15.80m,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4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不考虑人防工程内容。建筑分为两层(局部三层),层主要功能为乒乓球活动区、小型项目活动区、多功能区,形体教室、健身房、器材室、更衣室及淋浴间、汽车库等,更衣室及淋浴间设在一起,流线明晰;二层主要设置两个篮球训练场及音乐教室,三层为音乐教室。在外观设计上,以现代建筑简洁规则的线条为基础,体形设计上运用主次体块穿插的手法,突出主体,丰富建筑物的层次感。弧形屋顶可给校园创造富有动感的天际线,与其文体运动的功能性质更为贴切。色彩上多采用暖色调与学生朝气蓬勃的气质更为协调,且能给人心理上的温暖感。立面材质以铝板为主,结合细致的纹理,表现体育运动的力与美。层数二

41、层,局部三层,一层层高为5.4m,二层层高为8.0m(二三层层高均为4.0m),室内外高差0.60m。屋面:网架彩钢屋面表面刷绿色高分子有机硅防水涂膜防水层。主要装修标准:墙体:外墙均刷乳胶漆,内墙运动场所内墙面为穿孔吸音铝板墙面,淋浴、更衣、卫生间为瓷砖墙面,其余为乳胶漆墙面;门窗:内门为成品套装实木门,外门为铝钛合金节能密闭门;窗采用节能塑钢窗;楼地面:除运动场所为弹性运动地板外其余采用铺防滑全瓷地砖楼地面。4、新建综合楼新建综合楼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主体*层,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不考虑人

42、防工程内容。建筑主入口面向实验楼,与场地内其它建筑交通联系通顺便利,主入口处平面做内凹造型,设置圆形学术报告厅一个,也使入口立面大气新颖。层数共*层,一层层高4.2m,二*层层高为3.9m,报告厅层高6.0m,室内外高差0.60m。墙体:外墙为铝板,报告厅及阶梯教室内墙面为穿孔吸音铝板墙面,卫生间内墙为瓷砖墙面,其余房间内墙为乳胶漆墙面;门窗:内门为成品套装实木门,外门为铝钛合金节能密闭门;窗采用节能塑钢窗;楼地面:均采用铺防滑全瓷地砖楼地面。5.3.4建筑节能设计校区新建建筑均为节能建筑,按50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外墙采用外保温体系,外墙为复合墙体,即250厚加砌块墙体,外贴100厚聚苯板;外

43、窗采用塑钢节能门窗;主体屋面部分采用150厚聚苯板保温层。5.3.5建筑内装修设计内墙面:卫生间满墙贴瓷砖,其他房间刷乳胶漆;楼地面:门厅、走道铺大理石,其他房间均铺防滑地砖;楼 梯:栏杆为不锈钢栏杆,踏步贴大理石;顶 棚:卫生间做铝板吊顶,其他房间刷白色乳胶漆;内装修:会议室吊顶,安装投影及电子显示设备;外 门:节能密闭氟碳门;窗:采用塑钢节能门窗;5.3.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4结构设计校区新建工程均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构造措施提高一度进行设防;基本风压:0.9KN/m2,雪压0.3KN/m2。本工程

44、采用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工程梁板柱拟采用C30级混凝土;梁、柱拟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楼板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结构设计参考原双语学校地质勘察报告,待本地块详细地勘报告提供后,结构设计再结合报告做适当调整。5.5系统设计依据校园的规划布局,对市政管网进行综合布局,系统管线均埋地敷设。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校园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关系,并保障整个校园平面布局,为了避免后期管线检修造成道路开挖,在校园道路交叉口均设综合管沟,方便市政管网布局和检修。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污水及雨水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供电系统、电信系统,经与各系

45、统部门沟通,达成系统供应意见,满足各功能用房使用要求。5.5.1给水1)现状原有给水管线主管径为DN100,引自水星路DN400市政给水主管线。2)用水量预测校区拟新建建筑面积为*m2,设计容纳人数为*人。生活最高日用水量: Qd=30(L/d/P)*2800(P)/1000=84m3/d生活最大小时用水量: Qmax=84*1.5/8=15.75 m3/h生活最大时平均秒流量: Qcs=15.75*1000/3600=4.375L/s 新规划的消防用水量为:室外消防用水量: Qx1=25 L/s室内消防用水量: Qx2=15 L/s原有给水管线管径满足校区生活用水量要求,但需调整管径以满足消

46、防用水量要求,最大管径应增大为DN150。3)给水管网方案在校区主要道路上规划DN150管道形成环状,与市政管网连接。给水管道选用HDPE管,直埋式敷设,最小埋深1.8m。4)消防方案在校园主要道路给水管道上,按照与消防有关规范的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120m设置一个。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5)绿化水方案根据校区规划布局,在校区新建道路及绿化带内规划敷设绿化水管道,根据规划绿化面积,总管径DN100满足校区内绿化最大用水量要求。5.5.2排水校区原有污废水排至西北路市政排水主管内。Qpz=84*0.8=67.2 m3/d根据校区规划布局,与新建建筑同期建设配套DN200排水支线,设

47、计主管线为DN300排水干管,接至西北路市政排水主管,管道最小埋深1.63m。5.5.3供热1)供热现状校区原有供热管线引自西北路DN400市政供热主管,热源为西北锅炉房。2)供热负荷预测校区规划新建建筑面积为*m2,新建建筑均为节能建筑,单位面积热指标为70W/m2,总热负荷为3.73MW。3)供热管网方案根据校区规划布局,与新建建筑同期建设配套供热支线,供热管道采用直埋式敷设,最小埋深1.2m;5.5.4各建筑单体新建及改建项目总体说明给排水系统1)新建教学楼设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生活用水量8.4L/s,给水总管为DN100。新建教学楼*层,建筑面积*m2,每层设10个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15 L/s,同时使用水枪数量为3支,消防给水管网为DN150,环状布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